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记录片美国2019

主演:碧昂丝,杰斯,蒂娜·诺尔斯,凯莉·罗兰,索朗·诺尔斯,法瑞尔·威廉姆斯,Blue Ivy Carter,Anthony 'Havoc' Marche,Les Twins,Michelle Williams

导演:碧昂丝,Ed Burke

播放地址

 剧照

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1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2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3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4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5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6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13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14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15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16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17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18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19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19

详细剧情

  《Homecoming》带我们近距离感受碧昂斯在 2018 年科切拉音乐节上的精彩演出,这场演出致敬了美国历史上的黑人学院和大学。《Homecoming》穿插了一些真情洋溢的镜头和采访,详细讲述了她的愿景背后的准备工作和强烈的意图,记录了从创意构思到文化运动的感人历程。  该影片不提供预映版。

 长篇影评

 1 ) 这是你的返乡演出,也是我的美国故事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10年前我初来美国,格格不入,想施展拳脚却屡屡被冷落。有天在Pandora听到碧昂丝的Halo,被她的声音吸引。通往另一种文化的大门为我打开。对于一个听孙燕姿和蔡依林长大的80后女生,她的音乐太不一样。强烈的节奏,厚重的高音和健美性感的舞姿直接穿过意识,直达我心。

武志红说,人最本质的动力来源于性和攻击。这两点在她的艺术里是那么丰富。每张专辑发行,不仅要听,还要等她的演唱会版。因为我想看她在舞台上,感情充沛地唱跳,彷佛这样才能明白每首歌背后的故事。

我爱这样的女性,想要成为她。我开始逐渐打开自己,展示野心。不惧怕碰壁。愤怒和质疑只会令我更有力量。如今虽然还是有很多烦恼,但至少能感受内心的动力,锚定表达。

一个月前,公司组织female council,支持人要求轮流分享一个女性榜样以及她如何影响了你。在桌每个女同事都在说,女性榜样是自己的妈妈,姐妹,上司。说的人简短羞涩,不愿在自己的故事上花费时间。听的人也是礼貌客套。轮到我时,我说对我影响最大的女性是碧昂斯。作为一个在亚洲国家长大的女孩,我接受的是清瘦,温柔,纯真的女性审美。而碧昂斯打破了这一切,她让我看到了一种野心勃勃,性感,全情投入的女性魅力。在场的所有女生都说,yes! Queen Bee rocks! 那时房间里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那一刻,我们好像真的被一个女性榜样团结在了一起。

Netfli x的这部纪录片里,碧昂斯引用了很多艺术家和文学家的话(包括我很喜欢的Nina Simone),表达了博大的艺术野心。Lemonade的发行,令人意识到她不想局限diva的标签里,她想要更多的表达。关于妻子,关于女性,关于非洲裔,她有那么多要说,磅礴的情感一如既往,汹涌如注。然而我忘了女神再强大也是人,是妻子,是母亲。产后复出,身材不再苗条。没想到她也会怀疑自己体力不再。可还是不断死磕,为了每个细节尽心尽力。原来舞台上的这一切不仅仅是天赋和野心,还有与之匹配甚至更多的努力。

这部纪录片里每首歌,只要鼓点一响我就能跟着唱。这些歌串起了我过去十年的所有点滴。碧昂斯的homecoming意图展示新一代非洲裔艺术家的才艺,鼓励更多非洲裔年轻人。可我却固执地想将Beychella据为己有。

 2 ) 真实,善良,勇气

If you surrender to the air, you can ride it.

-Toni Morrison, Song of Solomon

如果臣服于空气,就能自由飞翔。

(限制人的框架,别人的看法,打击,失败,误解,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臣服于当下的呼吸,不会驾驭空气而产生的挣扎,而我不必跟着一起挣扎。无论做任何决策,只要是决策,只要是实践,我都是一个人,而无法找别人当作依靠,也无法逃避自己身而为人的责任,每个人也只有在自身的独立当中才能真正交汇。)

碧昂斯是美国最为耀眼的巨星。有些人说碧昂斯之所以成功是家境好,虽然无法否认环境对人的影响,但是无论碧昂斯的家庭背景,创作团队,有多么耀眼,她都是团队中的核心人物,是一位坚强而灵动,兼具女性性感妩媚,男性澎湃力量的完整的人。

在舞台上,她独立又自信的表演,是彻底地信任自己的心的结果,在彻底地感受自己,相信自己中,也彻底地相信她的同伴。舞台上的一切,既是在探索和释放自己的声音,想法,感受,也是在回家,向内寻,在体验所有人内心的融合。碧昂斯的专心和负责,不仅体现在舞蹈和音乐上,她对舞台布景,关于演出的一切细节都精益求精。由此可见一个人可以发挥出的能量可以是远远超过自己想象的。这也对应了纪录片中的一句话,你只能成为自己能够想象成为的人。

碧昂斯让人更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女权主义思想。她是我在上学时最喜欢的明星,那时并不了解女权主义,因为没有进入社会,也从来没有关心过女权的含义,对于女性普遍遭受的歧视,痛苦,被压抑的声音,完全没有概念。也曾经天真地以为,在学校,在自己的家庭中,从来没有遇到过歧视女性的情况。现在才意识到,情况或许不是之前的天真设想的一样。

如果一个人不被允许说话,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可能慢慢地,这个人就会失声,成为哑巴,或者成为一个只能通过别人的声音说话的人,而这个处境,正是千千万万女性的处境。由于自己的懒惰,在遇到痛苦和挫折时,没有及时进行反思,看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问题,导致了大部分时候都在逃避痛苦的过程中错失了机会的结果。不愿意承受痛苦,就无法领悟痛苦和挫折背后的深意,就会不断地在同样的错误里打滚。除非有一天意识到,必须抬起自己的头,好好看看眼前的痛苦带来的经验和含义是什么,否则命运就一定会让自己不断地在同样的地方跌倒,直到训练自己看到现状为止。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带着学习和实践的任务的。任务的样子,往往以挫折,痛苦,失败的面目出现,如果不肯承认和反思痛苦,就会错过启示。拒绝看到的,拒绝正视的,甚至不承认其中自己的问题,命运就会一次又一次让自己重复相同的境遇,直到开始学习,开始认识,开始改变。

比如对于女性普遍的处境,以及自己的处境的认知,并不是没有遇到机会,只是没有感受,已经在歧视的环境中而不自知。女性往往不被鼓励继续深造,也没有被教育如何认识和反思社会现实,而容易在被“呵护”的环境中,心安理得对眼前的现实“失明”。但是这个现实,理所当然而不被让知道的现实,很可能只是一套体系或者工具。比如无法意识到种种三从四德的言论教化,不被鼓励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被鼓励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争强好胜,不要自强不息,承认自己是弱者,相夫教子,结婚生子,安静沉默,已经是社会物化和歧视女性的途径和工具。

当真的按照父母,或者社会的惯性,走下去,就会“不知不觉”落入普遍的女性的艰难处境中,而这一点,只有真的落入这个圈套,尝到苦果以后,才会明白什么叫做歧视。什么叫做“应该听话”,“不要懒惰,但是也不要当个女强人,否则没有男人喜欢”,“早点生孩子”,“不要那么有主见”?

碧昂斯的演唱会,所要表达的,就是让人“看见”一直以来的社会规则带给女性的枷锁和钳制,为什么身为女性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说真话,不能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能有自己的声音,不能独自探索自己喜欢的世界?

这些愿望,原本是身为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也就是勇敢,诚实,善良,独立,但是为什么在社会的规训下,最“普通”的,生而为人的权利,都不再在女性的世界中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女性以为闭嘴了,安静了,才是正确的。几乎没有男人喜欢一个太想法,有主见的女性,这点在我认识的自以为开明的,有知识和文化的男性身上,也会不自知地表现出这样的偏见,因为这样的女性是对他们而言非常不“省事”,或许对他们而言,“省事”的就是好的,而不是好才是好。

女性成长的道路,如果把男性和社会的偏见,怀疑,包括女性不自知的对自己的,对同胞女性的偏见和歧视,都算作荆棘,那么女性这一路走来,如果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生活,觉醒的个体,就必须踩过无数的荆棘。

当然如果不想成为一个觉醒的人,按着痛苦最小化的路径走,就会成为一个别人眼中的,过得去的好女人,因为当你不再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再倾听自己的声音,只要按照别人满意的方式过,至少别人(已经被规训的女性和男性)就不会再在你成为觉醒,独立的个体的路上设置障碍,你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不自信,痛苦,受挫的传统女性,而忘记了自己“是人”。

任何一个人,本来就不应该以标签和身份而活着,这么简单的道理,成为一个真实的人,在大多数人看来反而“不正常”。但是在碧昂斯的演唱会上,在她的歌词中,在大学的校训里,才会发现“不正常”原本“再正常不过”,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才是人的第一任务,而不是社会赋予的符号和身份。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常识,在社会里就成了奇葩的现象?

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偶像之所以有力量,并不是因为探路者和前辈的教育是普遍真理,而是因为,普遍真理其实并不“普遍”。如果社会是染缸,大学是源头的活水,那么大学就是在不断努力将“常识”,看似最为平凡又深奥的道理,通过教育,输送进人的灵魂,再灌输进或许连常识都不具备的社会。

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在毕业后,当发现社会的规则和学校教的不同时,否定学校的教育,甚至认为那些是老掉牙的一套,于是逐渐“成熟”,去当染缸的一员,成为染缸积极分子。人不应该忘记教育最初的作用,以及将教育转化为实践的必要性。实践就是将源头清澈的活水灌入社会普遍的“染缸的规则”中,将染缸中的浑浊的水,转化为人原本该有的清澈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的前提是遇到荆棘和困难时,不放弃努力,不放弃学习,不屈服于所谓的社会规则。

如果在进入社会的习俗后,遭受痛苦和挫折时,不能将这些痛苦,放入沉思和反观,就很容易将以前所受的教育还给学校,忘记了之所以接受教育的目的。女性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重返社会后,闭上嘴巴,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压抑自己,失去理想,孝顺公婆的吗?到底是自己不独立,还是别人不独立,服从了众人不独立的习惯而逐渐失去自我觉醒的机会,美其名曰将“浑浊”当作“成熟”?

在看完碧昂斯的演唱会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被打脸,被社会教育了这么多年抑郁的原因。碧昂斯在不断地努力让人看到女性所经历的伤痛,和从伤痛中仍然能够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些本来应该是做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的品质,即善良,诚实,勇气。但是即使是常识,却只有稀少的人真正看到,并且坚持实践。希望开始痛定思痛的自己,能够在作为人所必须经受的苦难中,时刻不忘记这些平凡而深奥的真理。

Keep going, no matter what.

-Reginald Lewis, Virginia State University, 1965

 3 ) 为什么Beyonce要发行Coachella纪录片?

从前年就开始有传闻说存在Bee和Netflix的合作项目,之前包括从YouTube上撤下现场粉丝摄制的视频等众多举措让很多粉丝都会猜测这个合作项目是Formation World Tour(下文都用FWT代替)的巡演DVD。现在答案揭晓:是去年Coachella的现场实录纪录片。

这就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Bee会选择去发行Coachella的纪录片而不是FWT的,因为如果纯粹讨论现场效果的话,自己的巡演自然会有更好的硬件条件(FWT数不清的华服,可以旋转的四面屏幕,等等...)(其实可以看出Coachella现场的一部分是取材于FWT的,比如L字型衍生舞台的设计以及使用。不过相比于Coachella的现场,Formation World Tour的延伸舞台上还带有一个水池,唱freedom的时候使用,这一段我特别喜欢所以要特别note哈哈哈哈)。所以为什么Bee要选择发行Coachella纪录片呢?在我看来有两点:

1. 对黑人文化的致敬以及宣扬。相比于FWT,Coachella这个平台的定位,面向的观众群体会更加广阔:FWT更像是很歌迷一起的party,而Coachella更像是对整个世界的展示(Coachella这几年的发展不用说了,不止是一个音乐节而已了,更是一年一度的social event,媒体甚至冠以低配版met gala的名称,去不起met gala但是可以去Coachella)。Bee要在这个最大的舞台上,向所有人宣扬属于她以及她的种族的文化。

2. 人性的流露。熟悉Beyonce的歌迷都知道,作为对自己个人形象以及私人生活的严格保护,从同名时期起Bee就开始断绝媒体采访,就连上Vogue杂志也将采访替换成了自己写的一封信(之前是哪个媒体写来着你能在杂志上读到有关Beyonce本人最私人的信息不过是她喜欢吃披萨)。在这样的前提下,音乐成为外界了解她的唯一渠道。在这唯一的渠道里我们看到Bee的是专辑一发行即大杀四方登顶全球榜单,为推出个人品牌Ivy Park造势登上ELLE封面直接全球各版reprint,现场表演的超水准要求(还有谁能要求VMA妥协给出十几分钟的表演时间?)... 甚至还有Begency这个词被创造以及SNL拍摄的短片。真的是在造神了(格莱美表演造型直接就refer了印度神教中的母神形象)。但是在Coachella纪录片里,我们看到Bee在生产过程中患上高血压等疾病,产后发福的样子,恢复到可以穿上从前演出服后的喜悦(我听到Bee也跟我们凡人一样要节食真的有够震撼)。(My girl)Janelle Monae今天发推说“she didn't have to give us this but she did” (动词都不敢用share,Begency势力控制地球罢了)。Beyonce选择和我们分享这一切,选择坦诚自我,展现自己的一切弱点以及“人性”,来成为我们所有人的inspiration,真的很勇敢也很无私。

爱这个女人罢了。另外FWT的DVD我也想要看所以请她赶紧发一下哈。

(P.S. 靠着记忆写的没查资料所以有些小点可能有错误如果大家有看到可以给我指出来)

 4 ) Homecoming

关于舞台效果,关于女性主义,关于黑人文化,更重要的是关于我自己的困境,以及要获取的能量!!

前天听播客末尾在推Beyonce的这部homecoming纪录片,好奇又点开来看了。为什么是又呢,因为之前就打开过,但是歌曲都没怎么听过,没看下去。但这次,也许是内心成长了,我开始能够欣赏Beyonce的美,举手投足全场slay的感觉,舞蹈里传递的力量感,张扬感,这是我眼下最需要的女性模版!!

图片太多直接放链接了!

//mp.weixin.qq.com/s/mauZMJoLgEKYGyHQBKV2xw

 5 ) Pitchfork 乐评中文翻译

Pitchfork评分

Homecoming:Beyonce作品

Pitchfork评分:9.3

Danielle Jackson

发行了6张独唱专辑的Beyonce,在距离同名专辑发行6周年,Lemonade发行三周年,与丈夫Jay-Z合作的说唱专辑Everthing is Love发行一周年的今天,Beyonce发行了这样一张现场专辑。这张专辑展示了Beyonce作为一个音乐人的广度,深度和力量。我们认识到她的说唱天赋,她令人惊叹的音乐野心,和她对黑人文化持久的爱。去年,Beyonce和Netflix合作拍摄了她在科切拉演唱的纪录片,随之产生了这样一张现场专辑Homecoming: The Live Album.我们可以就此见证这位艺术家在它声音,身体状态和信心达到顶峰的作品。她重新构思自己的作品,重新审视自己,制作的全新的混音。

Beyonce在科切拉的表演重新定义了音乐节。在舞台上,200多位乐队成员此起彼伏,各自运动却又奇迹般的统一。他们站成一座壮观金字塔的队列,看起来像黑人大学的足球看台。成员们包括一个完整的管弦乐队,鼓手,并用Rebirth Brass Band的“Do Whatcha Wanna.”进行乐队介绍。男舞者颤抖地站成一排,就像黑人兄弟会一样;女舞者穿着像鼓手队长一般,和声歌手声手统一,跳着Beyonce编排精巧又有富有攻击性的舞蹈。

就像老式歌舞剧,充满才华的闹剧。复杂离散的黑色影像。Beyonce的表演里穿插对Clark Sisters, Big Freedia, Nina Simone, Fela Kuti, 和James Weldon Johnson等人的致敬。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一场秀的时候,我感到目眩,目瞪口呆,内心又充满骄傲:Beyonce深入到历史悠久又生机勃勃的黑人文化,面向大批观众展现她对黑人文化的剖析。你能看见Beyonce为彩排留下的汗水和在生产双胞胎之后为了恢复身材而对自己的严苛要求。你可以看到她作品的内在精神,她的作品以引自诗人、作家和艺术家的名言和音乐的形式指导着她,比如玛雅·安杰洛(Maya Angelou)和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他们创造了一个要求并以丰富多彩的黑人为中心的世界。

Homecoming是对这些表演重要的记录,仔细的后处理使得这些音轨听起来惊人的清晰。Kelly Rowland轻柔的女声唱着Destiny’s Child的热单,我们在传奇和睦三重声里面停留片刻。Homecoming 不能脱离电影原声的范畴去讨论。Beyonce和她妹妹Solange越来越倾向用视觉信号来传达音乐理念。 Homecoming本身就与影像密不可分,当然就不可以与影像分开体验。Homecoming连接着Beyonce过去与未来,它可以看做是Beyonce最重要的音乐作品之一。

Beyonce最核心的音乐成分就是旋律和节奏的起伏。她就像一个古典主义者,坚信一首歌的结构-choruses, bridges, verses, vamps。她过去十年里快节奏歌曲,如“Crazy in Love,” “Countdown,” and “Love on Top”就属于这些富有创造性,灵巧的流行和RNB的结合。在几乎整整110分钟里面,她把这些引起肾上腺素飙升的音乐分割开来,用军乐队富有气势编排来放大他们的动感。就像2005年的“Check it On”一样,2006年的单曲“Get Me Bodied”就是一个亮点。这两首歌都是超级强劲的重低音曲,虽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Homecoming的世界里,这首歌听起来却如此新鲜:小号的嘹鸣声和扩音器的呜呜声,踩在立管上的跺脚声,以及舞者们的无麦克风“啊呀”声充斥整个表演。这些编排放大了Beyonce音乐内在的打击乐的性质。

Beyonce仍然是一个歌手,听到她清晰又低沉的黄铜般的声音和如此令人振奋。在她的高音区她仍然富有灵活性,但音乐性在她较低的声音区域,比如“I Care”。她在Lemonade的片段怒吼着(“Sorry”,“Don’t Hurt Yourself”),也在早期歌曲“Partition”中轻语。

录音版本的Homecoming的插曲和转场的描绘了碧昂丝引用并撰写的黑人流行音乐史。“SpottieOttieDopaliscious”和“Swag Surfin”非常重要。她援引TRU的 “I’m Bout’ It, Bout It” UGK’的 “Something Good”是经典南方黑人音乐。她加大了对经典音乐元素的吸收,她音乐重心在于诠释黑人音乐,关注了更多休斯顿和路易斯安纳黑人音乐。(Homecoming中唯一的新音乐是录音室版本的对Maze Featuring Frankie Beverly 1981年的“Before I Let Go,”的翻唱,这是一首永不过时的黑人经典,鼓励着每一个时代的人向前。)这些瞬间就像是在向观众点头致意,她刻意把注意力集中在观众身上。这部电影通过频繁特写黑人观众捕捉到了这种相互凝视的现象,尽管黑人观众在实际的演出中寥寥无几。她与观众的关系很松散,充满了录音中留下的“I see you’s”,进一步强调了Beyonce希望向特定人群表示关注。

这张专辑听起来像是一场集体的聚会,就像在一个汗流浃背的小帐篷里举行的一场复兴大会,你可以举起它,加固它。这不仅关乎Beyonce,也关乎塑造她的人和支持她的人。当我在听的时候,我楼上的邻居,两个年轻的黑人妇女,也在全神贯注地听着。我在迈阿密的朋友在给我发hot takes的短信,而我的妹妹,她在第二个周末参加了这个节目,在推特上说观众中有多少白人似乎就是不明白。Beyonce的每一次活动都是你想要告诉别人的福音,但这次的你想告诉更多人了。

黑人女性和摇滚先驱Memphis Minnie、Sister Rosetta Tharpe和Etta James,以及同时代的节奏音乐女王Janet Jackson和Missy Elliott的创新都没有得到与之相称的赞誉。Beyonce,是第一个在有20年历史的音乐节表演的女性黑人歌手。在这个“不欢迎”她的地方,她给人留下了持久的印象。回家。然后她又做了不仅仅关于她自己的事情。她把整个黑人女性家族都带进了房间。

在彼此相处的几个月里,Knowles姐妹都发起了一些项目,把家乡重新塑造成一个充满灵魂的黑人乌托邦,根植于其丰富历史的精华之中,但比以前更古怪、更全面、更有自觉性、更具体、更女权主义。Homecoming是一幅奇妙而又令人欣喜的拼贴画,揭示了碧昂丝是如何在“黑人天才的宝库”——她的祖先、同时代人以及她自己——中打拼、浸淫和潜泳的。在她的一生中,她将主流社会的视野带到了她的身上。接下来她会带我们我们会去哪里?

 6 ) 顶级SLAY

打五星的时候第一次希望还有更多的星星可以打满。概念,服装,舞台设计,歌曲选择和编曲以及局长的live表现全部都完美无缺,精彩绝伦,顶级Slay了。记不清多少次起鸡皮疙瘩,特别是新曲老曲的一些remix,很惊喜,还有这次coachella局长的标志独舞,看了让人真的很想去学。因为是两场的表演,不同的服装,同一首歌的剪辑一秒由黄变粉超酷的!看完不禁打脸回想,去年为啥不看第一场的全程呢,不过这个剪辑的更好看。

一直也知道局长是个超级认真的歌手,但是看了中间穿插的关于她怀孕生子,准备表演的幕后,真的觉得洋塞把自己逼得太狠了。连她自己都说从这次coachella 学到了一课,再也不要把自己逼成这样了。除了常年跟着的伴舞,舞台上每一个舞者每一个乐手每一个和声都是自己亲手挑出来的,甚至服装的细节,超多工作全部亲自出手敲定。这个女人真的!瑞思拜!!还有,幕后有一幕,洋塞穿上了Formation 巡演的表演服,超级开心,和丈夫视频分享,说穿上了而且是能拉上拉链的那种,卸下表演人格的洋塞真的很小女生的感觉,很可爱。

合作舞台喜欢真命天女的重现,Say my name,Say my name~又是一声鸡皮疙瘩~ 还有和妹妹Solange的嬉戏舞蹈,Solange真的是好灵动啊!像个精灵!

写这些的时候正在听Homecoming 的live专辑,突然想到“吃CD”这种说法,我想说局长已经远远超过这种说法了,几乎大多数都有舞蹈表演的情况下,局长的情况下就是跳着powerful dance 的美丽CD机了。(哈哈哈误)

看完标记完,补今年的coachella表演加入清单,强烈期待Formation巡演的影片,以及下一次beychella!

(呜呜呜好想看Queen B的演唱会,观众好幸福,人生必须要看Beyonce 和Lady Gaga 的演唱会!!!)

 短评

完美无瑕。同名专辑是她作为女性艺术家的生命力;homecoming则补全了lemonade尚未完全的那部分,她作为黑人艺术家的生命力。90末00初那帮女歌手的争霸终于在20年后的今天落下帷幕,皇冠属于Beyonce。有些陈腔滥调,但她可能是最后一个能站到这里的大众明星。后继者Rihanna越发随意散漫,有同样的傲人天资,却无这样步步为营的企划与野心;Taylor Swift则在构筑流行帝国的路上越走越远,虽然作品质量仍然很不错,却看不到爬上如此高地的希望。

5分钟前
  • deanyoung
  • 力荐

有人批评碧昂斯太过沉迷于把自己塑造成“伟大”;我说不是,她无需塑造,她就是“伟大”本身。

9分钟前
  • tokimekihansya
  • 力荐

非常值得一看,Beyonce的头发也太飘逸了吧!她到底在舞台上安装了多少个鼓风机啊!

14分钟前
  • 甲洋
  • 推荐

What I really want to do is be representative of my race...of the human race. Tell the truth. Live in the present.Don't deny the past. 剪辑可以变装,比Live还好看,我这么不会欣赏流行音乐的人都被燃的不行。大学同学给我买了5月24的李宗盛演唱会票,更期待了。音乐真的很有力量,看完一半,一下子被鼓舞到了,难怪那么多人爱她。

15分钟前
  • 姜小白
  • 力荐

Bey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吗?如果有哪怕一点,你怎么会过着这样的生活?你真的配做她的粉丝吗?

20分钟前
  • 流公式
  • 力荐

只是有一个小问题,我真的想了很久一直都想不通,你们可不可以告诉我?你们都是碧女士的粉丝,你们一定很聪明。碧女士一边吹鼓风机一边唱歌真的不会肚子疼吗?

21分钟前
  • 咋咋咋
  • 还行

现场部分虽然来回切画幅还一直变会有些晃眼,但是两场mix起来的确有1+1>2的效果。产后回归那一段,真的是那句老话的真实写照:天赋如此好的人,还这么努力,我怎么还不去运动?

25分钟前
  • 葛攀
  • 力荐

I'm not sure, besides slaying, but there's something missing.

26分钟前
  • 來 生
  • 推荐

不是yonce的粉丝,音乐作品也只听过个别几首hit,有时候也想diss yonce趾高气昂的姿态,拥有好作品的歌手多的是,你嘚瑟啥?....但近年从yonce各种live performance的呈现,她真的是我见过最负责任的艺人之一,简直就是行业标杆,从各个细节最自己负责,挑不出毛病来,homecoming就是最好的见证啊,一个音乐节,yonce完全可以就随便唱唱,就能赚到无数吆喝,结果愣是把一个音乐节玩儿成了自己的主场,这种侵略性的表演,近年基本为0,看纪录片的时候,现场的每一秒钟感觉都是yonce深思熟虑带着侵略性呈现给观众的,每一秒钟都布满了yonce对艺术对音乐对黑人群体的负责,看完以后,就觉得当今乐坛好像真的只有yonce能做成这样,服了。我以前觉得同样具有侵略性的还有lady

28分钟前
  • motionfest
  • 推荐

我在网飞看了Katy Perry、Taylor Swift和Beyonce的演唱会(纪录片),也看了些男明星的,发现女Diva从场面灯光舞美编排都碾压男明星的演唱会。女性需要比男性优秀很多倍,才能站上同样的高度被更多人看到。世界对男性真的太友好了。这场homecoming应该给很多黑人舞者创造了工作机会,有机会有工作才有一切。碧神局的伟大,无需多言。唯一的问题是纪录片拍摄的手法过于炫技,一看导演,原来是本尊。

32分钟前
  • 七姐Claudia
  • 推荐

真的很强的力量,参与了这类演唱会之后感觉很不一样的是关于气氛和故事的经营,视觉的呈现是串联和力量的极大输出

33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推荐

请问Beyoncé的缺点是什么?就是【没有缺点】本在17年接下的Coachella因为怀上双胞胎而推迟到18年,正是这不期而遇的礼物赋予了Beychella更饱满的意义。被军鼓团、管弦乐、合音、舞者簇拥着站在金字塔顶,为女性,为种族,Beyoncé成为了孕育best party的party的伟大领袖。Beychella! What a show! So monumental!

34分钟前
  • La~jum~bo
  • 力荐

上帝把本来用作创造别人的材料都拿来创造beyonce了!THIS BITCH?! She SLAY!!!!!!!!!!

37分钟前
  • 蔓树桃子
  • 力荐

看了一半Homecoming纪录片,我只想说碧昂斯这个女人太厉害了,没人能想到17年从怀上双胞胎到生产再到Coachella经历的一切。BeyChella的精密编排,社会意义以及文化影响力都不可同日而语。至少在这个十年内都没有任何人的表演能够超越Beychella,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不会出现,碧昂斯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好的表演者,没有之一

39分钟前
  • 14
  • 力荐

就是那种,我iPad内存只有32G,我看完后还是要把它下载下来的,那种好看。看多了东亚国家女团充满性暗示的取悦男性群体的编舞。这种”别惹老娘,小心我把你头打爆”的编舞看得人更畅快。女性要选role model,这种的靠谱很多我觉得。

44分钟前
  • Hu cares
  • 力荐

哇,我在现场☺️

45分钟前
  • YoyoRan🤍
  • 力荐

一个女人的史诗。洋塞的Live不消说了,最难忘的还是Solange欢呼雀跃地跑上台,三十多的一对姊妹也不管是几个孩子的妈了,在台上开怀大笑四仰八叉,好像还是《Life Is But A Dream》里在草地上追逐的俩小姑娘,这真的太动人了。

50分钟前
  • Doze 豆子
  • 力荐

救命,碧昂丝已经不是人类了。

52分钟前
  • 宏纪元
  • 力荐

SLAAAAAAY,虽然并不算是我喜欢的音乐,但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高质量流行舞台。喜欢背后表达的理念:团结平权开放自信接纳自己,老生常谈却很重要。

53分钟前
  • 萨摩耶(已黑化)
  • 推荐

养育的话题在Life is but a dream与同名五分小短片中已经有详细述说,这个故事与现场的记录的主题是在三步骤之后,也就是自第五张专辑起的个人——家庭——社会路线进行延续创作的思路。家庭三部曲讲述的是婚姻、家族与资本,Everything is love未能成为完美的终章。而在这里,她的目的是成为种族的代表,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记录,是继承,是榜样,以及些许关于母亲的深度关怀。当代虽然有很多流行巨星,但有能力对下一代作出启示其实寥寥无几,从TS、LG到她,都完成了不起的作为。Work hard and get what you want,再真实不过。这场长跑赛走到这一步,终于成了一个图腾了。为她感到高兴。

58分钟前
  • Byrd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