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剧情片台湾2011

主演:马志翔,徐若瑄 Vivian Hsu,温岚,田中千绘,林庆台,安藤政信,徐诣帆

导演:魏德圣

 剧照

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剧照 NO.1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剧照 NO.2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剧照 NO.3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剧照 NO.4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剧照 NO.5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剧照 NO.6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剧照 NO.13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剧照 NO.14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剧照 NO.15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剧照 NO.16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剧照 NO.17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剧照 NO.18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剧照 NO.19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2 05:08

详细剧情

  莫那鲁道(林庆台 饰)率领族人在公学斩杀异族血祭祖灵后,拥有了通过彩虹桥的资格,剩下来的,就是在英勇战斗后从容赴死。在日本方面,雾社的消息很快传达各处,陆军少将镰田弥彦率军队与警察组成的联合部队,迅速发起讨伐。马赫坡等社分头行动,利用地形优势和灵活战术给予日军先头部队重大杀伤。山地警小岛(安藤政信 饰)利用个人威望和部族矛盾成功劝说铁木瓦力斯(马志翔 饰)连同部落加入日军阵营,协助围攻莫那鲁道。在开战初期,随部落向密林转移的妇孺为了不拖累战士们,纷纷自尽,在矛盾中痛苦的一郎亦选择了切腹。镰田弥彦对部队的缓慢推进大为光火,不惜使用糜烂性炸弹对付赛德克人。满山火光中,莫那鲁道迎来了最后决战的时刻……

 长篇影评

 1 ) 恳请各位能进戏院支持魏导!!

恳请各位能进戏院支持魏导!!
郑峻:昨天采访《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感受很深的一句话:很多大陆年轻人都说看过且非常喜欢《海角七号》,但票房却只有3000万元,和受欢迎程度差别很大,或许他们大多是看下载或盗版碟。我用真诚拍《赛德克巴莱》,希望也能得到观众真心的响应。盗版会毁了导演和电影,请大家不要看盗版,至少新片不要。
而对于5月10日想进戏院看赛德克巴莱的各位影迷们,有人故意"提醒"5/10上映的国际版剪掉了某些精采片段,似乎是希望各位不要进戏院看,但我想提醒各位:
既然你们都已经下载完整版,就不差戏院里上映的版本把这部分剪掉(因为你们已经看过),请进戏院里给魏导一些鼓励吧,让他知道你们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而且很被感动,才愿意进戏院支持!! 而且魏导是借钱拍戏,请给魏导一些支持,将心比心,如果是你要借1.4个亿,只为了完成一个理想,你愿意吗,即使是这么令人赞叹的成果? 如果你真的借了1.4亿,成果却被别人用下载看完了,但他们却不愿进戏院支持,就像耗费12年精雕细琢的作品被人偷了,你能接受吗? 而且电影中美丽壮过的景色,其中的战斗和剧情的震撼,去戏院感受绝对值得,在计算机的小屏幕看下载是感受不到的!! 至于电影,国际版是魏导亲自剪辑,请对魏导有信心。

 2 ) 《舌尖上的中国》与《赛德克巴莱》

因为到了奔三望四的年纪,所以学会了克制妄动,用经世的统筹学安排生活主次,这样的安排能最大兼顾责任和兴趣,这样的安排也让我错过了在苏州绝大多数影院仅公映8天就匆匆下线的《赛德克巴莱》。当然这部电影在别处的境遇也好不到哪里,从举步维艰的筹资过程就可以看出,寻找真相在一个相对安宁、富足的时代并没有多大市场。在这里,我们更容易被轻松的、戏谑的、哗众取宠的东西所吸引,而非血腥、沉思、以及生死大义。这个定理同样可以解释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何在此地大受欢迎。
如果没有看过BBC2011年的纪录片《人类星球》(《Human Planet》),那《舌尖》一定会带给你愉快的观影过程。讨巧的题材,唯美的画面,让俯首皆是的意识形态灌输也变得不那么生硬了。从南方的烧腊到北方的泡菜,从古代的智慧到现今的融汇,泱泱风范寄题于小小饮食,这是中国人的做派。当历史变迁与社会更迭潮汐般地来来去去之后,沉淀下来的是普通百姓对安宁生活的热望,这种热望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以上。
记忆中的外婆菜,玛德琳的小点心……食物确实是维系物质与精神的最佳纽带。看着唯美的影片,几乎让人快要忘记,在中国的现实是:这种感情正被金钱诱惑瓦解,尚未消弭,但却式微了。现实是我们对食物不再含情脉脉,我们对待一切都不再含情脉脉。食物只是牟利的工具,于是食物链条上的每个人,一面从中分享财富,一面吸食他人贪婪的毒。
《舌尖》是本美好而有失真实的实验作品,它的视角是西方的、他的叙事是西方的,从画面到配乐也都有临摹的嫌疑。像大多数西方纪录片的思维模式,它抛开了传统的中国式的时间轴叙述,转而去关注那些鲜活却并无太多特点的普通人了,尽管画面上,这些质朴的微笑显得有些牵强和突兀。唯一可取的是它还是抓住了中国人骨子里最喜闻乐见的情结:富足与团圆。不知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妥协,因为凭我们的想象力已经无法想到另一种形式来表达自我,诚如我们的性格,中庸太久,欲辩忘言。
真实地活着是需要胆量的,真实地拍一本片子也是需要胆量的。
这是《塞》带给我的震撼,它没有矫饰的温情,没有高大的主义,甚至既不煽情也不美好,只将文明与野蛮的对立展现在我们面前,把问题无言抛给我们去解答。
反观我们的银幕,随处看见一群明星龙套,演着既白痴又烂俗的故事,不知爱从何来,不知恨将何往,即便这样票房还是轻轻松松突破一个亿、两个亿……制片商不愿动用道德去投资,导演不愿动用诚意去创造,演员不愿动用感情去表演,观众不愿动用智商去看戏。只是消遣,而无建树,总有一天我们会在这种消磨中彻底丢掉祖先的精神图腾。
这些年所看的台湾影片总有些“小”,但却又总有动人之处。并不是说经过历史深加工的道德传统和固化形象都该打翻,才能还原真实,而是先有感情的认同才是真正根植心灵的主义和形象。总是做一个旁观者,又怎会投入。什么时候才有从形式到内容真正代表我们的东西问世呢?

 3 ) <赛德克•巴莱> 拾遗

看着大银幕上的日本殖民者以各种面容重复着「生蕃」「生蕃」,我想起在〈中国蓝〉里的广东老板,在车间里一边走一边说︰「不能跟这些农民工讲文明,她们落后至少20年」。
殖民者中,有很令人厌恶的,也有相当和善想做好管治角色的,但在殖民与被殖民矛盾累积到爆发点之时,个人不再能挽救自身。
 
联想︰当年雾社屈辱的被殖民者还有祖灵有部族有头目紧紧血脉相连,全球经济自由化下的被殖民者呢?
 
历史的无情,正是人的有限和盲点

雾社事件后,日本殖民者改变了「对蕃政策」,加强皇民化教育,选择性杀戮、怀柔、监视、以蕃制蕃等各技并举。至二次大战末(雾社事件后十多年),日本殖民者又想起雾社原住民的骁勇,组织「高砂族挺身报国队」、「高砂义勇队」前往吕宋(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畿内亚等地作战,对抗美军、澳军,前后共派出4000多名原住民士兵。雾社起义遗族的年轻一辈族人「竟然也争先恐后的参加」,包括花岗二郎之妻娥嫔‧塔达欧(高山初子)的弟弟巴万‧塔达欧,也为其先人十多年前奋战抵抗的日本帝国出征海外,此去没有回来。
 
高砂队遗族马偕•旅牧受访称︰「…日军欺压台湾原住民,是在雾社事件发生以前,以后态度就变得完全不一样。尤其,征调高砂义勇队到南洋协助作战后,整个情况更变许多。但最让日军感到佩服的是,高砂义勇队在战场上对天皇忠诚。」
另一位台籍汉族日本兵简传枝说:「…只想与日本人平起平坐,没有侵犯他国的意图!」他透露说:「日据时代的台湾人,可说是二等、甚至三等国民;日本人吃白砂糖,台湾人配给较差的黑砂糖;日本人吃上等瘦肉,台湾人供给量少的下等猪肉。因为只有当兵才能不被歧视,可享受与日本人同样的待遇,因此,许多台湾人就志愿从军。」
 
历史若有情,也正是因为人的固执和不弃
 
第一次及第二次雾社事件后,起义六社1200多名原住民,只剩298人,被日人迁往遥远的南投川中岛。日方此后加强皇民化教育,以至遗民新生代以做日本人为荣,且雾社事件被刻意隠瞒多年。
另一侧面,赛德克族也一直以来被执政当局强行划为泰雅族,直至2008年,才由分居三地的三群共同争取正名为赛德克族。
只要仍有人不愿意忘记,历史就不会忘记。赛德克族正名运动,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今人,选择有情还是无情?
 
银幕外的吊诡

1. 2001年台湾发行的二十元硬币上,是莫那鲁道的肖像。当时,是我们都很熟悉的陈水扁执政。
 
2. 最后期才进场的投资者郭台强,是经济实力超越台湾政府的鸿海郭鸿铭(也就是工人接连跳楼后找高僧来作法的那位富士康老板)的兄弟。郭台强的正崴,以销售通路为主业,其中一项业务是苹果专营店。
经济实力超越台湾政府会有什么问题呢?我们来想想香港的李嘉诚及诸位金融地产大亨吧。政府可是连田生都不敢得罪的呢!
联想:导演魏德圣谈台湾与日本的关系「你给我一颗最美丽的琉璃,却踩烂我家的土地。」
 
抚今同时追昔,被压迫者的命运固然多有相同,压迫者亦然。
问题是,你选择面对面怒目屈辱,还是俯下身把顺服扮作反抗?

 4 ) 语录

你们部落造反,你以后也别想好过了!

和日本人打仗不能用日本人的想法,要用风的想法。

今天我们虽然成功地血祭了祖灵,取得了通过彩虹桥的资格,不过接下来所要面对的,不是欢庆的酒宴,而是选择死亡的方式!

森林里的祖灵鸟正驱赶着吃腐肉的乌鸦,水气后的阳光只会让彩虹更艳丽。

记住,要骄傲!彩虹桥上我们一起过!

疯了!我们家的男人全疯了!

你们得跟日本人长期战斗,这些存粮不够那么多人吃的。

“二郎,我们到底该是日本天皇的子民,还是赛德克祖灵的子孙?”
“切开吧!一刀切开你矛盾的肝肠吧!哪儿也别去了,当个自在的游魂吧!”

这只是动物性的野蛮行为。

几千名火力强大的武装部队,竟被三百个生蕃耍得团团转?我们的飞机在空中飞半天、轰半天,为何就是打不到人?

这死老乌龟,有种造反,却没种出来和我决一死战,算什么战士!算什么头目!

(猎首奖金)头目150元到200元不等,壮丁100元,妇女30元,小孩20元,特别奖——莫那鲁道!

好猎人要学会安静等待。

从前,在白石山上,有一棵大树,名叫“波索康夫尼”,他的树身一半是木头,另一半是岩石。
有一天,他的树身生下了一男一女,后来这对男女又生下了许多的孩子——这就是我们,真正的赛德克人!

我们战斗是为了血祭祖灵,不是替你死去的家人报仇!

在彩虹顶端的美丽猎场里,大家是不是就会成为永远的战友,不会再有仇恨了?

哥哥要求死很容易,你们要活下去却很艰难。

比荷沙波被捕后,在拘留所被毒打致死。达多莫那与最后的战士悉数自尽。莫那鲁道从此失踪。

三百名战士抵抗数千名大军,不战死便自尽……为何我会在这遥远的台湾山地,见到我们已经消失百年的武士精神?

今年的花开早了,现在不应该是樱花的季节。

事件之后,小岛源治煽动道泽部落以为铁木瓦力斯报仇为由,趁夜击杀在收容所里手无寸铁的老弱遗族。
仅存不多的遗族被日方强迫迁居至方便监控的川中岛,临走前他们放火烧尽了他们最后的家屋。
四年后,莫那鲁道的遗体在深山的岩洞中被发现。尸体半边腐化成白骨,另半边则风干成木乃伊。
次年,能高郡役所竣工,日本人将其遗骨及武器陈列于木箱中公开展示。之后,遗骨再度失踪。
莫那鲁道的遗体在二度失踪39年后,又在台湾大学医学院的标本室中被发现。
在遗族代表的扶灵下,终于回到阔别43年的故山雾社安葬。

 5 ) 文明不过是野蛮的一块遮羞布罢了


赛德克•巴莱讲的大致是台湾土著民如何反抗日本侵略军的故事。这种反侵略的题材在大陆估计又会被处理成我军英勇不屈,顽强抵抗,日本鬼子一定没有不会有好下场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模式,并为某党再唱一曲赞歌。赛德克•巴莱成功之处就在这里,片子没有政治的烙印,有的只是文明和野蛮的抗争。到底谁是文明,谁是野蛮,导演提出了一个是非题。

野蛮

很显然,雾社的土著民是野蛮的:他们茹毛饮血,风餐露宿,以获得敌人首级为荣,崇尚血气,有仇当报。片子以年轻时候的鲁道的成人礼——获得首级以成为真正的男人——开场,节奏迅速,剪辑干脆利落,让还没来得及进入状态的观众开始全神贯注。热带丛林里土著民们用简单朴素的布匹蔽体,灵活跳跃于树干之间,在我们这些“文明人”来看,这些身影是新鲜有朝气的。
他们生活自由,纯天然,但若问你,你是否愿意与他们为伍,答案多半是否定。原因落在其野蛮上。可是,他们真的野蛮吗?
他们有自己的图腾,有自己的祖先,有自己的史诗,有自己的骄傲。他们愿意为了自己的图腾,甘愿等待几十年再奋起反击;他们愿意为了保有自己部落的骄傲与荣光,狠下心来杀死自己的妻儿以及自己;他们愿意为了实现彩虹桥的夙愿,孩子、壮士都能扛起一杆枪视死如归。他们的存在,是为了生存,不是为了生活。但他们的追求,是精神意义的——为骄傲、为正义、为部落千年绵延的血脉、为尊严。
鲁道曾说:是的,日本的人比我们山上的石头都多,日本有飞机、有大炮。日本人来了,给我们造邮局、铁路,可是,这些东西哪里提高了雾社人的生活?仅仅为生存下去的民族,是不需要那些在向文敏迈进的过程中的衍生品。支撑他们的,是民族昔日的强盛,以及民族亘古不衰的史诗。

文明

日本人是文明的。他们有礼貌,见面早安点头问好;他们科技发达,有自己的飞机大炮枪支弹药;他们将自己梳整的有模有样,温和敦厚。影片中不只用一个镜头强调:日本人是文明的,文明必定优于你们这些野蛮之徒。是这样么?
当司令宣布使用糜烂性炮弹,文明的糖衣已完全褪去。里面包裹的是无以复加的人类的贪婪。人最丑陋。人的进化史亦可以说是一部退化史。人类的贪婪与残忍在一步一步升级,却又以科技为外衣包藏祸心。
从最原始的刀箭到枪支、炮弹,人类伤害自己的手段在不断提高,那些日本人难道不比雾社原住民更加野蛮?人类在进化的漫漫长路上,野蛮也在无限升级——为满足欲望(无限膨胀的欲望)而不惜一切代价。文明不过是野蛮的一块遮羞布罢了:想抢占的地域用更暴力的方式抢占,想杀死的人用更极端的方式杀死。一切都没有改变,人类的弱点根深蒂固,依旧如昔。几千年的进化,竟只催生了一些掩盖自己弱点的幌子,是人类的可悲。
文明人是物质的:日本人占领台湾、进入台湾时,片子提到要修铁路,否则里面丰富的矿产、田产没法外运。他们要的是当地丰富的资源,即使当他们的国旗插满山头,当他们的国歌响起,他们没有丝毫的严肃感与使命感,在他们脸上更多的是习惯后的自然,一副这是我们的国歌,这是我们的国旗的样子,看不到一丝光荣感与使命感。在日本人身上,没有深刻的归属以及对民族祖先的虔诚的皈依。
说来可笑,在原始社会,人类尚且最重视精神世界,尤其是信仰,他们虔诚而勇敢地愿意为信仰而牺牲,为光荣而战;可如今,众生都更关注物质世界,重视物质欲望是否得到满足,是否吃好喝好玩好。如今的书店充斥着各类“如何让你的内心强大起来”之类的书,以为依靠摹仿、学习就能习得并得到强大的精神内核,真是可笑。

这是一部英雄的史诗。但史诗只属于那个口耳相传的原始时代,如今不再会有史诗,人类以后也不再会有史诗。不论文明再如何进化,仅仅是在已堆满脂粉的东施脸上在厚厚地涂上一层,当一场大雨袭来,所有这些外在的涂饰都会消失,剩下的,仍旧是人类的一副臭皮囊。

 6 ) 一个台湾朋友关于这部电影的通信

昨天看了这部电影,个人很惊诧于豆瓣上某些人低分与逻辑,和台湾的一位朋友联系了下,问问她们自己对于此片的看法。把信抄录下。


在台上映時,我們都滿心期待,希望台灣能拍出自己的史詩大片。電影劇本可能為了戲劇張力,表現的煽情一些(例如出草的血腥畫面),但它全程用(賽德克族)母語和日語來演譯,已賣力地還原歷史。雖然,也有電影中人物的後代出來反駁電影詮釋,就是怕被污名化成了日本人的幫兇。有時候,時代造就個人物性格,其實沒有對錯的問題。所以,你更貼近了台灣的原住民歷史和在地文化的多元性。也因此你不會問我,台灣的高山族是怎麼回事,因為台灣沒有高山族。台灣的歷史曲折,這只是一小段的歷史,也可見台灣和日本之間糾結的情感,很難一刀兩斷。但是血液裡的不羈,面對現實,還是必須以犧牲成就,這裡可以有太多引喻,大陸官方的審檢不知如何拿捏 ~~ 呵呵!
 
我們當然會有傻帽,政治上特別多 ... 好萊塢片是娛樂用的,台灣人自己拍的國片(雖然台灣不總是"艋舺"和"海角七號"這類,"聽說"和"陣頭"有更多的勵志和希望),更貼近生活,所以共鳴大。賽德克這片,要拍不容易,不管評價如何,魏德聖算是對得起自己,霧社事件這個故事,我們從小就知道,在台灣這個山多於平原的小島,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知道豆瓣,看過一些裡面的文章,有些挺不錯的。

 7 ) 请温柔的割下我的头



莫那鲁道还年轻,躲在山涧边伏击仇敌部落的青年,为的是猎取头颅,那是彼时泰雅人的成年礼。手臂铁一样,混着汗水,闪着油腻腻的光。腰间倏然抽出锋利的长刀,手起刀落,鲜血喷溅在屏幕。

此刻是香港的四点钟,周末,影院在尖沙咀某座商场的高层,一墙之隔是香港秋季的后半天。大楼里充盈着食客、买主,香水店里的气味落在人身上,无处摆脱。莫那鲁道的那一刀割开了两个世界,度周末的人们大约不知此刻头顶上杀戮的故事正在上演。

《赛德克•巴莱》要在香港电影节上映,早早托朋友买好票,规规矩矩等着。座位在第一排,一直须仰视。抬着头,呆呆的看杀人,五个多小时。先是部落人杀部落人,后是部落人杀日本人,后是日本人杀部落人。人杀人,人自杀。地球无非是屠场,此刻我们互相凝视,但没准千百年前祖先们兵刃相见。死人是不足为惧的,再过千百年,我们在干净的世界里和解,饶有兴致彼此表演。

年轻的莫那鲁道,导演真会选人,朋友说是找遍整个台湾才在马路边发现的:本职是卡车司机,还住在部落。桀骜不驯,满眼杀气,但干干净净,演得来猎杀,也懂得被日本人枪托打倒后的屈辱。老年后的莫那鲁道,演员是部落里的牧师,“总怀疑披风下面的那只手,随时会抽出刀来”。灵魂归属上帝,却本分的扮演嗜血的英雄,有一阵我出现幻觉,真以为他就是莫那鲁道,起义失败遁入深山,尸骨被发现时半边白骨半边风干,日本人把他的遗体挂出来展览,后又藏在台大的解剖室,前年才由族人扶灵归葬故土。

还有铁木瓦里斯,莫那达多,莫那巴索……亏魏得胜费心,攒的一帮男女老少,个个好看。

故事是雾社事件:甲午战争后日军割据台湾,侵入山地,费尽心机教化当地生番——现在的泰雅人,1930年代他们不堪羞辱,起义,失败,灭族。这是真事,有名有姓的人物记载可查,据说只添加了一个虚拟的少年。

反抗不难理解,但反抗的理由不容易想通。日本人来了,迅即以武力恐吓住了原住居民。男人们做伐木工人,女人们拉去陪酒。猎场毁弃了,曾经的英雄成了醉鬼。但也并不至于去死,日本人建了学校、医院、邮局、商店,所谓“现代化”了。莫那鲁道被船拉到日本,亲眼看见满街的人,声光化电,蛮横的武器。但最终却还是要反了,明知其后无非死路一条,不但自身性命难保,还连累着族人。

果真,三百起事的土著士兵全部战死或自尽。女人呢?早早的将还未成年的孩子仍下山崖或亲手扼死,然后集体投缳,为的是不给活着的战士添累赘。

电影里他们个个毫无悔意,连了结生命都井井有条,间或还唱着歌。眼睛里分明是前现代的不服气。那眼光并不陌生,如果有人见过失去草场的蒙古男人,哈萨克男人,见过拿救济金买醉的鄂伦春:那就是了。

现代人不明白,明明可以活,何必选择死?这问题也可以问问捡起石块掷向坦克的中东男孩。二十世纪的文明到底将野蛮打扫干净,以文明的旗帜,以野蛮的驱使。从此天地间光亮整洁,一尘不染,按时上班下班,闲暇娱乐购物。猎头不再有了,茹毛饮血不再有了,除非在博物馆:一步步排列着,领着你走到今天。

文明的人们没有不可失去的财产,房屋、钱财是身外之物,不中意可随时处理。有钱人可以买下岛屿,赤贫阶层也可以努力换部手机。活着的时候,有药品和仪器维持生存,死了堂堂正正盘踞一方木盒。生前有父母兄弟亲朋好友,其乐融融,如不是横遭不幸,大多数人都轮得上颐养天年,善始善终,不必费心外出狩猎,不必担心随时飞来一支竹矛贯穿心胸。

没人敢宣称那个野蛮的社会的美好。但我们没有祖灵之地,没有彩虹桥,没有传说中只为勇士赛德克巴莱开放的肥美猎场,我们颜面光洁,不再忍受皮肉之苦刺上图腾。死了有火葬,不必苦心寻找先人魂魄,我们无须天然的认可某位头领,无须从心底臣服于他统治丛林的本能,无须牢牢背诵创世传说。连带着,与四季无关,与水土无关,与躯体无关,从此无关。

更有甚之,从某一个时刻,死亡,甚至灭绝成为某种意识形态的私产。今天有人希望赎回自己粉碎的前世,以英雄的名义。

战友被子弹打穿面颊,十五岁的巴万抽刀切下他的头颅:即使我无法助你坚强且幸福的生,至少我可以送你去彩虹之桥,祖灵之地。用我的刀。

这片子的大陆版本也已上映,削剪得干干净净。即便如此,我还是希望有人能好好观赏。我们都是赛德克巴莱的子孙,等着凭吊一个逝去的宇宙,等着莫那鲁道抽出他的快刀,温柔的割下我们的头颅。

 短评

解放军替你们报仇了!

2分钟前
  • Nathan
  • 力荐

劇本很有細節,角色的塑形與戲劇安排都很精采。花崗兄弟自盡、賽德克族婦孺自盡撥動人心,差點就眼淚失守。

7分钟前
  • IZANAGI
  • 推荐

虽然木卫二等豆瓣电影红人对本片尤其完整版有些不屑,但对我来说本片是继《血战台儿庄》之后,最出色的抗战片,莫那头目恐怕会成为今年最帅的老爷子。话说部落砍人头叫野蛮,征服者说杀小孩“20元”却是文明,让我想起《现代启示录》那话:我们教孩子杀人,但不允许他们说脏话。因为这并不文明。

8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女人孩子成就了部落男人的灵魂。部落的所有人都是好样的。他们都将走过彩虹桥。紧张的攻防战,煎熬的战斗,却煎熬得如此神圣。有些东西必须坚持,它们不能失去,比如那战斗的灵魂与骄傲。

1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不错不错

17分钟前
  • 麦子
  • 推荐

“二郎,我们到底该是日本天皇的子民,还是赛德克祖灵的子孙?”“切开吧,切开你矛盾的肝肠吧,哪儿也别去了,当个自在的游魂吧。”亚细亚的孤儿,台湾真不幸啊。

19分钟前
  • zitsunari
  • 还行

血泪史

23分钟前
  • JANE&R
  • 力荐

台湾也能拍出这样的大型战争片啊~ 不知道以前又没拍过郑成功收复台湾之类的电影呢

26分钟前
  • 🐟
  • 推荐

写了一大堆的影评,居然不见了……很气,已经没有激情了……只能说很好看,绝对是比《阿凡达》高很多的史诗巨作!

27分钟前
  • 烨烨Shirley
  • 力荐

A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31分钟前
  • 等姐来
  • 力荐

歌声

34分钟前
  • 殘殘
  • 力荐

放開所有你先前接收到的文明去看這部電影,會接觸並了解到更多賽德克族在當時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發現到一選擇後就沒有所謂的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從電影中我也發現到一點,我們每天當下都必須做出選擇...我們自己的人生也就是從選擇中所產生出來,這也沒有絕對的正確或錯誤。

38分钟前
  • minichips
  • 力荐

国际版的结尾停在英雄就义,原版的结尾却安排了最后的战士们一个一个慢慢死掉。电影院看前者爽,回过头来还是后者惨烈动人。

42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早起赶上台湾最早上映的那一场【赛德克巴莱】,该怎么评价呢?打星已经不能表示我内心的肃然起敬和热泪盈眶。相比于【太阳旗】时,人人屏住呼吸,充满希望的等待,【彩虹桥】是让所有人带着心知肚明,必然的悲剧,挣扎熬两个半小时,渴求几乎不可能的希望。感谢日本演员尊重史实的敬业演出,野蛮的武士

44分钟前
  • 丫仔
  • 力荐

走上彩虹桥

45分钟前
  • 小烈
  • 推荐

《赛德克·巴莱》是华语电影里最像大片的大片。土鳖们都在说廉价的诚意却满眼黄金欲望,大谈虚头巴脑的情怀,尽皆一副扒光裤子的山寨小丑相。魏德圣真诚意,有骨气,拍出了民族史诗的气概,力有不逮的地方都让人原谅。看这个片子会想起梅尔·吉普森2006年的《启示》。喜欢《启示》的人应该也会喜它。

4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几乎就是从头杀戮到尾,节奏上不错,魏德圣真的是舍不得剪素材啊!妇女儿童的自杀让人震撼了一把,电影为了商业片的节奏几乎舍弃了人物的内心戏,这一集的剧情就像毫无悬念的白开水,导演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所谓的原住民文明只剩演员的那一身行头,所谓的精神不过只剩简单粗暴的主旋律杀戮。★★☆

4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对于开心就歌咏舞蹈,从小就喝热血的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的神性是必须的,杀戮是必须的,连冗长都是必须的。

50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不容易

55分钟前
  • 柯不悔KOKIKA
  • 力荐

真能拖啊,其实还能再拖出一部……但是怎么也不该说它难看

59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