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

动作片美国2005

主演:艾瑞克·巴纳,丹尼尔·克雷格,塞伦·希德,马修·卡索维茨,汉斯·齐施勒,阿耶莱特·祖里尔,杰弗里·拉什,吉拉·阿尔玛戈,迈克尔·朗斯代尔,马修·阿马立克,莫里兹·布雷多,瓦莱丽亚·布鲁尼·泰德斯基,梅雷特·贝克尔,玛丽-乔西·克罗兹,伊万·阿达勒,阿米·温伯格,林恩·科恩,阿莫斯·拉维,摩西·伊夫吉,拉菲·塔佛,阿隆·阿布布尔,马哈姆·胡里,艾格尔·纳尔,西娅姆·阿巴斯,穆斯塔法·德加德杰姆,阿西·科恩,丽莎·维林德,Djemel Barek,毕扬·丹斯曼,Yonatan Rosen,乔纳森·乌泽尔,盖伊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播放地址

 剧照

慕尼黑 剧照 NO.1慕尼黑 剧照 NO.2慕尼黑 剧照 NO.3慕尼黑 剧照 NO.4慕尼黑 剧照 NO.5慕尼黑 剧照 NO.6慕尼黑 剧照 NO.13慕尼黑 剧照 NO.14慕尼黑 剧照 NO.15慕尼黑 剧照 NO.16慕尼黑 剧照 NO.17慕尼黑 剧照 NO.18慕尼黑 剧照 NO.19慕尼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1 20:08

详细剧情

  这是一部关于政治、复仇的真实的电影。1972年在联邦德国举办的第20届奥运会上,巴勒斯坦的极端恐怖组织“黑色九月”闯进了奥运村绑架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以此要挟以色列释放被关押的该组织成员。  联邦德国的警察草率对待了这次绑架事件,他们直接冲进了恐怖组织的巢穴企图武装营救 人质,孰料导致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全部遇难!  事件发生之后,以色列“摩萨德”高层迅速训练了一批特工,展开了对“黑色九月”组织以及相关的巴勒斯坦人血腥的报复……

 长篇影评

 1 ) 商业性与深广题材的难以兼得

听某电影论坛的两位老大说 Munich “是一部极其精彩的影片”,除了最后的15分钟以外。所以昨天晚上逮到空闲,虽然次日要起大早去上课,还是一咬牙步行40分钟到了电影院。

这部影片从商业片的角度看没有太多可挑剔的。首先,宽银幕的画面看起来极具临场感。“黑九月”成员试图冲进运动员宿舍,以色列教练尤素福拼命抵挡的场面简直就像发生在自己家门口一样,后来的枪击、爆炸场面也真实得让人几乎不敢直视。

影片多数时候的节奏感很好。前半段的镜头运用几乎可以成为经典(有待时间检验),虽然不乏模仿《教父》的嫌疑。意大利一段的色彩非常明朗,而巴黎、贝鲁特就越显昏暗,很好地烘托了令人窒息的气氛。许多桥段虽然都在意料之中,但是也被斯皮尔伯格拍出了新意。

但是,这部影片题材和背景的沉重似乎连斯氏也无法驾驭,从而妨碍了这部影片成为完美的经典。斯皮尔伯格似乎很希望在电影中加入对人的关怀和对巴勒斯坦建国追求的理解和同情,但是他本人是犹太人的事实以及对(西方)观众接受程度的考虑似乎都影响了这种表达。影片结尾的字幕就是一个例子。这个字幕把摩萨德的暗杀行动真正地正当化,并消除了一切必要的道德疑虑,从而使电影着力表现的冲突大打折扣。

Munich 的冲突,一方面是人性的冲突,即没有经验的特工慢慢变成残酷的暗杀者,并在这个过程中遭受道德的拷问,以及自身也面临报复的危险,从而慢慢认识到复仇的真正意义,从这里开始这种冲突上升为利益诉求与手段的冲突。这在 Avner 与 Ali 的谈话以及后来 Ali 被杀的情节当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以色列建国之初也搞恐怖活动,炸过英国的使馆,那么今天巴勒斯坦人为了建国而制造爆炸事件是否也属应当?以色列人曾遭受过上千年的种族压迫,那么今天他们是否就有理由压迫巴勒斯坦人?这些问题,在听过 Ali 的话之后,就一直回旋在我的脑海。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Munich 无法将这样的问题继续引向深入,所以 Avner 的转变以及他的梦魇都让人有突兀之感。但是,如果斯氏的意图是让人们开始思考巴以千年积怨到底有何意义,以及暴力是否是解决恐怖主义问题的终极手段这样的问题,那么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有些细节可以换一种方式拍,让人更多地思考,但是这样以来必然要牺牲商业价值,甚至冒“政治不正确”而不招人待见的风险。

与另一部政治惊悚影片 the Constant Gardener 相比,Munich 的题材更难拍好,所以前者的震动对我好像更大,所以我在 imdb 上给前者9分,后者8分。但是 Munich 提出的问题确实更值得长久地思考。

总的说来,这部影片不完美,但属于必看的电影。

 2 ) 《慕尼黑》

斯皮尔伯格从不会让你失望,《星球大战》他把灾难讲的入木三分,而《慕尼黑》无疑又是一部有板有眼的佳作。战争,历史,人性,情感,这几个元素像是在他掌中的玻璃球,他已通通玩转。

怎么样才算一部好电影?

也许我们再看电影的时候潜意识里已经存在了好多要求,比如我的要求是一部完美的电影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 好题材好故事,当然讲故事要有技巧,这不是一件易事。1972年奥运会的慕尼黑事件,以巴冲突。题材没得说。

2. 视觉上的刺激要够分量,我称之为“影像奇观”,这种奇观可以是美妙的,宏大的,也可以是惨烈的,悲怆的。比如暴力场面中人物被杀时的死相,聪明的导演都会在这上面动脑筋,因为观众总是会因为一场戏而记住一部电影,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戏对刻画人物来讲再关键不过。《慕尼黑》中职业女杀手被杀时身上依次有三个弹孔,她抱了抱小猫最后跌到躺椅上,睡袍打开,浓血从颈部的小弹孔涌出,流向他赤裸的全身。这对善于色诱杀人的她在合适不过。

 3. 人物丰满有分量。哪怕是一个只有几场戏的配角。我很喜欢这部戏里面“爸爸”这个人物,他是为黑道提供线索的集团的头目,一个“教父”式的人物。斯皮尔伯格仅仅用了三场戏就已经把他说的很完整。第一场戏:与艾弗纳的会面,他要求艾弗纳帮他做菜,他拿起艾弗纳的手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屠夫的手,温柔的心”,这是在说他自己,也是在说艾弗纳,他在逐渐建立艾弗纳对他的信任感。第二场戏:二人在花园里摘果子,很自然的说到两个人的工作都是为了“养家”,这个词儿是下两场戏的铺垫,这个人物的矛盾很快就表现出来。第三场戏,午餐。这是最重要的一场戏。很多电影都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讲故事,因为吃饭的时候整个家庭才会聚在一块儿,要产生矛盾比较容易。这个午餐完整的展现了“爸爸”与其家庭的矛盾关系。他与路易的争吵,还有其他家人对他为黑道服务的事情不理解,但是诺大的家庭都依靠它的生意。好了,矛盾有了,人物活了。

4. 思考。这毋庸置疑,任何一种好的艺术作品都会让人思考。本来作为复仇者的艾弗纳忽然发现自己成了别人的暗杀对象,同伴相继死去,他怀疑自己房间里装着炸弹,无法入睡。他握着手枪,呆坐着开始思考,思考这一切的意义。

5. 好的摄影和配乐。厄,剪辑、化妆这些都放在这里把,我写累了,要知道现在是凌晨四点多。

 3 ) 真实比电影更残酷

摩萨德的那次复仇行动是现代间谍史上最有名的事件之一,其跨时之长,地域之广,计划之复杂而周密,其间历经种种政治事件如战争、外交纠纷而仍决心不辍,都是前无古人的。光是其中任何一次暗杀都可以拍成精彩的电影。但是斯皮尔伯格自从拍完《拯救大兵雷恩》以后,就对戏剧性的夺宝、残酷的杀戮不太感兴趣,转而思考隐藏其中的人性以及折射出来的平民和政府、体制之间的关系,如《抓住你》,《幸福终点站》,甚至去年的《世界大战》等。所以《慕尼黑》并没有我们初以为的充满扣人心弦的杀机和阴谋,相反有些沉闷,虽然有些评论还是认为电影过于血腥。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可以肯定的说,真实的事件比电影更残忍、冷酷。重新梳理一下发生在20年前的种种杀戮,再对照一下电影,可以找到很多微妙的对比,以及导演对观众欲语还休的犹豫和无奈(尤其考虑到观众中肯定包括了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我坚持认为,斯皮尔伯格在这部片子里并没有和盘托出他的思想。


电影中为了有中心人物,设计了主人公以及围绕他的一系列配角,组成了一个暗杀小组。事实上,当年的暗杀小组有多个,原因我想只有一个,暗杀对象有11个人,分布在多个国家,多个小组效率更高。为什么要暗杀11个人?因为要为11名以色列人抵命,所以无论如何要凑满11个。

第二个被暗杀者,这个人名叫哈姆沙里,博士,住在巴黎高尚住宅区,娶了个法国妻子,电影中也可以看出他颇有教养,一边和妻子说着法语,一边用英语和记者激烈地讨论时事。电影中暗杀小组是乘他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溜进去在电话机里安置了一个炸弹,然后乘他回家接电话时,通过遥控引爆。事实上,哈姆沙里有严密的警卫,根本容不得暗杀小组如此进去。但当时摩萨德用了个很巧妙的方法,简直比现在的电影还精彩。他们先是装成一个管道工破坏连接哈姆沙里家的电话线缆,哈姆沙里的电话就开始老出毛病,他怒气冲冲地让电话局来检修,但这个报修电话不出意料地打进了停在公寓外面的摩萨德的工具车里。之前车里的特工一直在操纵着线路,一会儿通,一会儿不通,一直到哈姆沙里怒不可竭地报修为止。于是“电话局”告诉哈姆沙里马上有技师过来。一会儿,果然有技师上门了,可他上门的服务却是在电话机里安装了一枚炸弹!记得3年前的烂片《意大利工作室》里也有很类似的情节,其实编剧是20年前的摩萨德。这反映了绝大部分所谓的“艺术”并不见得高于生活,但一定是源于生活。

暗杀了3名目标对象后,摩萨德想出了个突袭贝鲁特巴解总部的点子,因为那里有死亡名单上的另外3个人物。影片中暗杀小组扮成女人,靠近大楼,然后啪啪啪啪杀死几个目标,其间还放过一个小孩,最后安全突围。其实那次战斗惨烈无比,哪怕吴宇森的电影也为之黯然失色!
先是30名以色列突袭队员抢上巴解大楼,对卧房里的目标之一,“黑九月”首领之一,纳杰尔一阵扫射。他的妻子想保护丈夫,也被射死。在电影的情节中有一个小孩迷迷糊糊的过来,一名以色列突袭队员刚想开枪,迅被旁边队员拦住,放他过去。这个小孩应该是纳杰尔15岁的儿子,事实上他那次也被乱枪打死。这是电影给以色列特工人员的第一块遮羞布。
同时那此行动中隔壁一个妇女惊声尖叫夺门而出,也被当场击毙。但事后查明,她是一个无辜的局外人。电影无此情节,第二块遮羞布。
电影中特工人员完成任务后就在枪林弹雨中夺路而逃。但当时摩萨德击毙3名目标以后,开始整理被打死的领导人员的办公桌抽屉和保险柜里的文件,还足足干了半个小时。而这时,战斗刚刚开始。大街上的巴解战士开始了还击,以色列突袭队员在门口坚守阵地。同时,8楼还有巴解战士,他们为了战斗,用升降机将人吊到街上。而当吊斗接近路面时,突袭队员就冷酷地将吊斗里的人全部打死,然后把尸体拉出来,再把吊斗送上去,在黑暗中等待下一批。这一情节真的让人不寒而栗!可以想象如果拍成电影一定会让阿拉伯世界无法承受。最后临走前,以色列突袭队员将整栋大楼夷为平地,里面许多巴勒斯坦人都遇难。此役共打死100多名巴勒斯坦人,其中包括3名暗杀对象。
电影中还省去了一个情节,其实很能反映摩萨德计划的严密、简洁甚至幽默。开战时,摩萨德特工从贝鲁特各处的公共电话亭向黎巴嫩当局报告:巴勒斯坦对立派在发生火并。当时黎巴嫩当局对遍布城中的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很为头痛,听说他们在自相残杀,警方就都避开不管了。而战斗进行了一个小时以后,以色列人开始呼叫停在海边的直升机接运伤员,但此时,贝鲁特警察局和贝鲁特海岸警备司令部又都接到了很像是对方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已经让几驾直升机起飞,一时无法确定闹事位置,这样竟然造成不可思议的混乱,谁也没想到去核实。结果让以色列突袭队员轻松地离开了黎巴嫩。

电影中描述特工用燃烧弹暗杀“黑九月”联络官希尔的情节也远远比不上现实情节那么有戏剧性。
影片中以色列特工曾经和“黑九月”狭路相逢,但谎称自己为西班牙“埃塔”组织,避免了交火。这里有一段电影中最重要的对白。巴勒斯坦人认为欧洲的组织如“埃塔”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他们干完事以后还可以“go home”,而他们无家可回,这就是他们坚信会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Nation is everything”,巴勒斯坦人说。当以色列人置疑巴勒斯坦人多久才能成功时,巴勒斯坦人有个漂亮的反问,犹太人花去了多少时间去建国?

影片中巴勒斯坦人还提到了以色列建国是欧洲人因为用毒气屠杀过犹太人的歉疚回馈,而他的父亲并没有毒死过犹太人。言下之意阿拉伯人不必,也不应该为欧洲人的罪恶救赎。这是否让人想起伊朗总统内贾德前段时间的话?不知他看了剧本还是剧本抄他的。
其实我一直很能理解内贾德的行事所为。内贾德对犹太人被大屠杀的否认确实被人抓住把柄,但他认为不应该由阿拉伯人为欧洲人还债的说法,欧洲人、美国人都心知肚明,但都避而不谈。但奇怪的是,讲出这个理,并能让所有地球人都听到的(我是说能引发当下这般效应的),竟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这个波斯人内贾德和一个美国犹太人斯皮尔伯格。

这场对话是整部影片出彩的地方之一,并且影片在杀死希尔之后,还安排了那个特工和那个巴勒斯坦人在暗杀现场的一场枪战对峙戏。也很不错。但这是虚构的情节。现实情况是比较搞笑。当时3名特工在饭店里完成暗杀任务后,碰到一起,然后有意不从正门出去,而走饭店工作人员的出入口。这样做很酷,而且符合“绝对不要从进去的地方出来”这条特工原则。但结果是,刚走到出入口把门打开,却看见之前看到那辆克格勃的黑色车子也正好停在他们面前!原来外面的克格勃听到爆炸声,作为富有经验的特工人员,他也想到了从边门进去看个究竟。以色列特工做梦也想不到会发生这种事情,而他们本来可以轻易地从进来的大门出去的!然后又是一阵枪战,结果双方都不敢恋战,仓惶而逃。
正所谓正确的方法不一定永远适用的。

影片中虽然对以色列特工执行国家任务时内心的冲突着墨很多,但大的基本色调还是摩萨德无往不胜。事实上,好运不会一直跟到底的。在连续得手这么多人以后,摩萨德的运气已经到底了。

摩萨德一心要干掉头号目标萨利迈,但却在挪威认错了人,杀掉了一个无辜者!这就好比医生要摘除左肾,却拿掉了右肾一样,对特工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丑闻!而更糟糕的是,其中两名特工还被挪威警方抓住了。仿佛这还不算背运到极点,其中一名特工竟然患有“幽闭恐惧症”,一被关进狭小的囚室,他就全招了,所有暗杀小组全军覆没。摩萨德吹得天花乱坠的心理筛选也被贻笑大方。

电影当然没提这些,基本也就到此结束了。事实上,20年前的暗杀行动确实暂告段落,因为1973年10月6日,这一天是赎罪日,埃及军队的钢铁洪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跨过苏伊士运河上的巴列维防线,约旦、叙利亚、伊拉克同时向以色列宣战!战争是人类政治活动的最高体现。所有设计精巧的机关、诡秘的暗杀阴谋都将让位于国家机器之间的隆隆开战。

死亡名单上还剩几个人,其中一个死于癌症,萨利迈本人终于在5年后被摩萨德炸死,还波及了4个过路人。最后一个目标是达乌德,他因企图绑架约旦国王侯赛因而被判刑,在“赎罪日战争”前夕被赦免释放,以后摩萨德一直没找到他。

直到1981年,达乌德在波兰的一家旅馆大厅里突然遭到枪击。开枪的还是一名摩萨德特工,不过他在波兰另有任务,只是突然在旅馆里认出这位大名鼎鼎的达乌德,一阵冲动举枪就射,然后在一阵混乱之中逃之夭夭!

整个复仇行动历时9年。

回顾完20年前的事件以后,我们就可以明白斯皮尔伯格的苦衷。他不可能完全照搬历史。因为历史比我们看到的更残忍;他也不可能重现摩萨德行动中精彩纷呈、惊心动魄的一幕幕,虽然那些素材对任何一位编剧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现成剧本,因为这样做影片的意义就变成了美化以色列人特工,并将会无可救药地变成一部庸俗的惊险枪战片,其真正的人性拷问意义就将彻底弱化;同时我个人更相信斯皮尔伯格原本在影片中并不止于想探求人性以及人与政府的冲突对立。事实上,这种题材的电影主题仅有一个:两个民族的爱与恨。放在历史的大格局之中,人与良心的拷问我觉得还是在其次的。正像那个巴勒斯坦人说的,先有国家再说别的。但作为犹太人,又生活在美国,斯皮尔伯格不可能拍出这样的主题,因为以他这样的人应该知道,电影除了给出问题以外,还应该给出答案和希望,或至少应该看出导演探求的思索轨迹。

但电影没有。

这不是他的错。目前为止,这个世界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4 ) 无法遗忘的慕尼黑

前些天凤凰卫视播出了当年慕尼黑惨案,以及后来摩萨德追杀恐怖分子的节目,所以一直想看看斯皮尔伯格如何演绎这段历史。看过《慕尼黑》之后有点失望,编剧导演似乎想在各方面搞平衡,但是我觉得不太成功,反而把一切搞混淆了。
 
虽然导演自己说不带任何倾向性,但是他的犹太人身份让人无法相信他的表白。关于复仇暗杀的描写应该算是客观,但是片中不断出现的当年慕尼黑惨案的血腥场面,始终都在为之后的暗杀行动赋予正义的表彰。
 
其实不带任何倾向性是不可能的,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当然可以在唏嘘之后说一声让一切都结束吧,重要的是让悲剧不再发生。但是,如果我是那些被杀害的运动员的家属,我会在每次接到特工打来的电话告诉我“又一个”的时候,长吁一口气,告慰亲人的在天之灵;如果我是摩萨德的特工,我会欣然从命,即使会牺牲生命,即使那以后的余生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也在所不惜。别告诉我冤冤相报何时了,别告诉我仇恨会吞噬人的心灵,如果那事关我的家人,我的同胞,我就会这么狭隘,绝对不会忘记,永远也不原谅。
 
也是在凤凰卫视,曾经看到李敖为恐怖主义辩解,他以大卫对歌利亚为例,说弱小的一方有权选择不同的武器,这种观点有相当的市场。我认为擅长诡辩的李敖大师有意偷换了概念。是的,弱小的一方有权选择武器,但大卫虽然选择了投石而不是肉搏,他的对象仍然是歌利亚,不是歌利亚的妻子儿女。任何人都无权以任何理由滥杀无辜,无权胁持更加弱小的生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敌人,无关种族,无关肤色,无关文化。或许无家可归的巴勒斯坦人的确更值得同情,但在慕尼黑这件事上,我赞成以色列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5 ) 《慕尼黑惨案》之二:在没有公平的世界,生的惶恐和死的解脱


题记:
家园,对于一个有家的人而言并不代表什么,然而,家园对于流离失所或者受着外族侵入的的族群而言就是一种近乎疯狂的精神凝聚力。那么,祖国到底是谁的祖国,人民为了谁而战?!
   ――――卡夫卡·陆(KavkaLu)

[img]http://atlasshrugs2000.typepad.com/atlas_shrugs/images/munich_1972.jpg[/img]
1972年在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会殉难的11名以色列运动员

五人小组成为了以色列政府对于阿拉伯人私刑的实行者,他们实施着国家不会承认的使命。
阿夫纳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在本片成为一个象征,它将触动两方的心灵,就像斯皮尔博格在《辛德勒的名单》里出现过的那个小女孩他们给成人世界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
对于以色列作为犹太人的导演必定有着情感,可是,他同样怀着对于阿拉伯世界的同情,导演希望以孩子的比对唤起成人世界的良知,可惜,成人世界早已没有了理性。
对于自己孩子的牵挂和想爱人在一起的心境和刚刚被谋杀的巴解领导人的孩子放在一起成为对应段落,你会理解导演的苦心。人类的所有法则都有说法,说法是逃避罪责和开脱自己最好的方法。
人性是片子里重要的部分,在旅馆炸弹的章节里,导演以美景的感叹、以色列恋人阳台的拥吻和此后的激烈爆炸对照,对于无辜者而言又有谁承担责任,同样,在贝鲁特定点清除一人的行动最终变成了对于阿拉伯人的无情屠杀,这些女人难道也是恐怖分子,潘多拉盒子打开以后,唯一的结果和血光有关。
正义的背面是什么?导演没有正面回答,可是,他在电影里设置了这样的一场戏,阿夫纳和情报贩子路易家族的交往,通过路易斯家吃饭前虔诚的祈祷,其父对于阿尔及利亚的叙述,所有的冲突都在斯皮尔博格不经意中表述出来,他俯视着20世纪所有的种族冲突。
为了一个族群活着,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忽视另一个族群的孩子?父亲,路易的父亲,阿夫纳也是父亲,巴解负责人同样是父亲,在20世纪的世界我们为了什么而杀戮
斯皮尔博格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在不知情的状态下对话,阿里和阿夫纳的交流更像是导演政治观念的表述,在文化(文字、语言)没有消亡之前你无法征服一个族群或者民族,这是许多有着民族问题的国家都端着的定时炸弹。家园,对于一个有家的人而言并不代表什么,然而,家园对于流离失所或者受着外族侵入的的族群而言就是一种近乎疯狂的精神凝聚力。那么,祖国到底是谁的祖国,人民为了谁而战?!
于是,前赴后继,于是,在信仰和蛊惑里成为牺牲。唯一开心的只有军火商以及他们背后的正义政府。
所有的棋局都可以预设,但是,谁也无法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失控的全部含义就是命运。
生命如此脆弱,从出生那刻起就不再属于自己,我们归属于的那个族群和国家已经在我们的未来写下了他们规定的东西。
死亡,在特工的心里只是任务,这是国家的赋予,阿夫纳听到女儿声音的哭泣属于私人情感在暗夜不由自主的流露,而特工,无论是CIA、KGB还是摩萨德的特工,他们不再属于自己。
从这点到那点,杀和被杀同样的棋局。
卡尔的死,给这个小组敲响了丧钟,在国家建构的谋杀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就是宿命,谁开始动手并不是话题它只是说明了在特工翻转的硬币上两面都是死亡。
当五人小组里的炸弹专家罗伯特对这种杀戮的本身产生了怀疑,而这样的怀疑同样来自导演,在历史的深处和近处,我们看到过犹太人太多的血,难道现在到了阿拉伯血流成河的一天吗?
罗伯特的不幸是他醒悟太晚,而绝大多数政府正是利用了青年的单纯和狂热让青春成为祭坛,不惑之年的我非常明白60年代以来欧洲反战的意义,去看看甘地吧,去看看这个矮小的亚洲人吧。
世界不应该是美国人的游戏。
他们一个个将消失,他们是许多死亡链上的一节,承前启后,在死亡的世界魔窟里扮演一个赴死的形象。
北美中文博客上有篇文字谈到了20世纪这种无休止杀戮和经济学博弈理论的关系,恐惧和先发制人的心情让死神的手枪总是走火,这是人类的宿命。
面对同伴的死亡阿夫纳陷入了焦虑和惊惶中,导演将这种恐惧和他们以前实行的清除进行比较,只要你成为其中一环,你就永远在没有了离开的机会,无论成败你的内心不再安宁。
我非常欣赏斯皮尔博格的结局,在你还能目睹的纽约世贸大楼冷峻的影调里导演连接了历史。
没有人声,没有,只有哀弦悲鸣。
谁负责死亡,是你吗?!

本片是虚构的,但它却是真实的,它的真实在于历史就是这样的悲剧性。

【附录一:来源豆瓣,《阿七:复仇的黑洞 》】
当年慕尼黑事件中被杀害的运动员里有一个名叫Moshe Weinberg的运动员,他被杀害的时候他的孩子只有一个月大。他的孩子Guri Weinburg在影片中饰演了自己的父亲

【附录:影片资料】
《慕尼黑惨案(Munich)》美国2005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主演:艾瑞克·巴纳(Eric Bana、乔弗瑞·拉什(Geoffrey Rush)、马修·卡索维茨(Mathieu Kassovitz)
片长:164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7,欣赏性7(一部良知的电影)

2006年2月22日 星期二 上午01时48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6 ) 转几个精彩的影评贴,再对影评加一些自己的观点

转评1:
摇摆不定的《慕尼黑》 火雀(深圳) 发表于:2006-6-10 23:36:39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这部电影里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或者说他想借这个以‘慕尼黑惨案’这一事件的周边,来表达一个什么主题?谴责以暴易暴的恐怖行为?或是向世人透露一下他们犹太人无坚不摧的手段?还是恐怖组织行动的方式?都好像是,也好像不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自己在这部电影里的态度十分暧昧,无论是人物刻画或是对恐怖行为的本质探讨,都是还没点,就停止了。《慕尼黑》看不到《辛格勒名单》里的悲天悯人,这部立场摇摆不定,人物刻画肤浅的电影,拍的主题却是以巴双方,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永难说清的情絮。
  
  当电影最后的画面定格为纽约世贸大厦时,我长吁口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在电影中摇摆了一个多小时的立场终于坚定下来了。并且用这画面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世贸的倒塌,犹太人也有份。或者说深一点,犹太人也是恐怖份子。有了这个想法,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对这部电影无论在宣传上的低调处理也忽然可以理解了。但如果他不是想表达‘犹太人也是恐怖份子’这个想法,那么可真的不知他拍这部电影来做什么。个人在民族仇恨前的无力无奈?恐怖份子也是妈生的?平淡如水的故事与暧昧不清的立场实在让人很难明白导演拍这部电影的动机。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处理这种高敏话题的电影时,确实十分小心。但他是一个犹太人,民族之间的世代仇恨化为个人的世代责任这一事实,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无法避免。所以在处理这种以自身民族情感切身相关的敏感话题时,拿捏的力度没可能像局外人般冷静客观。所以在《慕尼黑》中也难免偏颇。只是这次的偏颇,却是明显地偏向了与‘慕尼黑’惨案有关的恐怖份子,或者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正在这部电影里为这些恐怖份子们翻案,并且把‘恐怖份子’这一帽子,戴到了他的老乡们,犹太人的头上。可是谁能说清,在怨怨相报中的双方,谁是恐怖份子?而恐怖份子的定义又是什么?滥杀无辜就是恐怖份子?不杀妇儒儿童就代表正义?既然已沾上了血,又何必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电影里一直摇摆不定,他想说的东西似乎很多,又似乎没有。这种态度使得这电影沦为平平之作。
  
  如果电影一直沿用开始时的纪实态度一路叙下,而不代入个人与国家民族间的含糊态度。就双方从宏观来说事,或许会令电影成为一部经典。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一个犹太人,这个身份现在看来,倒成了他执导这部电影的心理枷锁了。
  
  电影中出现的法国家族情报机构,颇有着科波拉《教父》里黑帮家族的感觉。当父亲向儿子训话时的语气与在果园里摘果子的神态,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马龙·白兰度的那位教父。只是这位父亲教训儿子的那番话,引来了电影最妙的一次冲突。儿子在一肚子气中,安排这次过来会晤他父亲的以色列犹太人杀手与保护被暗杀对象的巴勒斯坦保镖同住一室。这一段在伦敦的暗杀行动,以巴双方的共处一室,是电影的高潮。虽然双方人物都没有透露出各自的身份,文化上的冲突在争着收音机播各自民族的歌曲已可见出,只是争到最后选择了美国的流行音乐,双方就各自停手坐下听歌了,似在表明无论在国家民族或文化艺术哪一方面,双方都认可了美国的介入。在这两个民族共处那个陋室时,导演只是轻轻带过。放弃了这个精彩的冲突。
  
  电影在不断回放慕尼黑惨案过程中,成了为那帮绑匪找理由杀人的过程。似欲说明绑匪们是无辜的,被动的。也在这不断回放中,对照那帮正在报复暗杀与慕尼黑惨案有关人物的犹太人行为,和慕尼黑惨案那帮绑匪杀害运动员的行为没有两样。导演想双方都照顾的手法,却造成了观众心理上的反差:被动的绑匪似乎无辜;而着力刻画的犹太暗杀集团在导演的用力过猛下,成了名副其实的恐怖份子。
  
  电影对人物在特定情况下的心理变化,安排得很合理。只是需要照顾多个方面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有点力不从心。

回应:
    有争议的片子才是经典,楼主认为慕尼黑应该拍的客观,怎么个客观,我认为没法客观,有了真正的客观巴以问题就能解决了,民族之间的斗争无法从事实上客观!这部片子的经典之处正是采用推敲式的人物心理构思让观众留有更多的思考空间,人物的心理描写很客观,客观到使观众身临其境,几个暗杀场景太让人震撼,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很客观,影片已经达到了效果。拍成纪录片就很客观么,不见得,何况这种隐藏的很深的事实很难拍成纪录片呢。
PS看点:电话炸弹暗杀Mahmoud Hamshari(小女孩)、bed bomb暗杀Hussein Abad Al-Chir(以色列夫妇)、假冒的PLO和假冒的ETA的较量。
背景资料: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巴勒斯坦恐怖组织“黑色九月”扣为人质,德国警方营救失败。恐怖分子和运动员全部身亡。这起事件震惊世界,被称为“慕尼黑惨案”。)
   (1960年代后半、以约旦为据点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因过激行动,使得约旦国王胡赛因于1970年9月下令将PLO武力驱逐。由此引发了约旦内战。被称为黒色九月事件的内战中、PLO成员多被杀害,剩余成员被迫转移据点至黎巴嫩贝鲁特。内战对PLO造成重大打击,并由此视胡赛因国王为叛徒对其强烈反抗。此后,在黎巴嫩开始活动的PLO中最大的派别法塔哈,因对以色列斗争的失利,结成了秘密恐怖组织,即黑色九月。由于慕尼黑惨案震惊世界,以色列代表团11人遭杀害的悲惨结果给以色列重大打击。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Mossad)为此实施了报复,大量黒色九月相关人员遭暗杀。)



转铁2:
从慕尼黑到东莫村的距离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慕尼黑》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开始猜想电影的结局该是怎样惨不忍睹的悲剧:暗杀小组的负责人艾韦恩被蒙上眼睛,带到一个隐秘而美丽的花园——后来我才晓得,那是整部电影最安宁的一处所在——拜见那个很有《教父》中马龙·白兰度之风神的法国老人,他领导着一家不与政府合作的地下组织,靠出售情报为生,四处杀人放火的艾韦恩已是他的老顾客。当时他正在厨房做菜,喊艾韦恩——他曾干过厨师——过去帮忙。洗菜的片刻,他盯住这位客人的手,感叹了一句:对一个好厨师来说实在太大了,要不是因为我和你一样长了屠夫式的双手,我本来可以成为烹调大师,我们真是悲剧人物:屠夫的双手,善良的心灵……
  屠夫的双手,善良的心灵,这种无可调解的矛盾构成了艾韦恩和他的四名同伴的悲剧。这是五名具有人间情怀的普通人,而非残忍冷酷的杀人魔王。让他们执行一项血流成河的复仇任务,可想而知是何等艰难。杀人不再是暴力,不再是优雅的行为艺术,而是与盘踞他们内心的魔鬼作战。他们前几次相当笨拙的暗杀行动,会让人想起黑泽明的电影:杀死一个人竟然需要花费那么多的周折,承受那么多的苦痛。譬如他们暗杀的第一个家伙,是将《一千零一夜》从阿拉伯语翻译成意大利语的作家,当这位先生从喧嚣的广场走回黑暗的寓所,被两个比他还要惊慌失措的杀手包围,他先后听到这样犹豫不绝的质问:你是威利吗?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而来吗?……确认了半天,艾韦恩和他的搭档才下决心开枪。他们接下来的一次暗杀更为惊心动魄,因为怕误伤到那个政治家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儿,暗杀计划居然在最后一刻被延迟,而且差点报废,直到女孩走出炸弹的引爆范围,他们才按下遥控器,瞬息灰飞烟灭,政治家升入天堂。
  在我看来,《慕尼黑》力图呈现的主题尽管异常宏大:1972年的慕尼黑惨案,黑九月,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民族仇恨,恐怖主义等;但是最终的落点却极为平常,那就是几个普通人的爱恨情仇,他们如何面对家国冲突,如何战胜心灵的恐惧,如何走向生命的虚无,直至与汝皆亡。完全可以说,斯皮尔伯格并不在意能否复原历史的影象,而是竭尽心力去关怀大历史中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这些小人物参与着历史,同时亦解构着历史。当艾韦恩和他的同伴沾满鲜血的手不再颤抖,他们的心性却开始动摇:这样的复仇是否符合习以为常的正义观?暗杀的结果能否祛除积压于心头的仇怨?当他们无奈地发觉民族冲突的无休无止,杀死对方一人,立即有人补缺,而且展开更狂热的报复;当他们的队伍日渐稀疏,战友们纷纷倒地牺牲,只余下艾韦恩孤单的身影,整个行动的正当性已被消解殆尽,大写的历史被架空,打动人们的惟有艾韦恩具体的爱:对妻子的爱,对女儿的爱,对同伴的爱。
  普通人没法支配历史之舵,但他们更不愿对历史亦步亦趋,两难之间,他们空余迷惘。这便导致了《慕尼黑》主题的暧昧不清,亦成为这部电影最为人诟病的一点。而我以为,这正是斯皮尔伯格的高明之处。为拍摄《辛德勒的名单》,他前后准备了八年,主要是因为他一直不能解决那个纠缠他的致命难题:为什么辛德勒这样的奸商和花花公子,可以毅然舍弃自己辛苦赚来的万贯家财,去拯救落难的犹太人?直到电影拍完,他说他依然没有找到答案。或许本来就没有答案,这属于人性的奥秘,置身其中的人类永远不可能探察清楚。《慕尼黑》也是一样。斯皮尔伯格尝试着追寻恐怖主义的本源,以及对抗它的利器。但他找到什么呢?什么都没有。电影的结尾,精神几近崩溃的艾韦恩向上司请求退出暗杀小组,上司不同意,却劝说他回家,回到祖国这个家,民族这个家,他的父辈们用无尽的鲜血与生命构筑的这个家。可是对艾韦恩而言,这个“家”太大,他只想邀请上司到他的那个小家吃顿晚餐,看看他的出生没多久的女儿。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必然分道扬镳。这等于是说,斯皮尔伯格让民族正义与个人自由各行其道,而非将对方消融:既不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也不是用民间的温情遮蔽“大写的历史”的恐怖。匀幻挥写鸢浮!赌侥岷凇纷呱狭恕缎恋吕盏拿ァ返睦下贰?br>  不知这算不算素常意义上的悲剧?它毕竟没有在最快的时间内骗取到我们廉价的眼泪,我们疲乏的震动。但艾韦恩的生命不可能静止于电影结尾的风口,他势必要做出选择,要么是服从上司的命令,要么是拒绝——而拒绝意味着对抗,意味着承付来自祖国的裁决。而且他还有那么多的外敌,尽管他解甲归田,但民族仇恨肯定不能宽恕他在过去犯下的罪行。他会怎么走下去呢?或许只能遵从电话里那个法国老人的召唤,去远方的花园,去作他的儿子,去过一种田园牧歌的生活。而我们必须相信,甚至要欺骗自己:没错,那正是《慕尼黑》的方向。
  
  可《慕尼黑》中的花园不是唯一的。让历史倒退20年,让我们的目光从欧洲转移到亚洲的朝鲜半岛,让我们的思维抛开十步杀一人的恐怖主义,来面对一场硝烟弥散的南北战争,那么,我们便可能邂逅一处比法国的小花园还要宁静祥和的好地方,它的名字叫“东莫村”,真正的世外桃源。纷繁的战乱无法打破东莫村村民的美妙梦境,相反,那些偶然闯入村子的士兵却被他们的淳朴民情所感化,放弃了曾经势不两立的仇恨,最终成为这座桃花源的忠诚捍卫者,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欢迎来到东莫村》是韩国导演朴光炫的力作,据说是2005年度韩国最叫座的电影。能激起这么壮观的市场,想必会有打动普罗大众的精彩亮点。可我看完之后,却大略有些失望。正如一位朋友所言,这是一流的选题,二流的拍摄技术,而观众却有些不入流。能对这样一部叙事简易的电影趋之若骛,恐怕内心焦渴到了极点,或许,我们还可以窥见韩国人祈望南北统一的民族心理——想到这里总难免触景伤情,难怪我在琢磨该电影的剧情之时,内心却浮现“为什么陈凯歌与张艺谋拍不出这种题材”之类的埋怨,当然,聊以自慰的是,我们已经拥有姜文的《鬼子来了》,只是被狗日的广电局下了封杀令而已。
  继续说《东莫村》。我得声明,上面判定它“叙事简易”,并非贬低之言。或者可以换一种表达:这部电影拍得很老实,干净,情节上没有半点拖沓,除了某些慢镜头比较折磨人的眼神。而这些特性,我以为都是由该电影的主题所决定:本来是干戈相向的敌我之争,用什么来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怨恨,同时亦不必付出生死的代价?之于《慕尼黑》,这类争斗永远无法消弭,所以最后的局面是冷冷的僵持,斯皮尔伯格宁愿将奢侈的镜头聚焦到艾韦恩的个人悲剧。这是洞穿人性的深刻,但悲观。而朴光炫毋宁怀有美好得近乎天真的意念,他虚构出一个幻城般的东莫村,一处与战争毫无牵涉的桃花源,从这里涌现的汩汩温情,融化了隔离南方与北方的坚冰。甚至,我们不妨推想朴光炫借助《东莫村》的终极诉求:不仅仅是消解仇恨,而且在呼唤统一:电影的后半部,韩国的表铉哲少尉与朝鲜的李秀华司令员同仇敌忾,将枪口对准代表着外来势力的美国飞机。
  而在这种意义上,估计一个避世的“桃花源”,已然不能容纳东莫村隐喻的力量。这个不足百人的小村庄,不再具备平面的地域性质,而是升华为一种人性的自然与美好的集合。我们不晓得村民们是否与世隔绝到“不论有汉,无论魏晋”的情状,但是他们对于步枪、手雷等武器的陌生,难道不是对暴力的天然反感?他们对南北之争的不感冒,笑嘻嘻地观看表铉哲一方与李秀华一方宁可在大雨中挨淋还要决然相对的窘态,难道不是对二元政治的嘲弄?当恩仇尽泯的五名士兵为了守护东莫村的安全,以舍身成仁之志与美国飞机展开殊死搏斗,那一晚炮火连天,死伤无数,可村民们依然满面微笑,仿佛在看元宵的璀璨烟花——不要怪他们冷漠,他们的认知力还没有进化到那一步——难道不是人性最善良的见证?表铉哲与李秀华们初入东莫村时还是金刚怒目,出来时已经菩萨低眉,难道这个村庄还有净化灵魂的奇效?——除非它是天堂。
  
  李安曾经这样诠释《断臂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臂山。”我很喜欢这句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臂山,正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伤痛,都有缺憾,都有对未来的期待。我愿意无限引申下去:每个国家都有一个东莫村,这是美好的一面;而每个国家都有一个慕尼黑,这是悲惨的一面。这两面都不可或缺,它们的黏合构成着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国家。——写到这里,我发现这篇评论倒是能够自圆其说,东莫村(法国花园是它的一个影象)确实是慕尼黑的方向。从慕尼黑到东莫村的距离,就是从噩梦到美梦的距离,从绝望到希望的距离,从黑暗到光明的距离,从地狱到天堂的距离——但愿不是从硬币的一面到另一面的距离,那样将永无抵达的可能。
  
  2006年2月26日于宁波

回应:赞一个,分析精辟!

 7 ) 暧昧让人受尽委屈

要把脑袋里的感觉变成文字涂到冷冰冰的电脑屏上,是件不容易而残忍的事情;导演把自己的愤怒宣泄成一个个镜头,其中不知折了多少心血,这样想想,我就是斯皮尔伯格,这文章就是慕尼黑。
1972年以色列运动健将的身上的枪眼还冒着青烟,头上的洞不停的往外面涌着脑浆,红黑色散了一地,黑色九月的并不是各个都是神枪手,所以反抗者幸运的被子弹穿透了额骨而不是大脑,从弹孔里漏出来的是牙齿而不是脑浆,观众也就在这场噩梦的伊始就过了把B级瘾,而心里对恐怖分子的愤怒尚未平息,复仇军团就来啪啪的打死了几个恐怖分子的父亲,同样是可爱的老人,同样温馨平和的下午,同样的杂货店老板娘,更加同样的是在老父亲尸体上冒出的青烟……
影院里屏幕前的观众更加愤怒,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恨谁了……
这让我们首先想起《卢旺达旅馆》,然后南京大屠杀……谁是受害人?图西族的平民,中国的平民,但是1972年的慕尼黑没有答案,仇恨带来的伤痛和内心内讧远大于希特勒式的屠杀,被杀者一死了之,留下的暧昧仇恨让观众蒙受委屈,像看两恶人斗殴,也像看两书生骂嘴,众人本怀有看热闹的心理让拳打脚踢漫天口水凌辱的没有一点还击的余地。
只能在从电影中清醒后的片刻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无奈的没办法了。
但无奈归无奈,电影绝不会让我们空着手回家,导演把仇恨的皮撕开了给人看,结果观众都被那皮下模糊的血肉恶心的大倒胃口,谁还敢去心怀怨恨?可是一不小心又想起日本人的侵略,怒气是有,但轰炸东京的念头已不再……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句禅语暧昧的很,但是看了慕尼黑,也能参透点异样的味道出来了,比如仇恨是空,复仇是空,放下杀念,立地成佛。

 短评

一手在制造玩具,一手在制造炸弹。一边在葬送生命,一边在迎接新生。炸弹是用来复仇的玩具,生命是兑换自由的筹码。只要压一下帽檐,关一盏台灯就能处决生命,却得划开床垫,拆卸电话确认不被暗杀。比对着照片猎杀凶手,自己也被印在了通缉照片上。本是报复恐怖分子的屠戮,自己也成了恐怖行为的帮凶。

7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片子太现实,看完后总是很压抑

8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政治,复仇。。。电影色调很压抑,类型也不是我喜欢的,感觉有点拖沓

11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还行

看到影评说为了复仇而复仇,诚然,这个片子整个感觉看下来就是沉重,到了结尾也是压抑,这个反应了社会的现实

13分钟前
  • cola
  • 推荐

这部影片话题很沉重,但是导演并没有把它拍的沉闷呆板,相反,他把《慕尼黑》拍成了一部充满悬疑的政治惊险片

14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为复仇而复仇

15分钟前
  • 瑶一瑶
  • 还行

这片子绝望、悲愤,从头到尾充满了没有爆发的感情,堪称一部恐怖片。但是看完之后查询相关史实,你会发现事实远比电影血腥且精彩。

20分钟前
  • süden
  • 力荐

事件发生之后,以色列“摩萨德”高层迅速训练了一批特工,展开了对“黑色九月”组织以及相关的巴勒斯坦人长达一个世纪的血腥报复

22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我喜欢里面的几场戏,以及表现主义的光。但作为政治电影,实在有些避重就轻了,用心太刻意,明显缺乏现实主义精神,中间甚至就开始mission impossible了,后面挣扎一下也不够有诚意。按我的意思,这题材就只能往黑色,往荒谬,往现实里拍啊。

25分钟前
  • 🌞娘卷卷🌙
  • 还行

斯皮尔伯格最厉害的地方是能把本来我一点都不感兴趣的题材拍得让我看着有感觉!

26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警察草率对待!导致人质全部死亡真的很棒棒哦

27分钟前
  • 咿呀咿
  • 推荐

还不错,可以看看

29分钟前
  • 桦23
  • 推荐

一般般吧,不是很好看

34分钟前
  • 黑基兔
  • 还行

如果总把情感落到人道主义上,除了培养出一堆愚民观众,多几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虚伪家伙之外,还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38分钟前
  • 何生生
  • 还行

现实的片子,很压抑

41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坏人杀戮心安理得,好人复仇犹豫痛苦?!不反思不难受会死啊?只要杀人不论对错就有罪?!以杀止杀就是错误的,被恐袭了擦干眼泪与血迹,嘟囔两句继续生活就ok的鸵鸟心态最正确啦!典型的政治正确左派电影作品。

44分钟前
  • 无趣
  • 较差

现实往往更加恐怖

49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力荐

令人惊艳但又压抑的电影 很精彩的电影

52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冷静到近乎压抑的情感贯穿始终,斯皮尔伯格把每个段落每次暗杀都刻画地十分精细,全片阴冷的色调中所显示的模糊正是主角在道德上的模棱两可,将惨案的重现和虚构的剧情进行全局上的蒙太奇这一手法很棒;这片子讲的不是政治而只是人性的复杂,只是类似的问题早已被反复探讨,斯式做得虽好,却无新意。

5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影片很压抑,可是终究抵不过真相的万分之一

60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