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侦探俱乐部

综艺大陆2017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1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2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3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4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5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6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13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14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15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16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17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18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19名侦探俱乐部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17

详细剧情

芒果TV2017开年重磅自制综艺,《名侦探俱乐部》案件还原+明星幕后记录。

 长篇影评

 1 ) 马修•麦康纳的“向死而生”

本文已发表于《东方早报》文化版,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dfdaily.com/html/150/2014/3/4/1124828.shtml

THE CAST 演员篇

那个因为奥黛丽•赫本展现奥黛丽•赫本纯真美丽而获得小金人肯定的好莱坞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的奥斯卡潜规则盛行——美女必须自毁形象方获肯定(妮可•基德曼、查理兹•塞隆、哈利•贝瑞),万人迷型男只有提名却摘不了奖项(强尼•戴普、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虽然这样的规则导向催生了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奥斯卡影帝影后,却也毫无疑问的鼓励着一大批好莱坞俊男靓女们不断突破形象,挑战自我。
为《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而疯狂减肥,在戏里瘦到脱了相的马修•麦康纳和杰拉德•莱托皆属此列。
阔别影坛6年之久,一回来就带假发、涂口红、穿起女装风姿摇曳的杰拉德•莱托可说是本年度好莱坞的最大惊喜。纵然六年没有演戏,他饰演起一个同时被打上“同性恋”、“异装癖”、“艾滋病患者”三个标签的角色却毫无违和感,既没有刻意的因为异装癖身份而凹造型,也没有让角色Rayon个人的悲哀盖过影片的主题。因为对Rayon成功的演绎,杰拉德•莱托斩获了纽约影评人协会奖、美国演员工会奖、金球奖和其他所有你能叫得上名字的电影奖项中的“最佳男配角”。如此一来,不禁使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饰演男主角Ron的马修•麦康纳压力山大,毕竟,有个Rayon这样犀利的男配角傍身,身为主角便很难压住阵脚绽放光芒。然而,同样因为本片而暴瘦50磅的小马哥,居然就真的HOLD住了。
与常年在独立电影中修炼演技的杰拉德•莱托不同,马修•麦康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好莱坞浪漫爱情喜剧中“画瓶男”。从《婚礼专家》到《十日拍拖手册》,从《赖家王老五》到《前女友的幽灵们》,马修•麦康纳始终都在饰演同样的角色——金发碧眼、小麦肤色、八块腹肌的钻石王老五。商业片的成功没有浪费马修•麦康纳那一身的“好莱坞型男标配”,但也同样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限制了他的发展。对于马修•麦康纳“帅哥情圣”的印象是如此深刻,以至于当我刚开始看《真探》的时候,压根没有认出那个阴郁的警探竟然就是《十日拍拖手册》里的体育记者。
相信很多人都有和我同样的疑问:“小马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能演了?!”跨过不惑之年的马修•麦康纳,演技突然集中爆发,让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观众应接不暇。《污泥》里他是藏身小岛,对着小男孩侃侃而谈为爱牺牲的浪子;《杀手乔》中他是不疯魔不成活的乖戾杀手;且不论他在《真探》中配合大段大段哲学思考所表现出的阴郁与疏离,单是他在《魔力麦克》中穿着丁字裤对台下欲女们的撩拨,就已经足以让人彻底忽略了几近全裸的查宁•塔图姆和马修•波莫。如今,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里,骨瘦如材的小马哥又戴着牛仔帽、操着南方脏话腔向死神与制度发起冲击。如果说杰拉德•莱托的表演柔韧、内敛、有着挖空内心的悲哀,那马修•麦康纳饰演的Ron就恰恰好是一个南方牛仔在悲剧命运中不愿倒下的写照——粗俗、外放,带有着史诗般的悲壮。
虽然没有像杰拉德•莱托一样拿奖拿到手软,但几个重量级的“最佳男主角”奖项毫无疑问是对马修•麦康纳转型成功的肯定。作为演员,能和另一名用生命演戏的对手飚戏飚到如此程度,小马哥,就算拿不到奥斯卡,我也挺你哦。


THE MOVIE 电影篇

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
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弗里德里希•尼采

“去生活吧,就像明天永远不会到来。”这些年,不管是在传媒的公众宣传上,还是在好友熟人的私人博客里,这句话出现的频率堪比八卦绯闻。人们无论记录多么寻常的一段经历,做出多么必然的一个决定,最后总有办法将结论归结至“Carpe Diem”(及时行乐,见《死亡诗社》)。然而,当我们膜拜着“全能”的吸引力法则、在吃喝玩乐中计划第二天的吃喝玩乐时,我们是否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明天真的不会到来,那今日的一切有何意义?
老实说,我不愿意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传播所谓的“正能量”联系起来,我更不愿意把Ron和Rayon的经历归结成什么感人至深的励志故事。一群艾滋病人为生命进行的抗争无论有多么积极,都始终充斥着难以言说的巨大悲苦,我们之所以还能够扯出什么“正能量”之说,只因我们并不知道成为一个艾滋病人意味着什么。
在鸡尾酒疗法尚未诞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艾滋病迅速蔓延带来的恐慌,连同着对同性恋人群的排斥给艾滋病人们设置了两重地狱——死亡近在咫尺,自身孤立无援。在这彻头彻尾的悲剧之中,为了生存,有人从未停止反抗。《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男主角Ron便是如此。影片中的Ron在得知自己罹患艾滋还有三十天好活之后,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走完了“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的面对死亡悲伤五部曲。他悔恨过过去的糜烂生活,向上帝祈祷过能有更多的时间、甚至在路边为自己的境遇大哭过,然而没有任何犹疑的,他迅速投入到挽救自己生命的进程之中。
死亡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现了隐藏在Ron粗俗放荡表象下的真实自我——一个足智多谋、不懂得屈服的实干家。他决绝的戒掉所有不良嗜好,专注的学习所有与治疗艾滋相关的事物,周旋于FDA的监管和各种药品走私渠道,成立俱乐部以解决资金并帮助他人,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彻底褪去了狭隘,拥抱平等。包括Ron自己,都绝不可能想象的到罹患艾滋之后自己的改变。一个曾经醉生梦死、粗鄙保守的南方工人,竟然远赴亚洲走私药品,竟然动用律师与FDA对簿公堂,竟然会为捍卫异装癖者大打出手。死亡,以一种极其残忍的方式,极大的拓宽了Ron的生命。自背负起随时悬在头顶的“生命之重”开始,向死而生的Ron不再如镜花水月般虚无,每一天都搭在了生命痛苦而真实的脉搏之上。
相比之下,Rayon的故事则更为孤独。身为同性恋兼异装癖,一个女人的灵魂自出生之日起便被彻底的桎梏于一副男性的躯壳之中,从此之后的每一天,Rayon都在真实自我和被定义的自我中辗转煎熬。艾滋病更像是一个出口,让Rayon在死亡的阴影下获得了某种不必再去为世俗评价所困扰的自由。当他穿着男装在父亲面前重申成为自己“这不是个选择”的时候,当他伏在床边大哭“我不想死”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脆弱却无畏的灵魂已经在黑暗中独自奋战了太久。他无法像Ron一样彻底戒毒,也许只是因为唯有毒品能够让他暂时远离“生”的痛苦。
生而为人本身,走在生老病死的轮回中,便注定是场悲剧。我们每一个人,即便能够远离Ron与Rayon的痛苦,却也是各自悲剧盛宴中的主角。向死而生,诚然悲壮,亦是接纳人生悲剧本质的开端。正如尼采所盛赞的,悲剧亦有其价值,《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能够带给我们的,便是这有声有色,便是这壮丽与快慰。

 2 ) 美国民间抗争的成功案例

罗恩·伍德鲁夫并不是真正的骑着马打理牧场、照看上千头肉牛或者奶牛的牛仔。他住在得克萨斯城市达拉斯一处廉价的活动房里,职业是电工,但他追随牛仔文化,比如参加牛仔竞技大会,而且表现不错。他抽烟、喝酒、吸毒,偶尔会在牛仔比赛场的隐蔽角落里寻欢,同时有两个姑娘在他身边。
在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上,罗恩与追求牛仔风格的人士也高度一致,他仇视、厌恶、远离。在1980年代中期的美国,他却不幸染上艾滋病---当时被认为是同性恋者独有的不治之症,我想其中的错愕感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居民突然发现雾霾有可比之处。罗恩的第一反应认为医院混淆了他和同性恋者的血样,他用“daisy puller”这个蔑称指称同性恋者。
医生的诊断谈不上乐观,罗恩只有30天的预期寿命。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Dallas Buyers Club)此时进入计时状态,从第一天开始。罗恩真有其人,这部电影以达拉斯当地报纸的报道为基础再创作而成。当天他的生活没有改变,仍然抽烟、喝酒、吸毒、找姑娘,数量维持在同时2个。他未必意识得到,他很可能同时将艾滋病毒传给了两个人。
那是1985年7月的一天。电影中出现了很多已经基本淡出当今社会的景象,比如人们到图书馆里通过缩微胶卷查找历史资料、开着船型的蓝色道奇轿车、使用砖头一样厚重的手机、在医院建筑内抽烟、听歌用磁带等等。也有些维持不变的事情,比如酒吧里总摆着一张台球桌。更深层的、亘古不变的是动物的求生本能。
医院提供的试验性药物AZT只能提供给极少数患者,罗恩不在其中,但他拒绝等死。南下墨西哥以后,他找到一位被美国吊销执照的医生。这位医生琢磨出的原始鸡尾酒疗法相当有效,其中包括锌、芦荟、维生素、营养补品和尚未获得政府批准的抗病毒药。服用过后,罗恩存活的时间远远超出医生的预期,他立即将自己榜样的力量转变成商机:如果我能活下来,你也行。数以百计的人加入了他成立的俱乐部,每月付出400美元后即可获得配方经过罗恩改进的鸡尾酒。鸡尾酒有时管用,有时无效,其实谁也无法完全了解其疗效和毒副作用,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俱乐部的发展。罗恩找了一家简陋的汽车旅馆办公,他的房间外从来都排着长队。当时美国艾滋的蔓延状况已经相当于流行病。
罗恩的民间配方中需要的某些成分在美国属于管制药品,他只好到墨西哥非法采购,或者从日本等地合法采购后再非法带进美国。从电影中看,医院之类的正规研究部门也在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只是思路略显保守,解决问题的迫切性远不如患者本身。另外,很少有人能够支付每年1万美元的治疗费用。其他疑难杂症患者其实面对着同样的格局,而且大概只有被动接受这个唯一的选择。相比之下,艾滋病患者至少有两处显著不同,首先他们数量众多,同时因为其中的同性恋者比例较高,所以很容易组织起来形成群体力量。其次,当时的确有些罗恩一类品牌的民间配方比医院的正式治疗管用。由此一来,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的美国形成了一股特殊的大规模民间抗争,即以艾滋病患者集体寻医问药为核心的维权运动---medical activism。
2012年的纪录片《瘟疫求生指南》(How To Survive A Plague)翔实回顾了那段历史。艾滋病患者们意识到,保持沉默与等死无异,所以他们拼命发声,用游行集会、静坐示威等手段让全社会了解自己的遭遇。他们的情绪可以用“悲愤交加”来概括,“悲”既来自于自己罹患疾病的不幸,同时也来自于社会的不理解。当时的美国由里根执政,保守思潮渐趋主导,能够客观认识同性恋的人不算特别多。在纪录片中,紧接着里根担任总统的老布什、重量级参议员赫尔姆斯等人都认为艾滋病的缘由在于行为不端,根除疾患的最好办法为保持贞洁。
“愤”主要因为政府的不作为。我在华盛顿地区生活10多年,从没听说过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前发生过群体事件。NIH处于医疗研究的最前沿,应该是给人们带来希望的地方。在纪录片中,这个联邦政府直接管理的机构门前成为艾滋病患者集结的主要场地,他们认为NIH没能以更积极的方式尽快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客观地说,美国的健康管理部门本身并没有大的过错,政府从来都更重视程序上循规蹈矩,不会因为怜恤而轻易做出调整。
纪录片《瘟疫求生指南》反映的时代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基本重叠,精神实质也非常接近。罗恩和周围的艾滋病患者不靠政府,他们靠自我教育、自我解救。在这个过程中,全社会对艾滋病以及同性恋的认识逐渐产生了变化。罗恩的商业伙伴Rayon外表跟布拉德·皮特一样英俊,但内心深处却希望成为安吉丽娜·茱莉。起初罗恩对他的性别倒错和同性恋身份只有负面看法,随着两人交往加深,罗恩的态度开始改变,对Rayon这位穿裙子、抹口红、踩高跟、温柔善良、幽默风趣的伙伴给予了更多的理解。电影中有一个杂货店内的场景,罗恩遇到的一位老朋友拒绝和Rayon握手,这跟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虽然不同,但其中包含的歧视仍有相通之处。此时罗恩采用了强制手段,老朋友的手被迫和Rayon的手产生触碰。
很多人对同性恋看法的变化都经由与罗恩类似的路径。不久前我曾经采访过纽约的一位著名同性恋维权律师埃文·沃尔夫森,他也这么说,只要你在实际生活中有机会和同性恋者交往,或者你的亲朋好友中有同性恋者,你很可能会发现,他们同样努力学习、辛勤工作、成就事业,跟异性恋者并无二致,除了由基因等因素决定的性取向。
电影结尾处的计时为“第2557天”,罗恩与死神的顽强抗争此时才算结束,那是1992年。1996年,蛋白酶抑制剂研究才取得真正突破,抗反转药物进入成熟阶段,此后艾滋病的死亡率开始急剧下降。到今天,艾滋病仍然无法治愈,但只要具备足够的支付能力接受治疗,这种曾经的绝症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有效控制的慢性病,罗恩们的贡献不可忽视,就象纪录片《瘟疫求生指南》结尾处一位维权人士说的那样,政府没有给我们药物,他人没有给我们药物,是我们艾滋病患者自己争取到了药物,这是同性恋群体获得的最值得自豪的成就。
美国社会拒绝认可同性恋的人士仍然不在少数,但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愈加宽容的氛围中。到2013年,美国已经有18个州及华盛顿特区从法律上正式认可同性婚姻。 在我看来,本年度出现在媒体上的所有直接引语中,教皇弗兰西斯被问及如何看待同性恋的时候说的“我有什么好评判的?”(Who Am I To Judge?)可能最让同性恋者心情舒畅。在同性恋问题上向来持保守立场的罗马天主教廷也已经松口,这应该说明社会对同性恋的认识正继续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前移。

 3 )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你若不抗争,活着给谁看

电影里出现了两个有意境的事物,一个是牛仔竞技,一个是Ron Woodroof母亲留下的亲笔野花画作,牛仔代表抗争,野花象征温情。换句话说,男主角Ron是牛仔,表达不屈服精神,男配角Rayon是野花,体现电影的温情一面。
当昔日朋友得知Ron得了AIDS之后的冷漠,Ron离开家时,除了钱之外带走的唯一一件东西就是那幅画作,后来Ron与女医生Eve Sakes发展到不一样情愫之后,他将画作赠送了她,Eve将画作挂在墙上,温情瞬间蔓延。影片以牛仔竞技开头,也以牛仔竞技结尾,开头时淫靡的Ron结尾时仿佛焕然一新,他骑上牛背,接受撞击,那一刻一个抗争的英雄形象诞生。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背景是80年代的德州达拉斯,本片改编自真人真事。关于社会对同性恋的排斥,《断背山》《米尔克》《天佑鲍比》等作品中都得到了反映,所以《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普通民众的恐同情节不难理解。另外当时美国只研究了一种抗AIDS药物,影片中Ron所服用的药剂AZT是当时FDA唯一合法批准上市的一种艾滋病治疗药物,美国对于抗AIDS药物的研制特别保守,这就是为什么国外的抗AIDS药物在美国算作违禁品的原因。
影片通过Ron得AIDS前后的强烈反差,升华了人人平等,人人都有生存的权力这一主题。Ron酗酒、吸毒、赌博、荒淫无度,由于当时的社会认知,以及对牛仔文化的认同,Ron也对同性恋深恶痛绝,这一点在他谈论好莱坞演员Rock Hudson是同性恋的戏谑,还有当异装癖Rayon接近时他厌恶的行为可以看出。Ron怎么也想不到他的余生会和LGBT(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共同走过。过度的纵欲,徘徊在声色犬马之间,HIV在不经意之间就潜入了这个不可一世的牛仔身上。直到那一天的跌倒,才让他知道自己也有被命运打倒的时候,这种只发生在同性恋者身上的恶疾怎么可能降临在自己身上?他忍耐不住,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到最终确信只能是撕心裂肺。本能的驱使,Ron可是寻求治疗方法,他找到了医院的医生,却被告知实验性的药物AZT只能提供给极少数的患者,觉得被医院舍弃的Ron开始与地下药物交易药品,最后一次交易中,Ron得知了一个被美国吊销执照的医生在墨西哥有研制抗AIDS药物,辗转到墨西哥后,他得到了治疗,身体也较之前有了恢复,于是他做起了走私抗AIDS药物的生意,由于美国当时治疗AIDS药物的匮乏,Ron的药品交易生意日益壮大,很多患者都到Ron 处买药品,“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应运而生,当然,期间少不了Rayon的帮助。作为贩卖违禁药物,“买家俱乐部”面临的阻力自然不小。Ron的办公室受到了警察的搜查,Ron还要面对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指控。最终,Ron将FDA告上了法庭,法院裁决Ron有权利为了生存获取用于治疗自己的药物,虽然称不上完胜,但至少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这一过程中,必须提到三个转变。一个是Ron对Rayon的态度转变,另外是女医生Eve对Ron贩卖药品的态度转变,再者就是Ron人生态度的转变。在医院,Ron对第一次见到的易装癖者Rayon十分抗拒,然后却抵不住寂寞和Rayon玩牌,由此产生交集。在Ron开始走私药物时,Rayon主动入股,一起经营,相处过程中,Ron逐渐了解了同志这一群体,并且也开始关心Rayon的生活,比如提醒他放弃吸毒,在Rayon遭受白眼时挺身而出,人生最后的这段友谊可遇而不可求。女医生Eve首先也是不同意Ron走私药物,Eve在得知的医学权威和FDA的不作为后,也毅然转身支持Ron的“买家俱乐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Ron自己态度的转变,从一开始放浪的牛仔到一位为AIDS群体争取权益的社会活动家,他在自己最后的日子里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对于这样一部靠演技取胜的作品,绕开演技而谈显然不科学。男配角Rayon的扮演者杰瑞德•莱托的光芒甚至盖过男主角Ron的扮演者马修•麦康纳,作为好莱坞的性格演员,麦康纳最近几年演技全开,步上了方法派演员的康庄大道,在《杀手乔》《报童》《污泥》中都有上佳表现。杰瑞德•莱托则继续他独特的选片模式,非毒品、AIDS、神经病题材不选,对于这位视唱歌为主业演戏为副业6年未接片演员来说,今年的这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无疑会在他的演艺生涯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形神兼备的易装癖者注定会成为影史里难忘的角色。两位演员在影片里拼瘦拼演技,看着他俩枯瘦如材的身体,我再次确信不是任何人都能当演员的。在俩位演员的夹击下,女演员詹尼佛•加纳的不俗演技表现也彻底沦为陪衬。
这部影片一个特点是,幕布报时。Ron晕倒被确诊为AIDS患者后,被告知只剩下30天的生命。绝望笼罩着他,他开始了看着日历度日的绝望生活,在第30天,他却在墨西哥找到了续命良药,从此开始了贩卖药品的生活,从一开始的纯粹谋取私人利益,到后来为同志、AIDS群体争取医疗权益而奔走。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都在与病魔与FDA抗争,在确诊得了AIDS 2557天后后死亡。
影片主旨并不是将Ron塑造为一个改头换面高大全,后半段依然有他为了释放性欲与AIDS女患者交媾,看着墙上照片自慰的情节。光这一点就足以佩服导演,走出了一条不是那么主旋律的道路。

 4 ) Jared Leto——六年离别 破茧成蝶

    Leto!!!!!奥斯卡最佳男配!!!!Yeah!!!!!TAT虽然完全是众望所归╮(╯▽╰)╭

   攒了一堆颁奖季参赛片没看,现在一部一部地补上来。这部《达拉斯》应该算是为了演员先看的,因为最近的表演类奖项几乎都被这二位包揽了。特别是Jared Leto,带着30 seconds to mars在音乐圈混迹,几乎已经淡出了电影圈,却因为这个独特的角色重回观众视野。对于不了解Jared电影事业的歌迷来说,会以为这是他演的第一部电影,而对于经常在独立电影里看到他的观众来说,会以为30 seconds to mars只是一支演员一时兴起闹着玩的乐队,毕竟连小萝卜头大叔都出过一张叫《The Futurist》的专辑,斯嘉丽·约翰逊操着公鸭嗓还想和Tom Waits大叔的破锣嗓一决高下对吧(没有贬义╮(╯▽╰)╭)~~正是这样吊诡的身份才让Jared更加难以被人定义。

    于是周日晚上没事干,看完了《达拉斯》然后就翻译了这篇Variety最近刊登的对Jared的人物特写专稿。少翻了一段,而且有些注解和吐槽都加在了括号里。没有采用直译,很多地方我自己也做了加工处理。这篇也算是奥斯卡颁奖前的预热吧。

=============================================

   Jared Leto——六年离别 破茧成蝶

   原文:《综艺》杂志(Variety)2014年1月15日刊

   作者:Jenelle Riley(Associate Editor, Features)

   编译:穆迪

    杰拉德•莱托洛杉矶家中的卧室里摆着一口棺木。更奇怪的是,他自己似乎也忘了这东西是从哪弄到手的。“我想应该是从《无姓之人》(2007年由其主演的Sci-fi电影)片场拿走的吧,好吧其实我也不太记得了。”

    这张“棺木之桌”上摆满了几百本书,从经典的荷马史诗《奥德赛》到史蒂芬•金的惊悚小说,应有尽有。

    莱托不仅对书籍有着不拘一格的品味,同时他家中还摆满了从世界各地收集的独特艺术品(包括一座受电影《发条橙》启发创作的当代雕塑),这些收藏也正说明:他们的主人并不太容易被定义。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主演马修•麦康纳在第一次见到莱托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事实:“我觉得我遇上了一个‘行为艺术家’(or表演艺术家),你不能把他简单定义为一个演员或者是歌手,他就是一个表演者,不管他表演的是现实还是虚幻,或者是一场摇滚Live。而且他很有想法,也很努力,并且能很快融入电影的情境当中。”

    到2013年为止,莱托已经6年没有登上过大银幕了。当然,在这6年间,这位现年42岁的艺术家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他的乐队“30秒去火星”(30 Seconds to Mars)上。
   
    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以来,莱托饰演的Rayon已经为他赢得了无数叫好声。这是一个最后死于艾滋病的异装癖同性恋角色,莱托为了饰演Rayon甚至将体重骤减到了114磅(约52公斤),但这次表演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外貌和体型的变化。

    Rayon是一个女性化的、极具挑逗性和热情的角色,他并不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份而恐惧和Ron Woodruff(麦康纳饰演的主人公,Rayon的工作伙伴)面对面对峙,相反,他用自己的方式赢得了Ron的尊重。莱托演出了一个被困在男性躯体中的女性的灵魂,特别是当你看到电影中Rayon脱去女装换上西服向他的父亲求助的那场戏时,包裹在那件西服之下的莱托的身体表现出了极强烈的违和与不安。

   这个角色最近又为他赢得了一座金球奖的最佳男配角奖杯(up to date:近期公布的美国演员工会奖,又一座最佳男配角奖杯),在这个颁奖季里,他已经赢得了一打各式各样的奖杯。

   然而,在金球奖提名揭晓前一周,莱托都不敢预期自己有获奖的机会,“哦,今年我真的是匹黑马。除非迫不得已,他们可从来不会向我抛出橄榄枝”,他笑着说,虽然这并不完全是在开玩笑:“我一直都有这种感觉,甚至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只是个局外人。”所以尽管他最终赢得了金球奖,在后台采访的时候他还是很谦逊地说:“Well,显然我根本就没有准备获奖感言。”

    在16日揭晓的奥斯卡提名中,莱托不出意外地位列最佳男配角名单中。各方舆论也都普遍看好莱托。但是对莱托个人而言,这些成绩最终证明他的电影和观众产生了共鸣。“我之前参演了很多小成本电影,它们有时候对观众并不是太奏效。但是当这些小成本发挥出能量的时候,这就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在电影工业里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莱托当然知道拍不拍得出好电影是怎么回事。莱托和他的哥哥Shannon(同时也是乐队30 Seconds to Mars的鼓手)由他们的艺术家妈妈Constance在路易斯安那州抚养长大。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梦想成为电影人。但在1992年,他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辍学搬到了洛杉矶,“我当时很单纯地觉得,如果我能先当好演员,那之后肯定能得到当导演的机会。”回想起这段往事,他不禁失笑。

      对很多人来说,对莱托的印象或许还停留在1994年的美剧《我所谓的生活》里的坏男孩Jordan Catalano上,这部剧也开启了他作为演员的职业生涯。当然之后各种花边新闻也应声而来,包括他曾经和卡梅隆•迪亚茨、斯嘉丽•约翰逊的高调恋情。之后,在各种银幕佳作中他也贡献了一些难忘的瞬间,比如《美国精神病人》(酱油)、《梦之安魂曲》(主演),还有和大卫•芬奇合作的两部电影(《搏击俱乐部》(酱油)和《战栗空间》(酱油))、泰伦斯•马利克执导的《细细的红线》(酱油)等等;也有一些不太明智的选择,比如参演奥利弗•斯通执导的恶评如潮的《亚历山大大帝》(男配,大帝美丽的爱人¯﹃¯),当然还有一些很难找到观众的小成本电影,比如《第27章》(主演,holy shit胖的连他妈都不认识了好么),在这部电影里他为了饰演刺杀列侬的凶手大卫•查普曼一度增肥了60磅。
  
     “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演一些独立小成本电影,但这些电影很容易让人心力憔悴。”莱托承认:“在饰演这些角色的时候你不只是在完成一份工作,你将自己全情投入在里面,可是最后这些努力并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这很容易让自己受到精神和内心的双重打击。”

      或许这份“心碎的感觉”也正是莱托在《无姓之人》(主演,且角色跨度极大,但剧本所限重点不在演员身上)之后息影的原因之一。在这部美丽而怪异的Sci-fi电影中,莱托几乎从主人公的少年时代演到了118岁。在这之后,莱托全情投入到了自己的乐队30 Seconds to Mars中,不仅担任主唱,同时也负责除了鼓手之外的所有事务(因为鼓手是他哥,Jared几乎包办了乐曲编写、MV拍摄脚本,当然有时候自己还做导演、吉他、贝斯、键盘等等所有的编配任务……)。

    30 Seconds to Mars并不是那种演员一时兴起摆弄的业余队伍,在这短短几年间,乐队取得了口碑和市场的巨大成功,“这一点不仅让我自己很吃惊,而且也震惊了很多人”莱托坦言。在创作了一系列热门单曲之后(比如《Kings and Queens》、《This is War》),乐队至今唱片销量已超过1000万。对此,莱托表示:“我一边巡演一边制作新专辑,当然我同时还执导一些乐队的MV和广告片,我们从未预期过这些成功,这是你以前做梦不敢去想的事情,因为甚至连这些幻想你都觉得它未必是正确的。”

     但其实最终让莱托决定离开大银幕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生活使然”。莱托解释道:“我之前和导演泰伦斯•马利克谈起过这件事,他可是一下子从电影圈消失了20年(注:泰伦斯1978年拍摄完《天堂之日》之后便移居法国,消失在银幕前20年之久,1998年以《细细的红线》回归,2011年《生命之树》虽获戛纳金棕榈,但拍摄手法引来各方争议,毁誉参半)。他对我说‘生命中这些事也就是这么自然发生的。’他不停地创作,但有一天他突然不想写了,就这样放下了笔,然后20年就这么过去了。”

     说到这里,莱托特别提到了他在CAA的经纪人Mick Sullivan和Jim Toth,他说:“他们耐心的等待就值得一座奖杯的嘉奖,即使连续6年赚不到一分钱,他们还是对我不离不弃,这在好莱坞就是一种信任的表现。”当然CAA还负责他乐队的唱片订购和演唱会事宜,“我想他们都非常高兴”,莱托补充道。

    莱托坚信,也正是这段银幕上的断裂期使他蜕变成了一个更好的演员:“我想我应该离开一段时间,为了再度出现的时候有话可说。”当他第一次看到《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剧本时,就被Rayon这个角色深深吸引住了,“我对自己说‘就让我来演这部电影吧,顺便看看我是不是还残留着演员的因子。这是否又会成为一次滑铁卢呢?我是否还要经历一次心碎的体验呢?’这就像恋爱男女常说的那样:让我看看我是否还有再爱的能力。”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几乎是从10年前就开始筹划了,但由于题材过于敏感,而且经历了导演和演员等等各种变动迟迟无法开拍,最终敲定了导演Jean-marc Vallee(《爱疯狂》、《年轻的维多利亚》)和主演麦康纳,Rayon的角色其实最初选定的演员是盖尔•加西亚•贝纳尔(o(╯□╰)o这太震惊了,但是也不出意料,参见《不良教育》),但他在开拍前不久宣布退出。而离开拍时间仅剩几周的时候,负责选角的Rich Delia忽然想到了莱托。

      “我们认为,虽然莱托这几年一直专注于音乐,但如果说谁想用一个角色来回归电影圈,那Rayon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因为他是一个非常美丽的角色,而莱托肯定能透过他怪异的装束看到这个角色内心真正的魅力和坚韧的品格。”

      就这样,导演Vallee通过Skype对莱托进行了试镜。当时莱托还和乐队在德国巡演途中,而莱托给了导演一个巨大的惊喜——当Vallee打开视频对话框的时候,出现在他面前的是已经入戏了的Jared Leto,他穿着女人的衣服,画着浓妆,“我们就这样进行了将近半小时的对话。我以为他就打算在5分钟之内结束表演,但实际上,他当时就已经在我眼前创造了Rayon这个人物。”

  莱托回忆起这段试镜时说:“我记得当时我涂了口红,专门穿了一件粉色的毛衣,把领口拉低露出肩膀坐在电脑前,然后就看到了导演目瞪口呆的表情。”

   导演Vallee也承认当时确实惊呆了,“他当时那副神情甚至击中了我。他对我说‘哦,亲爱的Jean-Marc,我好爱你的声音和你的眼睛,你是那么有男人味儿’。”导演切断视频电话之后马上就给制片人和麦康纳打了电话,兴奋地宣布“我想我们找到合适的人选了”。

    其实Rayon这个角色最初的设定更像是一个妖艳的变装皇后,但是莱托更倾向于把他理解成一个内心被生理性别困扰的角色。导演Vallee则说:“每次他出镜的时候,我都会说,好吧,天啊,你真是太性感了。”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是莱托第一次在电影拍摄启动后才开始接触剧本的作品,他承认在开拍之前他根本没有看到剧本。而且也并不像有些演员在获奖之后疯狂接片,莱托在这一点上显得非常淡定,他说:“我并不是那种积极主动的类型。”

   但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莱托现在又不得不开始纠正歌迷们对他的错误认知了,“有些人以为《达拉斯》是我演的第一部电影,他们觉得这更像是一个音乐人去努力找到了一份演员的兼职工作。”o(╯□╰)o

    在未来的两年内,莱托将计划执导一部电影,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项目正在洽谈中,当问及他是否还会接着演戏时,莱托说“当然”,少许停顿之后,他补充道:“但它必须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汇集着天才的导演和演员,有着无可挑剔的剧本和出彩的角色,这都是参考的必要条件。当这些元素具备的时候,我想我肯定不会拒绝。”

    【完】

=====================================================
PS:关于乐队与跨界的5件事

1.电影圈里热衷于“折腾”自己容貌和体型的演员不只有克里斯蒂安·贝尔,Leto有过之无不及→_→作死程度堪称“破相界”的安藤政信o(╯□╰)o近期做客《Ellen Show》的时候调侃当年增肥60磅主演的《第27章》大概也就27个人看过⊙▽⊙。

2.快男华晨宇最初“震惊”评委改编的那首《The Kill》原唱就是Leto的乐队30 Seconds to Mars。这首歌也是乐队的热门单曲。

3.乐队每一首单曲的MV都可以当成一段短片。《The Kill》的MV是向由史蒂芬·金小说改编由库布里克导演的《闪灵》的致敬。单曲《From Yesterday》在中国横店拍摄,部分灵感来源于贝托鲁奇的名作《末代皇帝》。新单曲《City of Angels》的MV长达11分钟,加入了各路大牌的采访纪实,其中包括莱托的好友付兰兰,还有侃爷,林赛罗汉,朱丽叶特·刘易斯等等。这首歌的不插电版本也被收录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原声带中。

4.2013年,美国宇航局将30 Seconds To Mars乐队新专辑《LOVE LUST FAITH + DREAMS》的第一单曲《Up In The Air》发射进入了太空。

5.去年的新专辑封面由英国饱受争议且身价最高的当代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操刀设计。单曲《Up In the Air》MV中同样有其参与并融入相关风格符号。

 5 ) 药企真正的攻击点,达拉斯比“药神”抓得更准确

这个暑假,徐峥的《我不是药神》大火,与之题材相似的达拉斯也就不可避免的被拉来一起讨论。

在两部电影的相关讨论中,药企都被刻画为反派人物,《药神》因为某种不能描述的原因,单纯又粗暴的将药企脸谱化为贪婪冷血的人民公敌。相比较而言,达拉斯的处理就更细腻一些。

药神只是简单粗暴的说,瑞士正版药贵,印度盗版药便宜,所以穷人不得不走私,甚至抗议药价。可是,药价为什么贵?贵在哪里?贵得有没有道理?这些关键点却含糊其辞。这也是后来引发观众争议的原因。

达拉斯在片头则明确的展示了药价和审核过程,并且,主治医生明确指出,你不能阻止药厂牟利。药厂也要生存。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能批判药厂了?病人就只能任人宰割么?

不是的。的确,如果药品经过了大量的研发投入,并且确实药效明显的话,药厂维护版权是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如果放任印度盗版,版权法岂不是成为一纸空文?如果辛苦研发不能带来可观前景,的确会让药厂放弃研发新药。

但是,虽然你不能逼迫药企高风亮节,你却完全可以要求它不作恶。

再说一遍,虽然虽然你不能逼迫药企高风亮节,你却完全可以要求它不作恶。

打蛇要打七寸。

什么是作恶?

1.药企是否为了追逐高利润对病人造成了毒理性隐瞒?

片中,AZT被医师和药剂师反复宣称为安全,然而罗恩和墨西哥医生研究发现,AZT会不加选择的杀死所有的细胞,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其毒副作用远大于疗效。

药企是否为了贪图利润,刻意忽视并对公众隐瞒了毒理和副作用情况?

2.药企是否为了追逐高利润,刻意选择了高成本的原材料?

罗恩在墨西哥是找到了更廉价,副作用更小的药物治疗方案的,也就是初代鸡尾酒疗法。其不被FDA 承认的原因是没有审批。

如果说印度药涉及知识产权和专利权问题,DDC(微毒),T肽素(无毒副作用)则和AZT没有版权冲突,甚至疗效更显著。那么为什么始终未获得FDA的授权?

为什么就非要用AZT呢?

打个比方,医院卖三块钱的开塞露,地下作坊抄袭药方,然后卖三毛,那医院肯定不是过错方。

但是如果病人明明能用开塞露解决的问题,你非让人家做个肠道手术,那医院就欺人太甚了。

3.预防药和治疗药的选择

药品如果分为早期的预防药和后期的治疗药。那么,药厂是否为了利润最大化,放弃“预防线”,只生产“治疗线”?

如果将药品分为一次性的治愈药和需要长年累月坚持服用的缓解药,药厂是否为了压榨患者的剩余价值,只生产缓解药,甚至刻意打压一次性治愈药,让患者只能续命而不能康复?

如果是,药厂就是在作恶。

虽然你不能要求它高风亮节以成本价甚至赔本出售专利,但是你完全可以控告他作恶。

药神为了过审,对于本应是全剧高潮的庭审环节拍得含糊其辞。最后又强行让医保亮相。

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舆论导向。如果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如果走私,泼粪,示威游行的人才能得到医保,那其他绝症的患者要不要跟着一起闹?医保如果强行包揽全部的病患,那国库够不够用?目前,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和卖地,所以一旦国库不够用,要不要加税?要不要把房价地价抬到更高?牵一发而动全身,综上所述,政府最有效的方式或许不是简单的纳入医保就完事。

1.当个体由于所在阶级过低或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政府能否转换立场,站在公民一方重新参与和药企间的定价博弈?(如达拉斯片中的法官)

2.药企为了利润肯定是倾向于缓解药的研发。那么,能否由政府加大对研究所的投入,催生国字号的一次性治愈药参与药企的市场竞争?既为患者多了一些希望和选择,也使得药企在竞争压力下,不至于把缓解药进行价格垄断。

3.药神和达拉斯都有一个类似镜头,即药企的职工在电视节目上进行宣传引导舆论。药企具有更大的财力,更靠近媒体,也更具有权威性,因此比起普通民众来,药企必然更容易获得话语权。那么,民众声音如何得到更好的表达?除了走私,泼粪,游行示威,地下集会等方式之外,国家有没有提供给民众更好的表达意见的渠道?

暂时就想到这里。

 6 ) 内心那个脆弱的小孩,你有在保护她吗?

时间大概是这世间称得上最公平的存在,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落魄流浪汉,每个人每天的时间总量都是一定的。

在我们年少的时候,对时间并没有准确的感知,自信地认为时间多的花不完。面对繁重的功课学业,大部分人总会觉得以后会有大把的时间读想看的书、去想去的地方、与命中注定的那个人相遇,甚至不会觉得“时间有限”是个问题。

我们的人生体验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显得局促狭隘。演员常被认为是可以经历多种人生的职业,那看电影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体验迥异的人生呢?

我们沉浸在漆黑一片的电影院中,将自己的感官、经验、情绪完全忘记,不设防地进入另一个奇异的世界,像是一个丛林探险者,设身处地地体验一份看似完全不同于自己,却又与自己的内心世界息息相通的另一种生活。

在这种或虚构或真实的生活中,在这些人物及其冲突的深处,我们宣泄着自己的情感,跟着剧中的人物或悲或喜,去学习、去欣赏甚至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有时候优秀的影片甚至能让我们发现自己,像是重获新生一样,带着电影赋予的勇气和力量,重新走进自己千疮百孔的生活。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在我心中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这部电影根据罗恩·伍德鲁夫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

影片的主角,罗恩·伍德鲁夫是一名电工,崇尚极致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他吸毒、酗酒、赌钱,过着混乱的性生活,甚至会戏谑“人总有一死”,过着一种随心所欲醉生梦死的生活。

影片的开篇,罗恩的身体状况已经出现异样,电钻般的声响萦绕在脑中,挥之不去,他甚至经常莫名其妙地晕倒,即使如此,罗恩也没有去医院检查过身体。

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因为工伤进了医院,却被告知感染了HIV病毒,只剩下三十天的生命。罗恩由开始的愤怒和拒绝接受,试着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艾滋病,到慢慢开始接受这一事实。

岁月静好风平浪静的时候,人很难看清真正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直到遭遇生命的重击,才会看清人性和真相。罗恩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究竟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

实际上,罗恩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豁达,面对同伴们的嫌弃、鄙夷和嘲笑,药物的匮乏和紧缺,他开始明白人性的复杂和丑陋。

时间一天天无情地流逝,罗恩从未如此强烈地渴望活着,绝望至极的他决定冒险尝试实验性的毒性药物——AZT,甚至是铤而走险去往墨西哥寻求一线希望。

生命之钟一刻不停地前进,前往墨西哥的那一天,距离医生的诊断日刚好29天。罗恩望着手边的短枪,拿起又放下,终于,积攒了一个月的悲伤在这空无一人的马路上爆发了,罗恩这样一个纯爷们,嚎啕大哭起来。

他是美国典型的西部牛仔,果敢、善良、刚毅,怎么能轻易就这么放弃呢?影片多次出现了小丑这一幻象,第一次是罗恩在牛仔竞技赛场中,与牛仔对话之时,彼时的他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伪自由主义人士;

第二次是在空无一人的竞技场,那时的罗恩自以为AZT能够续命,殊不知AZT却连他的健康细胞也一起杀死了;

第三次是在遭受税务局、药管局等权利机构轮番调查以及深陷诉讼之时,俱乐部陷入了经营危机,罗恩为了能够继续帮助绝望的艾滋病患者,变卖掉自己的汽车,那一刻的他无奈却又充满力量。

纵使之前的人生如同一场闹剧,华丽唯美的幕布终将落下,徒留苦涩给自己,但这场生命浩劫却也带给罗恩新生的力量。

罗恩的扮演者马修·麦康纳,以其细腻的表演真实立体地演绎了一个绝症患者的生活,从愤怒、绝望到平静、无所畏惧。

人性的复杂也让剧中的罗恩有了性情的转变,他从原来的恐同,开始变得懂得尊重身边的人,哪怕他有异装癖,哪怕他有不同的性取向。马修因此片也获得了第71届金球奖剧情片最佳男主角。

另一个可圈可点的演员杰瑞德·莱托,饰演异装癖的Rayon,将女性的柔美和妩媚表演的入木三分,在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那一幕,他端坐在镜子前化妆,声音沙哑:上帝,等我见你的时候,我要打扮得美美的,假如这是我生命的最后一件事情,我要做个美丽的天使。

不动声色中,却让人瞬间泪目。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也没有伤害过谁,他只不过是个想要做自己的孩子,跟大多数人有着不一样的兴趣,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却忍受着旁人的嘲笑、辱骂,被亲人放弃……

当然,罗恩也不是完美的英雄,拯救万千人于苦难中,他也有自己的缺点:有一点恐同,收着高昂的会员费,不会因为同情而随便接纳病人。

然而,这就是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呀,他兼具善良与残酷,脆弱与坚强,正直与狡黠。

罗恩像是有一点光就要努力振翅高飞的飞蛾,在罹患艾滋病的7年里,克己自律,戒掉了毒品和酒精,过着健康的生活,与药管局、制药商等权力机构进行顽强的斗争,赢得了身边人的赞赏和尊重,绽放出璀璨的生命力,活出了生命的价值。

影片的结尾,与开篇的罗恩放荡自己在隐蔽的角落寻欢作乐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经历了生命浩劫的罗恩终于达成了自己的愿望:再骑一次公牛。虽然此时的他电钻般的刺耳声依然在脑海中回荡,但他心中无所畏惧。

也许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们可以试着回答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提出的那一古老的问题:一个人应该如何度过他的一生?

热爱生命,尊重自己,按自己的心愿,快乐地、用力地活着,因为你只有一次机会。

而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END


 7 ) 干掉莱奥纳多的男人

当詹尼佛·劳伦斯念出第86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名字时,感到很受伤的不只台下的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对大部分中国影迷来说,马修·麦康纳只是一个半生不熟的名字和一张似曾相识的脸而已,怎么能跟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小李子相提并论呢?我敢打赌,这些为小李子鸣不平的影迷中,肯定有大半的人没看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要是你看过的话,一定不会意外马修·麦康纳能够干掉小李子,将小金人抱在怀中。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光荣与代价
德州牛仔罗恩·伍德鲁夫在1985年被诊断出感染了艾滋病,医生说他活不了多久,因为身体太虚,也没法让他参与当时的抗艾滋病AZT的药物治疗试验。当时其它的抗艾滋病药物又不被美国药监局认可,所以摆在罗恩面前的似乎只有等死这么一条。但罗恩却独辟蹊径,他从墨西哥、丹麦和日本走私了大量的药物,不光进行了自救,还成立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把药品卖给身为艾滋病患者的俱乐部会员。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根据罗恩·伍德鲁夫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虽然剧本早在20多年前就完成了,但就像罗恩患上艾滋病后被同伴排挤一样,没人愿意为这部作品买单,它足足被拒绝了137次!电影开拍前一周,导演还对麦康纳说:“我们的钱不够。”

虽然《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剧本不被人待见,但对扮演罗恩感兴趣的演员却不只麦康纳一个。布莱德·皮特和瑞恩·高斯林都对这个角色青睐有加。最后还是罗恩的家人帮助麦康纳胜出。她们认为来自德州的麦康纳跟罗恩的气质相当吻合。

罗恩患病后饱受病痛折磨,麦康纳为了扮演罗恩也没少遭罪。他进行了丧心病狂式的减肥,每天只吃一餐,摄入的卡路里不足100。“我每天都处在饥饿之中,我的身体就像嗷嗷待哺的雏鸟,每天都张着嘴嚎叫:喂我,喂我。”为了抵制食物的诱惑,他基本不出门,也不参加任何活动。减肥成果便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里的罗恩——即使是麦康纳的脑残粉恐怕都没办法认出那是麦康纳。已经瘦到脱相的麦康纳跟被《人物》杂志评为拥有“最性感的身形、浪子的神态、略带邪气的气质”的那个麦康纳简直判若两人。前者更像是《机械师》中的克里斯蒂安·贝尔附体。

虽然奥斯卡有垂青“牺牲派”的先例,但仅凭减肥达人就想在奥斯卡封帝那是做梦。在莱奥纳多提名奥斯卡最佳男演员的电影《华尔街之狼》中,客串出场的麦康纳恰好扮演让莱奥纳多亦步亦趋的人生导师,跟莱奥纳多打了鸡血似的“万年皱眉演戏法”不同,麦康纳的表演可谓举重若轻。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麦康纳的表演更是轻盈干净,没有浮夸,没有炫技,感染力爆表。难怪有人称赞他是“演技怪物!

凭借《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麦康纳拿奖拿到手软。奥斯卡、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评论家选择电影奖的最佳男主角……统统被他拿下。有媒体评论道:“麦康纳不再被美颜拖累,昔日花瓶男终获影帝。”不少媒体也不惜把他塑造成屌丝逆袭的典型,津津乐道他是如何从一个好莱坞男花瓶翻身成奥斯卡影帝。麦康纳的外型的确配得上花瓶的称号,小麦色的肌肤、深邃的眼眸、性感的下巴和勾人的笑容让他在高中时,就荣登校草。而在好莱坞,用在他身上最多的前缀是:好莱坞最著名的男花瓶、女明星征服者、得克萨斯爱神。可尽管有着天生的好皮囊,麦康纳却从来不是一个漂亮的摆设。


从被误解的“男花瓶”到“麦康复”
麦康纳1991年入行,仅仅跑了两年的龙套,就搭上了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顺风车,出演《年少轻狂》。理查德·林克莱特是美国影坛知名的文艺片导演,其代表作《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和《爱在午夜降临前》影响了无数文艺青年。充满了躁动荷尔蒙的《年少轻狂》上映后,评论家们忍不住点赞,而麦康纳也以高起点走上了电影之路。不过随后的两年里,麦康纳唯一能让人记住的表演就是《德州电锯杀人狂4》中的嗜血杀手。

1996年,麦康纳迎来了机会,在西部悬疑片《小镇疑云》和政治惊悚片《杀戮时刻》中,人们意识到他不是一个没有演技的男演员。凭借《杀戮时刻》中的精彩表现,他收获了MTV电影奖最具突破表演奖和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具潜力男演员的提名。

当莱奥纳多站在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上时,麦康纳登上的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历史大船《勇者无畏》。这是麦康纳第二次扮演律师了,麦康纳梳着卷发,带着圆眼镜,像从故纸堆里走出来的人,跟《杀戮时刻》里的英俊律师判若两人。《勇者无畏》和《泰坦尼克号》都俘获过奥斯卡评委的心,但麦康纳得到的是一个演员的成就感,而莱奥纳多却收集到了全球女性的尖叫声。有意思的是,麦康纳当年也曾去《泰坦尼克号》剧组试镜,但他失败了。

虽然没有出演《泰坦尼克号》的运气,但麦康纳此后几年的运气也还不赖。无论是与朱迪·福斯特主演的科幻片《超时空接触》、与好基友伍迪·哈里森(《真探》也是他俩主演)合作的喜剧片《艾德私人频道》还是战争片《U-571》都有不错的口碑。他也被媒体誉为年轻的保罗·纽曼。作为奥斯卡影帝的纽曼曾十次被奥斯卡提名。能和纽曼相提并论,可见当时的麦康纳已经拥有了奥斯卡封帝的潜力。

不过,自从他在当年大热的《欲望都市》中客串了他自己后,一些小鸡电影就慕名而来了。更糟糕的是,他主演的两部小鸡电影《婚姻专家》、《十日拍拖手册》都票房大卖,而同一时期,他有着精彩表演的严肃电影《命运的十三个交叉口》却乏人问津。如果耗资不菲的爆米花大片《撒哈拉》能像《夺宝奇兵》那样大热的话,也许麦康纳会甩掉小鸡电影男花瓶的帽子。可惜这部投资上亿美元的电影,最终只收回一半的投入。《洛杉矶时报》还专门撰文,通过剖析《撒哈拉》解读好莱坞的大投资是如何打水漂的。

麦康纳的演艺事业也从此迷失在《撒哈拉》中,除了《后继有人》一部像样的电影外,马上就要奔四张的他还困在《赖家王老五》、《淘金俏冤家》、《前女友们的幽灵》这些小鸡电影里。人们渐渐忘记了他是一个好演员,而把他当成了小鸡电影的专宠男花瓶。幸运的是,这几部小鸡电影恶评不断。再加上影迷的苦口婆心:“麦康纳很适合演花花公子,但老演一类角色不觉得无聊吗,老接这种烂片又怎么可能进步?”麦康纳终于决定和小鸡电影挥手告别了。“我已经厌烦了自己作为‘性感小生’或者‘爱情喜剧片专用演员’的定位。我渴望全面改变形象。”

整整两年,他都不见踪影,2011年,复出后的麦康纳出演了《林肯律师》。扮演律师似乎总能给麦康纳带来好运气,《泰晤士报》说:“混迹在浪漫喜剧片的世界里碌碌无为多年之后,麦康纳终于找到了他的救赎。”此后,他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地为“边缘人物”代言:《魔力麦克》中,他是脱衣舞男、《伯尼》中,他是阴阳怪气的地方检察官、《杀手乔》中,他是病态的杀手、《报童》中,他是同性恋记者、《污泥》中,他是被通缉的杀人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他是自救的艾滋病患者。美国媒体将麦康纳称为“麦康复”(mcconaissance),这是将“麦康纳”(McConaughey)和“文艺复兴”(Renaissance)合成的昵称。我想,再没有什么称呼比“麦康复”更能表达麦康纳的演艺生涯了!



                                                          文\方洛洛
                                                   本文发表在《海南日报》
链接:http://hnrb.hinews.cn/html/2014-03/17/content_31_1.htm

 短评

本片最打动我的地方是杰瑞德·莱托的那一句:“I don't wanna die”那种在垂死边缘挣扎的痛苦蔓延了整个电影,原来再堕落的人也有求生的欲望,而且他们比我们更痛苦,因为他们用玩世不恭来伪装自己。马修·麦康纳和杰瑞德·莱托的表演让人潸然泪下,他们值得一尊奥斯卡,直接五星送上!

7分钟前
  • Ron Chan
  • 力荐

杰瑞德莱托必须最佳男配!演技好到发指!好到让人挠墙发指!马修麦康纳演技也好到爆,尤其是去墨西哥之前趴在方向盘上干嚎那一段,跪求两人冲击奥斯卡。一个沉重题材的电影却毫不伤感,最具震撼力量的是人性的真实,很难讨人喜欢的角色却让人充满敬意。PS:影片中段叙事节奏欠功力,五星是私心

8分钟前
  • davekozg
  • 力荐

Jared Leto的腿比女人还美!!!Jared Leto的腿比女人还美!!!Jared Leto的腿比女人还美!!!Jared Leto的腿比女人还美!!!【说正事,这热血抗艾片真是百年难遇地好啊,仔细想想,能把life outweighs money这种俗道理包在热血的外衣下讲得这么动情深刻。fuck yea cowboy!!!!

12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满眼都是演技的片子,编导的功力都放在了两位戏霸身上了,一个皮包骨,一个异装癖,不是剧本给了他们多少戏肉,剧本多么偏袒他们,真的是这俩戏霸在用生命来演戏。其实这个从非法走私药物逐步到为人权抗争的故事本就很精彩,如今在两位戏霸面前,能让人印象深刻的也就是他俩的神演技了。★★★★

1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艾滋是那头无法驯服的野牛,骑上它掉下来只是时间的问题,很好的比喻。

16分钟前
  • 走马
  • 推荐

用最轻松的态度拍出了最沉重的题材,完全不加煽情的感染人心。男演员们演技都大发了,今年Jared Leto不拿最佳男配我特么就撕逼!!!!

1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剧情很平淡,几位演员奉献了他们人生最精彩的表演,不知道马修是怎么样把自己那张帅脸变成电影里那副纵欲过度的屌丝样的,再让我感慨一下演员这个职业太不容易了…我家少爷今年不得奥斯卡最佳男配我就自宫!我就自!宫!我话放在这儿了学院不举的老头们你们看着办吧!【谁管你﹁_﹁

21分钟前
  • 小小鱼
  • 推荐

很不错的艾滋题材电影,同时涉及大量LGBT话题,本以为马修·麦康纳瘦成柴骨的奥斯卡级演技才是重点,但却是杰瑞德·莱托妖娆迷人的易装表演抢走风头惊艳全场。

2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药贩子的故事”只是个吸引人的题材,其实这部电影和去年的《瘟疫求生指南》一样,描绘了80年代的美国,多数治疗艾滋病的药品还未合法的时候,病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LGBT群体的状态(还是用一个非常直的直男的故事来说的)。电影的开头非常好(后面再主次分明点就更好了),演员们非常勇敢。

2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这种题材也可以这么励志,美国人真的够了!

32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瘟疫求生指南》的剧情版延伸,配合那个纪录片,将会了解他们的更多困难。这种正邪分明的片子虽然简单,但看起来很过瘾,两位男演员的努力让这部片子更有魅力。有几处细节很棒。比如超市遭遇旧同事,一场戏就把男主的立场和两位演员的关系转变都带出来了。杰瑞德·莱托比很多女演员都有魅力

3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没有特别的惊喜,但耐看啊。演员没得说,大卫·O·拉塞尔应该好好观摩。看到杰瑞德·莱托投向马修·麦康纳的蓝眼睛,才想起来就是《梦之安魂曲》海报上的那双眼睛。

39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一流的表演,除口音尚可辨识,麦康纳已经完全成为了剧中人,Leto的表现也非常惊人,值得敬佩。平凡人在不平凡的状态下做出了超凡的选择,一个混混到民权斗士的转变之路,人终于超越了疾病。

4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马修麦康纳和杰瑞德·莱托,他们两不拿小金人真是没天理。现在打赌,2014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男主或最佳男配,他们至少一个,若没得奖我吃键盘,上图。立此为据!!8.6(PS:键盘君终于舒了一口气,2014-3-3。= =!)

44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生动再现了80年代艾滋病患者的生活状态和维权运动。从患者到药贩子本身就很励志,更何况他们对内不放弃生命、消除内部偏见;对外利大于弊的走私药与弊大于利的药监局之间相抗衡,温暖有力。两位演员真是用生命在演戏啊,用演技撑满全片!

4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只看马修迈康纳的演技就已经值得了,更何况剧本也还算出色。一个人的斗争和一群人的斗争。片子积极向上。美国这类电影有一个本事,可以把一切道德高地转化为一个个合理的细节。为自己活着、为了赚更多的钱、然后客观上拯救了一群人。只为私欲却成为了公德。除了女医生那条线索有些煽情,其他都还好。

51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纯剧情拍到这份上值了 男主男配的演技真心狂赞!

55分钟前
  • Fran
  • 推荐

男主、男配演技都破表了。上次见马修.麦康纳还是<林肯律师>里那个拉轰的帅叔,又屌又骚包,这部就眼窝眍䁖、腮帮塌陷、瘦到脱形的战艾斗士了。最诗意,是万千黄蝶绕身飞舞那一幕,如幻似真。对有些人来说,活着就是紧紧攥住意志力的缰绳,制服那头蹦跶公牛,尽量不从牛背颠下,能待多久,就待多久。

56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绝症不可怕,绝望才可怕。绝育不算难,绝欲才叫难。

5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jared太屌了 T.T

1小时前
  • April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