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德古拉

韩国剧韩国2020

主演:徐珠贤,李智贤,李主傧,高娜熙,徐恩律,太仁镐,李清娥,池一株,吴万石

导演:金多礼

 剧照

你好,德古拉 剧照 NO.1你好,德古拉 剧照 NO.2你好,德古拉 剧照 NO.3你好,德古拉 剧照 NO.4你好,德古拉 剧照 NO.5你好,德古拉 剧照 NO.6你好,德古拉 剧照 NO.13你好,德古拉 剧照 NO.14你好,德古拉 剧照 NO.15你好,德古拉 剧照 NO.16你好,德古拉 剧照 NO.17你好,德古拉 剧照 NO.18你好,德古拉 剧照 NO.19你好,德古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0 15:08

详细剧情

讲述了一直很听妈妈话的女儿安娜(徐玄饰)和一直对女儿很强势的妈妈美英(李智贤饰)、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纠结的地下歌手瑞妍(李珠彬饰)、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志亨(徐恩率饰)以及从小就看家人脸色长大的有拉(高娜熙饰)之间的友情故事

 长篇影评

 1 ) 一切都不晚,你值得拥有幸福和快乐

像电影一样的镜头,像回忆一样的色调,有着以女性角色为中心的文艺作品特有的细腻感和压抑感。女主角安娜出现的每一幕都像她那条深灰色的大围巾那样,叹息一般缠绕脖颈叫人隐隐喘不过气。

意外的是这种凌迟一般缓缓下手的抑郁氛围里也有让我突然流泪的爆发瞬息。平铺直叙里也藏着直戳人心的力量。

母女之间的关系是剧情的主线。大概是相依为命这四个字太重,别无选择只能互相深爱,然后在最亲密的关系里互相支撑着,压抑着,忍耐着,伤害着,或者爆发着。安娜在拼命争取母亲的关注,母亲又何尝不是拼命在争取安娜的关注呢?在这种悲剧的婚姻里,最无辜最受伤的永远是毫无还手之力的孩子。你甚至不知道应该责怪谁,似乎每个人都是受害者。面对这种无力无奈的伤害,善良的安娜们好像只能用长久的忍耐来折磨自己。

三十岁的安娜,好想抱抱你,告诉你一切都不晚,你可以过的更好,你值得拥有快乐,你应该多为自己活着。

 2 ) 你好,再见

比起这部剧简介说的关于女同 我觉得这部剧更多的是在讲成长 里面有很多无能为力力不从心的事情 母女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面前年轻男女的抉择 阶级阶层的爱情 好多元素 我倒没觉得特别好看 但是里面包含的东西远比这部剧好看本身更有深度吧 我看到几个场景和台词 很想我和我妈之间的关系和问题 其实我和我爸妈的问题从来都没有好好解决 都只是暂且的息事 在某个点 所有积攒的情绪又报复性地扑面而来 我妈也是一个控制欲很强总觉得我还很小什么事都还不会做 我很讨厌她老是挑我毛病 老是觉得我做的不好 老是爱动我的东西 老是达不到她心中那个点 老是想控制我 从第三视角看这段关系 我也看到了女儿被压力忍耐不能呼吸的闷 我也看到了其实妈妈也在做出努力 虽然她也并不知道弄女儿想要的哪种努力 都是站在我是你妈 我是为你好的自我感动式的努力 哎为人父母真难 这个度很难把握 为人儿女也很难 作为这份爱的承受者很难也很累 “人和人的沟通有时候没有用”我觉得有效沟通是站在双方都是在同一频率 但如果双方都还是持于自己的态度 听不进别人的输出 这种沟通除了说了几句就会吵起来其实意义并不大 所以怎么能有效沟通 特别是和父母 我也真的不知道 我也有这么一种无力感 我最大的感受是 人和人之间交往真难 其实不是每个人都能懂我们想要他们的懂的 想对一个人好 我也猜不透她的心思 哪种好才是她想要的

 3 ) 写这部剧的编剧的脑子我怎么不太能理解呢?

我不知道怎么说这部剧,很好看,选角也很好,但这个剧情我真觉得不太能理解

1.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个好端端的剧你非得几个人混在一起讲故事线

2.讲道理,父母不理解孩子很奇怪吗?还是一个不交流的孩子?那你这样怪谁?你妈对你不好吗?她可能是做错了,可能是有的地方不合你心意,那又怎么样?你妈是耶稣?你不说谁知道?她心理学家?她想和你说你就一股脑全把气撒她身上?

除了女主,别的我都觉得不错,没什么问题,就这个女主我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典型的觉得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都很幸福,典型的觉得除了自己世界上的人都不对劲,不是,你自己逃避话题,还要你妈不能逃避不会有点搞吗?我还只是看了第一集,第二还没看,我希望作者给我一条活路,我本来就是来看百合的,完事一集完了我啥都没磕到,还碰碎了一嘴牙?我就觉得这个女主脑子不太正常,我真不明白这剧是凭什么能拿到8.5分的高分的?这女主的价值观真的正确吗?

 4 ) 我长成了大人,也学会了面对。你好,再见。【附台词整理】

在一个阳光大得刺眼的晴天,窝在阳台看完《你好,德古拉》。从难过得落泪,到最后笑着释怀。

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德古拉。

这次台词整理跟着几个角色的时间线整理。

-坚持音乐梦想的徐妍-

坚持着音乐梦想的徐妍,总忍不住想着前男友,甚至开始怀疑是自己的音乐梦做错了吗。

一年前的分手回忆
渣男

音乐之路并不顺,甚至因为分手她失去了创作灵感。她开始去问每一个遇见的人,你的梦想一开始就是做老师...一开始就是做医生吗?(不得不说,牙医真的是贯穿全剧主线啊!)

炸鸡和披萨有什么错,只是各自想吃的不一样而已,徐妍只要选择自己最想吃的就可以,但是不要后悔,who cares?

我一直觉得,坚持我想要的,为什么要因为他人的眼光而怀疑自己呢(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hhh)

who cares?

还在烤鸡肉串店思考问题的徐妍,碰到了不选炸鸡披萨而更喜欢吃拉面的店主。店主说:

要在可以吃的时候努力吃啊!
店主真相

这里其实挺难受又挺解气的。帮认识的姐姐来接活,结果发现客户是前男友,并且是求婚现场需要她来弹唱,更更狗血的是原来被分手不是因为自己坚持音乐梦想,而是他早早劈腿。

恶心的前男友还来践踏徐妍的梦想,但是这次她没有像上次那样哭的哑口无言,而是正面面对了这个她小心翼翼藏着的德古拉。

你是什么人敢评价别人的人生,我就算在狗屎堆里也要选音乐 即使有臭味也是最开心的
解气

最后,终于找到了那个适合拔智齿的心情~

-一直在压抑的安娜和妈妈-

自己喜欢的人是女生,可妈妈想让自己做平凡的人,还一直假装不知道她的性取向。长时间服用抗抑郁药片,被谈了八年的女朋友甩了,可和妈妈却无话可说的安娜。

在知道妈妈明明翻了自己房间,明明知道了自己有女朋友却避而不谈的崩溃。

不管是不知道 还是假装不知道 我觉得这两种都很坏
心碎

宥娜被智亨妈妈攻击的时候,安娜肯定想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吧。所以她挺身而出,她对学生家长的质问也是自己心里的质问吧。

孩子们只是彼此喜欢对方而已 喜欢彼此不是错误不是吗
到底什么是懂事,什么是正确的事

其实妈妈也有苦衷罢了。大家都不愿意好好面对,所以越走越远。

但是还好,他们终于畅所欲言,终于和解。妈妈告诉安娜

有遗憾的人 本来就是会更努力的啊 你总是对你想要的东西感到遗憾

(但是你其实在压抑自己 却没有努力)

坦然面对和前女友的分手

要不是你 我的二十代不会这么特别 谢谢
三十代 没有你 我也会好好生活的 一我想要的方式

我们终将明白,遇对痛症,勇敢面对才是特效药。

下次再痛要马上过来啊 爱惜一点对待吧

妈妈送安娜去上学,这一幕和解实在是太温馨了。

让德古拉消失的最好的办法是 面对这样的德古拉

-家境贫寒的宥娜-

家庭条件不好但是热情善良的小女孩,遇上了纯真的智亨,成了好朋友。

但是智亨的妈妈不希望孩子和家庭条件差的宥娜玩,班上的同学也有贫富差距的明显对待。宥娜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感受到了贫富差距,开始躲智亨。

老师 生活好累
心疼

因为被宥娜躲着,智亨满脸写着不开心。偶遇了在鸡肉店吃烤串的徐妍。

智亨真的是个小天使啊~

老师 说我纯真的话 是称赞吧 可是 那好像是坏事

知道宥娜要搬走之后,智亨最终说服了宥娜一起发起投票。牙医怕最后孩子们会很伤心所以带他们吃炸酱面小心翼翼讲着人生的道理。

智亨没听懂,但是宥娜听得明明白白,所以面也吃不下了。

人活着 不会所有事情都如你所愿

最后在雪天,遭遇了一切。

孩子,就这么成为了大人。

明明知道没有用,但还是很感激医生的签名。宥娜你真的是很善良的人啊。

安娜最后的安慰。忽然好想能明白安娜为什么想做老师了。

是不希望孩子们和自己有一样的遭遇吧。是想保护孩子们吧。

大人不总是对 你没有做错什么 是大人的错
对于所有的事 不要先放弃

校门口,两个孩子的分别。

再见

 5 ) 个人观影记录

这是一个小学里三个人(班主任、音乐老师、小女孩)的成长故事,刚开始还以为女一女二之间会有感情戏,结果是我想多了,三个故事交叉的地方并不多,顶多出现在同一个画面。

班主任是同,但是这个事实不被强势的母亲所接受,母女俩一直在逃避,女老师与爱人迫于亲人的压力分手后,母亲发现了女儿与她爱人的我照片,俩人矛盾关于母亲私自退回女友快递打包行李时爆发了,两人互相理解原谅了对方。

音乐老师被分手后,乐团演出机会不多。专辑收听的人也一直不多,靠着学校兼职老师屈服于现实,事业上不顺利的她沉迷算命等迷信,一直想重新遇见前男友,后来机缘巧合居然给前男友求婚时唱歌,发现劈腿的证据照,最后勇敢追求音乐梦这个理想。

小女孩和小男孩的故事是我最喜欢的,男孩很天真善良,女孩家境贫寒与男孩家差距悬殊,为了不让女孩因拆迁被迫搬家离开,两人一起分发请愿书,最后被男孩家长阻止。这次的分别和家长的阻饶,小女孩和小男孩便一夜之间长大了。

最后两个场景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是雪天两位老师给小女孩披上围巾和外套,妈妈给女儿批着同一件衣服,雪花徐徐落在发梢和衣服上,男孩来找小女孩,这时小女孩没有回头。另一个是男孩女孩最后分别,男孩眼中饱含泪水,眼泪快要溢出,两人都没有回头,或许后来的他们都找到了心爱的人,也长大了。

德古拉是什么🤔查了度娘才知道,德古拉露出尖锐的牙齿比喻为人们最想隐藏的问题。

你好,德古拉

意味着我们要正视一直不愿面对的问题,沟通交流去解决

 6 ) 对安娜和宋美英性格、母女关系的一些感想

1、宋美英性格中的矛盾

在剧中安娜这条线中,美英和安娜都是故事的主人公。

在故事的最后,和母女关系问题解决一同到来的的不但是女儿安娜的成长,还有美英的变化。

安娜的妈妈宋美英原本就是一个外刚内弱的人。

本剧的开头,用移动的镜头拍摄因牙痛将要醒来的美英,并且画面由水平转变为垂直,表现出美英内心因问题而不安。就像她在牙医诊所说的,尽管这么大年纪了,其实她还怕拔牙呢。

她的牙病象征着她惧怕面对的东西,她回避的不只是女儿是同性恋这件事,还有表面和平之下真实的母女关系,以及她自己的弱点。

电视剧开头的画面,运镜用心了

美英是一个离了婚的母亲,职业是作家,生活条件较好。在别人看来她是外向、厉害的人物。

但是她的强势有相当一部分是固执。

虽然剧中展现的不多,但是通过美英的婚姻失败和跟女儿的关系可以推测很可能美英是一个不示弱的、总认为自己正确的人。

剧中表现了她在离婚前和安娜的爸爸吵架,两人争吵的内容也是关于谁对谁错、无法再相互容忍,美英认为“明明是你(前夫)做错了”“我有什么大错呢”。

这个人物内在和外在有巨大的矛盾。她的身份是作家(这个职业的人通常被认为是内心比较敏感的),离婚单身女性,性格强势,看起来也不保守或土气,也接受新的恋人和婚姻,甚至女儿评价她是“不在意别人的眼色的”。但她却不是一个以崇尚“平等”“自由”为价值观的人,她在对女儿的要求上显得霸道,且从话语间显示出一些陈腐落后的、屈从于男权社会的价值观念,具体表现在不希望女儿修灯管、要穿漂亮点、要好好护肤等情节。

这样的设定很“别扭”,宋美英她是否对自己的这种外新内旧、外刚内弱有一定的清醒认识而只是不敢面对?她对女儿的一些陈腐的要求是否是故意矫枉过正,是出于想全面地改变这个“不普通”的女儿的目的,好让女儿在人格上回到异性恋的主流世界?

她身上这种矛盾是我没有完全看懂的。只能说,我可以暂时主观理解为,她也许知道自己的矛盾和软弱,她也知道自己煞费苦心地想保护、控制、改变安娜的愿望是徒劳的,但她不敢面对。

当故事最后,母爱给了她勇气,去面对那些由来已久的问题。她的成长可能不在于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因为人最了解自己,她本来就知道自己的弱点,但是她要为了“保护”女儿而隐藏自己),而在于“示弱”。

在二人关系缓和后,才有了这样的对话:

美英:“我原以为你很需要我,但现在你都可以当我的监护人了。”

安娜:“说些什么呢,不要突然说些示弱的话啦。”

她的示弱,意味着放弃了对安娜的“控制”,母女关系才能和解。

2、环境和细节展现的母女关系

镜头没少拍安娜她家这个流理台。

一方面流理台乱的时候,说明人物心理也乱,顾不上收拾。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来宋美英是不怎么收拾的,平时主要是安娜收拾。到后来宋美英整理内心,要跟女儿示好的时候才收拾了(不过这个情节我忘了,因为太久之前看的)。每天早上,安娜上班前还要伺候宋美英吃药,体现出母亲跟女儿的不平等。这种事相信不少人在生活里很熟悉的,一些根本用不了多少体力的事儿,如果孩子高高兴兴主动为家长做了,是孩子自己乐意,但是家长长年累月让孩子替自己做,其实就是为了树立权威,这就造成了两代人之间人格的不平等。

(一张贴不进来的动图,早上安娜上班前服侍母亲的画面)//wx1.sinaimg.cn/mw1024/005QVuCAly1ghzd5ym4ckg30eo06bu1a.gif

安娜一回家就看到流理台很乱

3、安娜的孤独感

安娜中学时代,母亲有一次再婚,母亲不管安娜是不是真的因为有了新爸爸而开心,直接替安娜表示了“很高兴”,安娜说从那时起她学会了“强颜欢笑”。在本剧开头,安娜一出场就是在深夜的卫生间,此时她已经患有抑郁症,戴了多年“面具”的安娜对着卫生间的镜子练习强颜欢笑。

安娜不同时期的“强颜欢笑”

这种“强颜欢笑”就是安娜孤独感的外在表现。她在家庭内和社会上都戴着面具。在家中,她要为了得到母亲的满意度而事事顺从母亲。在工作的地方,她也会因为对个人生活的遮掩而失去很多交朋友的机会。剧中安娜在和同事聚餐的时候,男同事说“安娜,人比花娇,这里是不是很漂亮?”安娜回答:“嗯,假花很漂亮。”

男同事:???

“假花很漂亮”是一个不太“恰当”的应对,突出了安娜在异性恋主流世界中的孤独。我觉得设计这个情节的人太懂txl的心理了,你要是问深柜“什么时候结婚”“你这工作挺好是的当师挺容易找对象的”,深柜八成会对你假笑,同时脚趾抠破鞋底。

所幸在故事的最后,安娜的内心强大并明朗的很多。她和两位小朋友的故事碰撞在一起时,她是一个勇敢的保护者,也让母亲看到了她的强大。

这是一种“升华”。在她保护别人的时候,她的怯懦、孤独、脆弱、悲伤,也被击退了。

-------------------------------

关键词:徐贤、徐珠贤、你好德古拉、韩剧、剧评、观后感

 7 ) 三刷《你好,德古拉》

安娜的故事

徐贤饰演的安娜,从初中时期就知道自己的性取向和别人不一样。在她鼓起勇气和母亲坦白的那一天,母亲逃避事实的样子,深深地伤害了她。于是,她把真实的感情藏起来,只要继续当个善解人意的乖女儿就会没事。直到和女友分手以后,却要每天装作没事人一样。在得知母亲见了前女友的一刻,她终于彻底崩溃了。

她曾经在上班的路上,看着人来人往的小学生,回想起自己从出柜失败的那一天开始过着没有灵魂的生活。她望着小学生的自己,初中生的自己,高中生的自己,在想什么时候自己才能活得坦诚。因为怕揭开德古拉,所有选择配合母亲的逃避。经过了崩溃的那一晚,母女俩终于能再次敞开心胸面对彼此。

安娜和母亲说,她总是会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先做错了。因为她的性取向不一样,因为她是少数,所以总是会先检讨自己,是不是哪里出错了。性取向这个德古拉,让她成为了自卑的大人。

片尾的安娜和母亲坦白,无论母亲接不接受那样的自己,她还是会接受这样的自己。我想,安娜终于学会了自爱。从一个小心翼翼,顾及母亲的感受而一直逃避的安娜,终于学会了直面德古拉。于是,她在和前女友道别的时候,可以自信地说,三十代的我,没有了你,也会坚定地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在安娜的身上,应该也有很多同志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与众不同的性取向往往都是我们心中的德古拉。我偶尔也会想,自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活得坦诚。我的好朋友也曾经说过和安娜母亲类似的话,那句因为还小,所以会喜欢同性,长大后就会变正常了。或许大多数最后选择和异性结婚生子的女同志们不是变“正常”了,而是选择了跟现实妥协,一辈子逃避德古拉。记得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的性取向,我也经历过了一番心理挣扎,花了一些时间,才慢慢的接受了自己的性取向就是这样。虽然和父母坦白自己的性取向,依然是我心中的德古拉,但我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就算父母无法接受那样的自己,我也能坦诚地接受这样的自己。

宥拉的故事

小学生的宥拉,因为家庭贫穷,所以总是被同学们嘲笑是乞丐。有一天因为缘份,认识了隔壁班的富家转学生,智亨。两个小孩一见钟情,于是就算是交往了。

宥拉一直都知道自己和男友家境悬殊。即便在智亨的盛情邀请下,她还是不敢去智亨家玩。因为她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富人区的居住地。家住C区的宥拉,因为家里被征地开发而不得不搬迁。虽然不想离开这座学校,不想离开智亨,但小小年纪的她却深深地感觉自己无能为力。明知自己改变不了什么,在智亨的怂恿下,她还是响应了智亨的号召,一起到处收集反对开发请愿书。大人们的配合一度让他们以为自己可以改变已定的事实,直到他们在智亨家的小区被大人们质问为何要做这种荒唐的事。富人区的大人们都觉得是宥拉利用智亨在做“坏事”。经过这一天的经历,宥拉也变成了一个大人。她终于清醒了,原来她和智亨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两人有着无法跨越的距离。即使不舍,还是拉着他的衣角,好好地说了一次再见。这些都不是他们的错,只是现实如此而已。

让我最暖心的是,安娜老师在和宥拉道别的时候,说了大人不总是对的,所以你也可以先不用放弃的这句话。大人觉得无用的事情,并不一定都是对的。人生虽然不能事事顺意,但只要觉得自己没错,你也可以继续坚持下去,没必要听大人的话。

瑞妍的故事

和前男友分手的那段时间里,瑞妍失去了创作的灵感。她每天只注意今天的运势,找道士问她会不会再见前男友,会不会和他复合。好不容易迎来心心念念的12月,她终于在一日打工的活动中再次遇见前男友,并发现前男友原来是劈腿分手。两人分手的时候,前男友说她只顾着梦想,不会顾及现实,不会脚踏实地的找工作赚钱。两人在一起的时候,男方曾经说过喜欢她拥有梦想。于是,她开始怀疑坚持梦想是不是错了。牙医开解她说,梦想和职业就像宵夜中的炸鸡和披萨,而瑞妍只是选择了自己最想吃的宵夜而已,没有对与错之分,只要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就可以了。

发现前男友原来是因为劈腿而分手的这一天,她终于释怀了。原来这一切和她的梦想没有关系,只不过这个男人鄙视她对于梦想的坚持。而那个男人喜欢的是面包,所以他选择了和富家女结婚。无论是梦想还是面包的选择,任何人都没资格像瑞妍的前男友那样,对别人的选择指指点点。彻底告别了曾经心心念念的渣男,虽然也很难过,但她终于能坚定而自信的相信自己坚持梦想,原来一点也没错。

我特别能理解瑞妍曾经因为心里放不下的人而每天看星座运势,找道士算命。虽然那些都不准,但就像是剩余的唯一希望,仿佛只要相信了这些,最后真能和心心念念的人在一起。 曾经如此盲目地相信假希望,而不是相信已经摆在眼前两人没可能的事实。这些事情就只能像牙医跟小孩子说的那样,人生总有不如意的事情是需要自己挺过去的,所以就有了时间是良药的话。

 8 ) 最好,最好不要一个人看。

你好,德古拉。

看得我有好多话想说,我好想说,什么家庭,什么现实梦想,什么性取向,什么爱,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说什么。

就像母亲的转身离开,就像邮件收到的分手,像一遍遍询问我是不是选错梦想了,像永远因为怕疼不敢拔掉而深受漫长痛苦的智齿。

真的太难了,一切痛苦在漫长的冬季被无限延长,在无尽无休的溺毙,渐渐沉底,太难了,太难了,我思考不过来,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太难了,这个剧怎么可以拍的这么这么好,好到让我对冬季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让我觉得复杂的爱又那么通透,真好真好。

你没办法也没有理由去指责这样一位母亲,她的爱和她对你的伤害,还有你对她的爱与伤害,永远都是一样的,她如此爱你也正因为如此她伤害你,你如此爱她也曾伤害过她,爱真的好复杂,爱和伤害又总是难以分开。

 短评

说实话不错!!徐朱玄演技真的有让我眼前一亮了 “又不是为了跟男人见面才活着”这句我吹爆 总是能给我惊喜的徐演员呀

2分钟前
  • 七樂
  • 力荐

徐贤线真的又温柔又悲伤

4分钟前
  • Kreuzberg
  • 推荐

德古拉代表想要逃避却真实存在的伤痛,对于安娜来说它是母亲的不理解和控制,是交往八年无结果的爱,对于美英来说它是多次悲剧的婚姻,是倾注心血却“不正常”的女儿,对于瑞妍来说它是和男友的分手,是在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挣扎,对于宥拉来说它是贫苦的出身,是在等级有序的社会受到的轻视。悄无声息长出的智齿,和拔掉这颗无用的烦恼所经历的阵痛,是成长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事。但我们也看到结尾处四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女性站在雪地,温暖依次向年幼者传递,那是实实在在由女性为下一代搭建起来的荫庇的天空。

8分钟前
  • 爱比死更晚
  • 推荐

我只想看一条线。

10分钟前
  • 记得拧瓶盖
  • 还行

就像大部分韩剧一样华丽而空洞 台词是硬伤 有些情节不清不楚 tone为了低沉而低成 用女团成员和txl作为噱头吸引观众但是呈现出来的像个半成品 题材不错 涉及范围很广但是最终宛如一团散沙 为了团聚而团聚 为了分离而分离 还是要肯定一下徐贤的演技很不错 下次希望擦亮眼睛选个好剧本参演

13分钟前
  • 较差

有被治愈

17分钟前
  • 过气女侠
  • 力荐

姐妹们,这是好jb现实的剧集。我可以看虐恋,无奈对方影子都没出现,我先散了。(看海报就知道哪三条是主线了,但是万一百合线多了起来请务必call我回来!(额,原来只有两集啊

22分钟前
  • Tduaky
  • 还行

成年人就不能追求梦想了吗?家庭背景相差甚远的两个人就不能一起玩了吗?我喜欢的人跟我同一个性别就错了吗?只有小孩会怕疼吗?赞一波徐贤的演技和台词功力,声音给人忧伤而坚定的感觉~还有电影的质感和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

26分钟前
  • 나야
  • 推荐

我现在,就把我的悲剧简略成两句,现在这里隐藏了多少的悲剧。——《你好,德古拉》

27分钟前
  • un
  • 力荐

最后安娜在校门口叫妈妈然后所有妈妈都回头的那一瞬间我简直爆哭。

30分钟前
  • 男士头
  • 力荐

有点难过,母女矛盾激化,八年女友分手,抑郁吃药压制,还有多少事情是藏在心底的。如果一直这样呢,喜欢同性又做错了什么,什么时候父母才能不谈同色变呢?

32分钟前
  • 涵清
  • 力荐

希望百合线能多一点

33分钟前
  • 多巴胺达人
  • 力荐

母女关系的僵化,出柜的压力,面对交往八年女友突然提出分手的情况……一切都好现实。

38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全程期待歌手和老师在一起,迷惑的同性标签,魔怔了

40分钟前
  • jevdk
  • 推荐

为什么有这么多线....以为是纯百合剧才看的

44分钟前
  • 吉士汉堡真好吃
  • 还行

说实话比预料的还要好看,电影一般的画质,真实故事一般的情节。徐贤演员的演技真的很自然,看过的都连连称赞。悲伤不一定是通过哭戏表现出来的,“我现在用两句话概括我的悲剧,你猜猜其中藏了多少悲剧?”

49分钟前
  • 巴拉拉小魔仙🔮
  • 力荐

安娜那一条线几乎每一幕我都感同身受,妈妈自我感动式牺牲,孩子还要背负一生的愧疚感,女同好难啊,生活真的好难啊,如果可以谁不想走好走的路呢

50分钟前
  • 嘻嘻
  • 力荐

我现在用两句话概括我的悲剧,你猜猜这里面藏着多少悲剧?

54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小学生的谈话表现出小女孩来自阶级不一样的小区,喜欢的女孩被同学视作“乞丐”,呼应了男孩曾提到的音乐老师组团“搞乐队最后都会变成乞丐”,说明他也是把别人看成乞丐的人,但在女孩身上他并没有这么想,是爱情啊,但动人的还是母女这一组,“对于我的悲剧我用两句话来概括,你猜猜看这里面藏着多少悲剧吧,我被交往了八年的女友自作主张甩了,我害怕妈妈知道后选择逃避而去依赖别的男人”,有点扎心啊,最后安娜在小学门口那一幕,街上所有的母亲都回头分辨那声“妈妈”是不是在叫自己,天下父母心啊,神来之笔

57分钟前
  • 苏乏
  • 推荐

淡淡的生活感,蔓延着朦胧的雾霭,尽管宣泄急于找到出口,数次崩溃边缘也没陷入歇斯底里,而努力克制失望却是更加痛楚的失望;人生本就是不断妥协和解的过程,在消磨时光中接受了安之若素,在日复一日里重复着否极泰来,在无奈叹息时又庆幸不惊波澜;爱的灵魂生而易碎,才更需要交付慎重保管之人。

59分钟前
  • GIVIND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