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的雪粤语

记录片大陆2021

主演:内详

导演:霍明

播放地址

 剧照

热的雪粤语 剧照 NO.1热的雪粤语 剧照 NO.2热的雪粤语 剧照 NO.3热的雪粤语 剧照 NO.4热的雪粤语 剧照 NO.5热的雪粤语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5-31 10:08

详细剧情

纪录片以创新的艺术表达、珍贵的历史影像、震撼的场景重现和精准的3D动画,为观众深度解读抗美援朝经典战例,讲述热血英雄的传奇故事。  《热的雪——伟大的抗美援朝》分为《突击云山》、《挺进三所里》、《血战长津湖》、《坚守铁原》、《鏖战上甘岭》、《金城大捷》六个主题,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背景下,重点解读了云山战斗、三所里战斗、长津湖之战、铁原战斗、上甘岭战役和金城战役六场经典战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第39军将士,在云山城首次与美军王牌师突然遭遇,并最终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三所里、龙源里和松骨峰,志愿军第38军的指战员星夜兼程,用双脚与美军的车轮赛跑,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和英勇顽强的作战,封堵美军南撤北援之路;在极度严寒的长津湖畔,志愿军第9兵团的战士们在与美军精锐部队的生死对决中,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战斗作风,令美军王牌陆战第一师陷入到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在小城铁原,面对美军强势反扑,志愿军第63军力挽狂澜,打出了惊天动地的阻击战;在与强敌的对峙中,志愿军第15军和第12军寸土必争,依托坑道工事,坚决抗击敌人的进攻,成就了上甘岭战役的不朽传奇;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一战,志愿军第20兵团以金城战役的胜利,为抗美援朝落下了浓墨重彩的最后一笔……

 长篇影评

 1 ) 磅礴且细腻,平凡而伟大

比起抗美援朝系列的经典片子,这部纪录片在人文情感的呈现上尤为出色。片子一面用严肃冷静的解说词讲述宏大的战争,一面又以战士第一人称独白讲述真实故事,大开大合之间,又裹挟着细腻的情感,既有波澜壮阔,又有娓娓道来,极具情感张力。

对于那段艰辛的抗美援朝战争历史,记忆总是充满悲壮的色彩。英雄不乏赞歌,在高耸的纪念碑之外,这部片子也看到了英雄平凡的那一面。他们把家乡务农的经验智慧带到战场修建工事,他们或是曾经的铁匠,在战场上却成为钢铁意志的铁人...

他们很普通,甚至在一场宏大的战争中,不一定能留下自己的名字。

但他们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亿万同胞的和平与安宁,选择献上自己如此平凡的一生。

这个纪录片从更深的层次让我们去理解英雄这个名词的含义,它是每一个平凡的战士做出的超越平凡的选择,为了正义的胜利,为了和平的胜利,为了人民的胜利,他们每一位战士,都值得我们敬仰。

《热的雪》让观众离这段历史更近,跨越时空,他们在战场上眺望未来,而当我们回望那刻,依旧能强烈感受到那种震撼的精神力量。在宏观和微观之间,还原舍身忘死荡气回肠的战场氛围,在眺望和回望之中,为战士们的血性筋骨而泪目。

片中有一封绝笔信,“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当这段话被一个年轻的声音念出来时,我们似乎看到了那样一位正当青春的战士,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坚守着对祖国的承诺,那一瞬间仿佛触及到了寂静天地下簌簌的落雪,和那片肃杀中夹杂的渐渐停息的脉搏,不死不休,战至最后一刻。

但当听到有这样一个真切地声音在表达自己的内心,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甚至还要感谢老天用严寒把血流如注的伤口冻住...

这种切实可感的情感,绝不是简单的一句英雄主义可以概括。

这种炙热的信仰,时至今日,仍然让人热血沸腾。

 2 ) 名场面

突击云山、随着东方露出一抹亮色,寒风中,许多白花花的羽毛从掩体中飘出,那是美军随身携带的鸭绒睡袋被打破,散落出来的鸭绒,像雪花一样被吹向空中。 挺进三所里、在这片被鲜血浸满的阵地上,第38军副军长江拥辉,看到了令他永生难忘的一幕:当时,一名中国士兵在摆弄一台美军的收音机,收音机里传出一首歌曲,令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收音机里的播音员说的是中国话:“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播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38军的士兵们,脸上烟火斑驳,身上衣衫褴褛,他们围着这台收音机,站在硝烟缭绕的公路上,一动不动。 血 战 长 津 湖、在 整 理 遗 物 的 时 候,有 人 发 现 了 一 位 来 自 上 海 的 战 士,宋 阿 毛 的 绝 笔:我 爱 亲 人 和 祖 国,更 爱 我 的 荣 誉,我 是 一 名 光 荣 的 志 愿 军 战 士。冰 雪 啊,我 决 不 屈 服 于 你,哪 怕 是 冻 死,我 也 要 高 傲 地 耸 立 在 我 的 阵 地 上。 坚守铁原、第189师第566团指战员们目睹了这一切:我们的炮不是在一个阵地上,从前线十几个点一起朝美国人的头上打,被美国人炮弹炸弹欺负狠了,阵地上的人都在喊,炮兵,炮兵!美国人阵地上,那不是一般的爆炸,是整个一片在燃烧,坦克啊,炮啊,远处也看不清楚,可是那个火和平时不一样,那是一种红的,黄的,白的,掺杂的火,是铁在烧。 鏖战上甘岭、胜利完成反击任务后,通信兵前往寻找牛保才。“我先到了牛班长负伤的地方,没见人,却看到了一滩血,再往前,出现了一个个小土堆,和斑斑点点的血迹,一直延长到二三百公尺以外,才找到了已经牺牲了的牛班长。他到死,右手都伸得直直的,剥去保险胶皮的线头,紧紧缠在食指上。左手把另一个线头,按在嘴里,咬住不放。” 金城大捷、“联合国军”总司令马克·韦恩·克拉克:在执行我郑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和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具有同感。

 3 ) 《热的雪——伟大的抗美援朝》撰稿手记

2020年底的这个冬天特别冷,我在上海,天天在微信上遥望制片人梁仁红和导演霍明正热火朝天地做着《热的雪》开播前的最后冲刺。此时,距离我担任撰稿的《手术两百年》播出已经过去了两年,这期间,我手头还有一些项目在同步推进,但目前看最快诞生的,却是排在时间轴最后的《热的雪》。

说到抗美援朝本身,除了小时候看过的电影《英雄儿女》,还有当年语文课本上出现过的邱少云、黄继光几位英雄人物,对于整个战争,我是没有太多概念的。我的祖父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一路从江西走到了陕北,所以对于这段历史,我天然具有亲切感,但是抗美援朝不一样,它跟我的生活和我的经历没有交集,这是一个彻底重新学习的过程。70多年前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二战结束后参战国最多、死伤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在“世界上最不适宜大兵团作战”的朝鲜半岛,二战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美军对这里实施了空前的破坏,而抗美援朝,则是上百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战争。

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一直认为会在当年10月播出,也就是说从撰稿到拍摄,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要在这样苛刻的时间期限内完成近300分钟的节目是很困难的,更何况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台重点节目。尽管最终成片从院线电影改成了10集台重点纪录片,再从10集改成了6集,播出时间也从10月改成了2021年初,但留给我的时间仍然不足。

我们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确定每一集的主体对象。《热的雪》最初的定位很清晰,不做全景式的回顾,而是挑选影响战争走向的重大战役或战斗进行剖析。但持续两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战役众多,每一场几乎都可以写成一本专著,拍出一部大片,究竟选择哪几场来刻画,这是我最初遇到的难题。上甘岭、长津湖自不必说,随着对于史料的熟悉和掌握,第一场云山战役和最后一场金城大捷也陆续确定,最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抗美援朝的权威专家的帮助和建议下,项目组最终把剩下的两个名额留给了一夫当关的三所里战斗和悲壮的铁原阻击战。

当每集所要表现的战役确定后,如何来构建它的骨架和血肉是一项极艰难的工作。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不停与战史专家进行沟通,反复梳理着这六场战役或战斗中复杂的史实——交战双方每一天的战术决策、作战行为、行动路线等等。与其它反映抗美援朝的鸿篇巨制相比,每次战斗的动机和行动是《热的雪》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的特色——驻守阵地的部队来自哪里?有多少人?武器是什么?他们的排长叫什么?家乡在哪里?为什么要来参加志愿军?大兵团推进时,哪一支部队最先达成作战目标?其中最关键的细节是什么?这些信息对塑造一支有血有肉、并且有行动力的部队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他们将要面对的对手是谁?有什么样的战术特点?拥有什么样的武器?在战斗中做出了什么样的方案……敌人同样需要描摹,因为他们并不是散兵游勇,而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美国士兵。

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投入到了日以继夜的资料搜集工作中。《热的雪》资料来源主要是《抗美援朝战争史》这样的权威史料、参战部队军史和当事人回忆录,还有一些军事院校的研究专著。对于这场战争,官方正史与个人回忆录上的视角不同,后者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生动的细节和微观的视角,但要做好这一步,需要在充分掌握抗美援朝战争宏大叙事的基础上,对微观史料进行合理的甄别和使用。

本片的主要视角有两类:一类是负责战役部署、实施的志愿军高级指挥员,另一类是具体战斗中的志愿军战士,其中既有像黄继光、邱少云这样名垂千古的烈士,更有很多不知名的战士。但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由无数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人民重托、民族期望,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而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时至今日,纵使时光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他们依然值得我们永远感恩、铭记。

为确保内容准确无误,项目组在一稿和二稿的创作阶段多次请教军事科学院的专家,力图在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方面不出差错,在最终稿阶段,还获得了重大办专家亲自落笔润色,也是为了保证纪录片的客观、权威。

在节目播出前夕,回首往事,感谢那段时间,感谢这个机会,让我能够全面了解这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没有前人付出,就没有你我的今天,我为我的祖国骄傲,也为那些单纯、勇敢、无私的战士自豪。许多老兵回忆录虽然语言朴素,但读来令人动容,点点滴滴,不仅关于战斗,还有他们的生活和友谊,他们的坚持,他们的信仰和他们的伤痛,但是可惜,因为篇幅和题材的限制,没有办法体现出来,希望以后还有机会。

 4 ) 人民不会遗忘,这些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这是许多00世代的人了解抗美援朝的方式,几行百科,一句评价,几个名字,几个年份。是的英雄已经越来越与年轻一代的孩子们疏远了,和平年代下生长的他们逐渐忘记了曾几何时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战疆场的先烈们。

所以当我看到《热的雪》这部纪录片时我就感到了十分激动,终于有这么一部片子,可以为我们重新回忆那段历史,让我们从浮躁的社会环境中静下来,追随着故事的讲述,重温那段岁月,触摸先烈们的伟大精神余辉。

影片并没有采用枯燥的陈述来展开故事,而是在纪录片中采用多角度多维度叙事。形式上有些类似于俄国10年的纪录片《伟大的卫国战争》。系列纪录片采用了3D动画技术,并通过大量珍贵的史料、惨烈的战争场面、冷峻深沉的解说和雄浑悲壮的配乐赋予了这部纪录片史诗般的风格,以此展现战争期间众多令人震惊震撼、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整部纪录片中处处能感觉到制作者的用心和对历史的尊重。既尊重史实,又在制作中注入了作者美学思考,使美成为了该片创作努力达到的艺术境界,以真实美;矛盾冲突构成的悬念美;人物性格刻画的个性美以及客观纪实呈现的朴素美,满足了大众的审美情趣需求。如融合了故事片和纪录片两种创作形态,以非虚构的形式,呈现出科学理性的纪录片态度和电影化的视觉盛宴。

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时刻有很多,无论是冰雪中行军作战的战士,还是在战壕里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战士。这一幕幕唤醒的是在人民大众心中的对爱国主义的记忆,对于英勇奉献的尊敬。对于这个浮躁的,充满了追名逐利与仇恨妒忌的时代,这部纪录片像是一剂镇定剂,这里面的抗美援朝先烈们的精神为社会扫除浊秽,重振青年人的精气神,对社会风气的塑造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引导有着良好的作用。

历史会记住伟大的灵魂,人民会记住可贵的精神。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5 ) 尊重历史,高度还原,一部剧情纪录片的标杆之作

一部优秀的历史纪录片,一定是在尊重历史客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最大程度的艺术表达。这部纪录片恢弘大气,感染力极强,大到历史背景,小到人物故事,都十分讲究真实性,往往越是真实朴素的呈现,越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这部片子打破了以往我对纪录片的刻板认知,相比其他战争历史类纪录片单一刻板的画面表现,《热的雪》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真人真事进行精彩演绎,既有纪录片的严谨和科学,又体现了电影般的艺术观感。又由于讲述的故事都是源于真实历史,刻画饱满的人物情感和故事细节,更能升华主题,令观众在感动之余并不觉得悬浮虚构,反而增强了片子的真实感。

《热的雪》不仅在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上有所突破,在画面呈现上也极力体现出了美的意蕴。场景的构造和美术设计都十分出色,可圈可点。从制作层面看,这部片子在战斗场景和战场细节上都极为用心,对当时军队使用的武器,战士们所处的恶劣环境,甚至服装、鞋子都进行了高度还原,给观众看到了最真实的抗美援朝战争。镜头特写战士的脸上布满流血和结痂,看起来十分逼真。有一段剧情是战士们雪中行军,为了不惊动敌人,要脱下鞋子赤脚前行,当看到战士们红肿的脚踩在雪地上时,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不禁落泪,为英雄致敬!

另外,片中一些爆炸场面确实很有质感,视觉冲击力很强,可以说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极致呈现,比起大荧幕作品毫不逊色。片中用3D地图详细讲述了战略方针的演变,把一些复杂抽象的军队战术做成了动画,解读详细,非军事迷看起来也十分生动易懂。

纪录片做到这种程度十分不易,可以感受到制作时候的精雕细琢,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战争剧情纪录片的标杆之作,希望之后能出现更多此类精品。

 6 ) 从中国到朝鲜,只有1500步的距离

2020年9月27日,韩国仁川国际机场,韩国正式向中国移交117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此次仪式由中国空军编号01运-20作为专机,两架歼-11B战机护航伴飞,在异国他乡飘荡了将近70年的英雄们终于魂归祖国。此次仪式,是韩国第七次向中国移交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而早在2014年至2019年就已有六批共计599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回国。由于这场战争因为时间跨度太大,战况异常惨烈,烈士们的遗骸多有散失且缺少身份信息,导致辨认工作难度增加。在韩方的发掘工作中,辨别身份的唯一证据,是当年志愿军军服出厂时内侧油墨章上战士用钢笔填上的性命、部队番号和血型以及随葬遗物。70多年前那场发生在异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无数中华儿女英勇牺牲,拿着最简陋的武器,硬生生地把全副武装、不可一世的对手打到谈判桌前,一血中国自鸦片战争后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将列强的傲慢打得粉碎。

19.8万飘在异国他乡上空战死的英灵

2015年1月26日,民政部提请国务院首次公布19.8万抗美援朝烈士名单,庄严举行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迎接和安葬仪式。至此,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人数定格为19.8万人,值得一提的是,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名单不仅包括在战场上牺牲和失踪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还包括支前民兵民工、支前工作人员,以及停战后志愿军回国前帮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成产建设和因伤复发牺牲的人员。

从中国到朝鲜,只有1500步的距离

纪录片《热的雪——伟大的抗美援朝》(以下简称《热的雪》)以志愿军第39军军长吴信泉的自述为开篇,摘录自《三十九军在朝鲜》。“我坐在就车里,伸手就能摸到鸭绿江大桥。行军队伍一片肃静,单能听见有同志在数这座桥有多长……从中国到朝鲜,只有1500步的距离……”是啊,谁能想到,只有1500步路途的回家距离,有的人却走了整整七十年。

《热的雪》用史料和真人演绎的方式表现了一些较为关键的战争场面,堪比电影大片的镜头更能让观众有感同身受的体验。此种拍摄方法很容易让人想起另一位以拍摄纪录片著名的导演——金铁木,他导演的纪录片作品同样也是以考古证据和历史研究为依托,借鉴故事片的表现形式,层层揭露历史真相。《热的雪》则采用当事人第一人称讲述的方式穿插其中,再现了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战役,从战术层面解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如何在武器装备落后,参战人数占下风,在新中国刚成立的第二年,志愿军甚至连肚子问题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用钢铁之躯保卫自己的祖国家园。

 7 ) 《热的雪——伟大的抗美援朝》战术记录

《热的雪》是一部可以媲美电影画面的优质纪录片,尤其是从呈现作战方法这个独特的角度讲述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下面就截取几个较为突出的战术,之后会持续更新。

【三三制】

“三三制”是指由三个人组成一个战术小组,在进攻过程中,一人负责进攻,另外两人负责掩护和火力支援,三个战斗小组组成一个步兵班,以三角形来进攻和三角协防,二、三个步兵班便可以组成一个战斗群,以“散兵线”队形展开。这种战术的灵活性在具有压倒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不但可以有效避免人员的大量伤亡,也弥补了志愿军与美军之间的武器差距,使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突击云山”时对战美国取得首次胜利。其实,“三三制”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被八路军组织战术训练,经过解放战争后这种战术已经相当成熟,且在之后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创造出堪称巅峰之作的佳绩。

【口袋阵】

口袋阵

志愿军第一次战役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制定一套“总攻势”计划,妄图在圣诞节结束战争。11月6日,美军发起试探性进攻,志愿军司令部将计就计,11月9日,毛泽东同意志愿军的作战部署,当日下午,司令部下令后撤诱敌。两个星期后,麦克阿瑟用决定用最新制定的“钳形攻势”一举结束朝鲜战争。11月24日,“联合国军”分东西线发起“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总攻势,志愿军利用“口袋术”在西线将“联合国军”诱导至大关垌、温井、妙香山、平南镇一线;在东线将其诱至旧津里、长津一线,集中兵力各个歼灭。11月25日,“联合国军”基本都到了口袋阵,第二次战役开始。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在口袋阵里损失三万余人,第二次战役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战果,中国人民志愿军从防御转入进攻态势,一举扭转了战场局势。

✌️✌️✌️

 短评

自己给自己评个优吧,害羞

7分钟前
  • 榴莲酥饼
  • 力荐

看完央视纪录片《热的雪》,才算是把决定整个战争的六次战役(包括长津湖)粗略了解了一遍。看时就感慨我国一路走来竟然如此艰辛,而作为地球上少见的无神论国家,在没有天堂地狱而只此一生的认知下,志愿军战士却都愿意牺牲自己成就他人乃至整个战役,这样的精神实在是超越世上万万千啊!2021.10.26

9分钟前
  • m.
  • 力荐

看得我热泪盈眶,大无畏精神,不畏牺牲。热的雪,热血洒在雪上。用鲜血染红最美的花洒在这片土地上。

10分钟前
  • 蘸蘸蘸蘸蘸酱油
  • 力荐

对于这段历史可能知道一个大概,但第一次如此细致的了解这段历史,给我的震撼和感动是难忘的。

14分钟前
  • 吃素的猫
  • 力荐

八勇士跳崖那里,有的慷慨激昂一声吼,有的静默隐忍。喜欢这种差别的刻画。

16分钟前
  • 十十
  • 力荐

我非常敬佩人民军队的组织度和强大政工调动起来的个体积极性,这是管理学很难达到的高度。北伐、抗日、解放、抗美援朝、对印、对越、对苏,人民军队经历血与火的淬炼,用大炮的射程丈量和平的边界和真理的范围。讲存活下来的老革命和凡人之躯比肩神明的一个个特等功战神更让我感慨万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先辈的使命已经顺利完成,谢谢他们。对我辈来说,拿到接力棒尽力做好自己分内事吧。

18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血流如注,但一会儿血被冻住了,像包扎一样,感谢老天爷…

22分钟前
  • 辨才需待
  • 力荐

CCTV9

23分钟前
  • 伍德斯托克
  • 推荐

五颗星都给志愿军战士

27分钟前
  • violet hill
  • 力荐

亲爱的朋友,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你的卧室,当醉人的春风拂过你的面容,当新生的绿意吸引住你的眼睛,当家常菜的热气包裹着你的鼻息,当街道熙攘的人群与你擦身而过,你还记得吗,谁是最可爱的人。

30分钟前
  • 艳宝🍑
  • 力荐

咱就是说中国纪录片比故事片强多了!真实的历史yyds!建议孩子们都看起来。

33分钟前
  • 左加菲
  • 力荐

如果地图是三维立体的就好了

35分钟前
  • 西风吹吹
  • 力荐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36分钟前
  • 小狐腻
  • 力荐

可叹朝鲜政府至今还宣扬那场战争是以他们的人民军为主要力量打下来的,刻意淡化志愿军的贡献。

39分钟前
  • 舟之桥
  • 力荐

在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时节补看,战争细节讲得很清晰,用情景再现还原战场。志愿军战士的故事真的很让人泪目。

44分钟前
  • Jasmine_长乐
  • 力荐

选取一次战役云山、二次战役三所里松骨峰、二次战役长津湖、五次战役铁原、1952上甘岭、1953金城,确实是最有决定性代表性的6场战斗,覆盖了大部分最有名英雄事迹,史实与表演结合兼顾了观赏性。

49分钟前
  • 听风
  • 力荐

可以对标〈伟大的卫国战争〉的纪录片,战场态势还原颇为详尽,也辅助了必要的战役地图和动画。立论难得的公允客观,清醒地点出了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志愿军在装备和后勤补给上所存在的巨大短板。整部片子对了解朝鲜战争全过程是很好的入门科普。

54分钟前
  • 惠山老翁
  • 推荐

遇到反击跑起来比谁都快,南朝鲜真的又菜又贱

56分钟前
  • 玫瑰水母
  • 力荐

TG版《伟大的卫国战争》,通过情景再现还原了这场立国之战,模拟的战场态势和前线环境更具有代入感,选的也都是最经典的战例,虽然不是全景但也顺带讲完了主线,而且有相当的笔墨给到了战斗英雄,离神作只差几首神背景音乐和第二部

57分钟前
  • PSG粉保护协会
  • 力荐

致敬先烈,人民解放军万岁!真的,万岁!!云山战役、万岁军、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奇袭白虎团。。。太伟大了!还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永垂不朽的战士,他们永远年轻,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为什么给四星?带空洞音效的旁白是唯一减分的理由,稚嫩、出戏。

58分钟前
  • 挨踢影评人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