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密档

记录片大陆2016

主演:周亦武,王勇庆

导演:胡志堂

 剧照

法医密档 剧照 NO.1法医密档 剧照 NO.2法医密档 剧照 NO.3法医密档 剧照 NO.4法医密档 剧照 NO.5法医密档 剧照 NO.6法医密档 剧照 NO.13法医密档 剧照 NO.14法医密档 剧照 NO.15法医密档 剧照 NO.16法医密档 剧照 NO.17法医密档 剧照 NO.18法医密档 剧照 NO.19法医密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19

详细剧情

  《法医密档》以一个个经典案例为载体,从法医的视角讲述案件侦破的过程,将刑事科学技术与刑侦紧密结合。例如死亡时间的概念,《法医密档》中就会对死亡时间做详细的介绍。法医是通过什么方式,能够精准的推算出死者的死亡时间,进而为刑侦人员提供可靠的破案依据。除了“死亡时间”之外,还有如何确定“死者身份”、如何通过一滴干枯的血迹寻找凶手等等。节目在破解案件的同时,也在传递法医“为死者代言,为生者谋权”的职业精神。

 长篇影评

 1 ) 带你了解法医这个职业

近些年,对于法医这个职业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不光是因为早些时候大火的法医秦明还是平时刑侦案件中法医的重要作用 。都让我想进一步对这个职业进行了解

法医密档是在微博上看到高分纪录片的推荐,看到这个题材也是很有兴趣的看了,一集的时长不长,选取了10个案件对法医不同方面进行展示。比如通过血液滴落的形态判断当时的环境状态,通过现场痕检,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每个法医都说过的一句话:法医就是让死者说出真相的人。死者的冤,通过法医精准的分析,让真凶无处可逃。他们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英雄,法医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

 2 ) 真实了解

看过才知道,法医没有港剧中那么帅气,这就是纪录片的残酷真实吧~原来我们中国法医为了搜寻证据一直在一堆东西里查找指纹,不放过蛛丝马迹,那些书本里的血液喷射讲解,都是破案的关键。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不太高级的拍摄,快进的结局,有所侧重,时长有点短。但还是带我了解到这个职业和职业的辛苦。还不错,新的尝试,新的视野,新的了解,挺好的,期待更多这样的纪录片。

 3 ) 国产纪录片的新起步

10集探索类纪录片《法医密档》,在CCTV-9结束了它的央视首秀。没有任何前期宣传,但通过观众的口口相传,它在朋友圈及网上火了起来。《法医密档》豆瓣评分高达8分。这两天,在央视官网和CCTV-9依旧能看到这部纪录片在复播。而它的第二季也已开始筹备,并将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法医密档》是内地第一部以法医为传主的纪录片,制片人、总导演胡志堂带领的制作团队可谓是三年成一剑,值得表扬。

从《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到《法医秘档》,国产纪录片在内地甚至海外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商业回报,尤其是在弹幕网站上获得了足够的拥趸。自从CCTV-纪录频道走上正轨之后,纪录片在内地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大致上已经形成频道播出—弹幕表扬—继续推进的正反馈循环。

具体到《法医秘档》,选取十个典型案例,在这些最能体现法医作用且最有科普性的案件中,除去犯罪嫌疑人,包括法医在内的都是真人出镜,在不猎奇的大原则上还原真实。与海外法医的高出镜率相比,内地影视与纪录片中少有法医的大面积描写,《大宋提刑官》中宋慈的形象,至今依然是最具代表性的角色。然而,小说《法医秦明》的走红、电视剧《刑警队长》的热播,多少增加了一些当代法医的面目,尤其是《刑警队长》中的一个案件,与上个月刚刚破获的白银连环杀人案有着极其相似的侦破过程,都是法医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在茫茫人海中与刑警一起最终发现确凿无疑的线索,让人们对于法医有了更进一步了解的诉求,纪录片《法医秘档》来的正是时候。法医与侦查人员的通力合作,才能将科技和调查最大程度的配合起来,我们在《法医秘档》中可以看到法医的鉴证、推断过程,他们和《刑警队长》、《不死法医》、《法证先锋》等电视剧法医中的“大神”相比,其实也并不差,纪录片是对影视剧和现实的有效补充。

《犯罪现场调查》系列和《嗜血法医》中的法医,近乎于无所不能,他们依靠的无非是经验、逻辑和科技,《法医档案》把中国法医同行的日常推送到观众面前,“原来我们也能”的暗暗点赞。《舌尖上的中国》和《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及《我们诞生在中国》(虽然有自然电影和纪录片的争议,然而无妨我们将本片看做是一种跨界纪录片)的出现,都是有题主作为制作食品、修缮师傅、珍稀动物的情怀和初心,在纷纭变幻的世相中自有一种坚持或达观,与过往急吼吼的堆砌名词和属性的纪录片大为不同,中外观众正是看到了这些纪录片中有了解之同情,都能在此间发现真和美。这便是当前国产纪录片的新起步,专业技术作为基础,加入深刻的人文关怀,才有可能让国产纪录片取得更大的进步。

 4 ) 一时冲动杀人抛尸

划重点来了:千万千万不要乱搞男女关系,因为会有个头冒绿光磨牙霍霍的原配时刻盯紧在你们身后。当然喽,你要是很长岁月里还蠢到没发现自己头顶的草原,也有可能被等不及要正大光明在一起的伴侣携同小三弄死,冤的雷峰塔绝倒……

还有,不要以为你连续扫半年的地就可以掩盖第一犯罪现场的哇,因为……

法医工作者们会通过:尸僵,尸斑,尸蜡,直肠温度,硅藻实验,喷溅状血迹,抛甩状血迹,滴落状血迹,耻骨联合面的相应特征+推算公式=死者年龄(误差在两岁以内)牙齿磨耗规律测年龄,自勒是杀不死你自己滴等等等等来揭开最后的真相

看到法医们在尸检前集体一鞠躬,这既是他们去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又显现了对法医工作严谨肃穆的态度。法医这个职业确实满足了我对刑侦破案的幻想啊,其高度专业性,危险性也决定着只有绝对少数优秀滴的人才能从事该职业哩!

最后,入赘的姐夫好变态!大概这部纪录片里专门揭露人性的一念之差了吧,杀人能面不改色地用不在场证明避开警方怀疑;杀人越尸还能拖儿子帮忙;情人杀伴侣还能帮忙庇护;看到个漂亮青春逼人的小姑凉就想性侵……哎~

 5 ) 影片笔记 | 法医鉴证在刑事鉴定中的运用

第一集 显微镜下的真相

① 精斑预实验

男性的精液斑痕中通常存在一种特异性的蛋白,叫前列腺特异型抗原。通过这种抗原的检测,法医可以确定其是否是人类的精液斑,然后通过DNA检测分型,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哪个犯罪嫌疑人。

精斑预实验的阴阳性结果

精斑预实验的作用是判断检材当中是否含有精液,主要通过精斑检测试纸来完成,如果提取物中含有人体精液成分,检测试纸就会显示阳性,也就是两条红线,否则会显示阴性,也就是一条红线。


② 硅藻实验

生前溺水死亡,外部来看,常常出现口鼻部的蕈形泡沫和尸斑浅淡,有时死者手中还会抓有泥沙等水中物体,内部解剖时会检查到水性肺气肿。

硅藻实验在欧美很多发达国家都作为生前溺死和死后抛尸入水的一种很重要的诊断方法。

硅藻,又被成为矽藻,是一种水中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些硅藻微小,且具有由硅酸盐构成的细胞壁,不仅能抗强酸腐蚀,且能够通过肺部毛细血管进入人体大循环到达全身脏器。

显微镜下的不同硅藻形态

法医解剖检查肺脏、肝脏、肾脏里是否有硅藻,如果查到有硅藻,那说明死者在入水时还存在血液循环,有次可判定其属于生前入水,反之有可能就是死后抛尸入水。

剪取死者的内脏,用好防污染处理。这些检材在通过高温灼烧、强酸腐蚀等一系列处理后会完全碳化,而硅藻因为耐高温和抗强酸腐蚀的细胞壁的保护,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


第二集 犯罪心理画像

① 蛆虫

尸体呈现巨人观的状态,表皮已经脱落,腐败静脉网已经出现,早期的尸体现象,比如尸斑、尸僵都已经失去作用了,无法再用来推断死亡时间。

腐败静脉网

蛆虫是苍蝇的幼虫,蝇卵的孵化和蛆虫的生长十分规律。苍蝇很容易被血腥吸引,甚至能在人死后的十几分钟内赶到案发现场。一小时左右,苍蝇就会在尸体上产卵,大约10-20小时候蛆虫出现,以平均每天0.2-03厘米的速度生长。通过蛆虫的长度可以准确推算死者的死亡时间。

蛆虫生长规律


第三集 死亡时间之谜

① 尸僵

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先在一些小肌群出现,4-6小时发展到全身,12-15小时达到高峰,全身关节僵硬,24-48小时开始缓解,死后3-7天完全缓解。


② 尸斑

人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心血管内的血液由于缺乏动力,沿着血管网坠积于尸体底下部分,从而导致尸体地下部分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内充满血液,透过皮肤呈现出暗红色到暗紫红色斑痕。这些斑痕开始是云雾状、条块状,最后逐渐形成片状。

尸斑一般是在人死后的1-2个小时开始出现,12小时内初步形成,12-16小时进入扩散期,不太容易褪色,超过24小时的尸斑一般凝固不变,指压也不会褪色。尸斑的出现时间与发展的快慢,和环境温度和死亡原因等因素有关,例如在寒冷的环境中,尸斑出现得比较缓慢。


③ 尸温(直肠温度)

人死后,整个产热机制就停止了,所以产生散热,体温就会一步步下来,最终达到和环境温度相符。相比于胸、腹腔内脏器官的温度,直肠温度能较好地反映尸体内部温度,加之测量直肠温度操作又简便,因此直肠温度常作为尸体内部的核心温度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尸温变化规律

一般在春秋两季,人在死亡后,尸温大概的变化规律是,前10个小时每小时下降1度,10小时以后,每小时下降大约0.5度。夏天由于天气热,环境温度高一些,尸体温度下降一般要慢一些,大约是慢1.4倍;在冬天,相对环境温度冷的情况下,尸温下降就要快一些,在0.7倍。


第四集 死者身份之谜

① 根据耻骨联合面推断年龄

通过骨骼推断死者年龄是目前法医界惯用的手段,包括根据锁骨推断年龄、根据肋骨推断年龄、根据胸骨推断年龄、根据耻骨联合面推断年龄等方法。

其中首选的是耻骨联合面,耻骨位于人体髋骨的前下部,耻骨联合面是指两侧耻骨相对结合的骨质面。人体进入青春期后,耻骨联合面的形态随年龄增长而呈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变化。和其他骨头相比,耻骨在人体中所处的位置使耻骨联合面上形态特征极少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法医要准确识别这些形态特征,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出死者的年龄。这种方法推断出的结果非常精确,误差仅为2岁。

耻骨联合面的极大形态特征参考点

耻骨联合面的形态特征参考点共有9处,分别是联合面沟嵴、骨化结节、联合面下端、腹侧斜面、背侧缘、腹侧缘、斜面侧缘、联合面形态和联合面骨质。

年龄计算公式

这些参考点所呈现的特征与人的年龄变化密切相关,如联合面沟嵴会随年龄增长由高而锐逐渐变得平坦,联合面骨质也会越来越疏松。

女性耻骨联合面评分表

② 根据牙齿推断年龄

根据牙齿的磨耗规律推断死者年龄,主要依据两种规律,一种是根据牙齿的生长发育,适用于未成年人,二是根据牙齿发育成熟后的增龄性变化规律,主要适用于成年人。

不同年龄段的牙齿构造

牙齿分为牙釉质和牙本质,随着年龄增长,牙尖会开始磨平,牙本质逐渐暴露。由于牙齿的磨耗规律性较强,成为国内最常用的年龄判断方法,按磨耗程度分为9级。


第五集 无声的证人

① 物证

物证种类繁多,可简单分类为物品物证、痕迹物证和生物物证等。

物品物证:纤维、涂料等;

痕迹物证:撬压痕、指纹、足迹等;

生物物证:血液、唾液、皮屑、精液等。


第六集 血迹密码

① 血液形态分析

喷溅状血迹是动脉血管破裂,血液喷出瞬间形成的,通过分析喷溅状血迹,可以反推受害人遇害的位置。 喷溅状血迹形态从整体上看,呈条束状,在一条直线或者是一条弧线上会有那么一组血迹形态。从局部单个血迹来看,每一个小血点有一个膨大端,膨大端比较光滑,还有个拖尾现象,拖尾现象代表了血迹喷溅的方向。

喷溅状血迹与拖尾现象

通过测量多处血点的长度和宽度,运用三角学知识,算出血滴接触物表面的角度,再利用画出延长线的方式,来还原血点的运动轨迹,多处血点运动轨迹的交汇点便是出血点。

喷溅状血迹的测量

滴落状血迹是滴落到物体表面形成的血迹,这种血迹一般呈圆形,但一般情况下,血迹滴落的物体表面并不是光滑的,因此滴落血迹的周边会出现毛刺。静止状态下滴落的血液,四周毛刺分布大小比较均匀;运动状态下形成的,四周毛刺长短不一,长的一侧表示了运动的方向。

滴落状血迹与毛刺分布

抛甩状血迹是沾血的物体运动时,物体上的血液被甩出留下的痕迹。通过抛甩状血迹形态首先可以认定致伤工具上沾有被害人的血迹,这个现场是一个中心现场,发生了械斗。

抛甩状血迹

擦拭状血迹是沾血的物体以擦蹭、触摸等运动方式,直接与物体接触所形成的血迹。它的特点是边缘不规则、界限不是很清晰,通过擦拭的形态可以判断擦拭的方向。现场如果有多处擦拭状血迹,可以推断打斗的过程、案犯清理现场的过程等等。

擦拭状血迹


第七集 白骨的倾诉

① 白骨化

人死后尸体软组织经腐败逐渐软化、液化,直至完全溶解消失,毛发和指甲脱落,最后仅剩下骨骼的过程,称为白骨化。

白骨化规律

一般埋于土中的尸体经过2-3年白骨化过程继告完成。如果土质干燥,有时需要7-8年才能全部白骨化。大约10年后尸骨才会脱脂干涸。一般来说,越是干燥、通风好的环境,白骨化的进程就越快。


② 盆骨推断性别

骨盆由左右髋骨及骶骨构成,骨盆的性别差异十分明显,男性骨盆整体粗壮、骨骼厚重,入口形状近似于心脏,女性骨盆整体纤细、骨骼轻,入口形状呈椭圆形。

男女性盆骨形状对比


③ 骨骺线位置判断年龄

外科颈和解剖颈代表了肱骨上的两个不同位置,随着年龄增大,骨骺线会慢慢往关节末端移动,达到外科颈,60岁左右会达到解剖颈。

外科颈和解剖颈


④ 骨磨片

骨磨片是观察骨组织结构的常见方法。法医选取颅骨裂缝周围的骨碎片,将其打磨成一毫米左右的骨磨片,并用显微镜观察死者颅骨骨小管结构里的变化,来确定死者到底是生前骨折还是死后骨折。

骨磨片

如果是生前骨折,骨质周围会有出血,出血后造成骨质周围组织的浸染,若是死后骨折,则不会有这些迹象发生。

显微镜下的红血素


⑤ 凶器种类

钝性和锐性是不同凶器表现出的两种对立的特征,法医通过观察死者骨头上伤痕的形态,判断出凶器的种类。

左侧为钝性,右侧为锐性

锐性骨折,骨折线非常整齐,骨折边缘也非常整齐。钝性骨折,骨折线的走形毫无规律,骨折边缘也毫不整齐,若钝器反复多次打击,会造成比较复杂的骨质破坏,或开放性的颅脑骨折,呈现比较复杂的粉碎性骨折状态。


第八集 离奇的车祸现场

① 钝器伤

在法医学里,钝器是指没有尖锐点和锋利面的物体,这些钝器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叫钝器伤。最常见的钝器有棍棒、斧锤、砖石等,有时徒手打击也会造成钝器伤。一般而言,钝器伤致死的大部分都是他杀案件,少部分是交通事故、坠落或挤压等情况。


第九集 自缢

① 静电吸附器提取足迹

要判断死者生前是否在房间内走动过,足迹是最佳的现场物证,它能够清晰反映犯罪现场内人的活动轨迹。通常要提取案件现场的鞋底花纹,通过中心现场所反映出的鞋底花纹以及入口、出口处的鞋底花纹,进一步分析究竟哪一种鞋底花纹是作案人所遗留下来的。

金属层、高压景静电和黑色膜上的脚印取样

静电吸附器是当前刑事技术人员提取现场足迹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在黑色的塑料薄膜上有一个镀的金属层,高压静电发生器接触到黑色膜上面的金属层时,它所产生的大量高压静电会传输到整个膜上,将附着在地面上的灰尘吸附上来,如此,就把案件现场平面地板上的灰尘足迹给提取下来进行分析、拍照、记录。


② 索沟处皮肤的生活反应

死者的眼睑、器官黏膜、肺脏、心脏有点状出血,这是机械性窒息死亡的特点。机械性窒息是指因机械性暴力作用,引起的呼吸障碍所导致的窒息。

左为自缢,右为伪装自缢

如果是生前自缢,索沟对应下的皮肤生活反应比较明显。所谓生活反应,是指死者在自缢时肌体对外界暴力作用发生的反应,包括形态改变和功能变化。检验生活反应是鉴别自缢死亡还是死后缢尸的一种主要方式,一般自缢的人由于受到重力影响,会在颈部形成较深的缢沟,并伴有出血现象,而且自缢时人是活着的,血液是正常流动的,皮下出血量会很大;若是死后悬尸,则无上述生活反应。

自缢时皮下大量出血


第十集 沉尸

① 尸蜡

对于长时间浸泡的尸体,一般是从尸蜡的形成来推断死亡时间。从法医学角度讲,尸蜡是一种特殊的尸体现象。简单来说,肥胖的尸体长期停留水中,或埋在不通风的潮湿空间里,大概3-6个月,尸体表面就会形成灰白色蜡状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尸蜡。

真实案件中的尸蜡照片

尸蜡,先在皮下脂肪组织形成,之后扩延到其他脂肪组织,理论上讲,成人尸体需要6-7个月时间形成尸蜡,在1到1年半期间,可完全形成尸蜡。尸蜡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会产生较大差异。

尸蜡的尸表状态和皮下状态


② 人字缝和矢状缝

检验死者的人字缝和矢状缝的愈合情况,来推断死者的年龄范围。人的颅骨由23块大小不同的骨头组成,其中颅骨上面两顶骨之间的缝隙称之为矢状缝,一般人体的矢状缝不是位于正中,而是稍微偏右。颅骨顶部与后面相接的骨头是枕骨,顶骨和枕骨之间的缝隙,形状像个人字,所以被称作人字缝,它紧接着矢状缝。

人字缝和矢状缝

矢状缝从22岁开始愈合,35岁完全愈合;人字缝是26岁开始愈合,47岁基本完全愈合。

人字缝和矢状缝的愈合规律


③ 四肢长骨推断身高

四肢长骨是推算死者身高最精准的骨骼,也是在现场最容易被发现和保留的。人30岁以后的身高每年降低约0.6毫米,每20年降低1.2厘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40-60岁男性平均身高下降2.3厘米,60-69岁阶段的身高比最高时要低约4.9厘米。

身高随年龄增长而萎缩


 6 ) 硬核影评(雾×),医学生笔记√

1. 精斑预实验:精液内含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试纸检测-DNA检测锁定犯罪嫌疑人身份

2. 生前入水溺亡/死后抛尸入水:硅藻实验 a) 生前入水,硅藻进入呼吸道,死者还有呼吸和血液循环,在水中挣扎,肺脏和其他内脏中可检测到硅藻

3. 犯罪嫌疑人刻画/犯罪心理画像

4. 死亡时间推断:尸体温度、尸斑、尸僵、蛆虫【苍蝇幼虫,繁殖生长规律】

a) 尸僵:死后1-3小时,首先在小肌群出现;4-6小时发展到全身;12-15小时达到高峰,全身关节僵硬;24-48小时开始缓解;3-7天完全缓解

b) 尸斑:血液循环停止后,重力影响血液在身体下部沉积形成。死后1-2小时开始出现,12小时内初步形成,12小时开始扩散,不容易褪色,超过24小时开始凝固,指压也不褪色。受到环境温度影响。

c) 尸温:春秋季,肛门温度随着时间下降,前10小时,每小时下降1摄氏度,后面每小时下降0.5摄氏度,指导和环境温度相同。夏季和冬季有变化。

d) 胃内消化物:根据消化程度和排空情况推断死前最后一次进食到死亡的时间

5. 法医人类学 a) 根据耻骨联合推断死者年龄 b) 根据牙齿磨耗推断年龄 i.牙齿发育规律-适合未成年人 ii.牙齿发育成熟后的增龄性规律-适合成年人

6. 物证 a) 物品物证:纤维、凶器 b) 痕迹物证:指纹、足迹 c) 生物物证:血液、皮屑、精液

 7 ) 知识点

第一集:尸体伤痕特征;精斑测试;硅藻实验;同一性认定实验

第二集:犯罪心理图像刻画(尸体特征、现场痕迹);蛆虫推算死亡时间(死亡时间过长);痕迹检验(指纹);足迹;皮屑—活细胞—DNA

第三季:

一、尸体现象【如尸僵、尸斑检验、尸温(直肠温度)、胃内容物消化程度】用于死亡时间推测

二、第一现场的寻找

第四集:

一、第一现场的确认;

二、作案工具的推测;

三、法医人类学中人体骨骼形态学特征(锁骨、胸骨、肋骨、耻骨联合面)与牙齿的磨耗规律(9级分类法)两种方法结合以推测年龄;

四、肋软骨STR分型与亲人DNA比对

第五集:

一、物证:物品物证(可联系案发环境,如:纤维、涂料)、痕迹物证(只要接触就会产生物质交换,如:撬压痕、指纹、足迹)和生物物证(最重要的物证之一,DNA可直接认定作案人,如:血液、皮屑、指甲);

二、勒死基本上是他杀;

三、心理测试的结果不作为证据使用,主要用于排除无辜;

四、提取心血用于酒精度检验

第六集:

一、血迹的不同形态,还原死者活动轨迹

1)滴落状(判断死者运动轨迹,分为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滴落)(圆形+周边毛刺)

2)喷溅状(确定死者遭受攻击的位置)(膨大端+拖尾现象)

3)抛甩状(工具抛甩形成,说明该现场为中心现场)

4)擦拭状血迹(边缘不规则、界限不清晰)(可以判断案犯清理现场的过程/死者受伤后的挣扎)等,还可以判断案犯的左/右撇子;

二、其他:创伤的类型,凶器类型、防御抵抗伤;

第七集:骨骼蕴含的信息能确认:死亡时间、性别、年龄、身高等关键信息:尸体白骨化有规律;骨盆性别差异明显(男性高、窄);推断年龄:1)大致年龄:骨骺线,随年龄增长骨骺线向关节末端移动,30岁达到外科颈、60岁达到解剖颈;2)具体年龄:耻骨联合部,参照指标多;骨磨片,确认生前(有出血,血红素浸染组织)/死后(无出血)伤;根据颅骨骨折的伤痕推测凶器,钝性还是锐性。

第八集:

一、先将现场血迹和死者血液进行DNA比对;

二、第一现场:流柱状血迹,死者倒地位置;第二现场:滴落状血迹、擦拭装血迹;第三现场:喷溅状血迹,再次受到袭击;

三、致伤工具的判定,钝器(棍棒、斧锤、砖石、徒手打击、交通事故)伤,同一部位多次受损则排除事故伤。

第九集:

一、现场足迹的花纹、大小、遗留部位等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到嫌疑人的人身特点、行走特点等信息。静电吸附器是提取现场足迹最常用的工具之一(高压静电—金属膜—灰尘)。

二、生活反应是检验自缢死亡(颈部缢沟和出血量很大)还是死后缢尸(濒死状态后悬挂)的主要手段;自缢死亡颈部的索沟比较深;机械性窒息,新月形挫伤

第十集:

一、失踪人口数据库

二、尸蜡:死亡时间、保存尸体原形、保留某些暴力左右的痕迹。对长时间被水浸泡的尸体通过尸蜡来判断死亡时间,成年人全身尸蜡一般需要1~1.5年形成,形成尸蜡至少6~7个月,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具体分析。

三、判断死者年龄:1)颅骨:矢状缝(22岁开始,35岁完全愈合)和人状缝(26岁开始,47岁完全愈合)的愈合状态;2)牙齿(第三磨牙)

四、判断死者身高:四肢长骨是最精准、最易被保留的骨骼,30岁以后男性身高下降的总体体重规律,计算公式

五、肋骨提取DNA

六、蓝光试剂检验是否有血迹

 8 ) 法医密档笔记

1.法医通过死者伤痕特征对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特征进行了精准刻画,从而让刑侦人员缩小了侦查范围,为破案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法医对受害者死亡真相的判定,让凶手得到了应有的判决,为受害者讨回了公道,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1.死者头部有遮盖物往往说明案犯杀人后愧疚心理的表现,故很有可能是熟人作案。 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于新生的细胞不断向表面推进,渐渐老化脱落,因此当我们触摸某一物体时就会在其表面留下大量皮屑,其中通常活存有一些活细胞,这些活细胞中便可以提取到DNA。 3.蛆虫——苍蝇的幼虫,因其蝇卵的孵化还有蛆虫的生长十分规律,能十分精确地推测死亡时间。 4.从死者现场及尸体状况反向思维刻画嫌疑人特征。在第此集中表现为为什么要把受害人捆绑住——嫌疑人比受害人弱小(力量/&体型) 5.在本案中,法医通过对死者尸体的伤痕特征、现场勘察中发现的诸多系列、结合刑侦人员走访调查的信息反馈对犯罪嫌疑人做出了精准刻画,有效缩小侦查范围,最终锁定凶手,还原事实真相,为受害者讨回公道。 死后1-3h尸僵在小肌群出现 死后4-6h尸僵发展到全身 死后12-15h尸僵达到高峰,全身关节僵硬 死后24-48h尸僵现象开始缓解 死后3-7天尸僵现象完全缓解 第三集 1. 从尸体周围植被倒伏情况、死者所穿衣物尤其鞋底等可大致判断是否发现尸体现场即为凶杀第一现场。 2. 初步推测受害者被杀害时间的尸体方法之一的[尸体现象]之一【尸僵】。尸僵,顾名思义指人死后由于肌肉的僵硬从而导致身体各个大小关节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僵硬。 3.方法之二:【尸斑】简单理解就是人死后血液失去动力无法循环运行,受重力影响血液在下部皮肤上沉积形成的斑块状血液痕迹。尸斑的出现时间与发展快慢都和环境温度与死亡原因等因素有关。如寒冷环境下比一般气温慢。 死亡后1-2h开始出现尸斑,前12h为初步阶段 死后12-16h进入扩散期,不太容易褪色 死后超24h的尸斑一般凝固不变,指压也不褪色 4. 方法之三:测量尸温——直肠温度 一般而言,春秋两季人死后的前10h,尸温每小时下降1℃;10h后为0.5℃。以春秋季为基准,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尸温下降程度大概慢着1.4倍;而冬季要快0.7倍。 〖为生者谋权,为死者代言〗 5. 方法之四:看尸体内的消化物。根据胃内食物的消化程度和排空情况推断死者最后一次进食到死亡的大概时间。 法医对死者死亡时间的准确判断为此案件的侦破立下汗马功劳。 第四集 通过骨骼判断死者年龄段。锁骨、肋骨、胸骨、趾骨联合面等,首选末者。 第五集 无声的证人 物证常常被誉为无声的证人,主要指那些能够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实物或痕迹。物证种类繁多,可简单分类为物品物证(eg.纤维,涂料)、痕迹物证(遗留在案发现场的撬压痕,指纹,足迹等)和生物物证(含有生物遗传信息的人体物质,eg血液,皮屑等)等。 2. 勒死基本上属于他杀。 1.人窒息5-6分钟才会脑死亡,而自勒者在窒息后2-3分钟就会因为失去意识而不自觉松手,无法致死。 第六集 血迹密码 血迹分布形态特点可推测还原受害人案发时的运动轨迹。 1. 喷溅状血迹: 因动脉血管破裂血液喷出瞬间形成的,因此通过分析喷溅状血迹便可以反推出受害人遇害的位置。 血迹形态整体上呈条竖状。从局部单个形态看,每个小出血点有一个膨大端(比较光滑),还有一个拖尾现象(代表血迹喷溅的方向)。通过测量多处血点的长度和宽度,运用三角形知识,算出血滴接触物表面的角度,再利用划出延长线的方式来还原血点的运动轨迹,那么多处血点运动轨迹的交汇点便是出血点。 2. 低落状血迹 1.血液在重力作用下滴落到物体表面形成的血迹,血迹一般呈圆形。若接触表面并非光滑,滴落血迹的周边会出现毛刺。另,运动状态下血迹周边的毛刺长度长短不一,最长血迹指向的方向即为运动方便;而静止状态下的毛刺分布大致均匀。 3. 抛甩状血迹是沾血的物体运动时物体上的血液被甩出留下的痕迹。血迹处一般为案件中心处,即受害人在此处遭受器械的伤害。 4.擦拭状血迹是沾血的物体以攃蹭、触摸等运动方式直接与物体接触所形成的血迹。通过案发现场多处擦拭状血迹的方向可以判断案发时打斗的过程还有案犯情理现场的过程等。 5. 左利手即左撇子。 第七集 根据尸骨推断受害者死亡时间(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身份。 1. 人死后尸体软组织经腐败、逐渐软化、液化直至完全溶解消失,毛发和指甲脱落最后仅剩下骨骼的过程称为白骨化。 一般来说越是干燥通风好的环境,白骨化的进程就越快。 1.骨盆是确定性别的关键。男性窄而深,整体粗壮、骨骼厚重,入口形状近似于心脏;女性宽而浅,纤细而轻巧,入口形状呈椭圆形。 第九集 1. 生活反应是指死者在自缢时肌体对外界暴力作用发生的反应,包括形态改变和功能变化。检验生活反应是鉴别自缢死亡还是死后缢尸的一种主要方式。一般自缢的人由于受到重力影响,会在颈部形成较深的缢沟并伴有出血现象,而且自缢时人是活着的,血液是正常流动的,皮下出血量会很大;若是死后悬尸,则无上述生活反应。 2.濒死状态是指生命活动的最终阶段,此时人体并没有真正的死亡。如果施救还有恢复生命机能的可能。 第十集 沉尸 1.对于长时间被水浸泡的尸体一般从尸蜡的形成来推断死亡时间。 2.尸蜡:从法医学来讲,尸蜡是一种特殊的尸体现象。简单来说,肥胖的尸体长期停留在水中或埋在不通风的潮湿空间里,大概3-6个月尸体表面就会形成灰白色蜡状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尸蜡。成人尸体6-7个月开始出现尸蜡现象,1-1.5年可全身形成尸蜡。尸蜡的形成时间与当地气候紧密相关。 3.在法医学上尸蜡除了可作为死亡时间推断的依据外,还能较好保留存尸体的原形并能够保存某些暴力作用的痕迹。

 短评

没有电视剧的惊险刺激,但真实度比较高。

5分钟前
  • 巧克力可丽饼
  • 推荐

其实我觉得很一般……镜头语言什么的还是需要更进一步,感觉还是cctv12的老一套,晃晃镜头拍拍虚影配上吓人的音乐就是案件的全部。毕竟是作为纪录片,用镜头说话也很重要。固定套路“让尸体说话”“无异于让尸体说话”其实可以专门弄一pa每次都让旁白讲有点套路尴尬。最后,虽然法医学为主题的的纪录片在国内不多见,但是国外很早就有了。我记得我小时候就在全纪实上看过一个系列的纪录片,尸斑尸僵腐烂推死亡时间,牙齿磨损耻骨推年龄,盆骨形状看性别,血液形态推连线找出血点,纤维毛发寻现场……都包括了。此外还有,用头骨还原死者容貌,用现场推犯罪心理,脚印步伐推身高,用皮肤烧灼判断枪击距离等等。不管是案件的猎奇(当然这个不是重点)还是技术的纯熟都远超这部了。这还是至少六七年前纪录片达到的水平,只能说道阻且长吧。

6分钟前
  • 林南一
  • 还行

十集有7集都是情杀,全部都是熟人作案,嗯。。

9分钟前
  • 阿巴阿巴
  • 推荐

这片子是目前国内讲法医鉴证最用心也最经典的纪录片了,绝对五星好评强推!和大部分(欧美的)法医角度出发的刑侦类纪录片不同的是,这片子真的有在认真教我们如果用法医学的原理来推断案情,干货蛮多的,所以我认真做了笔记,将知识点都归类了。中国的案件还是蛮有中国特色的,这片子里所有案件都发生在县里村里,很接地气,包括法医们都说的当地方言式普通话。

10分钟前
  • Claudia
  • 力荐

佐餐必备,夜间良品。

1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请大家不要乱搞男女关系!/ “为什么都是圆脸法医因为圆脸不方”2333有几个还蛮可爱的惹😂

15分钟前
  • 我是王大鹏啊!
  • 推荐

第二集渣遇渣啊!

17分钟前
  • 三肥家长
  • 推荐

1.短小精悍。2.不要乱搞男女关系。3.耐克鞋有毒。4.圆脸不方。5.有些题目会考两遍,是重点。6.贵州带资进组。

20分钟前
  • 我不认识刘欣
  • 推荐

不要犯罪,不要乱搞男女关系。

23分钟前
  • 吃可爱多的丁丁
  • 推荐

为什么都是圆脸法医,因为圆脸不方

24分钟前
  • 青咖喱炒饭
  • 推荐

法网恢恢,可怕的不是蛇鬼牛神而是人心,央视为什么自己不去拍“法医秦明”系列呀

26分钟前
  • 瑾朵朵
  • 力荐

冷静,客观,不煽情。

31分钟前
  • 🌊🌈♐
  • 力荐

B站限时免费,通过专业的分析和细致的观察去破案,这个理念和神探狄仁杰里狄大人常讲的原理一致,元芳在的话也要说一句:法医真乃神人也✌🏻️

33分钟前
  • Ö
  • 力荐

搜索“法医”居然搜到这部纪录片,一定要找时间看看,补补法医专业知识。。。看了第一集,专业性超级强……

34分钟前
  • 豆友104310668
  • 力荐

睡前有特殊习惯的看门人惊到我了

36分钟前
  • 谁的非
  • 推荐

法医就是为死者说出真相的人。推荐。

37分钟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荐

需要复习知识点的片子

40分钟前
  • 木星
  • 力荐

第二个案子没解释清楚

42分钟前
  • 玫瑰水母
  • 推荐

法医学基础知识科普片,没有过分追求案件的猎奇性,对犯罪现场勘验检查、痕迹检验鉴定、法医学检验鉴定等工作环节的展示十分真实。

43分钟前
  • 我的ABC
  • 力荐

看完了,很好看,学到了很多知识。骨头,血迹,物质交换,头部的人字缝,枕骨的硬度,骨盆的形状,胯骨线的高度,受到钝器击打与锐器击打的不同形状的骨裂,肺部的藻生物,骨头里的血红素等等。法医是个细致活儿,更是需要严谨,耐心。下一季继续学。

45分钟前
  • 果冻儿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