走着瞧

剧情片大陆2008

主演:文章,岳红,白静

导演:李大为

 剧照

走着瞧 剧照 NO.1走着瞧 剧照 NO.2走着瞧 剧照 NO.3走着瞧 剧照 NO.4走着瞧 剧照 NO.5走着瞧 剧照 NO.6走着瞧 剧照 NO.13走着瞧 剧照 NO.14走着瞧 剧照 NO.15走着瞧 剧照 NO.16走着瞧 剧照 NO.17走着瞧 剧照 NO.18走着瞧 剧照 NO.19走着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10:08

详细剧情

  七十年代,城市知青马杰(文章 饰)来到西北某农村插队,被村里漂亮种驴——黑六的叫声吸引。马杰嫌黑六不让他骑,某次工伤在诊所缝针时偷了麻醉剂打给黑六,队长大莲(岳红 饰)以为黑六生病,心急如焚。马杰奇迹般地“治愈”了黑六,赢得大莲和队里的信任,成为牲口饲养员。马杰一边喂驴,一边偷偷与村里的女青年彩凤(白静 饰)相恋。与此同时,马杰对黑六只配种不干活的特殊待遇愈发不满,并对大莲“驴比人值钱”的论调暗自气愤,发泄中竟打坏了黑六的“命根子”。无法配种也不能干活的黑六被马杰宰杀,却没曾想黑六的弟弟,毛驴黑七,从此与马杰不共戴天。人与驴的斗争愈演愈烈。

 长篇影评

 1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野花别样红——写在岳红从影第24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野花别样红
——写在岳红从影第24年

   偶有一日,我赋闲在家,边看电影频道边与母亲闲聊,言语中提及几个她熟悉我也不陌生的八十年代女星。我谈到了岳红和她的新戏,听到岳红的名字,母亲说:“岳红?不就是桂兰?”我略略一怔,旋即微笑着颌首。

   不错,在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父母一辈眼中,提到岳红,必然想起她在《野山》中扮演的桂兰,这种联系,如同言及陈冲必称“小花”,周润发基本等于“许文强”,一样自然。

   岳红是成都人,1980年考入中戏表演系,毕业后任八一厂演员,表演生涯始于1984年的处女作《小岛》,网上有据可查的岳红影视作品共有18部,我看过的只有《野山》、《女刺客》、《八女投江》、《本命年》等几部电影。后期岳红将事业重点转向电视剧,今年的《走着瞧》是她几年以来接拍的唯一一部电影。
 
   出名要趁早:《野山》

   野山》是根据贾平凹小说《鸡窝洼人家》改编的电影。故事发生在秦岭深处的两个家庭,两对夫妻之间。庄稼汉灰灰照老辈人的样子生活惯了,乐天知命,妻子桂兰未曾生育,却是操持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在山外见过世面,参过军的汉子禾禾,想得到更好的生活挣到更多的钱,不顾妻子秋绒的反对,没完没了的“折腾”,经历屡次失败,灰灰的妻子桂兰却是他坚定不移的支持者。矛盾之下的两对夫妻分别离异,两个家庭进行了新的重组。

   原著《鸡窝洼人家》并非女性题材小说,但改编而成的《野山》却是一部女性电影。虽然是普通的四角恋故事,用了改革伊始的新农村作背景,但可贵的是影片塑造了桂兰这一独特的妇女形象。桂兰不甘现状,敢于挑战男权的执拗,突破了农村妇女惯于隐忍的集体性格。

   这部片开拍时,岳红刚从中戏毕业三个月,饰演桂兰这一与本身形象反差很大的角色,对其无疑是个挑战。岳红把女人对幸福的笃信追求表现得恰到好处,以真诚质朴的感情升华了桂兰淳朴勤劳、坚毅顽强的形象。她精明灵活,愿意尝试各种致富的办法;她行事坦荡,被丈夫冤枉时敢于毫无愧色地据理力争;她说的每句话,掷地有声,句句都在七寸上。正是因为岳红以表演描绘出的人物性格做底,最后桂兰投入禾禾怀里幸福痛哭的一场戏,才格外有说服力。

   《野山》创造了一个神话,片中的四位主要演员岳红、辛明、杜源、徐守莉均获得了金鸡奖,不过后两者是在后来因为其他影片获奖。岳红在《野山》中的出色表演为她在86年摘得两座奖杯——第六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和中国电影表演学会首届学会奖。这对24岁的岳红来说似乎有点早,但绝非浪得虚名。

 

   些许另类的女战士:《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摄于1987年,第一女主角不是岳红,而是几年后凭借《渴望》红遍全国的慧芳——张凯丽。但岳红扮演的女抗联战士杨贵珍,却以温柔娴静的外表,佐以带些烟火气的真实个性,为这部集体表演的抗战电影注入了纯正的女性气息。

贵珍在河边洗饭盒,微笑着缓缓转身,辅以一段全片罕见的悠扬配乐,成就了《八女投江》中唯一可称之为柔情的一个画面。

   仿佛特意为了中和这部女性战争电影中弥漫的悲壮阳刚气息,贵珍被赋予的气质是安静、清雅的,有浓浓的女人味,甚至还有点娇气,与男子气概十足的胡班长形成了强烈对比。岳红也以其自然流畅的表演,为观众留下了更为生动可信的抗联战士印象。

   以革命精神量度,贵珍绝非完美。军装上沾染了鬼子的血,她会嫌脏,恨不能立即脱掉;看到别人夫妻恩爱,想起死去的丈夫,她轻蹙娥眉,放不下儿女情长;和班长发生矛盾被批评,她会耍小性儿闹女孩脾气;冰天雪地里饿得受不了,她还是队伍里唯一动过逃跑心思的战士。这些或大或小的毛病,都是自然流露的人性,但不能无视的是,战斗到了最后,看着姐妹们濒临绝境,端起机关枪疯狂扫射的也是她贵珍。

   有血有肉的女战士杨贵珍,令岳红得了“小百花奖”的最佳女配。这或许意味着,尽管观众心底依然保留着当年敢想敢为的桂兰的一颦一笑,但25岁的岳红已经成功在自己的银幕生涯中改头换面。

 

   一次牛刀小试的转型:《女刺客》

   民国时期的名门闺秀许越男,父亲是德高望重的将军,一次战斗后不幸被俘,被对方将领处决。为报杀父之仇,越男使尽浑身解数,数次央人无门,只得亲自上阵。复仇路漫漫,她寻踪觅迹十余年,最后终于将仇人击毙于佛堂。

   也许是因为《野山》中的桂兰过于深入人心,观众易将岳红定型为出演农村妇女的不二人选,但就岳红本人的气质看来,我认为“许越男”这一闺秀角色才是岳红的本色演出。

   岳红本人形象端庄大气,轮廓棱角分明,眉宇间时有英武之姿。“越男”这个名字本就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含义,也是八十年代艺术作品中常见的人物定型符号。故事开始时,岳红梳两个花发髻,塑造待字闺中的大户女孩形象,后来身份转化为少妇,渐渐变作成熟装扮,最后行刺时的一袭黑衣造型,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岳红没有使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越男的角色被处理得低调而理性。不得不说,她那一把中性化略为沙哑的声线在今天听来也很迷人,无论出现在什么电影里,那都是标志她个性的鲜明烙印。

   坦白讲,1988年的《女刺客》是一部艺术成就并不高的电影,但岳红作为当仁不让的女主角,还是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姜文的“两小无猜”:《本命年》

   《本命年》是一部黑色电影,现在看来依然前卫。在这部谢飞导演的电影中,最大亮点自然是主演姜文,岳红在片中只露过不多几面,但却是姜文自始至终的情感暗线。

   影片中岳红饰演的“小芬”与姜文饰演的“慧泉”同岁,是家住对门的玩伴。慧泉讲义气重感情,为朋友犯事入狱服刑,出来后他看着小芬嫁人怀孕,同时自己暗恋上一个豆蔻年华的小歌星。最后,在1989年这个小芬和慧泉共同的本命年,24岁的小芬产子,24岁的慧泉在街头被流氓捅死。影片把慧泉对小歌星欲言又止的暗恋放在明处,辅以作为暗线的与小芬青梅竹马剪不断的情愫。慧泉出狱后见到小芬只有三次,童年的回忆都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小芬结婚慧泉没去,小芬生产时却是慧泉用平板车拉去的医院。

   《本命年》获第4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杰出个人成就奖),应是岳红参演的电影中国际声誉最高的一部。戏份太少限制了岳红的发挥,但《本命年》中若是安排过多小芬和姜文的对手戏,也可能会有冲淡主题的嫌疑。

   艳丽的绿叶:《天地人心》

   《天地人心》是典型的主旋律电影,刻画的是一位勤政清廉的基层干部,不过这干部不是岳红在片中扮演的“王主任”,而是高强扮演的“杨局长”。

   “王主任”是片中唯一一个戏份吃重的女性角色,造型并不像多数农村题材电影中的女干部一样生硬做作,她的长发、艳色衣装虽然只是为烘托主角高强的形象而增添一抹亮丽,但若是没有这片艳丽鲜活的绿叶加盟,《天地人心》的可看性肯定会大打折扣,影片也只能沦为一曲说教感强烈的乏味干部颂歌。

   从影二十余载,数种不同面貌,同样一丝不苟的演绎。即便她接戏不多,即使她深居简出,但观众知道,她总是会用出色表现取代八卦新闻。
   2002年,岳红被确诊为胃癌。在成功手术遏制了病情后,岳红继续拍戏,近年来出演了多部电视剧。此后的她,身份上又笼罩了一层“抗癌明星”的光环。

   今年的一部《走着瞧》让淡出大银幕的岳红重回观众视野,在文章和白静两位后辈初露的锋芒面前,岳红的表演仍沉稳扎实深沉凝练。步入不惑之年的“桂兰”,将以久违的农村妇女形象——“大莲”,更快速准确地击中观众的心房 在各异的角色中,我们无法忽视她的坚韧与温柔。2008,《走着瞧》,岳红,看你的。

 2 ) 黑猩猩的短期记忆力与人文反思

昨天看了一个国产新片《走着瞧》,根据小说《双驴记》改编,这个片很不错,我很喜欢。关于这个电影本身的评论和解读现在网上似乎已经很多,我只想谈其中片尾的一个细节。

片尾,男主人公和女儿一起看电视新闻。正在播出的这条报道说,研究人员发现黑猩猩的短期记忆力超过人。画面中的黑猩猩正在做一个实验测试。电脑触摸屏上显示一组数字,然后数字马上消失,变成小方块,而黑猩猩则能够准确无误地按照原来的数字顺序把小方块一个一个按过去。新闻在电影中只出现了很短的时间,但我估计所有观众都看懂了这个实验。

我今天做了一点调查研究,发现这个事情是真的。下面这个视频说的就是这个实验(看不到链接可直接搜索 You vs. the chimp: can you remember faster?):
<embed src="http://blip.tv/play/AaC%2BJgI"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480" height="390"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embed>

一点补充材料:
- 此实验是2007年底开始广泛报道的,由日本科学家完成。
- 实验中用了几组黑猩猩,每组都是一只成年母猩猩和她的两个孩子。
- 年轻猩猩的得分不但超过成年猩猩,而且超过人类大学生。

下面这篇文章介绍了这个实验:
Young Chimps Have Better Short Term Memory Than Humans
http://www.scientificblogging.com/news_releases/young_chimps_have_better_short_term_memory_than_humans

这是一个令人无法平静的实验结果。狗的鼻子可以比人灵敏,但在认知方面,我们原本认为人类应该绝对超过动物。而现在居然证明黑猩猩有更好的记忆力!

《走着瞧》电影采用这个素材,是想说你看动物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笨,比如驴知道追求自由和给兄弟报仇,黑猩猩的短期记忆力甚至比人还强。我理解男主人公看到这个新闻之后的反思是要更加尊重动物。

这是一个不怎么严密的人文反思,或者说文人反思。黑猩猩有比人强的地方,所以我们就要尊重动物?那么如果黑猩猩在实验中表现不如人呢?难道我们就可以据此不尊重动物了么?

我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对此事的另一种“人文/文人反思”:《过于强调继承的中国教育损失了什么》(http://www.hebei.com.cn/xwzx/bhcpl/wjst/200712/t20071213_39357.shtml)。这篇文章认为,黑猩猩的记忆力比人好,说明“记忆力”实在是一种低级的能力。而我国学校特别强调死记硬背,简直等于让人往猩猩方面退化。我估计在作者心目中,将来人类应该把所有需要记忆力的工作外包给黑猩猩。

我认为这种反思纯属胡说八道。首先,实验所测试的记忆力其实并不是“短期记忆”,而是一种称为“Eidetic memory”,或者叫“photographic memory”的特殊记忆力,这种记忆力跟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忆力是两码事。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忆力可以分为两种,即“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现代脑科学已经证明,这两种记忆力在大脑中的工作方式和地点截然不同。

而“Eidetic memory”则又不同,它说的是比如让你注视一张照片30秒,然后把照片拿走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回忆起照片的构图。一般人都不具备特别强的“Eidetic memory”。一些特殊的人,比如说孤独症患者,反而在这方面有超人表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各种记忆力是怎么工作的,互相之间有什么影响,并不是非常了解。像孤独症患者这样的特例是非常宝贵的研究对象。

学校里面让我们死记硬背,练的是长期记忆。学校并没有整天发不同的照片给我们看,看完再默画一遍。拿黑猩猩的“Eidetic memory”说学校的事显然是错误的。

其次,就算所有的记忆力都一样(再强调一遍,记忆力跟记忆力不一样),难道说因为黑猩猩擅长这个,我们就应该回避这个?明天发现黑猩猩身强体壮,这位文人是打算写一篇文章说我们应该追求不强不撞呢,还是说我们如果身体不行,那就连黑猩猩都不如呢?这种比较根本就没有逻辑。

那么黑猩猩的“Eidetic memory”比人强说明什么呢?说明黑猩猩的“Eidetic memory”比人强。这就是一个科学事实,从科学角度很有意思,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不同记忆力的原理,但是没有什么人文意义可供反思的。

文人喜欢给每一个东西打上“美”与“丑”,“善”与“恶”的标签。可是我问你2的10次方等于1024这件事是善的还是恶的?它只是一个客观事实而已。反思什么反思。

 3 ) 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和一部干燥的电影

王松的《双驴记》是个非常好看的短篇小说。70年代,北高村的知青马杰当了村饲养员,遇到了两匹“地主驴”的后代:黑六和黑七。作为种驴,黑六不耕地不拉车,吃香喝辣妻妾成群,这让伙食比驴还差的光棍马杰极为不满。不仅如此,黑六这头驴还狡猾得厉害,知道在大队书记大莲面前耍奸扮苦相,间接告马杰的状,让他挨批评。马杰也不是个好惹的主,耍得一手好鞭子的他背着人常用鞭子教训黑六,但没想到一次失了手,打坏了黑六的命根子。养尊处优惯了的黑六一下子失去了配种能力,没法接受从驴大爷到农民工的变化,倒霉得连命也赔上。本分老实的黑七将一切瞧在眼里,从此跟马杰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人跟驴,都被逼到死角,千钧一发。

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两层明显的含义。一是体制对个体的压迫。知青马杰的愤懑主要来自于大莲队长的的训诫:驴比人值钱;个人价值比较集体财产,反而一文不值。二是个体对体制的反抗:马杰反抗集体主义,黑七反抗马杰虐待。其中驴对人的反抗是故事的主体,幽默奇特,又带有一丝神秘色彩,暗中呼应人对体制的隐形反抗。除了这两层含义,我觉得还有一层意思值得琢磨,就是人的降格。马杰作为体制的牺牲品,被迫下乡插队,他不满个人意志在集体生活中被磨灭,但又无力与体制对抗,便把一腔愤懑发泄到与他本无冤无仇的驴身上,强迫种驴黑六拉车,折磨暗中使坏的黑七。在这样的行动中,人从被侮辱被损害的个体降格为侮辱者与损害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本来正面的属于人的反抗精神却只能通过驴来表现,何其可悲。

将这样一个具有多重层次的寓言故事改编成电影,尤其要表现近乎神话的驴与人的斗争,增加画面效果的神秘色彩必不可少;否则以写实的角度出发,观众难免质疑驴种种行为的可能,削弱故事原本的说服力,更偏离主旨。

在述平编剧李大为导演的小说改编电影《走着瞧》中,唯一表现出神秘色彩的只有两个细节:一是北高村那颗孤零零的参天大树;二是马杰(文章饰)的梦境。其余的情节几乎完全照搬小说,但没下任何功夫的搁置在了一个极其写实的中国北方农村场景中。影片中几次表现驴的笑容,并没采取小说中“眼边鱼尾纹”的细节刻画法,而是仰角拍摄驴张嘴的镜头,并配以模仿笑声的嘶鸣。

相对于小说的丰满神秘,《走着瞧》则是一部极为干燥的电影作品,没能因为电影这样集视听于一体的综合媒体艺术而对原著有任何的提升,只是干巴巴的把情节翻译到了屏幕上;而相对于原著的短篇小说,电影本来是一种多能发挥想象力的艺术形式啊!就说“驴笑”这一个细节,稍微运用一下CGI技术,就可以创造出一个诡异而令人战栗的驴脸的细节;如果还能在某些段落略微偏离直板的平铺叙事,采用一定的蒙太奇影像重叠剪接,则又可把“驴笑”的诡异氛围与马杰个性受限情绪翻涌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其实《潘神的迷宫》早已为类似的寓言童话故事提供了一个极优良的范本,导演采取类似手法,把体制的冰冷与人心的躁动用色彩对比和影像交叠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不是多困难的创新。但可惜的是,除了马杰梦境那唯一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细节令人惊喜外,《走着瞧》整体严重缺乏想象力,照本宣科,仅仅达到了电视剧的简单视觉化叙事水准,何其遗憾。

不仅如此,故弄玄虚的电影结尾比较小说的倒叙结构则更突兀,文艺有余,关联不足,与“反抗”的中心更是十万八千,硬生生搞出来一个动物保护的公益分枝!如此缺乏铺垫的生硬过度进一步削弱了故事荒诞外衣下的本该丰盈精进的反抗精神。

 4 ) 论是写实还是荒诞?

有影评说,这是部荒诞剧,我不敢苟同!艺术来源于生活!除了结尾,有点夸张!我还真信,这个毛驴复仇的段子!小时候,我姥姥家。有过一头拉车的公毛驴!养了很久!非常聪明!脾气不好,爱记仇!放假了,我们就会回去探亲!一帮小孩,特别爱逗姥姥家的驴!一次表哥拿苞米杆子戳了,公驴的菊花和那里(你懂的)!估计是戳疼了!公驴,就记下了,但凡有机会!驴会尥蹶子,踹我表哥!一次踹到了额头!表哥差点就报销了!记得姥姥姥爷真还开了个会!研究驴的去留问题!表哥索性没事!就不了了之了!

 5 ) 一个和两头驴较劲的知青

关于上山下乡知青的故事大多数可以总结为:

某个精力旺盛的城市小青年和下乡的某些姑娘或者某些动物的故事。

所有的非商业电影基本上都有政治隐喻的成分,就看从哪个侧面去挖掘了。

我所理解的是知青马杰阉割掉了黑六的特权,于是特权阶级就换掉了黑六,黑六在位多年,

本不是靠出大力讨生活的家伙,于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击报复行动。

特权阶级处于无奈,只得让马杰结果了黑六,黑六王朝终结了。

黑七则是那个被去了势、剥了皮的黑六的亲弟弟,或者说是黑六王朝的铁杆效忠分子。

黑六王朝大势已去,黑七就像那些前清的遗老遗少一样,幻想着恢复那个过去的王朝,它活着的意义就是维护那个王朝,王朝去了,也要拼了自己所有的力气折腾一番,也算是对旧主有个交代。

黑七认为马杰是那个王朝的终结者,于是马杰成了它首要的打击目标,马杰被黑七黑了几次之后,渐渐发现这头生灵对他的恨已经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

谈判和解的余地已经荡然无存了,两个王朝的下脚料便展开了阵势,必要拼个鱼死网破了,最后黑七带着对那个黑六王朝的怀念葬身火海。

再说说马杰,文章这个典型的京痞子形象饰演马杰这个角色是再适合不过了。

甭管你怎么痞,甭管你再怎么玩世不恭,也玩不过那个时代,逃不过那个潮流。

城市里的生产力不足,没有就业机会,那就滚到下乡看驴去。谁叫你不是精英,谁叫你老爸不是精英呢?

到了乡下念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名句,装成个知识份子混工分,把妹,接触大自然,吃绿色食品,

生活也是优哉游哉的,如果不是两头驴捣乱,说不定也能捞个终成眷属。

然而丫不是逆来顺受的主儿,看到黑六妻妾成群,饮食搭配科学合理,

丫心里就不是个滋味,都是在广大农村生活的,我还是一个比你黑六高级一点的生物,

凭什么你一顿吃两个鸡蛋,我就得吃省糠咽菜。

商量不了的事情,就暴力解决,于是就发生了之后的一系列的事件。

 

这个故事教导我们,人生的导演是我们自己,然而有的时候未必有投资方肯出钱赞助你,或者你的导演风格根本就是非主流,投资方和市场都会无情的将你抛弃。

 6 ) 意外的奇异之旅——双驴记

朋友邀请看电影,问何片?答曰:双驴记……

简单的说:这是一部只在北京一家电影院放映、讲述70年代知青下乡、农村里的那点事。把这些元素组合起来得出结论是能看到这片实属不易。若不是朋友邀请甚至不知道这片还在档期……

(如果有幸被转载,以上文字转载的时候可以删去)


《走着瞧》——又名《双驴记》

这是一部奇特的电影。故事发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知识分子们响应号召下乡务农。在一个小村子里,一个生产大队里,一个经常背诵保尔柯察金名言的、帅气的而又桀骜的知青,和两头名叫黑六和黑七驴子的奇特故事。

这是一部喜剧。如果把我想象成影片的主人公马文我觉得是恰当的。因为年纪相仿、而且也算凑合个知识分子,最后就是对于农村生活也一无所知。所以我猜导演也会想到观影的人们是怎么样的心理,于是他设计了很多的包袱,让整个影厅在影片的前一半都笑声不断。

考虑到可能大家看到这片的几率很低,所以也就很无耻的把笑点包袱抖出来……

比如:下乡之后马文对牲口圈里负责配种的毛驴黑六很感兴趣,于是就问老饲养员“为啥他配种不干活,别的驴就要干活。你别蒙我,我知道,这配种,是个公的不就能干么?”

饲养员放下饭碗,就地取材,从桌子上拿起一根牙签和一根筷子……

这是一部复仇剧。如果你看过《复仇三部曲》你就会觉得,本片可以命名为《驴子要复仇》《老驴子》《亲切的驴子》都会恰当。目睹哥哥被杀,弟弟忍辱负重继续为凶手服务,潜伏在他周围,策划房屋倒塌、设计让凶手失足落水被大粪浇、又或者将凶手与别人偷情的事情曝光、最后引火自焚欲同归于尽……

每当我们以为,倔强的他已经屈服,他总会在下一秒目露凶光……

好吧,把他换成驴子,就是这片了。

这是一部爱情剧。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用背名言、丢石头、扔鸡蛋以及给小姑娘戴胸章等等手段泡妞之外,还有就是用血泪的教训告诉那些想野战的朋友在OOXX之后也要保持高度警惕。

这是一部动物剧。印象中关于驴子为主角的电影寥寥无几,除了怪物史莱克里面那只絮絮叨叨的驴子外,还真想不到别的了。至于中国电影将镜头瞄向动物的内心世界的,可能也不多。影片中两头驴子的演技一流,无论是仰天大笑又或是泪流满面,甚至全身着火长途飞奔都颇显专业精神。如果不考虑有电脑后期合成,其专业度堪比职业演员了。

这是一部科幻剧。中国是没多少科幻片的,什么霹雳贝贝啦,大气层漏了等等,而本片在结尾处隐约看到了点科幻的味道。动物值得被尊敬、动物的智商已经接近青少年人类……如果有一天,我们如果不继续尊重我们的朋友,假使有一天他们都如黑七一般反抗我们,又会如何?这种故事在宫崎骏的动画中被提到,而类似的植物与机器人反抗人类也在《灭顶之灾》《黑客帝国》等等影片中提及……

这是一部好看的剧。首先剧本好,查找资料发现根据获奖小说《双驴记》改编,虽然没看过原著,但是通过电影还是能进入作者为我们创造的神奇世界中的。而作为一部迟到2年的院线电影,该片有动作、有激情戏、有笑点、没植入广告、而且网上基本没啥负面新闻,算是很不错了。

最主要的是我没掏钱就看了,我猜我写了上面那么多文字,最主要的可能是这个吧……

 7 ) 不是影评

1、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寓言?恐怖片?爱情片?……你有理由认定它是其中任何一个题材。当然如果你就是不喜欢这部电影,你也可以就此认定它不伦不类。

2、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叙事方式,一开始都显得平静而舒缓。于是当这个土里土气的故事渐渐延展得神乎其神的时候,你几乎没想过去怀疑它的真实性。

3、“老百姓都不杀牲口,他们怕遭报应……让你杀是因为你是城里人。”放大到整部影片,在一个“人定胜天”的时代,这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4、供解读的东西很多,比如反复在关键时刻出现的“为人民服务”胸章,那本最后顺水飘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一头失去性功能的驴的悲惨遭遇。

5、笑料都很有水准,不是那种硬戳你腋窝的笑料。文章的表演出乎意料的好。两人第一次偷食禁果时的青涩莽撞以及长达五分钟的骂驴两场戏,尤其精彩。影片的音乐也非常出色,简单,精致,适当。

6、文革时期的农村气氛营造得很好,寥寥数笔已然呈现。你能嗅到空气中的那股朴素清新的,以及荒谬愚蠢着的味道。

7、几处关键段落的处理堪称惊艳,一处是杀黑六时,以驴的黑白视角,直视马杰拖着铡刀慢慢逼近;一处是马杰和女主角嘿咻后被黑七拉回村庄,整个过程被导演用一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梦境来过渡,巧妙而流畅;还有一处是最后在深夜里马杰寻觅黑七决斗,通过肩扛摄影的跟拍晃动镜头,让凛冽可怖的终极杀气当即弥漫开来。

8、有一个小桥段我非常喜欢,七叔来借驴,说从小就一直幻想有一天能骑驴进趟城,马杰问为什么,七叔回忆起一个儿时的故事。画面徒然流逝,梦幻般清冷静谧的深宅大院里,一清丽温婉少女飘然起身,轻轻地跨上一只安静的驴子。悄然回望,一抹忧伤。

9、导演大概是担心观众看不明白,所以最后解释了一下。事实证明电影这门艺术真的不适合用来解释。结尾绝对是败笔。

10、我在农村长大,从小到大听长辈讲过很多传奇色彩浓郁的各类故事,所以我就像喜欢《闯关东》一样喜欢这部电影,你可以认为它节奏紊乱,你可以认为它力道不够,但在我的印象里,从那些脸上布满沟壑的老人口中绵延出来的那个遥远而又贴近的神奇世界,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它足以让我重拾儿时对那些神奇故事的迷惑与敬畏。《走着瞧》打分我愿意给90分;打星我愿意给5颗星。

 8 ) 导演李大为专访

杂志出了,就把稿子发豆瓣了~~
嗯,我腹黑得写了他和蒋勤勤,嗯,希望他别生气,只是想,从各个方面让大家了解李大为导演。。。我知道蒋勤勤结婚了他也结婚了,写这么一笔很不靠谱,但是,请原谅八卦的我~~~~~

诠释理想的艺术家------李大为导演访谈

提到李大为导演,也许大多数人都不了解,但如果一说《金粉世家》、《红粉世家》等电视剧,你肯定会大呼,哦原来是他导的啊。
李大为导演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只有早年和蒋勤勤的恋情一度在圈内传为佳话,之后,世事变迁、物是人非,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李导一直淡出公众视线,勤勤恳恳做幕后英雄,奉献给老百姓一部又一部精彩的电视剧。当李导再次出席各个媒体见面会,就是为了他的第一部电影处女作,这部荣获了华表奖最佳处女作奖的电影《走着瞧》同时也有了很多新的头衔,比如:首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
Q1当初您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文革背景)拍摄一部电影作为自己的电影处女作?
A1我是在电影学院上的学,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做电影。准备了很多年,也看过很多题材,很多原因,一直没有成形。我一直大量的阅读小说,直到07年的时候,我在《收获》上了看到一篇中篇小说,叫《双驴记》,感到异常兴奋,它的故事和叙事角度非常吸引我,而且很有电影感,是我很想拍的类型,于是很快我就把这个小说交个我的一个朋友,他是做传媒投资的,很巧,我把小说交给他,他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第二天一早给我打电话,说,大为,这个我觉得可以拍。于是很快就成形了。我记得大约是07年的夏天,8月份,我才发现这个小说决定拍,到11月,我们就开机了,于是顺利就开拍了。
Q2这部片子被冠以中国首部魔幻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您是怎么看待这个定义的?
A2哈哈,这个其实一个宣传的方式。实际上,任何一部电影都会有它一定的属性。我个人对魔幻比较感兴趣,这个片子的确有很强的寓言性,从动物的角度展示人性,所以有很强的魔幻色彩,当时跟他们宣传部门沟通,基本确定了这么一个口号。应该说,在这个类型里,中国电影不是太多,所以他们也觉得比较合适,于是就定了这个。
Q3这部片子中动物的表演很出彩。大家都知道拍戏中动物是最难控制的,当初拍摄的时候想过用特技来作为展现动物表情的效果吗?
A3我跟很多看过电影的朋友聊,有一点我特别自豪的是,这个电影如果拿给美国人拍,最少要画五六千万美金来做这个电影,因为他们要做大量的特技。我自豪在,这个电影整个下来只有三四个镜头用了特技,而且不是完全出于技术角度,是为了保护动物,就是最后火烧黑七的那场,怕火烧到驴,所以我们采取了特技手法,把火加到它的身上,所以其他的复杂的驴的表情、驴的动作,都是用我们的智慧、电影手段实拍出来的,没有做特技,而且我们的成本控制得非常好,只有五百万人民币把整个电影拍下来了。
Q4最近3D电影非常火,您会用这种手段拍电影吗?
A4电影就是一个靠技术支撑的产业,干这个不能拒绝新的科学技术。当然,不能说为了特技而特技,不能去赶时髦去做这个,我们还是要为了电影本身的需要而去做这个效果。当初从3D来说,这种电影的确给观众了全新的视觉感受,跟传统的平面的电影比,是完全不同的冲击力,是一种超强的震撼力。将来如果有合适的题材的话,我当然会采取这种技术做电影。
Q5这部片子的男女主角都在各大电影节获得了奖项,得到了肯定,那您在选演员方面主要看什么?
A5我选演员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合适。无论这个演员是多么的著名或是多么的没名,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个演员是不是最适合这个人物,其他的……如果将来我要做大规模的商业片的时候,导演不是绝对的控制权的时候,当投资加大的时候,制片方有相当强大的发言权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要跟他们商量或是一种妥协,要保证人家的回收嘛,也可能会启动大的明星。但是,明星也不是唯一的,在明星的圈子里也要找最合适这个人物的,这是不变的原则,这是最重要的。
Q6在这部电影的最后,很多观众都感觉,有一种保护动物的意味,与整部片子的感觉有差异,因为电影的背景的特殊性,让我们感觉结尾处理得有些单薄,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A6其实我觉得,表层的意义是对动物的尊重,对动物的敬畏实际上一种尊重,人也是动物的一分子嘛,在生命状态上应该是平等的,尤其是为你服务的动物,马呀牛呀什么的,你更应该去尊重它们,应该去平等地对待它们。我觉这是电影表层的意义,更深层的,其实这个名字是在引导观众,去感受这个主题,这个尊重的背后是什么,如果你不尊重,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推到后面还是一种非常人文的主题,人在某种时刻,他的智商可能变成驴的智商,你记得有一场,文章和驴的对话,那场,实际上他也变成驴了,而这个驴在某种意义上,它变成人了,实际上,人类是在讲异化的过程,人类的异化是有可能的,虽然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但是我们本真的一些最基本的人类共性如果失去的话,包括真诚、包括善良,包括一些最真的东西,如果失去的话,人类就有可能会异化,这种异化是毁灭性的。那在个体上是个性的,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的东西,如果这种精神形成一个社会,这种社会的倾向,就可能发生战争、人类深度的毁灭,这都有可能,这我觉得是更深层的意义,而不是简单的保护动物。
关于文革的背景吧,这个故事最令我惊喜的是,它有关于人和制度这一层面的思考,对制度啊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和批判,有一层这个一样,但是它又超越了这个意义。之前有一批文革背景的片子包括小说,大部分都是很沉重得在反思在批判在讽刺。这个小说的意义在哪呢,它既是那个时代又不是那个时代,只是在中国那个时代它可能典型化一些。我就跟他们讲过,这个故事很有可能在中世纪,发生在欧洲,某一个乡下,一个贵族到乡下去玩,结果他没见过驴,他们就掐起来了,结果驴就把他折腾成这样,这个故事同样成立。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经典。经典就是,既是那个时代同时又超越那个时代。如果真正一个故事真正意义超越了那个时空的话,它就变成经典了,所有的经典小说经典电影他们的共性都是这样。
Q7对于电影分级的看法。
A7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无论从市场还是从表达创作的角度来说,分级是有一定科学性的,能够更完整得保持作品的原创性,电影会更准确地到达目标观众群,这是一个科学的制度。但目前,中国的情况不同于一般的国家,因为她幅员广阔,那么多民族,那么多人口,要分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不是我们想想的,那个可以通过那个可以通过,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所以它需要一个过程,如果现在就分级的话,肯定会产生电影市场的混乱。
Q8您当初学的是摄影,是什么原因让您半路出家的呢?
A8我是从高一的时候,就准备考导演系的,准备了三年,我觉得当时我的水平考导演系是没什么大问题的,结果到了高三的下学期,突然得到一个消息,因为我学电影肯定考电影学院我不会考其他学院,结果北京电影学院来了一个消息,我们那届不招导演系了,没有招生,当时就很慌乱。我的目标是导演,所以我就在选择离导演最近的专业,其中有两个,一个摄影系一个是文学系,我的性格是比较好动的,不是特别好静的,于是我选择到了摄影系。我之前准备导演系的东西,导演学的东西我都学了,而导演没学的,这么专业摄影的东西我也都学了,所以我掌握了是两把剑,而不是一把剑。
Q9您觉得拍电视剧和拍电影的区别在哪?
A9如果之前没有那么多拍电视剧的积累,我拍电影也没有那么娴熟。我记得《走着瞧》在电影局审查的时候,电影局的局长看完片子以后很激动,然后跟我聊天,说,大为,这你第几部电影啊?我说,第一部电影。他和惊讶,说,不会吧?我就说,这真的是我第一部导演的作品。他说,你这个经验挺丰富啊,根本不像!
我想这就是我之前的大量拍电视剧的积累。因为,电视剧和电影在技术的层面上,实际上除了记录的方式不一样,一个是磁带一个是胶片,实际上手法是非常接近的,只是电影要求的精度要高于电视剧,它作品单位时间里的投资电影要高于电视剧而已,你是可以用电影手法拍电视剧的,只是在选材啊,控制节奏上有一些区别,毕竟电视剧是长篇,它可能要表现更多的过程,电影则更多的表现状态和结果的那个层面,因为它没有那么多的时空给你展开那个过程,所以电影精彩就精彩在这。它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要讲一生,可能是你一生最精华的那些时刻,电视剧呢,可能有三十集五十集,是慢慢地讲你,是怎么吃饭怎么睡觉的。
Q10您是想在电影和电视剧哪个领域重点发展呢?
A10我现在的状态是,在大量地积极地准备,准备好的故事好的剧本,储备量挺充分的,然后就是,随着机缘吧,有合适的,哪个更成熟我就选择拍哪个电影,同时好的电视剧也不放弃。因为很实际的一点是,电影的待遇、电影的收入,要远远地低于我的电视剧收入。我拍一部电视剧等于是拍五部电影的收入。
Q11《走着瞧》的投资收入问题。
A11《走着瞧》目前是,海外卖了一些,收回成本是没问题的,我们现在还在组织一次全线的上映,之前做了一些点映,没有全线上映。之前很多层面的放映,包括国外的,只要看到这个电影的,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五甚至九十九都是特别兴奋的,就是上次的大学生电影节我没想到,因为这个电影毕竟是老一代人的故事,我没想到今天的大学生那么喜欢,当时真的,我特别激动。大学生电影节十个分会场,我们是四个分会场,当时北师大,都是一片欢腾。
说到电影,李导有着一种自信和自己的想法,考虑问题的全面和周到让人叹服,北电毕业的他,电影终究是他的梦,谁都想离梦更近。我不能去简单地评价他这样一个执着多年、脑子里很多想法的艺术家,只是,期待李导的下一部作品,去看一个导演诠释梦的精彩。
----end----

 短评

还凑合

2分钟前
  • 老朱無電影不歡
  • 还行

在那个荒诞的年代发生的一个“荒诞”的故事,好的喜剧就应该是这样,笑过之后还能让你思考点什么

6分钟前
  • Mia
  • 力荐

那是一个荒诞的年代,那是一个荒诞的故事。原来是根据小说改编,显然导演没有下足功夫。感觉那个年代处处充满悲剧、荒唐。最后的镜头,文章真的很像黄磊。佩服的一点是片尾出现字幕:在本片拍摄过程中,没有任何动物受到伤害。中国导演往往最容易忽视这一点。

10分钟前
  • 第27章
  • 推荐

再拍得黑色点儿会更好啊 有点可惜了这小说 不过文章演得不错 一个人对驴说话那段乐死了

13分钟前
  • 鲍小斯
  • 推荐

一开始不说荒诞么,那就往荒诞里整啊,力道不够有点慢,看的提不起劲,后半段稍有起色。

18分钟前
  • 糕41
  • 还行

述平的剧本非常不错,摄影师是宁浩御用的杜杰,但是导演功力还差一点,其实可以拍得更好

21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我就说这么写意的东西不能凭空产生,原来是小说改变的啊!

23分钟前
  • Lupin_3rd
  • 推荐

剧本是好剧本,导演和演员都欠些火候

28分钟前
  • zen
  • 还行

挺逗

33分钟前
  • 暗黑4出了吗
  • 推荐

我们都是驴 仅此而已

36分钟前
  • 斯普林
  • 力荐

故事很有意思,导演还欠火候,剪辑马虎。总体技术没跟上意识。

37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黑6和黑7,两个同志的各主义精神,需要值得肯定,学习!

38分钟前
  • 神哥
  • 还行

这个小村和知青们的生活被刻画的太和谐了!集体和个人的冲突太弱了,几乎成了一出轻喜剧的背景。这样人和驴的冲突就显得无聊了。环境没成功的表现出神秘的成分,所以驴显得太过神奇,不可信。整个片子有点意思,注意镜头语言。

42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还行

向黑六同志默哀,向黑七同志致敬

45分钟前
  • 心有猛虎
  • 推荐

喜欢文章才看的;他跟黄磊果然够像

47分钟前
  • Soda兰
  • 推荐

很水的影片。

50分钟前
  • 只有霸王
  • 还行

还挺好玩的。就是剪辑欠点儿,故事简单点儿。文章演的真不错。

54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拍的是挺好,但是主题我觉得并不好。你是想说动物比人还重要?其实错误也不在人啊,这畜生说实话我不给与同情

58分钟前
  • 扭腰客
  • 还行

唉……

1小时前
  • 天涯·明月·风
  • 推荐

一看就是那种有着深厚文学底子的作家的知青小说改编的,述评的编剧也不错,但是导演在处理上感觉被剧本圈住了,没有发挥应有的节奏变化。使得整个片子略显阴郁!但还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1小时前
  • mark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