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血大风暴

恐怖片美国1988

主演:吉恩·哈克曼,威廉·达福,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布拉德·道里夫,李·厄米,杰拉德·萨尔汀,斯蒂芬·托布罗斯基,迈克尔·鲁克,普路特·泰勒·文斯,巴贾·乔拉,凯文·杜恩,弗兰基·费森,Geoffrey Nauffts,里克·齐夫,Marc Clement,斯蒂芬·布吉格沃特,帕克·欧文奥,丹·戴斯蒙德,达里乌斯·麦克拉里,卢·沃克,Charles Franzen,托内亚·斯图尔特,Zeke Davidson,罗伯特F. 科尔斯贝利,弗雷德里克·佐洛,马克·杰弗里·米勒,Ed Geldart,Ron De R

导演:艾伦·帕克

播放地址

 剧照

烈血大风暴 剧照 NO.1烈血大风暴 剧照 NO.2烈血大风暴 剧照 NO.3烈血大风暴 剧照 NO.4烈血大风暴 剧照 NO.5烈血大风暴 剧照 NO.6烈血大风暴 剧照 NO.13烈血大风暴 剧照 NO.14烈血大风暴 剧照 NO.15烈血大风暴 剧照 NO.16烈血大风暴 剧照 NO.17烈血大风暴 剧照 NO.18烈血大风暴 剧照 NO.19烈血大风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20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1964年的6月,一辆载有三位民权主义者的车辆被三K党所劫持,之后一行人音信全无。鲁帕特(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饰)和艾伦(威廉·达福 Willem Dafoe 饰)是两帮调查局的探员,他们被指派调查这起恶劣的事件,然而,当两人到达小镇开始调查时,却发现他们的工作遭遇了重重的困难,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们,更没有人能够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皮尔(布拉德·道里夫 Brad Dourif 饰)是小镇的副镇长,同时亦是一名坚定的三K党成员,个性粗暴邪恶的他常常将软弱温和的妻子(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Frances McDormand 饰)揍得遍体鳞伤。鲁帕特十分同情皮尔妻子的遭遇,随着时间的推移,皮尔的妻子渐渐对鲁帕特产生了感情,这让鲁帕特和艾伦看到了案件的突破口。

 长篇影评

 1 ) 密西西比在燃烧

《密西西比在燃烧》是一部拍摄于1988年讲述美国60年代黑人人权问题的影片,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1964年在美国南部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小镇,2个犹太男孩和一个黑人男孩失踪了,他们都是某个人权组织的成员。两个FBI探员来到小镇负责调查此案。他们在这里看到的不是简单的失踪案或谋杀案,而是熊熊燃烧的仇恨的火焰。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时两个饮水机,上面各自挂了牌子,一个写着“白人”,一个写着“有色人种”。在这个仍然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小镇,从镇长到警察到许多普通白人公民都有着对于黑人的极端的偏见甚至仇恨。这种仇恨从何处来呢?是什莫样的仇恨能驱使人们去杀人放火毁人家园而毫无愧疚与怜悯呢?同样的仇恨使得二战时上千万的犹太人被屠杀。 影片似乎并没有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这部影片的背景正是美国黑人民 权 运 动的高潮时期,美 国 国 会先 后 在 1 9 6 4 、 1 9 6 5 和 1 9 6 8 年 通 过 了 三 个 被 统 称 为 “ 第 二 次 解 放 黑 奴 宣 言 ” 的 民 权 法 案 , 从 法 律 上 彻 底 结 束 了 种 族 隔 离 和 种 族 歧 视 制 度。片中的案件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并且被认为是民权运动里程碑式的一个案例。不过电影并没有想拍成一部纪录片,尤其是后半部分,简直就是一部情节有些老套的好莱坞式的伸张正义的电影。我不知道影片是否想讽刺FBI的办事能力,片中那些FBI探员身着一式的深色西服,看上去傻乎乎的,而且招来200个FBI探员,居然毫无进展。最后还是Gene Hackman饰演的那个老探员招来自己以前当警长时的手下,以爆制爆才最终把那些3K党的杀人凶手搞定。该片的导演Alan Parker曾经执导过那部著名的英国电影《迷墙》Pink Floyd The Wall.

 2 ) 4星的理由

       电影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反映美国60年代黑人人权问题,更多是引发人们对人权的关注

    影片01:40分处,黑人警官偷绑市长在小房子里突审的一幕,是整片最大的亮点,有点宣宾夺主的感觉,嘿

 3 ) 群星荟萃,奥斯卡提名,豆瓣标记却不足两千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七号影库(Theater7)

一个地方罪恶的形成往往不是一时兴起的,而是长年累月堆积而成的。

评分:7.77丨影库榜:97


剧 情 简 介

1964年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小镇,三个民权主义少年神秘失踪,FBI探长艾伦(威廉·达福饰)和搭档鲁珀特(吉恩·哈克曼饰)被派往调查。

他们得知,三个少年失踪当天还在当地警局,并在晚上十点被释放,此后便没了下落。

调查过程中,两人发现小镇里充满谎言,工作遭遇了重重困难。

不仅如此,这里的种族主义十分严重,白人与黑人之间几无交流。

小镇里的白人很排外,面对FBI的问题什么都不肯说。

而黑人则因为害怕也是闭口不谈,调查工作陷入僵局。

更过分的是,在一个晚上,两人遭受到了袭击。

虽然人没事,但还是让艾伦无法忍受,他决定抽调人手开始严查。

原来,镇上有个叫3K党的组织,非常排外,宣扬种族主义。

他们经常对镇上的黑人实施报复行动,只要不听话就烧房子杀人,无恶不作。

艾伦相信,三个民权主义少年的失踪大概率与3K党有关。

在拜访小镇的副警长克林顿的时候,鲁珀特意外发现他也是3K党成员。

不过在问起案发当日行踪时,他声称一直和妻子在一起。

鲁珀特从他妻子的眼神中察觉到不对劲,他判断克林顿在撒谎。

于是,他准备找个机会趁克林顿不在家的时候,单独找他妻子谈谈。

交谈的过程中,两人对彼此都很有好感,不过他妻子依然没有说出当晚克林顿的去处。

与此同时,3K党对黑人的暴行愈演愈烈,事情正在变得更糟。

终于,克林顿的妻子因看不惯丈夫所作所为,说出了真相……


影 片 浅 析

非常冷门的电影,在写推文的时候豆瓣标记不到2000,但就是这样一部冷门的电影汇集了很多影视明星,尤其是一些著名犯罪悬疑片的主角都在里面。比如《电锯惊魂》中饰演竖锯的托宾·贝尔,《致命ID》中饰演凶手本体的普路特·泰勒·文斯,《三块广告牌》的女主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刺杀肯尼迪》饰演男主助手的迈克尔·鲁克,主角吉恩·哈克曼之后还主演了《窃听大阴谋》,对于我一个悬疑片迷来说,能看到这些演员在同一部电影中出现是多么神奇的事情。

影片中的故事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其中涉及了美国种族主义的代表性组织:3K党。3K党由1866年南北战争中被击败的前南方联邦军队的退伍老兵组成,是美国最悠久、最庞大的种族主义组织,经常通过暴力来达成目的。

影片也将3K党通过反派的形式呈现在了观众的眼前,他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甚至连法律都无法约束他们,虽然最终男主鲁珀特通过特殊的手段惩戒了他们,但是相比于犯下的恶,判决结果也未免太轻了一点。

一个小镇,罪恶连连,官匪勾结,无法无天,这已经不仅仅是种族歧视的问题了,我认为更多的是“扫黑除恶”的问题。影片最能让我联想到的不是近期正在发生的种族歧视引起的美国暴乱事件,而是疫情前期几乎每天都能上热搜的香港问题,且目前还未完全解决。

有个情节我印象深刻,就是在克林顿的妻子告诉鲁珀特真相的那晚,她在之前说的话,“仇恨并不是天生的,是教导的”,在影片中提到镇上孩子接受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对黑人有着深刻的仇恨,这就让像3K党这样的组织有了持续发展的助力,所以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人的思想是很难随着时间的流逝产生变化的。

影片结尾那一段以暴制暴虽然看着酣畅淋漓,也为让观众受虐的心得到些许的平复,但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要彻底改变一个地方的文化、习惯和信仰,只能从教育抓起,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否则只会出现像电影中或是现实里发生的一样,FBI(警察)抓一个,人家法官给你放一个,因为他们根本就是穿同一条裤子的。



以暴制暴始终不是最佳选择,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从根本着手,这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去努力的。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七号影库(Theater7)

专注分享最值得一看的悬疑片

作者:小九 审核:小七

 4 ) 仇恨,是被教育的 --《烈血大风暴/密西西比的燃烧》

片名:《Mississippi Burning》(《烈血大风暴/密西西比的燃烧》) 年代:1988年 国家:美国 导演:Alan Parker(艾伦·帕克) 主演:Gene Hackman(吉恩·哈克曼);Willem Dafoe(威廉·达福);Frances McDormand(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Brad Dourif(布拉德·道里夫)

1964年肯尼迪总统提交到国会的《民权法》终于被参、众两院审议通过,《民权法》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以联邦法的形式禁止在社会公共领域里的种族歧视,也即是说,该法案的通过美国黑人在法律上拥有了跟白人完全一样的平等权利。可是,在南方传统的几个蓄奴州,仍然保留种族歧视的地方法律,即便有了保障黑人平等权利的联邦法律,也并不意味着南方的黑人马上就迎来了与白人同样的平等权利。

电影的背景故事正好发生在《民权法》通过的1964年,三名怀着“人人生而平等”理想的大学生来到密西西比州一个小镇进行民权宣传运动,活动结束后,三名民权主义者准备驱车返回北方,三人中包括两名白人以及一名黑人。车子刚刚开出小镇,就被一辆警车以超速拦截,警车上是包括小镇副警长在内的三K党成员,之后三人音信全无。联邦调查局派出艾伦﹒沃得和鲁珀特﹒安德森两名探员前来调查此事,艾伦得是一个坚持原则的理想主义者,却因坚持原则手段显得不够灵活。而来自于南方小镇的鲁珀特因为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深谙南方小镇的人情世故,更懂得变通。两人都有着为黑人平权的理想,推动社会平等的理念,更有着坚决惩治恶人的决心。

然而,当两人到达小镇开始调查时,却发现他们的工作困难重重,在这里看到的不是简单的失踪案或谋杀案,而是熊熊燃烧的仇恨的火焰。在这个仍然实行种族隔离的小镇,从镇长到警察到许多普通白人公民都有着对于黑人的极端的敌视和仇恨。地方警察不但不配合还对两个联邦探员,还戏谑忽悠他们。两个联邦探员对若干白人民众的调查访问,得到的答案是这三个人故意跑到什么地方躲起来,黑人对两个探员的态度是一种避之不及的恐慌,两人在这个小镇不停忙乱却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时间离林肯解放黑奴制度已经过去一百年,黑人成了自由人,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也从法律层面给予黑人以公民地位,但是在这些极端的南方州,黑人却依然没有参与政治选举,没有担任法庭陪审员,甚至缺失作为证人在法庭作证的基本权利。生活在南方小镇的白人一代又一代被教育对黑人的仇视,他们积累着南北战争被打败的那一天就产生的敌意、仇视,然后再口口相传教育下一代,小孩从小在学校就被教育种族隔离的正当性和对黑人的仇恨,他们甚至对孩子和教民援引圣经里的话来证明对黑人仇视的正当性。当马丁﹒路德﹒金引领的黑人民权运动已经胜利在望,其平权运动也开始波及保守的南方小镇,即便善良的白人也充满危机感,害怕黑人的崛起,更别说是白人至上主义的三K党。因为白人的仇视,及自身权利意识的淡薄,大部分黑人习惯了逆来顺受,一百年的时间并没有改变这个小镇的观念。

白天的南方小镇祥和平淡,夜晚却充满戾气和凶杀。 即便在两名联邦探员来到小镇调查,三K党依然公开对黑人攻击,肆无忌惮地烧毁黑人的房屋、教堂,为他们提供线索,甚至只是交谈过的黑人,在警察的眼皮底下被殴打杀害。对于极端保守的南方小镇,以及生活在小镇的部分黑人或者白人来说,没有对权利的诉求,就没有这些杀戮和伤害,那么就可以维系某种不平等的平衡。一百年美国的向前发展,不仅仅是把美国推向世界上第一强国的位置,人民的民主意识也开始渗透到各个角落,权利意识也从北方吹向南方,为了帮助南方黑人权利意识的觉醒,无数北方怀有理想的民权主义者来到南方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教育。即便没有冲突,没有报复性的杀戮,黑人也开始不再甘于这样的和谐,一个没有平等的稳定没有意义,更不要说这样的稳定是用屈辱和不公换来的。于是,我们影片中看到举着小旗子抗争的黑人游行队伍,即便被扯掉小旗子,依然坚持游行表达自我的尊严;看到即便教堂被烧毁,依然有牧师站在教堂的废墟上,告诉大家相信上帝,而作为上帝的子民,大家生而平等。

黑人的抗争也让部分当地白人内心的善良被唤醒,小镇副探长是三K党成员,其妻子却有着不一样的价值取向,她同情黑人,鄙视三K党的残暴。鲁帕特和副探长的妻子在调查案件的接触中产生了感情,这让这起谋杀案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口,通过副探长妻子提供的线索,两名探员找到被枪杀的三个民权工作者的尸体,并对杀害三个民权工作者的三K党包括副探长在内的成员分个击破,让这批暴徒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影片的最后,一群人包含白人和黑人在内的小镇居民站在被烧毁的教堂废墟上一起歌唱圣歌,历史在这个小镇终于翻开了新的篇章。

本片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变,而真实历史正义并没有得到立即的彰显,相反曲折得多。三名大学生被暗杀以后,联邦调查局手上掌握的证据就只有个别涉案人员的供词,缺乏主要的物证,且对谋杀案的起诉是州政府的权力,没有证据,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联邦调查局并不信任州政府官员,并未向他们提供少得可怜的证词及证人,导致这些杀害民权工作者的三K党成员并没有被以谋杀罪提起诉讼。1967年,该案件几经周折终于得以侵犯民权为由对杀人者提起诉讼,在以当地白人组成的陪审团最终裁定被起诉的19名被告中的7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其中甚至有两人被判侵犯民权罪最高的刑期10年。这在美国民权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在有着传统种族歧视的地方,由当地的人民组成的陪审团也认为这样的罪犯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1964年《民权法》通过的第二年,国会又通过了新的《选举法》,1968国会又通过了进一步的《民权法》,从法律上彻底结束了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制度。即使在南方,一样不分肤色,人人生而平等。

欢迎关注法律电影公众号“大抵浮生如梦”。

 5 ) 《密西西比在燃烧》电影剧本

《密西西比在燃烧》电影剧本

编剧:〔美〕克里斯·杰洛姆
翻译:何正

译者的话:1989年,美国较有权威的“全国影评人协会”授予影片《密西西比在燃烧》以“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摄影奖”,这对于美国电影来说,是少有的。此片曾获1989年美国“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但最后却败于《雨人》,于是有人认为,“全国影评人协会”的褒奖,是弥补了它未能捧回“奥斯卡”奖的遗憾。这部影片以六十年代初美国南部地区三K党种族主义暴行为背景,以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唤起了美国人内心的共鸣。目前在美国有些地区,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未用三K党的嚣张形式出现,由此看这部影片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正如导演阿兰·帕克所说:“我尽量让对历史真相一无所知的一代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以引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因为种族歧视现象至今还在他们周围发生。”这就是导演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作者在处理上述严峻题材时,基本上是按照美国电影企业需求的方式进行的,也就是赋予影片内容以“侦探片”形式与风格。同时,作者也通过影片叙事,表现了两个不同性格的侦破人员:一个是具有南方背景的安德逊,另一个是主张以传统方式进行侦破活动的华德。两人在侦破步骤、办案方式以及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中出现的矛盾也构成了影片引人入胜的情节,而安德逊的侦破方式最后取得成效,事实上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者的基本观点,即在特定条件下,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也许是可取的办法。

乡村公路·夜晚
一辆福特牌旅行车的前灯划过乡村浓密的树林。
福特车疾驶至转弯处后,急转入一条乡村马路,但又突然放慢速度,让人感到惊异。
驾驶汽车的是一个20岁的白人青年斯威纳;他惊恐地注视着驾驶席上的反光镜。
他发现有一辆汽车紧紧跟在他的车后。
斯威纳再次放慢速度,然后,放下车窗,伸出手臂。向后面的汽车挥手,示意请他们超越他前驶。
但是,后面那辆汽车依然紧跟在斯威纳的车后。
斯威纳身旁的另一个白人青年戈德曼冷静地问:“我们怎么办?”
斯威纳耸了耸肩,不予回答。
接着,他突然加大油门。旅行车疾驶而去。后面那辆车也加快速度。
一前一后,两辆汽车在追逐。令人奇怪的两辆汽车都未开车灯,而且人们也隐约看到,除了这两辆车外,还有两辆汽车疾驶在后。
斯威纳集中注意力,紧握驾驶盘;他又急转弯,使汽车扬起一阵尘土,也终于摆脱了后面的几辆车。
就在这时,后面的几辆却开亮所有车灯,其中有一辆还亮起车顶的红色警灯。

乡村马路·夜晚
斯威纳再次放慢自己的车速,开始迷感不解,然后是稍感轻松。
斯威纳:“上帝,我想这正是另一个警察,谢天谢地!”
斯威纳身旁的戈德曼也松了一口气,他转身后望。
坐在汽车后座的是一个黑人青年詹姆斯·查内,也是20岁左右,他并不像两个白人青年,他不去望车后的情景,相反,他紧咬嘴唇,显得不安地说:“斯威纳先生,我不会向上帝说这些的,即使上帝也怕这一带警察的话。”
斯威纳转身向他微笑。
査内正视前方,脸上毫无表情。
突然,几支强光灯从窗外,直射驾驶席上的两个白人青年,然后又转向黑人查内的脸。
一个带浓重南方口音的人说:“你们开得很快啊!”
斯威纳探头窗外,想了解车外的情况,但是,在强光的直射下,他什么也看不见。
斯威纳:“伙计,让我喘口气,你把我们吓坏了!”
男子的声音:“别叫我‘伙计’,犹太小伙子!”
斯威纳困惑地:“好,不过你要我叫你什么?”
车外无人回答。
车内,黑人查内依然正视前方,一言不发。
车外有人说:“就是别叫他警长!”
车外有儿个人在谑笑。
戈德曼透过强光终于发现一个刷白的脸出现在车窗前,他身后还有六个人。
那白脸男子吼道:“别笑了!”
斯威纳安慰戈德曼说:“别怕!我们没事!”
突然,斯威纳的头后出现一只手,手中握着一支手枪;手指扣扳机,在“砰”的一声中,斯威纳的脑袋顿时进裂。
这是1964年6月21日。

华盛顿的一座办公大楼·早晨
一个50余岁的男子安德逊匆匆穿过大厅,朝电梯走去。
他来到一座电梯前。电梯内已有10余人,但是,他仍然挤入,不时向电梯内的人点头招呼:“嗨。弗莱迪、汤姆,都好吗?”
他边说,边把衬衫的边沿塞进裤腰中,但是,他还是显得不修边幅。
乘客甲:“罗比,怎么样?”
安德逊:“不错,今天早晨,在楼上,同头儿有一个重要约会!同头儿个别面谈!”
众人点头。
安德逊自若地同众人交谈,他的南方口音十分明显,就同电梯内的其他几个人一样。
电梯内有一个中年男子,他显得清瘦,一言不发,站在电梯的边上。他的皮鞋擦得锃亮。服装合身,拎着公文箱,默默地瞥众人一眼。
安德逊似乎感觉到他身后站着他认识的这个华德,便收起笑容,同他招呼:“你早,华德先生!”
华德彬彬有礼地:“你早,安德逊先生!”
电梯不时停驶,再关上门,上升。
走出的乘客出门时,安德逊总是随和地对他们说:“先生们,一切顺利!”

电梯内·早晨
电梯内只剩下安德逊和华德两人。华德注视安德逊。安德逊喘了一口气。发现华德穿着整洁,仪表大方、洒脱,便把自己的皮鞋在裤管上擦了一擦。
电梯停驶,梯门自动开启。安德逊客气地闪在一边,让他先走出,然后再随华德,直向楼层深处的一扇橡木大门走去。安德逊惊奇地发现,华德也是去见领导的。

费城的主要大街·下午
一辆黑色政府公用车疾驶在密西西比州费城的一条多尘大街上,然后停在街心花圆旁。
华德坐在车上,他摇下车窗,向一个身着套装的老人询问。
华德:“对不起,先生,能告诉我警长办公室在哪儿吗?”
老人对华德的穿着、汽车和地方口音稍感惊奇,稍稍犹豫后,向华德指示方向,最后又作了一个怪相,朝地上吐了一口吐沫。

警长办公室·下午
当华德和安德逊穿过玻璃门,进入办公室,警长的三位助手顿时停止笑声。
警长的助手塞西尔·普莱斯端详着这两位一身黑色套装的来客,就像这两位是从星球上来的外星人一样。
安德逊面带笑容,俯身低声对普莱斯说:“小伙子,请通报警长。华德先生要见他!”
普莱斯做了一个鬼相,起身就朝一边走去,将安德逊冷在一边。
安德逊而露愠色,冷眼观看普莱斯。
普莱斯傲慢地:“假如你们两个是记者,最好离开这儿。”
安德逊摇摇头,依然盯视普莱斯。
普莱斯:“那你们是干什么的?”
安德逊:“你就对他说,华德先生要找他谈谈,行吗?”
普莱斯转身,瞥了一眼华德后,便向桌旁的一扇门走去。
华德环顾四周,然后走向墙旁的一张长凳,坐下。
不一会儿,安德逊也坐在他身旁。
普莱斯从那扇门中出来,随手关上房门。
普莱斯:“警长有空时就出来。”
华德:“谢谢!”
安德逊不悦地盯视普莱斯。
过了一阵。
华德和安德逊依然坐在原地,只是手臂的肘部已显露汗迹,说明他们已坐了很长时间,但是,桌旁的房门却始终紧闭着。
这时,门旁却出现了好几个当地居民,他们一言不发,注视着两个陌生人。
安德逊拿出手绢,擦汗。华德面无笑容。
稍后,又有一些当地居民来到办公室,有两人站在门旁,像在守卫。
门开启,出现一位照相师,他穿着挽卷起袖子的衬衫,长得开朗,像个青年。
普莱斯见他进来,不悦地说:“你来凑什么热闹?”
照相师耸耸肩:“我也不知道!没事!”
说罢,他站到墙边,似乎是不愿离去。
安德逊转向华德,冷静他说:“华德先生,我们已坐等了一个半小时、你是想进去同那人谈,还是坐在这儿傻等!”
华德摸了摸下巴,环顾周围,说道:“好吧,你过去在这一带干过。你有什么想法?我们是不是闯进去?”
安德逊看了他一眼,接着说:“让我来安排这次会见,行吗?”
华德:“行啊!”
安德逊起身,整了整衣服,看了一眼正在照相机上装胶卷的照相师,朝他点广点头,然后转身,快步走向警长的门,猛力撞门,在“砰”的一声中,闯入室内,然后大声吼道:“你他妈的给我出来!”
三个助手见状,纷纷蹲在桌旁,掏出手枪。玻璃门外的当地居民也掏出手枪或端起长抢。

警长办公室·傍晚
安德逊斜眼看了一下这些人物手中的枪支武器,毫无所动,径直进入警长的房间。
照相师先是紧张地看着这个场面,然后竟笑了起来。
华德依然坐着不动,只是一只手伸入自己的上衣襟内,准备随时取出手枪。
这时,警长劳伦斯·雷内红着脸,从房内出来。
雷内:“你们是什么人?”
安德逊也伸手入上衣襟内。室内在场的人都把枪口对着他。
安德逊却取出一个皮套,原来是联邦调査局的工作证。
安德逊:“联邦调查局的。”
在场的人都将武器退了子弹,有的还悄悄地放低了武器。
雷内:“行啊!”
安德逊指了指依然稳坐在凳上的华德,对雷内说:“这位是特工人员阿仑·华德先生!”接着又把警长介绍给华德:“这是警长劳伦斯·雷内。”
华德坐着对雷内:“你好,警长。我要你知道,我欣赏你的合作。谢谢!”
雷内:“什么?”
华德冷静地转向安德逊:“安德逊先生,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到一位能修这扇门的人,而且要马上找到。”
安德逊冷静地看了华德一眼,然后点头表示同意。这时,华德起身。
华德对警长说:“警长,请你腾出两张桌子,就今天用。明天。我们得在城里找一个较好的地方。”
警长满脸绯红,他转向助手普莱斯。
雷内对普莱斯说:“就这么办。”
当地居民们睁大双眼,从门旁看着这个场面。
照相师先看安德逊,然后又注视华德,他无法决定哪个人的神情更吸引人。最后。他拍了一张黑白全景。

先是一张照片,接着是从报刊上剪下来的一系列黑白新闻照,组成一套照片展览。
照片中先出现的是雷内警长和他的助手普莱斯,两人都截着相同的宽沿帽,身佩擦得锃亮的左轮枪。
然后,是一张张照片,表现出1964年密西西比州那晓白镇的景象,其中有:
……白人站在他们的卡车旁,车的后窗贴着南北战争期间南方“州联合”的旗帜。
……一个衣冠不整的农民和他的儿子站在路旁,身旁是一幅已经模糊不清的招贴画,上写“夏季自由”——这是黑人投票登记站。
……黑人农民用简陋的农具在地里劳动。
……一个黑人妇女在擦眼泪,她正向身穿海军陆战队制服的儿子告别,以送他上战场。
……一群满脸堆笑的白人步出教堂。
……十余个三K党徙手持酒瓶,走过一堆篝火,火光在深夜照亮了四周。
……几个人默默地坐在酒吧间,观看电视机上通俗歌星晓比·杰克的节目。
在这套照片的上方,出现一个总标题:
密西西比在燃烧

一家汽车旅馆的房内·黎明
安德逊和华德以及新来的四个人站在汽车旅馆的停车处。
华德指着他放在车顶上的一包卷宗说:“他们深夜先以超速为理由抓住了那三个青年,午夜以后,又放了他们,这是警长办公室的人说的。这三个人当时是向西行驶……”
安德逊咳了几声,华德注视他,然后又继续说:“那里只有一条路,然后又分成两股,因此,我们应分成两组,每组两人,访问每一户人家。我要这一带的每个人都说,明白了吗?”
四个新参加的探员点头。
华德又转向安德逊:“安德逊先生,你有理由怀疑警长办公室的人提供的材料吗?”
安德逊笑而不语。
华德又转向那四个新成员:“我的助手在参加联邦调査局工作前,也曾在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地方当警长。这段经历也许使他从总的方面怀疑南方的强化治安法。是这样吗?安德逊先生?”
安德逊收起笑容,摇头:“不是的,长官。”
华德点了点头说:“那咱们就从头来吧!”

乡村公路·早晨
安德逊面露笑容,坐在另一辆黑色的政府公用车的后座上。
他的驾驶员正是长得像华德那样面目清秀的布尔警员。他一身黑色套装,斜条领带上佩着一个别针,身旁放着一个小笔记本。
安德逊问管布尔:“你这身打扮是哪儿学的?”
布尔瞥了他一眼,然后微笑着说:“长官,是在警员顸备学校,你呢?”
安德逊咯咯地笑了起来。他接着眺望车窗外,顿时,收敛笑容:“开到那边!”
前面有一辆拖拉机,一个农民正在操作。
安德逊:“这家伙可能是从监狱出来的。”
布尔:“是该找个人谈谈了。”
两人步出黑色轿车。拖拉机手发现两人后,就在200米处停住了;他随即走下拖拉机,朝着远处的密林走去。
安德逊和布尔眼看他消失在远方后,也停步。
布尔:“这是什么意思?”
安德逊:“咱们再去个地方好吗?”
说罢,就重回汽车。
布尔犹豫了一下,然后随安德逊朝汽车走去。

农舍前·早晨
黑色政府公用车停在另一座农舍外的院墙前,两人下车。
布尔朝农舍问道:“嗨,有人吗?”
无人回答。
两人走上回廊,推开玻璃门。
布尔:“早晨好,家里有人吗?”
透过玻璃门,他们可以发现,有人匆忙离开厨房的迹象:桌上满是正在准备饭菜的食物,碗中有生鸡蛋,一头刚剥的洋葱。
安德逊:“见鬼!”
说罢,他径直进入房间,使玻璃门发出“砰”的一声。这声音促使布尔说:“嗨,你不能这样干。你想干什么?”
安德逊朝炉子走去,关掉了煤气,煤气炉上的煎锅正在冒烟。然后,看了他的年轻伙伴一眼,没有答理他,就离开厨房。

乡村公路·早晨
这次是安德逊在驾驶,车速很快。
布尔一手按住笔记本,另一只手试图写什么。
黑色轿车驶过一座农舍时,他眺望窗外。
布尔:“长官,我们怎么办?”
安德逊:“去看我的几个朋友。这比不受欢迎而浪费时间好。你说对吗?”
布尔:“好啊,不知要去访问的是什么样的人?”
安德逊转身,对他说:“把刚才我们离开的地方随便记上,行吗?”

汽车旅馆房内·夜晚
六位特工人员坐在华德的房内。
华德显得很生气,他注视着布尔;布尔也看华德,双眼中流露出喝过酒的眼神。
华德:“能告诉我,是什么魔鬼使你迷了窍,以致早晨没有去执行任务?”
布尔瞥了安德逊一眼。
华德对布尔说:“他帮不了你。”
布尔转移自己的视线。
布尔:“我们原来就没有明确计划。”
华德:“没有明确计划?过了两小时,你居然说,没有明确计划!”
布尔沉默不语。
一个特工人员卡尔里斯勒突然起身,眺望窗外,接着说:“你们看,那是什么?”
在场的特工人员都迅速掏出手枪,朝着房门走去。
这时,电话铃声响。
只有安德逊朝电话走去,好像他原来就在等电话一样。但是,他按住正要出门的布尔,要他先别出去。
安德逊对布尔说:“你刚才回答得很好。”
布尔:“谢谢长官。”说罢。他就随其他人夺门而出。
安德逊接电话:“喂!是我!你有什么事?”,边说,边眺望窗外的情景。
窗外,一个大十字架正在汽车旅馆的空地上燃烧,烈火熊熊。
火光照亮了正朝十字架奔去的几位特工人员。
安德逊叹了一口气,微微摇头。

汽车旅馆空地·夜晚
安德逊漫步在漆黑的空地上,斜眼观看火光熊熊的大十字架。当他看到华德时,他快步上前,抓住他的手臂。
安德逊对华德说:“嗨,头儿,过来一会儿!”
华德:“别抓我的手臂!安德逊先生!”
安德逊咯咯笑了起来,让华德朝大十字架的正面走去,自己停步,背朝大十字架,使他的巨大身影出现在临街的房上。
华德发现安德逊对自己的手法十分得意,便对他说:“你现在又在耍什么把戏?”
安德逊根本没有去看华德。他只是冷静地说:“我刚才接到一个电话,是今天同我一起喝酒的朋友打来的。他是附近晓克多后备队的指挥官。他对我们的问题表示同情。”
华德:“什么?”
安德逊:“因此,他要他的手下的人关照一点,有一个看门人刚才来说,他找到一辆被烧毁的福特旅行车,是在波格·希托的沼泽地找到的。”
华德凝视着安德逊,随即说:“那咱们快去。”
安德逊又抓住他的手臂,从远处看,他这是一种友好的姿态。
安德逊:“不行。眼下,人们都看着我们呢,他们正在看我们是否欣赏他们的演出场面。一小时左右,我们可以从后面去,悄悄干,你同意吗?”
华德深深吸了口气。他感到为难,但是最后还是同意了。他掏出手枪,向他的人挥手示意,要他们回来。
华德对众特工人员:“先生们,回来吧,那儿不值得去找,去搜索。”

沼泽地·夜晚
一个年迈的印地安人在黑暗的沼泽地中行走,他扶着树干,一步步前进。
他身后是6个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人员,他们成单行,紧随他身后;由于在沼泽地中步履艰难,他们手中的手电光柱便不时在黑暗中晃动。
安德逊转身回顾他身后的华德和布尔,两人的漂亮套装都沾满污泥,裤管都陷入沼泽地的泥水中,安德逊不禁笑了起来。
印地安老人:“你看见没有?是我对他说的。”
安德逊听着印地安人的话,快步上前。他用手电照亮前方,果然发现那辆被烧毁的旅行车,深陷在沼泽地的深水中。
福特旅行车的车顶已呈白色,这说明是经大火烧毁的,使金属已经变形。
印地安老人站在沼泽地中微微摇头。
华德步入深水,不顾泥水齐胸,边用手电照亮车内,边骂:“这帮混蛋!”
华德:“是的。”
特工人员卡尔里斯勒从水中掏出旅行车的牌照:MISS(密西西比)H25503。
卡尔里斯勒:“是这辆车的。”
华德向他身后的特工人员布置:“你们三人到那边,沿汽车的外圈走,肩并肩。我要找被害人的尸体,看他们会不会杀了我。布尔!”
布尔:“在,长官!”
华德:“你开车回到农舍后面的半英哩处,借打个电话。我要黎明前来50个人支援。你明白了吗?”
布尔:“明白,长官!”
布尔要离去,安德逊在他身后低声叫住他:“客气些,然后再掏枪。”
布尔笑了。突然,华德身旁出现有人落水声。
原来印地安老人落入水中,淹没了手电。
稍后,他从水中站起,手中抓着一条噬鱼蛇的尾巴,蛇的脑袋已经没有了。
华德转身注视他,向他点头:“谢谢!”

沼泽地·早晨
50位水手打扮的支援人员肩并肩地行进在沼泽地中,搜索着每尺土地。
整个地区已经搜索一遍;众人都向满是尘土的马路走去。
安德逊满身是泥,他也朝马路走去。
这时,卡尔里斯勒叫住他:“长官?安德逊先生?”
安德逊:“是我。什么事?”
他说着急忙朝一条绳索走去;他看到了问题所在。
原来警长雷内和他的助手普莱斯就站在一群看热闹的新闻记者中间,两人面呈愤怒之色。
安德逊:“先生们,我可以帮助你们吗?”
雷内恼怒地:“你们来这儿干什么?活见鬼!我是从我内弟那儿听说的,他就住在附近。”
安德逊露着带有倦意的微笑,轻快地拉起绳索,对雷内说:“要是你知道这儿发生过什么事情,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电话到我的旅馆来。”
雷内凝视安德逊,普莱斯在一旁搭腔。
普莱斯:“你这是什么意思?”
华德在两人身后走着,他也是显得十分疲惫。
华德向雷内和普莱斯问着:“先生,你们来此,我们很高兴,让我给你们看看,我们找到了什么!”
雷内警长不得不转身,向华德点头招呼。
雷内:”那好啊。还有镇长要我通知你,今晚上拉姆塞老人请你和你的手下吃晚饭!”
安德逊发出咯咯的笑声。
华德向他示意,要他别笑。
华德对雷内说:“那太好了。我们先去取东西吧!”
安德逊举手,对华德说:“华德先生,你要一位照相师随你去那儿吗?好替你们那批人和找到的汽车一起照张相!”
华德瞟了雷内警长一眼,然后朝安德逊点头,并且说:“完全可以。我们带一个人去那儿!”
安德逊点头,然后向那个照相师招手,示意,要他过来。
照相师穿过绳索,向安德逊挤了挤眼,然后随众特工,进入沼泽地。
安德逊面带笑容,目送他们离去,然后,转向卡尔里斯勒,对他说:“你知道有的时候怎样对付那些人吗?”
卡尔里斯勒笑着说:“我有数,长官!”

餐厅·夜晚
十二位客人的晚宴上,气氛已经十分紧张。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坐在餐桌的首席,他左侧是镇长,右侧是阿仑·华德。
桌子的那端是山姆·鲍安,这是一个瘦高个儿,两眼灵活。他以浸礼会布道师的语调在说话。
鲍安:“我相信,今年夏天在密西西比发生的事件可能会决定几世纪后基督文明的命运。”
说着。他瞥了两个联邦调査局人员一眼。
华德漫无目的地看着远处。
安德逊正在看他对面的一位漂亮的黑发妇女。
这时,这位妇女向一个黑人女佣挥手招她过去,然后同这个女佣耳语了几句。
鲍安继续说:“先生们。问题是耶稣基督的敌人……”
他不得不停住。黑人女佣已来到他面前,为他斟咖啡。他点头,向她表示谢意,接者又继续讲话:“耶稣基督的敌人……”
黑人女佣问着鲍安:“要糖吗,鲍安先生?”
鲍安容忍她的出现与发问,点头。
黑人女佣将糖缸放在他的咖啡杯旁,离去。
鲍安继续说着:“基督的敌人促使基督教的强化治安官员不得不用武器自卫,是不是这样?”说罢。鲍安得意地背靠椅子。
安德逊注意到那位漂亮女郎面带微笑注视着那个黑人女佣,以示赞赏她的配合。
黑人女佣面无表情,但是两眼在闪闪发光。
那位迷人的妇女随即直接注视安德逊,她知道他是看出了她的手法。
只有鲍安本人却什么也没有觉察,甚至还向华德提问。
鲍安向华德问着:“华德先生,请问你皈依什么教?”
华德微微摇头:“我相信欢乐是上帝出现在你我中间的最肯定标志。同样,仇恨是魔鬼出现在你我中间的最肯定标志。”说罢,才第一次正眼注视鲍安,然后又说:“鲍安先生,你整夜如此诚心地树立起来的那种仇恨不禁使我想起,任何真正的教徙都会感到羞耻的。”
鲍安的得意神情在他脸上顿时消失,转为绯红。
晚宴席上出现长时间的沉默,极大部分女宾都低头看自己的手,显然,她们都感到发窘。
那位漂亮女郎也看自己的手,不过,她这样做,正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微笑。
华德:“正因为我是圣公会的,因此,这么说是必要的。”
说罢,他颇有教养地叠好自己的餐巾,放在盘子上。
鲍安晃动了自己的身体和坐姿,就像要起身一样。
坐在餐桌首席的老人向镇长点头。
镇长立即起身说:“也许我们该去书房,尝尝拉姆塞先生的上等雪茄和美味名酒了吧?”
女宾立即起身,离席。
华德却依然坐着,注视鲍安。
安德逊冷冷地注视着这场面说:“好啊,'这是第一回合吧!”说罢,也站起。

书房·夜晚
华德独自站在书房的一角。
鲍安站在另一端,周围有五六位客人。
安德逊吸着雪茹,说:“镇长先生,先生们!”
镇长走到他身边,雷内警长和普莱斯紧随替他,站在他背后。
镇长对安德逊说:“安德逊先生,我可以说,我有理由期望,你作为南方人会使我们此地居民对你的情谊超过对你的上级的情谊。”
安德逊耸了耸说:“我想事情要是真如你讲的,那他会发疯。”
镇长笑了,然后对他说:“你也许可以帮他懂得我们这儿的居民对待外来干预是不会好脸相迎的。这儿的居民认为那些大学生今年夏天到这儿来鼓动黑人去作选民登记,是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冲击。”
安德逊针对这句话回答说:“镇长先生,别担心,我并不是来这儿改变世界的。”
镇长:“那就好。”
雷内:“好,好。”
普莱斯在一旁也面露喜色。
安德逊补充地说:“我只是来抓几个杀人犯的。”
他呷了一口白兰地酒,笑着继续说:“不管如何,我想你们几位中,肯定有人了解这一带的三K党活动情况吧!”
安德逊说这番说时,脸上已无笑容。
镇长:“你怎么问这样的问题?”
安德逊:“前晚上。我们的旅馆面前有一场小小的演出,即使没有这场演出,也够了。”
镇长冷眼看着安德逊,说:“安德逊先生,这种事情不是随便说说的。你说的那种演出是作为一种力量在显示,是一种感情的标忐,这正是我们刚才谈到的。”
普莱斯点头表示同意,接着说:“你也许也可看作为一种警告。”
安德逊面无笑容,冷静地说:“我该怎样去看待那种小型集会呢?”
普莱斯:“你怎么看待都可以。”
镇长先注视安德逊,然后又转到普莱斯身上。
镇长:“对不起,安德逊先生。不过我们该去招呼我们的主人了。”说罢,微微躬身,然后朝拉姆塞老人走去。雷内警长和普莱斯随后紧跟。
安德逊目送三人离去,然后把剩余的白兰地一饮而尽。
当他放下酒杯时,他的视线正与那个漂亮女郎的眼睛相遇。
这妇女冷静地对安德逊说:“安德逊先生,你问三K党的事。难道你没有注竟,在座的客人中,鲍安先生正是全美三K党联合会的坛主?”
安德逊的惊奇表情使那个漂亮女郎十分得意。
妇女:“看来,联邦调査局并不是别人所说的那种高效率机构。”
安德逊脸上感到微微发烧。
安德逊:“我知道他是。我感到惊奇的倒是在这样的宴会上居然有人敢大声说这些事……以后提醒我,对你的言行切勿惊奇。”
这下是那个漂亮妇女感到脸上发烧了。
可是,两人也有一段时间没有交谈。最后还是安德逊先打破冷场。
安德逊:“请问你今晚出席这宴会的原因是?”
妇女笑着反问:“你的意思是说,我属于哪个准军事组织?”
安德逊也笑了。
妇女:“我是和普莱斯一起来的。”
安德逊严肃地;“他是你的朋友?”
妇女:“不,是丈夫。”说着正面注视安德逊,企图了解他的反应。
安德逊突然感到迷感不解,他仰望着天花板。
普莱斯夫人:“安德逊先生,你喜欢像英国人那样开玩笑吗?”说罢,就转身朝房间那端的甜食桌走去,安德逊目送她离去。

沼泽地·夜晚
一批人穿着长统胶靴。手持手电,正在搜索池塘。
那个年轻照相师与这批人一起在泥泞的池塘中行走,偶尔用手电照亮稠密的芦苇和杂草。
安德逊找到一棵树,靠着树干稍息,他依然系着晚宴时的领带。
华德来到他身旁,显得同样困乏、疲惫。
安德逊:“头儿,你也许需要去躺一会儿了。这是一场战斗,你知道吗?”
华德摇头说:“他们必须在廿世纪的某个时刻同我们汇合。我肯定他们都懂。”
安德逊微笑着摇头:“好啊……我说了,这是一场战斗。”

教堂·夜间
在漆黑的夜空,木质结构教堂的白色轮廓显得特别鲜明。
这是密西西比州费城的黑人联合教堂。
在寂静的四周突然出现一片奔跑的脚步声。
“轰”地一阵爆炸声,炸飞了教堂。

另一座教堂·夜间
浸礼会的梅里迪安教堂也被炸。
爆炸后,好几辆汽车疾驶远去的声音划破了这寂静的夜。

又一座教堂·夜间
一辆汽车在一座不高的教堂前停下。
一个人放下车窗,扔出一个汽油燃烧瓶,燃着了教堂的墙壁,冒出熊熊烈火,火光映照着黑夜长空。

又是一座教堂·夜晚
三辆汽车汇合在另一座教堂前。
车灯照亮了一个黑人更夫,他浑身颤抖,注视着来人。
这几个人将他拖入黑暗中,殴打他。
有一个人则在教堂的中殿浇上汽油,然后扔上一根已点燃的火柴。

另一座教堂·夜间
一辆汽车从教堂前驶走,远去。
在寂静中,这辆汽车又驶回原地,从车中传出酗酒者的狂笑声。
一个人从车上走下,点燃一根火柴,朝墙角奔去,然后又快步跑回汽车。
车轮转动;汽车疾驶而去。
随即教堂爆炸。

汽车旅馆·夜晚
一辆政府公用车停在密西西比州费城一家汽车旅馆前。华德和安德逊下车。
布尔走出大门前来迎接两人。
布尔:“先生们,欢迎你们回来。华盛顿怎么样?”
华德:“大家都在等我们?”
布尔收起笑容,说:“是的,长官,出现了一个问题。”
布尔身后出现某个动静引起了华德的注意。
一个小老头身穿睡袍走进汽车旅馆的大门。他的妻子不安地站在他身后。
华德:“他是谁?”
布尔:“他是汽车旅馆的老板。他说我们明晨必须离开旅馆。”
布尔说着转身看进门的老板夫妇。
布尔对华德说:“显然,我们的事情不顺利。”
安德逊微笑,似乎感到这并不出于他的意料。
华德摇头,对布尔说:“把汽车旅馆买下。”
布尔:“什么?”
华德:“买下旅馆,布尔先生!”
布尔点头,要转身,可是又转向华德:“遵命,长官,不过出多少钱?”
华德耸了耸肩:“多少钱都要。”
布尔点头。
华德:“不过到别处去谈。我不想同他谈。”布尔朝老板夫妇的方向走去。
华德和安德逊等了一会儿,然后朝空荡荡的旅馆大门走去。

汽车旅馆餐厅·夜间
汽车旅馆的对外餐厅,一百余位特工人员拿着笔记本,坐在餐厅中。
华德站在一块黑板旁,黑板上写看:密西西比在燃烧。
华德:“先生们,也许你们已经听说,我要求你们写报告,一式两份,把每次访问、调查都写上。每天晚上交给特工人员全体会议。”
餐厅中出现了不乐意的低语声。
华德稍息了一会儿,然后指着黑板说:“这儿有第一次被烧教堂的档案名字,这要早于数周前发生的三人失踪案,这就引起了局里对这一地区的注意。”
华德再次停顿,他的下属在做笔记。
华德继续说:“今天下午,你们都听到了他的电台讲话。这就提醒你们,我们出现在这个地区已引起了传播媒介的注意……因此,我最后要求在座的各位在执行任务时,能够遵守职业准则,保持我们的局长引以为豪的整体观念……好,现在开始行动。”
众人起身。
安德逊站在门旁,对走过他身前的人说:“现在记住了,别在床上抽烟。”
众特工人员不禁笑了起来。
安德逊向众人招呼,祝他们晚安!

汽车旅馆·黎明
一队汽车鱼贯朝乡村驶去。一个特工人员在指挥交通。
年轻的照相师爬上树,摄下车队离开汽车旅馆的镜头。然后下树,上了安德逊和布尔的汽车。

农舍·白天
布尔企图进入一座农舍的正门。一个妇女从另一边出现,她迅速关上门,将布尔关在门外。
布尔转身,摇头。
安德逊和照相师靠在停在门外的汽车上,朝他微笑。
布尔点头:“行啊,我认了。我像你们一样糟糕。”

公路旁·中午
黑色的政府公车停在满是尘土的公路旁。
安德逊下车。他朝一家农舍的木栅走去,边欣赏在耕地一角盛开的野花。
布尔和照相师迷惑不解他这一手。
布尔问道:“怎么啦?”
安德逊:“没什么!”
这时布尔发现一个胸部发达的黑人农民和他的十四岁儿子正从地里朝他们走来。
布尔不禁喊了一声“噢!”,接着也学安德逊欣赏起野花了。
年轻的照相师突然感到不自在,他开始为两人拍照。
黑人与他儿子来到他们面前,面露微笑。
黑人:“你们都来欣赏野花。我和马克没有看见你们来。”
布尔斜眼注视他,原来他听不懂黑人浓重的南方口音。
安德逊耸了耸肩,说:“嗨,没人愿意同我们交谈,我们只能随便逛了。”
黑人爽朗地笑了起来。
黑人:“我叫泰利·威利姆,这是我儿子马克。”
安德逊点头招呼并作介绍:“这是布尔·梯米·阿金斯。我叫安德逊。”
黑人的儿子马克凝视照相师的相机。
马克问着照相师:“你要替我照相吗?”
照相师微笑,点头,表示同意。随即转了一圈,试图将黑人马克、野花和阳光都照下。最后拍了照片,大家都满意地笑了。
传来一辆汽车驶近声,他们都转身观看。
是一辆急驶而来的福特牌汽车出现在半英里处;汽车先是放慢速度,接着便停下,然后又转弯调头,疾驶而去。
安德逊转身去注意黑人的反应。
黑人威利姆紧咬嘴唇,狠狠地朝地上啐了一口,接着,便注视安德逊的眼睛,若有所感地说:“没有人愿同你们交谈的原因,是他们怕那样做违法。”
布尔再次斜眼看他,不解其意。
布尔:“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代表法律。”
威利姆:“这一带你们不成!”
安德逊点头,这时,他的神情严峻。他继续凝视威利姆,然后问道:“你们怎么会这么怕?”
黑人反问:“你们怎么又不怕?”
安德逊思索了一小会儿,笑了。

汽车旅馆房内·夜晚
安德逊坐在一张床上,看一本黑色的活页本。
他的房内有着百余本相似的活页本,上写“密西西比在燃烧”。
他合上其中的一本,打开另一本。这一本的标题是:“费城及梅里迪安地方机关志”。
他翻阅,发现其中有一页附有雷内警长的照片,便阅读照片下有关雷内本人的简历。
他又翻一页,发现普莱斯的照片,同样看了一下,阅读简历。
他又翮了几页,然后停止。
他从《梅里迪安哨兵报》上撕下一张已发黄的照片。这是一张婚礼照,背景是一座漂亮的百色房屋和草坪。
在照片中央是穿着制服的普莱斯,他旁边是穿一身老式结婚礼服的妻子。
普莱斯身旁的宾客都是身材高大、健壮的年轻人。
安德逊,咬着嘴唇,取出笔记本,抄下照片下方注着的人名。
接着,便仔细打量照片上的普莱斯夫人。

乡村公路·中午。
安德逊再次驾车。
他的犟劲使布尔和照相师在车中都紧抓门挡以求安全。
在疾驶中,布尔说话了。
布尔:“我想,你说过,这是吃饭的时候了。”
安德逊:“没错,不过,现在咱们也许该先去看看老朋友。”说着,他放慢速度,进入一条直通农舍小屋的土路,然后停车,准备下车。
突然,汽车的右侧遇到袭击,发出一声巨响,车内的特工人员急忙跳出汽车,掏出手枪。
一个黑人妇女瞪着双眼注视他们,稍后又转身进入玻璃门,根本不管汽车旁的特工人员。
布尔:“怎么啦?”
安德逊站直,收起武器。
威利姆从室内出来,对安德逊说:“我替我妻子抱歉,她不喜欢你们。”
汽车遭到“袭击”的问题弄清了。
黑人威利姆的儿子从室内出来,站在他父亲身后。他的左眼紧闭,嘴唇肿得变了形,面颊青肿。
布尔做了一个鬼脸,年轻的照相师大口吐气,表示惊异。
安德逊问着威利姆:“他怎么搞的?”
威利姆:“昨晚上从女朋友家回来的路上遭人殴打了……当然是他很多女朋友中的一个。”说着,转身朝儿子马克傻笑。
马克也笑了,随后以手掩嘴。
安德逊:“也许我们不该来这一带。”
威利姆注视安德逊,然后转身对自己的儿子:“怎么样?”
马克瞟了安德逊等人一眼,然后以浓重的南方口音,含混不清地说:“没有关系。不痛了。”说罢,又用手掩嘴,并且同父亲耳语了一番。
威利姆点头,对安德逊说:“他说,他只怕他母亲,因此,我想把她母亲支走,这样我们就好办了。”
安德逊注视着马克,点头。
黑人马克满意地笑了;他的嘴虽不能张,但两眼在闪闪发光。
年轻照相师笑着对他说:“你要照一张相留作记念吗?”
马克耸肩,不托可否。
年轻照相师:“你从没有过今天这副模样,来一张吧。”
马克点头,不过,仍用手掩嘴。从而无法露出笑容。
照相师将他推到一棵树旁。
威利姆看着这一切,然后对安德逊说:“我也许得找附近像我这样的人同你们谈谈……不过,我发现,你讲这儿的方言不怎么样。”
安德逊耸了耸肩,然后指着布尔对威利姆说:“他讲得好,我不行。”
威利姆注视布尔身穿蓝色套装,系着蝴蝶结,不禁放声大笑。
安德逊冷静地说:“好,现在咱们该去做点作业了。”

汽车旅馆走廊·夜晚
安德逊急匆地走着,以便赶上华德的急匆步伐。
安德逊对华德说:“你知道吗,雷内警长原是有机会根据强化治安法把那黑人往死里打的。”
华德:“是的。我知道。”
安德逊:“你知道吗,他去年还发表演说,自称是‘能够关注局势升级的人’哩。”
华德笑着说:“很有意思。”
安德逊:“可以搜査他们吗?”
华德:“他们?”
安德逊:“他和警长助理普莱斯。”
华德叹了一口气:“那要等到我们找到他们与此案有关的材料。眼下,咱们还是按计划进行,你看行吗,安德逊先生?”
说罢。猛地推开餐厅的双扇门,进入餐厅,那儿。特工人负们都在等待夜晚汇报会。
安德逊在门旁停了一小会儿,然后也走进餐厅。

森林大道·夜晚
散会后,安德逊独自驾车急驶在大道上。
他透过汽车挡风玻璃,看到大道的尽端有一座漂亮的白色小屋,这小屋就是他曾在照相师的照相集中看到过的。
白色小屋的窗口亮着灯,但周围十分安静,也没有车。
安德逊走下汽车,轻轻关上车门,便朝大门走去。他敲门。

普莱斯夫人家·夜晚
这是一间陈设华丽的接待室兼起居室,安德逊拿着一杯茶,坐在沙发上。
普莱斯夫人整了一下衣服,善意地注视着。
普莱斯夫人:“你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问我吗?”
安德逊面带笑容地:“是的,我是为此而来的。”
普莱斯夫人:“那就请吧。”
安德逊环顾室内的一流陈设后,对普莱斯夫人说:“这是你的家吗?”
普莱斯夫人:“当然。”
说罢,显得有些不悦,似乎不太满意安德逊会提这样的问题。
她的这种情绪反而使安德逊更冷静了。
安德逊:“我的意思是说,在你们结婚时,这房子是属于你的。等你们结婚后,你丈夫才搬来?”
普莱斯夫人懂得了安德逊提问的真正含意,不免感到受窘,脸色绯红。
普莱斯夫人:“抱歉。是的,过去是,我……本来吆,看事物的方法各异。”
安德逊:“我说得对吗?”
普莱斯夫人凝视着,试图决定该怎么回答。接着,便爽直地说:“那时,我相信普莱斯先生能作为执法人员带我离开这个地方,就像你运用你的职权一样。”
安德逊:“我可不能肯定,我能找到更好的地方。”
普莱斯夫人:“我倒可以肯定。”
安德逊注视着她点头:“行……不论怎么说,这是一座漂亮的房子。”
普莱斯夫人:“谢谢你。”
安德逊再次环顾室内的陈设;当他看到长沙发后有一架古琴时,他不禁笑着对普莱斯夫人说:“这能降服披头士乐手吗?”
普莱斯笑着摇头说:“我可不知道。”
安德逊仰望天花板,点头,然后放下茶具,起身:“好,我得告辞了。”
普莱斯夫人也起身,她迷惑不解地凝视安德逊。
待安德逊走到大门前时,普莱斯夫人问道:“安德逊先生,你们所有的正式询问都是这样随便吗?”
他面带微笑对普莱斯夫人说:“不,太太。这得看对方如何。”
普莱斯夫人微笑地:“谢谢你!你这次访问是正式访问吗?”
已经走出房门的安德逊又回到门口:“我也说不清楚。你在意访问的性质吗?”
普莱斯夫人:“我也说不准。”
安德逊:“回答得真漂亮。”
普莱斯夫人凝视着安德逊,对他说道:“我丈夫把极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蓝谷’,这是梅里迪安镇上的一家酒吧。他和他的朋友都喜欢到那儿去。”
安德逊点头,他明显地流露出某种内心紊乱。“那好,谢谢你。晚安!”
说罢,就缓慢地走向自己的汽车,这与他平时的作风是极不相称的。

乡村公路·白天
安德逊手握驾驶盘,他驾驶时,布尔和年轻照相师总是紧抓门挡。以求安全。
布尔:“上次访问我们还没有写报告呢?”
说着,朝安德逊微笑,笑容中显然是带有某种针对性的。
安德逊:“我从来没有挑过你的差错吧?!”
布尔发现安德逊有点心不在焉,急忙对他说:“看清路,长官!”
安德逊爽朗地笑了起来。

路边房舍·白天
安德逊、布尔和照相师在一家简单的木质房舍前下车,房舍上方挂着一块招牌,上写“蓝谷”。
安德逊对照相师说:“也许你该留在这儿,别进去。”
照相师有些不高兴,但仍然点头。
布尔低声对他说:“这是为了保险。”说罢,就随安德逊进入酒吧。

“蓝谷”酒吧·白天
当安德逊和布尔步入酒吧时,室内鸦雀无声。
安德逊富有经验,他示意布尔,要他守在门口;然后就找了一个座位坐下,他对面正是普莱斯助理。
普莱斯向他点头,面无表情。
在场的顾客都注视着两人的言行与表情。
安德逊大方地向普莱斯点头招呼:“我想我是来到三K党人的家了吧?”
普莱斯一言不发。
安德逊:“你就挂在这儿。这太令人悲哀了,塞西尔。”
塞西尔是普莱斯名字,他从未听到有人就这么称呼他,但他又不敢作出过分的反应,于是说:“随便你怎么想都没有关系,是吧?罗比?”
说罢,要侍者给安德逊一杯啤酒。
就在这时,其他顾客都不再注意他们如何饮酒和对话。
普莱斯见侍者离去后,便对安德逊说:“这儿的人不会同你们交谈的。在这儿事情可不一样。因此,猜想永远是猜想。”
说罢,又露出得意的微笑;安德逊耸了耸肩,说道:“这一点你是对了。”
他环顾四周,发现顾客都是农民和工人,他们身穿工作服,高大、魁梧,但面带疲乏之色。
这时。有人在酒吧内故意大声说话,让人听到:“任何联邦调査局的警方人员若要进入我家,我就以自卫的名义打死他,你认为密西西比州的哪一位检察官能指控我吗?”
安德逊两眼炯炯有神,他盯视着普莱斯说:“现在我们就谈谈。”
说罢,就起身离座,走近酒柜前的一个顾客;这顾客带着不信任的目光注视着安德逊,然后又转身喝自己的酒。
这时,安德逊也认出,这位顾客原来就是婚礼照上的一位接待员,便说:“季米·贝雷。你家在哪儿?”
布尔手按腰上的皮带扣,警惕地站在门口注视着动静。
贝雷:“伙计,在这儿你还得留神自已的脚下。”
安德逊脸色黯淡,他冒火了,猛地抓注贝雷的脖子,将他推搡到房内的另一端,撞在普莱斯的桌上。
这时整个酒吧反而无人啃声了。布尔也掏出自己的武器,双腿叉开,以便于随时开枪。安德逊故意大声说话,好让贝雷和普莱斯听到:“别把我错看成其他人。对别人,你可以胡来,而他又不敢怎么样。”
说着,他扫视贝雷和普莱斯。两人都呆坐着,不敢妄动。
安德逊掏出一张五元钞票,扔在桌上,大声朝普莱斯说:“谢谢你的啤酒,同时也多谢助理把他的名字告诉了我。我很欣赏。”
说罢,又向普莱斯挥手同时又环顾四周,发现那些疲惫的脸都在注视他。
安德逊向大门走去,对布尔说:“把你手上的那玩意儿挪走,行吗?”
说着,转身就出酒吧,布尔随后。

汽车旅馆餐厅·夜晚
安德逊随布尔进入那晚举行会议的餐厅。
他站在门口,发现华德正在注视着他。
华德:“你知道你惹了多大乱子吗?”
安德逊环顾四周发现无人看他。
安德逊:“怎么啦?”
华德:“今天下午,山姆·鲍安一直在电台谈联邦调査局的暴力和恐吓战术;我接到了镇长、副州长和华盛顿打来的电话,你能告诉我吗?你们今天访问酒吧的经过怎么没有写进你们的日报?”
安德逊一声不啃,只是凝视他的上级。
华德摇着头说:“现在,只要你外出执行任务,我就同你一起。布尔先生就留在旅馆里整理档案材料。”
说罢,环顾了众特工人员后,便继续说:“好,现在去执行例行公务吧?”

杂货店·早晨
安德逊站在门旁,华德正在店堂中同店主谈话。
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以怀疑的目光在一旁看着安德逊。
安德逊抓自己的脑后勺,有意无意地敞开自己的外衣,也显露了自己的手枪。
少年张大嘴,显得惊惶,安德逊被逗笑了。
店主在后堂的讲话声听得很清楚:“你们要的我这儿都没有。”又对一个女顾客:“托平太太,很抱歉,我的法语讲得不好。让你久等了。”又对华德:“现在,你可以走了吧。伙计!”
安德逊尽量保持着克制。当他和华德步出杂货店时,店主还在他们身后大声说道:“你们听明白我的话,若我是你们,我就从那个见鬼的警长办公室开始,让居民安静地生活,不去打扰他们。”
安德逊对店主的话似乎留下了印象,他转身注视店主。
华德则看着他,对他说:“你可别多想!”
安德逊举手,对华德说:“别说话,长官。”

当地法院·白天
当地法院的询问室内。华德坐在一张长桌的一边,安德逊站在他身后的墙前,他身旁是一个速记员。普莱斯带着两个人坐在华德的对面。
华德问:“他是谁?”
普莱斯:“我的律师特罗·卡诺特。”
华德:“那么,另一个呢?”
普莱斯:“我的另一位律师阿伦·阿尔登。”
华德:“这只是首次询问,你肯定需要这两个律师吗?”
普莱斯:“宁要安全,不要后悔,对吗?”
华德耸了耸说:“你想回避你放了那个三个青年以后,你在哪儿,又干了什么,对吗?”
普莱斯:“当然。”

当地法院·白天
安德逊望着询问室的窗外。
他看到询问完毕后的普莱斯同他的两个律师走下法院的台阶。
许多人,包括季米·贝雷都已等在法院门口。这些人都来自“蓝谷”,是普莱斯的人。他们把普莱斯团团围住,快速地问他问题,拍拍他的后背,表示庆贺、支持。
在询问室内,华德依然呆坐在桌前,他叹了一口气,对安德逊说:“安德逊先生,他的案发时不在现场的诉说是扎实的。”
安德逊点头不语。
在法院外,普莱斯打开自己的巡逻车车门,同已坐在后座的一个人说话。
在询问室内,华德对安德逊说:“当然,他带来了两个律师。说得好听一点,你只能指控他这一点。”
在法院外,普莱斯在登车前,同几个人握手告别。这时,后座的那个人出现了,原来是他的妻子。
普莱斯夫人朝法院的窗口张望。
安德逊从窗口回到桌旁,对华德说:“我们几乎较量了50分钟,可他也把妻子弄来了。”
华德点头:“你发现了。”
安德逊又回到窗口,他看到窗外的一辆辆汽车离去。
华德:“我们应当重新检査所有的事情。但是,需要在这样的城市里找到一个有胆识的妇女。”
说着,他合上卷宗,起身,对安德逊说:“走,咱们从头做起,顺着他的线索走。”

普莱斯夫人家·下午
这回是华德坐在长沙发上,面对普莱斯夫人,安德逊靠在大厅的门口。华德显然是来了解情况的。
普莱斯夫人:“完全正确。他在这里不到一小时。”
华德:“难道他来去的时间你都注意了?”
普莱斯夫人仰望天花板:“我看了钟。华德先生,当妻子的有时是会这样做的。”
说罢,情不自禁地望着安德逊,眼神中流露出某种难以言传,只能意会的情绪。
安德逊向她善意地微笑。
华德:“那你知道准确时间吗?”
普莱斯夫人转身,眼光直接和华德的相遇,她便冷冷地说:“不记得了。”

乡村公路·黄昏
一辆黑色政府公车正在一条乡村公路上慢驶。稍后,汽车靠路边行驶,华德手持当地的地图,摇着头,对安德逊说。
华德:“她很圆滑,对吗?”
安德逊正转身看华德手中的地图,他没有注意华德的提问。
安德逊看着地图:“你真的不要我开车?”
华德:“不。关于你的驾驶技术,我听得多了!”
说罢,又启动汽车,缓行在公路上。

普莱斯夫人家·夜晚
普莱斯夫人正在开门。
她惊奇地发现安德逊站在门口,手持一束显然是采自路边的黄色野花。安德逊的夜访使她感到意外,她不禁咯咯笑了起来。
安德逊不好意思,脸色绯红。
普莱斯夫人:“对不起,欢迎你来,不过……”说着,便一手接花束,一边与安德逊握手。然后她又将安德逊领入厨房,找了一个花瓶,又同他一起回到起居室。
普莱斯夫人:“安德逊先生,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安德逊隐约记得威利姆老人曾说过这花的名字,便说:“喇叭形花。”
普莱斯夫人:“对!”
说着,她把花瓶放在钢琴上,然后后退一步,对花赞赏地:“真美!”
她转身对安德逊,内心又无法掩饰自己的喜悦,她有意说:“不过,安德逊先生,这种花是吃肉的。这种花的颜色就是诱饵,引来小虫后,就紧抓不放,一直把虫子弄死。”
安德逊憨直地:“也许我该带点适当的礼物来吧?”
普莱斯夫人:“不。正好相反。问题是我们两人中,谁是漂亮的花呢?”说着,她含情脉脉地微笑,双眼闪闪发光。

花园·夜晚
在一座优美、并然有条的花园中,安德逊和普莱斯夫人并肩散着步。
普莱斯夫人:“安德逊先生,你对园艺感兴趣吗?”
安德逊:“我小时候常帮奶奶除草。”
普莱斯夫人面带笑容:“我肯定,她喜欢看着你。”
安德逊耸了耸肩:“我只记得,我总爱看那些野草的坚韧性,真难除!”
普莱斯夫人微微点头:“可你还得细心地铲除。是的,这正是园丁的悲哀。”
说罢,毫不犹豫地抓住安德逊的手,温顺地说:“来,我带你去看一样东西!”
她把安德逊领到花园的另一角,那里有常春藤棚架围着;进入里面后,才发现这是一个迷宫型矮树圃,矮树都不到18公分高,剪修得整齐、动人。
安德逊大为赞赏:“太好了。太美了。”
普莱斯夫人十分兴奋,感情变得更奔放、炽烈,她站在高大的安德逊身旁,更显得楚楚动人。
但是,她突然收敛自己的温顺微笑,带着失望的情绪,对安德逊说:“你的来到使我感到,我是可怕地浪费了我的人生。”
安德逊叹了一口气:“站在你身边使我感到,我像郎·查内那样可怕和丑陋了。”
这个比喻使普莱斯夫人纵情地笑了起来。

汽车旅馆的餐厅·清晨
华德站在会议室的墙前,注视着前来开会的特工人员。
会议已近尾声,他大声说:“还有其他事情吗?”
安德逊举手,华德微微揺头,但还是让他发言。
安德逊:“我有事,来自秘密渠道的消息说,我们应该找一个名叫托比·华克的黑人谈谈。我不认识此人,也不知他的住址。”
华德点头,然后低声问道:“秘密渠道?”
安德逊自信地答道:“没错,长官!”
长时间的沉默后,极大部分特工人员都去喝咖啡了。布尔却在不远处。仰望着天花板、会心地微笑。他懂得安德逊所说的“秘密渠道”的真正含意。

小木屋·下午
华德和安德逊站在小木屋前的杂乱院中,同年轻的黑人华克谈话。华克脸上流露出辛酸的表情,头发蓬松,穿着一件鲜红的衬衫和牛仔裤。
华克:“他们抓我,是因为有人听说,我和一个白人姑娘幽会。”
华德:“是雷内和普莱斯抓的?半夜又把你关进监狱?”
华克:“没错。他们来找我,要我出去,外面停着一辆汽车,有一个人说:‘上车!’他们一共有四个人,汽车开了很长时间,然后把我带进树林,要我跪下;有人说要干掉我,有人便把枪对准我的腋袋,说:‘黑鬼,就是这个!’有人开枪,但不是向我射击,你知道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华德:“出太阳后,又放了你。你肯定雷内和普莱斯见到载你的那辆车吗?”
华克:“我走了15英里才到家。雷内和普莱斯当然看见那辆车,因为他们站在门口挥手了。”
华德先对安德逊说:“现在我们知道这案子该怎么搞了。现在就需要证据。”又问华克:“你能认出那四个人吗?”
华克:“可以!”
华德:“那你能作证吗?”
他无可奈何:“我已同你说过,我不能,他们既然能杀那几个青年,当然也能干我。”

法院·白天
华德又坐在法院长条桌的一侧,脸上显露出愤慨的神色。安德逊还是靠在墙上。
长条桌的另一侧是普莱斯,他正同他的两个律师低语;稍后,他挺直身子,大声对华德说道:“我再没有什么可说了。你们要指控我,你们也知道,该到哪儿去找我。”
说罢,就傲慢地起身,瞪了华德和安德逊一眼,转身就离去。
华德听到普莱斯狠狠的关门声时,不禁以拳猛击桌面,以发泄自已的愤怒。

法庭·白天
华德和安德逊急匆匆地走过法庭外的走廊。
当他们走到转角处,镇长突然满脸通红,出现在他们面前,对华德说。
镇长:“我是来登记对你的另一个指控的,华德先生!我感到你的人在跟踪我的警员。你是想方设法要把他们牵进那几人的失踪案,可是,他们没有任何责任……”
华德:“你怎么知道?你知道他们半夜三更同他们的三K党伙伴通电话吗?他们抓了一个黑人并且要干掉他,这事他们难道也没有同你打电话?”
镇长:“我不必为此受指责!”
华德:“那就别再来打扰我们!”
镇长往后退了一步,安德逊和华德昂然从他身边走过,离去。
镇长:“我知道我的权力!”

镇内马路·白天
华德和安德逊离开法庭,朝停在路边的汽车走去。
毕德上车关门后,安德逊也从另一扇车门上车。
车启动后,安德逊发问了:“你对他提了华克?你是不是同镇长明确提到,你认识托比·华克?你在询问过程中,常出去?”
华德严肃地说:“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你我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你我也知道,事情牵涉到哪些人。现在我们只需要核对某些事实。我倒要问你,你是哪儿搞来的线索?是谁告诉你托比·华克的事情的?”
安德逊:“我不能说。”
华德:“安德逊先生,你卷进这案子了?”
安德逊:“我一向是谨慎的。”
华德:“你要保护这些人?”
安德逊:“有几个。”
华德紧咬牙齿地:“那你是另一个种族主义分子了。”
汽车在一处十字路口停住,等红灯。
安德逊微侧转身,对华德说:“华德先生,你头脑有毛病吧,华德先生?你这次来这儿,根本不用搬一个军的人来,一个连就够了。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封口。你的脑子有病!”
两人对视。
安德逊对华德说:“我在这儿下车!”
说罢,就开车门,下车,置华德于不顾。

汽车旅馆·夜晚
安德逊和照相师坐在旅馆门前的台阶上,路过的特工人员向两人招呼。
当最后一个特工人员离去后,安德逊起身,对照相师说:“我得去。你自己注意。”
照相师想跟他去,但安德逊拒绝;照相师并不死心,待安德逊驾驶自己的汽车远去后,照相师打开另一辆相似的车,疾驶,紧随安德逊。

普莱斯夫人家·夜晚
华德坐在汽车中全神贯注地监视他前面50米处的一辆汽车。这是安德逊的,他这时正从车上下来,在月光下,穿过树林,在一间窗户亮着灯的房前站停,轻敲房门后进入。
在室内,安德逊与普莱斯夫人会面,不久,安德逊开始教普莱斯夫人跳摇滚舞。
两人显得十分愉快,兴奋。
在室外,摇滚舞曲《她爱你》清晰可闻。
华德想进入室内,听到歌曲声后,决定停步,面带不悦之色,转身,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回汽车。对他来说,一个特工人员竟在办案中与有牵连人的家属共舞,这是不能接受的。

威利姆家·黎明前
一辆汽车慢驶在通向威利姆家的小路上。
驾驶汽车的是一个穿套装的胖男子,他身旁是另一男子,很可能是他兄弟;这时他己熟睡。
汽车驶近威利姆家时,驾车人推醒他身旁的男子,给他一支短枪。
男子睡眼惺忪地端枪,朝威利姆家乱射。
急促的枪声划破夜空。汽车随即消失在夜幕中。

华克的木屋·黎明前
一辆小型货车停在路上。
一个满脸胡子的男子站在货车上,朝木屋扔一个布包后,迅速离去。
一个九岁的黑人少年骑看一辆自行车驶近,他捡起纸包,好奇地观看;这时,纸包突然冒烟,黑人少年急忙扔掉纸包,骑车逃逸。
华克从木屋中出来,纸包顿时燃烤起来。华克不敢走近,愤慨地骂道:“狗娘养的!”

汽车旅馆餐厅·夜晚
布尔坐在倚子上,边看笔记本,边大声说话,以便让全场人员都听得清。
布尔:“打电话的人说:‘要是联邦调査局再开车进入马尔顿就要他命。’马尔顿是位于交叉路口的一座小镇,我今天下午去了。”
华德:“我知道了,你太太没事吧?”说着。转身对众人补允道:“你们中有谁的太太要离开此地,请告诉我。还有其他事吗?”
无人回答。安德逊便说:“长官,我想我们这些人都想知道,要是没有……我是想说,我们这些人都想知道,我们用什么明显的方法去对付这种挑衅。”
华德:“鉴于我们接到过指示……我们将按原来步骤做。我们会有更多困难。我们要重新访问人,如果我们需要这样做的话……好,就这样吧。”

威利姆家·早晨
华德和安德逊将汽车停在威利姆的房屋前。
主人威利姆出屋,微笑着迎接安德逊。他急忙把华德介给威利姆。
安德逊:“这是我的上级华德先生。”华德对威利姆:“你早!”
安德逊问威利姆:“你今天有什么可以提供的吗?”
威利姆:“我没有。你们同我的儿子马克谈吧,他知道很多。他现在去玩了。他看见你们的车,他很快会回来的。”
不一会儿,马克回来,他还带来那个九岁的黑人小孩。
当天下午,十余个特工人员出现在威利姆家四周,他们警惕地监视着马路和树林,手持武器,他们是来保护威利姆的。
马克同华德、安德逊低声谈话。华德在纸上记下,然后把纸交给一个名叫瓦尔登的特工人员。
华德问着瓦尔登:“这是一辆小型货车的车牌号,我要你在档案材料中找一下,今天是谁用了这辆车,车主是谁?”
瓦尔登:“那还得调人,我们眼下有百十来个档案材料呢。”
华德:“你看着办。”对安德逊说:“我要感谢你,安德逊先生。”
安德逊摇头。
华德:“不,这是你的关系弄来的。”
安德逊:“你不是也有档案材料吗?”
说罢,安德逊面带笑咨,朝坐在一旁的马克:“你决定了吗?”
马克问着身旁的黑人儿童:“你记住我要你做

 6 ) Movie Discussion – Mississippi Burning

              The movie Mississippi Burning talked about a story happened in 1964. Ku Klux Klan (KKK) members murdered three civil right workers. Two FBI investigators came to the town to investigate and try to find the missing people. However, the investigation work was not easy for the two FBI agents because almost all of the police officers in that town were related to a huge KKK organization. KKK was an anti-immigration, white nationalism, and white supremacy group that used violence and threats to maintain white people’s supremacy against black people and white republicans. In the movie, the young agent Alan and the more experienced agent Anderson were trying to find out what had happened to the missing people and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 people in the town.
               As the investigation proceeded, Alan and Anderson realized that even the victims (black group) would not want to provide information because they were afraid they would get retaliated. The local people were not co-operative with the FBI either because they hated people from Washington for political issues. The movie disclosed several conflicts within that period of 1960s: discrimination between white and black, political conflict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conflicts between equality and patriarchy, justice and injustice.
               Although the society seemed stabilized as most white people in the south did not attack black people, white community and black community did not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relationships were still not harmonious during that period.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movie, Alan and Anderson walked into a restaurant and sat in the “colored area” because the “white area” was full. This behavior was deemed to be socially unacceptable in that town. All the white people in the restaurant were staring at Alan, and even black people would not want to respond to Alan’s questions because they were used to the way how “white” and “black” never talk.
             As the society was revolutionizing, more people realized the society must be changed. The relationship and civil rights must be changed. Some people were trying to promote the civil right movement. KKK members were actually opposing this movement, and this is why KKK would murder so many black people as well as the civil right workers. Ironically, the movement was meant to make black people have better lives, but it actually created tragedies.
        Another big conflict reflected in the movie was the inte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Ever since after the civil war, Mississippi people thought that the northern “well-educated people” interfered Mississippi’s culture and society, which made the society chaotic. The chaos challenged both Alan and Anderson. They tried to stand for what they always believed, which is justice, but they reality was that the conflict and fight were getting more severe. They questioned whether they were doing the right things or not, as they found more and more black people got retaliated or even murdered.
           At the end of the movie, the police officer’s wife helped Anderson with providing evidence about what KKK did. She had always been feeling uncomfortable with knowing what her husband did, so she told the truth. She sacrificed herself for providing FBI agents with important information, and eventually the KKK member were prosecuted.
        After watching the movie, I felt very sad about what happened in Mississippi in 1960s. The movie not only told us what was about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s, but also why we needed this movement.

 7 ) 迟到41年的正义

1964年6月,三位北方民权人世为了南方黑人的投票权问题,来到了密西西比,却被当地的3K党暴徒残忍杀害,就连警察也参与其中。影片即根据这个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讲述了吉恩·哈克曼与威廉·达福扮演的两个性格迥异的FBI探员联手破案与追凶的故事。

美国内战解决了南北对峙,却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黑白矛盾,美国南方的种族歧视与种族压迫依然十分严重,大量黑人被处以私刑,成了被埋没在历史深处的冤案。

幸运的是,他们这个国家的体制没有腐烂,系统没有崩坏。这次密西西比事件也催生了《1964年民权法案》的诞生,成为了保护黑人权利、实现种族平权的最为重大的历史里程碑。

然而影片没有展现的是事件的后续发展。直到悲剧发生41后,2005年6月21日,涉嫌组织策划密西西比事件的前三K党头目埃德加·雷·基伦才终于被绳之以法。这可以说是迟到了41年的正义,法庭审判重现了当年残忍暴烈的种族杀戮恶行。这时基伦已经是八旬老人,余生再也不可能走出监狱。

 8 ) 剧情澎湃矛盾起伏的人权电影 深刻反映种族歧视的经典佳作

第一次看到片名(烈血暴潮),以为是黑帮片。我点进去看,有另一个片名(密西西比在燃烧),曾经我好像哪里听到过,于是饶有兴趣的去看了这本经典佳作:
  1964年,在美国密西西比州,三K党徒劫持了一辆载有三名民权主义者的旅行车,其中包括两名白人和一名黑人。从此,他们失去了联系。联邦调查局派出两名特工(艾伦·沃德和鲁珀特安德森)来调查此案。沃德是一个年轻,充满原则性,和理想主义的人,注重程序。鲁珀特是一个老练,懂得人情世故,懂得变通的现实主义者,不特别在意程序。调查困难重重,当地人都不对他们说实话,两人也是时常冲突。当地的三K党以袭击黑人和火烧教堂作为回答。鲁珀特意外结识了副警长的太太,他认为她可能是知情人,真相缓缓浮现...
   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冲突是本片核心矛盾,3K党与黑人之间的暴力事件以及当地白人对黑人的冷漠,造成这种原因可能是从小的文化熏陶,黑人与白人是不相干预的两种文化,黑人也在自己的区域生活,没有过多权利的要求。形成了一种隐形的社会隔阂,白人欲求这种稳定,初心是好的,都想推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但在平权运动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这种稳定开始被打破,发生了各种白人袭击黑人的事件,造成社会的不稳定。黑人进白人的学校要有警车护送。在密西西比人看来,正是北方那些以精英自居的人干涉南方各行其是的文化,造成社会动荡。密西西比在燃烧,三K党徒的面目也让人看清。当地人的人性中的善良一年也被唤醒,像那个警察的妻子,内心无比痛苦,道出真相,成为突破本案的关键。社会的稳定不是考靠一个种族去消灭另一个种族可以换来的。
本片深刻展现了三K党对黑人的残害以及揭露了社会黑暗的矛盾。吉恩哈克曼扮演的鲁珀特和威廉达福扮演的沃德表现得精彩绝伦,一个现实者和一个理想者两人正好互补。他们代表着两类人:一类带着理想主义气质,一类带着现实主义色彩,但都是价值观上平等的人。那个时代,价值观上达成共识才能一起推动社会向着平等自由转型。对现代社会来说也具有非常高的借鉴意义。

 短评

黑人的灵歌总是听起来特别空灵却苦难....我理解种族主义者的态度和想法,我也相信平等民主和公民权利,只是凡事变成了狂热状态,那么离结束也就不远了。

7分钟前
  • 小蛋蛋
  • 力荐

寻求正义的道路总是曲折难行,最可怕的也许不是被压迫,而是习惯并认同了被压迫的状态。本片在冷静全景式的镜头下隐隐有种不屈的力量,一直在慢慢酝酿,配乐和不断燃烧的黑人家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进而带动着情绪的不断累积。作为故事推进的手段,既贴合剧情又情绪饱满。

10分钟前
  • 麦兜
  • 推荐

震撼Walk on by Faith

12分钟前
  • 静@Einfühlung
  • 推荐

其实南北战争之后,表面上奴隶制废除了,其实黑人并没有享受到多少人权,坐公交,去餐馆,上学都白人分开的,到了20世纪60年代,在马丁路德金的带领下,黑人在追求自己权利的道路上取得重大进展,但是除了几个极端州之外,密西西比就是其中之一。受害者的家人曾说,除非你能够在法庭上给他们定罪,负责查清案情也是徒劳。美国的宪法所赋予的权利“人人生来平等”,是通过血淋淋的案件推动的。

15分钟前
  • 井口之蛙
  • 推荐

鲁帕特十分同情皮尔妻子的遭遇,随着时间的推移,皮尔的妻子渐渐对鲁帕特产生了感情,这让鲁帕特和艾伦看到了案件的突破口

17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小镇上失踪了三个孩子:黑人与犹太人(不是简单的white boy);而生活在这样纯朴的小镇上意味着嫁给你高中时代的sweet heart然后用余生来思考到底哪里出了错。想想看,阿希礼和巴特勒船长也曾经在这些人群中。这就是X所说的white devil,苏珊娜所经历的密西西比之夏,斯蒂芬金几乎所有的恐怖小说。

20分钟前
  • 全都是风
  • 力荐

配乐可以给五星,其他的话就真的只能在三星左右了。这还可以借鉴一点,应该是如何在学院派的激进之中,适当批判到最后歌颂这个社会。这一点可以让中国的导演们好好学学。重看减一星。味如嚼蜡的结构➕美式主旋律。在各种权力运动失败后,美国自己右派媒体想到的伪反思路数真尼玛恶心。

22分钟前
  • 巅峰Futurama迷
  • 较差

继《天使之心》后,艾伦帕克短时间内又拍了一部以种族隔离为大背景的戏,外来的力量闯入封闭的社群并试图打破由来已久的传统,经典故事的框架。由老油条哈克曼和菜鸟威廉达福组成的双人组来到密西西比小镇调查三位少年的失踪案,后者坚持按规条办事只懂堆积人马自然是事倍功半,最后还是经验丰富的前者靠着「刑讯逼供」与「心理战术」逐个击破了参与屠戮行动的警民七人组。尽管种族歧视驱动着故事发展,但还是觉得对白人族群仇视黑人,盲目排外的渲染做得太满了,黑人被3K党所殴打屠戮的画面配上富有感染力的圣歌固然很冲击人心,但缺乏更深层的挖掘就让故事只能浮于情绪积累的表面(也许意味深长的结尾还有些以点及面的发散思考)。「竖锯」托宾贝尔演了个小探员(但发际线也未免太高了吧),我寻思你们都有「竖锯」了还搞不定几个3K党?

24分钟前
  • Mr.Graceless
  • 还行

豆瓣上居然才这么少人看过这部电影。摄影无愧得奥斯卡,虽然也有着白人拯救世界与情节过于戏剧化的时代印记,不过对一种充满历史感与社会学意味的对南方黑人境况的再现与悲剧渲染却已超越后来许多描写种族关系的影片,散发出强劲的政治感召力。

26分钟前
  • Rilkelee
  • 推荐

970M HDTV.MiniSD-TLF.艾伦·帕克 .mkv

28分钟前
  • 南团
  • 还行

Hackman就是怒!McDormand当年貌似美女

29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三K党迫害黑人的历史时期为背景。俩FBI探员设定一文一武,一个性情一个理智。吉恩·哈克曼和威廉达福演得都很好。电影整体气氛都比较压抑,但结尾转变过快。正义来得越简单轻松,也就越廉价,让前面的铺垫失去意义。《真探》《冰血暴》应该有参考这个片子。三星半

33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到了今天,ISIS的恐怖主义同样把暴力和仇恨诉诸伊斯兰国和古兰经。杀人的从来不是枪,而是拿枪的人。当道德和法律均无效用时,人类只能用暴力抵挡暴力。Alan Parker的影片在剧本打造上从来都是起承转合的典范,观众的怒火与片中人同步升温,合理的情节铺垫轻易地获得观众的共鸣,又一经典类型片范本。

37分钟前
  • woodyfalchion
  • 推荐

9.0/10。FUCK!配乐带劲,演员牛逼,节奏暴烈!导演手法虽较为老套却像看得像摇滚乐一样带感。通篇无尿点!画面之下尽显更各种强烈冲突,处处都是高潮,处处都在爆发!仿佛整个密西西比此时就正在燃烧!!!!!!!

39分钟前
  • 火娃
  • 力荐

一部带着些死磕惨烈味道的电影,明知过程将会崎岖坎坷,甚至带来更激烈的冲突。影片正是从一个侧面,一个事件,给观众带来了那个时代全景式的感受,唤起更多人从社会痼疾中觉醒

41分钟前
  • 逸书🌞
  • 推荐

借小孩失踪事件讲述美国六十年代种族对立,前四分之三基本是很压抑的状态,被燃烧的房屋,被吊起的黑人老爹,被殴打的科恩嫂,FBI在与三K党地头蛇的对弈中全面落败,直到哈克曼发飙,后半个小时才复仇成功,但也算不上多痛快,和那段历史一样伤痛始终存在。哈克曼和达福一松一紧,按理应该是适合的搭档,但呈现效果一般,导演也没致力于打造经典拍档上,这点比较遗憾。

42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2001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Alan Parker的系列电影中,我翻译的是这一部。比砖头还要厚的台本,我从头到尾通读了起码两遍。

44分钟前
  • 小黛
  • 力荐

片子很现实,同时又很戏剧,挺好看。“绿魔”威廉·达福年轻的时候也很清秀,远看像达蒙;科恩的老婆年轻时也很漂亮,可惜很快就变大妈了。还有不少熟面孔,《飞跃疯人院》的小伙子,《全金属外壳》的教官,《土拨鼠日》的买保险的……

46分钟前
  • 私恋失调
  • 推荐

好看,步步为营一气呵成,白人至上主义者的暴虐残忍和联邦警探的霹雳手段,欲扬先抑,有如复仇片一样爽快

48分钟前
  • 方聿南
  • 推荐

原来有好多明星,还有科恩哥的老婆。

52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