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

大陆剧大陆2023

主演:范伟,秦昊,陈明昊,李庚希,刘奕铁,蒋奇明,刘琳,史彭元,侯岩松,林晓杰,王佳佳,杨一威,唐曾,张帆

导演:辛爽

 剧照

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1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2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3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4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5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6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13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14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15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16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17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18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19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6 15:08

详细剧情

小城桦林,此时,出租司机王响(范伟 饰)做梦也没想到,他还有机会遇到一个他此生最想遇到,又最怕遇到的人。是仇人还是故人?遇到了,就得有交代,给自己,也给儿子。  小城桦林,彼时,火车司机王响意气风发,开得了二十挂的钢铁巨兽却管不好鸡毛蒜皮的三口小家,工厂摇摇欲坠,危机处处紧逼。  一包身份未明的碎尸像一块石头砸在桦林的水面上,也砸在王响的头脑里,这片涟漪一荡就是20年,荡到秋叶泛黄,从未停歇。  迷失的父亲,死亡的恋人、重逢的老友,因一个未解的谜题被困在三个不同的时代里,只为追寻一个跨越了过去、现在、未来的真相,当谜底揭开时,时空融为一体,在漫长的季节里只剩命运的挽歌。

 长篇影评

 1 ) 依然范德彪——之剧中关于《马大帅》有趣的联动彩蛋。

一部《马大帅》,半个电影史。

这还没看几集呢,里面就有好几个《马大帅》彩蛋。

如果你没看过马大帅,你可以理解为“彪哥”是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东北“硬汉”,从事过无数行业。

本剧中秦昊的角色跟范德彪有很多相似之处。

来说说有意思的彩蛋:

第七集预告彩蛋更新:

剧中提到了解梦,心理学,弗洛伊德;在《马大帅》当中,彪哥曾经开过解梦馆,做中西结合心理咨询解梦业务,称谓是:彪哥解梦馆馆长——暨辽北精神分析研究所所长—弗洛伊德·康斯坦丁·诺维奇·德彪斯基。

-----

彩蛋1:

KTV门童就是当年《马大帅》吴总开的“维多利亚”的门童;认错是不可能认错的,当年在维多利亚上班的时候经常看着彪哥挨揍。

彩蛋2:

导演乱入环节,这个卫衣是彪哥同款;

彩蛋3:

剧中范伟跟秦昊吵架说道:你可真是个彪子。

在马大帅里,赵本山经常这么说范伟,秦昊在剧中的人设也很类似范德彪,主打的就是“不干人事,游手好闲的热心善良废物”人设。

彩蛋4:一开始范伟吃饭的餐馆叫“桂英烤肉”,在《马大帅》中,德彪曾任“桂英风味饭店行政总厨”,并俘获了桂英的芳心,但彪哥作为水库浪子,喜欢的却是维多利亚吴总的秘书阿薇。

桂英
阿薇一直以来都是天赋满满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后面可能还会有更多马大帅的彩蛋。

 2 ) 有种悲剧是小镇美女

国产电视剧挑选女主角,尤其是美女人设的女主角,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审美标准:清冷、 白净、单纯、幼态。清冷代表着她在她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有着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姿态,她可以是受欢迎的,但必须是让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接下来的爱情戏中天时地利地为男主角免除了雄竞烦恼;单纯意味着她涉世未深,起码对情爱一窍不通,在危机面前能够给旁人提供英雄救美的机会,也能在简单的求爱面前轻易芳心萌动;幼态则是近十年以来国产剧才频繁出现的通病,或许是因为只有女主角在外形上长得足够幼态才能够承托出男主角的男子气概——毕竟我们都知道气概这种东西不是人人一米八就能演出来的。20多年前高圆圆在《十七岁的单车》里演一个纯情甜美的高挑女高中生,在自行车链坏了的时候会娇滴滴地抬起她的大眼晴请求身板瘦弱的男主角帮她修车,这样的搭配放在今天也依然毫无违和感。但是如果是同样的当年的高圆圆,搭配现在任何一个年轻男演员,怎么看都很难产生火花。

在高中或者大学谈过恋爱的人都知道,年轻男生的吸引力,外表因素可能只占据了30%,那种小男生才独有的不顾一切的热情和天不怕地不怕的安全感才能勾勒出初恋的风风火火。早年的李亚鹏和夏雨走的都是这样的路线,他们的外貌谈不上出众,但演员本身散发出来的荷尔蒙可以让观众坚信任何类型的女人都有理由爱他们爱得顺理成章。可惜现在的年轻男演员或许被保护得太好了,有演员功力的问题,也可能因为他们的偶像包袱包浆了少年气质的原始本能,在他们的身上观众只能用显微镜找荷尔蒙,用人设和外貌装点男主角的吸引力,只能搭配幼态女演员增加小鸟依人的匹配感。

电视剧女主角的选角类型变得越来越狭窄,我们很难再看到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成熟诱惑的宁静或者《有话好好说》里利落不羁的瞿颖这些类型的女主角了——连《漫长的季节》里沈墨的选角也不免落俗。宁静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同样演的是大学生,放在《漫长的季节》里,沈墨见了她都要叫她一声姨。好在导演和编剧在沈墨的人物塑造上下足了功夫,让她的人物形象和一切行为动机都在剧中变得合情合理起来。

纯情女主在电视剧里容易扁平化,大多数时候她们在影视作品中只是一个稀释剧情雄性浓度的美丽的符号,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被保护或者拯救。沈墨的出场是她提着行李刚下大学校车,笑容阳光灿烂,和坐在路边无所事事听自怜自哀的音乐的王阳形成了鲜明的的对比。后来她去维多利亚找工作,经理批评她看起来太稚嫩了,打扮也不够成熟;打工弹琴的时候被客人欺负,镜头一转就有一群混混帮她在暗地里报仇。辛爽像是吃透了观众对这类女主角的刻板印象,在剧情一开始就怎么刻板怎么来,让她穿纯白花边裙弹世界名曲,让她被客人欺负的时候表现出傻得耿直的刚正不阿。

随着贯穿本剧主线剧情的桦林碎尸案慢慢浮出水面,沈墨简单粗暴的角色形象也让观众很难不怀疑她就是碎尸案的死者。这部剧前期的看点是秦昊和范伟在插科打诨中推进剧情,东北人妙语连珠的搞笑对话可以让人勉强忽略沈墨略显俗套的纯情女主桥段,连秦昊亮黄色的大肚子都比沈墨的情节更有看点。反而到了剧情中期,观众对插科打诨的对话耐受度逐步开始降低时,沈墨大爷大娘的出现立刻为这个角色带来了极致的反转——我们才知道那天她笑容灿烂的下校车是因为她终于摆脱了控制她身体和自由的家庭、她白得浪漫的礼裙实际上是大爷性剥削她的枷锁,而她之所以有勇气反抗客人,也是因为她早就受够了屈辱。我们都知道,国画里的留白是由墨汁画下的图案衬托出来的,所有一切在观众和旁人看来纯白无邪的表面,实际上都是以沈墨隐忍至今的痛楚为代价。

和沈墨同在维多利亚工作的陪酒女殷红也只看到了她的白。她为了博取沈墨的同情和信任,讲了自己悲惨的往事,随后把沈墨献给金主,满不在乎地认为她在给沈墨创造改变人生的机会。殷红在选角上和沈墨的外貌极为相似,有着同样痛苦的过往和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念。她们同属于古往今来最具悲剧色彩的小镇美女,从出生起就被无数双眼睛盯着。

男性作家最爱描写小镇美女,她们在文学和影视作品里可以被合理化地“规训”,在地域封闭、思想封建的小镇中,她们因为比别人更容易受到关注,也会被迫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更多的束缚。余华在《兄弟》的开篇就描写了一名小镇美女林红,上厕所的时候被李光头偷窥,其后关于她身体的谣言就传遍了整个村庄。没有人在乎林红的尊严和感受,但村里所有的男性都把偷窥犯李光头视为英雄。女性在一个不平等的环境中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没有人会把她视为是和自己同等的个体,女性的需求、尊严和自我都是次要的,她的价值是被他人赋予的。在小镇里,获得美女最方便的途径就是羞辱她,想尽办法贬低她的价值,把她们拉到和自己同一水平线上。成为小镇美女就意味着必须时时刻刻活在他人的凝视和意淫当中,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性诱惑的罪状。她们被人要求做人单纯,但整个社会都对她们有不单纯的臆想。沈墨的大爷给她买白裙子,把她打扮成纯洁的洋娃娃,是为了满足自己恋童的私欲;殷红在酒场上可以豪饮讨金主欢心,好不容易遇见一个愿意给她一掷千金的主,却发现自己只是一个被利用的工具。女性的假装单纯与假装豪迈都是一种自我保护,为的是能够在这个由男性意识主导的社会下,或以逃避或以顺从的方式从而更好地生存下去,这种假装最后都会发展成一种自我洗脑,一辈子可能就这样以不甘不愿的方式过了下去。小镇美女没有主动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力,唯一的出路只有逃离小镇,逃离被社会束缚灵魂的阴影。当沈墨第一次对大爷作出反抗以后,大爷对她进行了身体和尊严上的虐待,而沈墨的尊严恰恰是大爷在此之前从不在意的。

最可悲的是来自于同性的施压,沈墨身边的女性无一例外地都成为了共同的施暴者:沈墨的大娘在明知大爷性侵沈墨的情况下装聋作哑;沈墨的室友们在排挤她的过程中加剧了谣言的散发;殷红本来可以成为沈墨在维多利亚唯一的朋友,却出于妒忌和对金钱的诱惑出卖了沈墨。她遭遇的暴力是整个社会自上而下的打压,她们负责随波追流地把她往陷阱的方向推一点再推一点。

一点一滴的压力加剧了沈墨人物个性转变的进程,她的完全转变发生在分尸完的天台。这个时候她终于从束缚她的东西里爬了出来,有机会找到自我的时候,她在桦林的夜空下已经满脸鲜血。小镇美女的悲剧实际上是女性普遍面临的现实悲剧的一个缩影,女性从小就被要求成为一个单纯、顺从、轻声细语的讨好型角色,就是让女性自愿被命运支配,这也导致了她们在与命运搏斗的时候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整部剧里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在最后一集,张静初演的成年版沈墨像一个幽灵一样飘到大娘的身边,幽幽地悉数大娘过去假装视而不见的罪状,她一字一句地说:“你是觉得,不说话,就是一个好人了,是吗?”或许出于恐惧,或许出于身体原因,大娘始终用沉默回应这句质问,使得这句台词就好像也在同时质问观众。和沈墨童年经历相似的事件曾经一次一次地发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悲剧面前保持沉默就是在助长更多的加害者犯罪的可能性,不要追问受害者“为什么不早点说出来”“你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不抵抗”,问问为什么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只被教导成一个毫无抵抗力的纯白的人,在面对侵害的时候却要求她能够独立抵抗整个社会给她造成的困境。

沈墨在这部剧里成为了一个让人恨不起来的恶女,有些评论还认为演员李庚希的狠劲还不够到位,沈墨后期应该更狠一些才更刺激。有些演员在演恶人的时候会呼吁观众不要过度代入,事实上如果一个电视剧真的能够让观众真心实意地代入现实,那就说明它能够触动人的观念,就是成功的。沈墨在剧里的最后一幕,与王响走向了截然相反的方向,前者解决了多年以来的积怨,坦然地面对自己亲手造就的命运;后者找到了长久以来一直苦苦寻求的那个答案,完成了二十年前当破案英雄的愿望,归隐到自己的生活里去。这对两人来说都是最好的结局,对国产电视剧来说,不完美、不纯白的墨色女主角应该更多一些。

 3 ) 【大结局更新】关于剧中的两首诗

首先,庆祝今晚《漫长的季节》完美收官! 其次,我想就剧中出现的两首诗,给出我自己的一些解读。 是的,既然大家都在讨论剧情,那我就另辟蹊径,谈谈这两首诗吧。 其实,在小说中插入诗词的做法很常见。最典型的当属《红楼梦》。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 他在那里看到了十二钗的词曲(共十二副诗词),“预知”了自己与贾府之后的命运。 诗词,在小说中就相当于某种隐晦的“剧透”,它用一种比较隐喻的方式交代人物之后的命运。 同样的道理。网剧《漫长的季节》里的两首诗,也具备差不多的作用。 唯一的区别是,前者是中国传统的旧体诗,后者是新体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现代诗。 先说第一首,《漫长的》。 这首诗出自于班宇的同名小说《漫长的季节》。是由这篇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小雨」所写,其实也就是班宇写的。 这首诗由四句四段组成(一共四段,每段四句)。 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第一段和最后两段。 先看第一段: 打个响指吧,他说 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 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 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这一段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五集,王阳约沈墨在铁轨上,他读给她听的。

第二次出现是在最后一集,王阳去世后,王响也读了一遍。

第一句“打个响指吧”——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打响指呢?轻松惬意的时候对吧?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快乐舒适的时候,打了一个轻松的响指,但他并不知道这预示着他之后的命运。 一个小小的“响指”,足以将未来的自己“震碎”。只是打响指的时候,你“尚不知情”。 就像第一集的王响,开着火车惬意地喝着茶水,旁边的人跟他说:“王师傅,整个响啊。”

于是,王响微笑着拉动了火车的汽笛,这里轻松愉悦的“汽笛”,就和诗中那个轻松愉悦的“响指”是相同的意味。 “汽笛”不仅象征王响此时的心情很好,也象征他现在的生活美好:家庭幸福,工作稳定,还是德高望重的“先进工人”。 而汽笛拉响,就像是一声来自“未来”的召唤,等待王响的,即将是丢饭碗,家破人亡的命运——只是现在的他“尚不知情”。 然后是最后两段。 喝一杯水吧,也看一看 河在平静时平静,不平静时 我们就错过了一层台阶 一小颗眼泪滴在石头上 很长时间也不会干涸 整个季节将它结成了 琥珀块状的流淌,具体的光芒 在它身后是些遥远的事物 其中“河水平静时平静”不是单纯指现实世界的河水是否平静,也是指人的心境是否平静。 当一个人内心狂躁不安时,就很容易出事。就像汛期的河水容易淹死人,高涨的情绪也会摧毁理性,埋下祸根。 “不平静时,我们就错过了一层台阶”。 在这里“错过一层台阶”和“错过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是同一个意思。 如果河水汹涌,不会游泳的人就失去了脚下坚实的土地,他就无法踩着“台阶”上岸,最终被河水吞没…… 结合剧情,就是指沈墨的黑化,导致王阳被淹死的命运。

“一小颗眼泪滴在石头上”——这颗“眼泪”既是王响的,也是沈墨的。 眼泪“很长时间都不会干涸”还结成了“琥珀”。是指悲剧发生之后,痛苦情绪永远都无法消散,还凝固成一块像“琥珀”一样的石头压在心里。 不得不说,“琥珀”这个比喻把悲剧的痛苦都衬托得更唯美了…… 又或者,是痛苦的人不甘心,故意用“琥珀”这个词来美化痛苦的记忆,只为让自己好受一点…… 另一首诗是《阿橹之死》。

对于这首诗我并不想给出太多解读,我只想提醒大家。这首诗的作者阿橹,既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也是一位连环杀人犯。 是的,这位叫阿橹的诗人身上背负着四条人命,(剧中沈墨也杀了四个人……)而他的这首《阿橹之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隐喻着他自己的命运。 可以说,现实生活中的诗人身份与杀人犯身份,属于同一个人。 而剧中的诗人与杀人犯,则被分成两个人(也就是王阳与沈墨)。 这种现实与虚构的相互对照,灵性的“诗化灵魂”与残暴的“嗜血灵魂”相互对照,还蛮有深意的。 第七集王响到王阳屋里翻菜谱,他无意间念的就是这首诗的最后一段: 这样的时刻 让我殇于父亲之前让母亲 以挽歌的绝唱 为我也为大地上的四季 守眠

最后还是要夸赞一下辛爽导演。这部剧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很有寓意,几乎没有废笔。 尤其是这两首诗,加得刚刚好。它们丰富了剧的内涵,也让整部剧有了更多的解读和赏玩空间。 无论是《隐秘的角落》还是《漫长的季节》,他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很期待辛爽导演的下一部作品! ps: 最后还是贴上两首诗的全文吧。

《漫长的》 作者:班宇 打个响指吧,他说 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 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 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吹个口哨吧,我说 你来吹个斜斜的口哨 像一块铁然后是一枚针 磁极的弧线拂过绿玻璃 喝一杯水吧,也看一看 河在平静时平静,不平静时 我们就错过了一层台阶 一小颗眼泪滴在石头上 很长时间也不会干涸 整个季节将它结成了 琥珀块状的流淌,具体的光芒 在它身后是些遥远的事物 《阿橹之死》 作者:阿橹 1 一万次地走过自己 在自己的废墟中伫立 万物静穆 我在聆听一种声音 虔诚的如一匹老马 在黄昏的林际打着瞌睡 心境旷远更旷远 而后流水般回顾一生 离我的墓地很近很近了 才发觉自己是这样一种草 这样的一种理由 在铺展一万种假设的季节里 生命由青变黄再变青 脚步有急变缓 最后失去重心 2 莫大的悲哀使雨水善良起来 我在远方 瞩望自己 瞩望深水彼岸荒凉的水域 瞩望山峦 我是叠嶂中的一轮浑月 山坳中大醉的一盏孤灯 我真的要走了 穿越母亲的草原和旷野 找到归宿 不知哪一朵小花 陌生地为我歌唱 不知为何把我的来世 称作不幸 可怜的人之源呵我怎么能够! 你的生命之泉如烈烈浓焰 点燃我的焚水之岸 母亲的眠歌催我入梦 这又是哪一年 为何连自己也变的如此陌生 而又相当遥远 3 永无宁静的宁静片刻 无需以任何方式昭示我的灵魂 我的饥饿孤闷我的犹豫伤感的诗笺 如此而已 走在空无一人的广场上 先我而去的人 又狰狞着从四面八方涌来 那些鲜花很美 我却望尘莫及 孤伶伶地回头 远离死神之夜多么宁静 飘逸的雪花 在我心内外 不可改变 4 为何以我的存在包容所有存在 在我生命的起点总是你 给我血液和精髓 我的忏悔如晚归的秋鸿 梦歌般给万物以提示 这样的时刻 让我殇于父亲之前让母亲 以挽歌的绝唱 为我也为大地上的四季 守眠 ……………手动分割线……………

以下是之前的原剧评:

原标题:为什么《漫长的季节》如此漫长?

如果说《隐秘的角落》让我感受到南方湿热的夏季,《漫长的季节》则让我体验到东北干爽的秋季。 正所谓秋高气爽。秋季,是四季中最舒服也最短暂的季节。按理说,它不可能“漫长”。

所谓的时间漫长,也并非客观事实,更多的是一种主观体验。 专注于自己喜欢做的事,能让你快乐的事,往往不觉得时间飞快,因为注意力压根就没在时间上。 碰上不如意的事,煎熬难耐,往往会格外注意时间,也就觉得时间过得格外慢。 而《漫长的季节》里的各色人物,多是不如意的。 辛爽在接受访谈时提到,给这部剧取名历经一波三折,改了又改。从《雪中来客》,改叫《凛冬之刃》,都无法令他满意。 最后定名为《漫长的季节》,则多亏了作家班宇。这个名字就出自于他的一篇短篇小说。辛爽很喜欢,便借来用了。 我读过《漫长的季节》同名小说,所写的内容与这部悬疑剧没有任何“直接”联系。 就像电影《罗生门》,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但《罗生门》的名字,却出自芥川龙之介的另一篇小说。 《罗生门》与《竹林中》,也没有“直接”联系,但两个故事的精神内核却极为相似,因为它们都表现了人性的幽暗。 可见这部《漫长的季节》与班宇的那篇同名小说,也存在着某些“隐性”联系。 它们都讲述了不如意的人,如何艰难度过一段明明很短暂,却在他们看来无比漫长难熬的时期。 而且,这部剧与那篇同名小说都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给人时序错乱,现实与梦幻交织的奇异体验。 尤其是第一集结尾处,王响的儿子王阳遇见沈墨时的喜悦;

然后表情迅速变得凝重;

再是与衰老的王响吃饭;

最后是王阳去世后挂在墙上的遗照……

王阳的表情与场景变换,制造出厚重的时间感。而他与王响吃饭的场景也是似真似幻。 从遇到喜欢的女孩的“极乐”,转换到遭遇变故的“极悲”,王响一家也没有了妻子的身影,这些丰富的细节呈现,都令人五味杂陈。 此处的镜头语言,像极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里的那个经典开头: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下子被全部打通,给人一种悠长辽远的时间感与宿命感。 我认为剧集后期会围绕“漫长的季节”这一主题,给出更多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 我想这种对于“时间感”的表达,会是本剧的一大特色吧。

ps:

班宇的那篇同名小说写得很好,而且是短篇,很好读。如果有时间的话,推荐你阅读一下,或许能够结合剧集,收获不一样的观看体验。

 4 ) 不会与殷红共情,她就是坏人

殷红就是坏人,贫穷和有过痛苦经历绝对不是一个人变成坏人的借口。对比沈墨她从小收到变态大爷的折磨,但她依然没有变坏。世界上惨的人很多,比如王响,他依然选择对三儿善意,看到他的尿袋先考虑到三的感受。不是让每个人当圣母,但这种为了自己利益自私自利害无辜人的人我无法共情。

很多坏人也很可怜,那他们就不是坏人了吗?

罪魁祸首是这个社会,但你依然可以选择正确的方向

 5 ) 30年了,我们离国产剧“恶女的诞生”只差一点点

沈墨原本是《漫长的季节》里最有生命力的一个角色。

她从小被大爷猥亵,在她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她盼望着长大,迫切地与这个阴暗泥沼般的家庭做分割。这些强烈反叛出逃的欲望是滋养她坚韧内心的养料,是锻造她刚烈性情的烈火。

她一直在静待机会,给予这不道德又不公平的命运以致命的反击。

而墨,即是黑。这也注定了她的底色是一颗黑暗之心,被不道德关系滋养的扭曲之心。但是她的外表处处是楚楚可怜的脆弱感。这样的女人才最具有欺骗性和攻击性。

当她在小旅馆被大爷抵着窗户威胁,她略带阴冷的笑着告诉大爷他儿子的手断了是自己的杰作。那股子疯劲儿,着实惊艳。这是代表沈墨黑暗反叛灵魂的短暂出窍。

她才不是什么白莲花,更不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在沈墨、傅卫军和隋东的原始三人组中,她才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女人。她是这个“铁三角”的大脑,另外两个只是负责执行的忠心打手。

当她被大爷贴裸照造黄谣来报复。她被学校领导约谈,她想拿回裸照时被拒绝,领导用早已判定沈墨有罪的口吻说我们要搞清楚情况。沈墨低头冷冷一笑,这个笑转瞬即逝,带着冷漠与嘲笑,她早已看透这场谈话的虚伪。

她垂下眼帘问:怎么算搞清楚。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质问学校领导。

当她再抬起头来时,眼里没有光,只有空洞的无望。

因为她清楚知道,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她的一生都被钉在了耻辱柱上。她以为读大学逃离了梦魇,大爷却还是阴魂不散。她以为凶狠的报复非但没有威慑到那个疯狂的男人,反而让自己再次陷入到身体不清白的舆论场中。

原本她身体的不洁只限于她、大爷和沉默的大娘。现在,她身体的不洁突破了这个小圈,扩散到了学校这个巨大的小型社会中。

对啊,她身体的不洁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她无法辩解,无法举证,像每一个被造黄谣的女性。当谣言产生的那一刻,事实已经不重要,因为她已经被污名化了。

就像她在与殷红喝酒谈心时说得那样,她早就认清了一个现实:她所经历的痛苦没法跟人诉说。

而如果说大爷的猥亵和校园的黄谣是沈墨黑化的前菜,她被殷红设下圈套,真正被港商夺取了完全意义上的贞洁就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棵稻草。她被心底的黑暗之心彻底吞噬,化身为复仇女王。说出了那一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话:

倒霉的应该是他们。

再配上Life Awaits 的 In Gloom 片尾曲。

我们在那一刻仿佛看到了中国版的“魔女嘉莉”。阴暗的房间里,昏黄的灯光把沈墨包裹着,看不见的愤怒火焰在熊熊燃烧。

歌词里唱着:

这就是沈墨的内心独白,“复仇女神”浴火重生。

《魔女嘉莉》的经典海报

但最让我无法释怀的是,在她完美双杀的情况下,居然因为王阳的退缩而选择自杀。

她可是缜密计划,步步为营,完美猎杀港商,虽然看上去是激情犯罪但极其有条理碎尸的沈墨。这样的人冷静狠毒,心思细敏,最重要的是内心强大得可怕。而纵观整部剧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这样的力量。

这样的力量来源于她备受压迫的童年,不被理解的校园生活还有写满耻辱与肮脏的维多利亚。当她被这种力量驱使着一路杀戮,终于实现了身份的自由,成为了另一个人。用一个完美的金蝉脱壳,用死换生。全新的未来在向她招手。

她终于可以彻底褪去耻辱,高喊着是这个世界欠她的。

而编剧告诉我,她因为王阳的退缩,放弃了这一切。这真是复仇女神全线崩塌的瞬间。

所以,虽然不完全认同但却可以理解,这部剧会被诟病“爹味”。因为哪怕人物动机强大如沈墨却会仅仅因为男人的抛弃而选择去死。

女人可真是太脆弱了。但女人真的没有那么脆弱。

我认为最符合沈墨行为逻辑和结局的展开应该是她设下圈套完成了王阳看上去自杀的假象。得不到就毁灭。这样她成为殷红的秘密才能永远成为秘密,毕竟没有比死人更能遵守承诺的人了。何况王阳还是一个临阵脱逃,是一个背叛了她的人。

所以。让我们重新来捋一遍沈墨与王阳、傅卫军这条“三人行”的暗黑故事线。

王阳一开始就是被沈墨选中的人,就像傅卫军一样。傅卫军和沈墨的关系也不仅姐弟那么简单,而是超越亲情的一种共生关系,像潜行于丛林里的孤狼,猎杀是生存的本能。

王阳对沈墨有一种天真的幻觉,他以为眼前这只伪装的小白兔需要他庇护,却殊不知背后是嗜血的饿狼。

但沈墨就是有这样的致命吸引力,无论是对于傅卫军还是王阳来说,她就是飞蛾扑火的那股熊熊烈火。

明知道是毁灭,也逃不开对一刹那间花火的眷念和奋不顾身。沈墨就应该是这样美丽又危险的存在。她不会被任何人驯服,她的生命之花就是来源于复仇。

甚至殷红也早是她挑选的猎物。不然无法解释她仅仅作为大学兼职为什么偏偏要选上维多利亚这样的地方。因为只有在这里才有极大几率挑选到她满意的替身。她早就定下了逃脱大爷的终极计划。

最好的猎人往往是以猎物出现。

只是没想到傅卫军真的爱上了殷红。又由于绑架港商的意外暴露,她不得不仓促地以绝后患。在傅卫军恰好不在的时候,如此干净利落的处理,我不相信是沈墨的临时起意。

所以,当这些心理动机理清之后,她设计伪造王阳的自杀就是顺理成章。

因为爱情在恶女的世界里有多廉价。早在30年前的《第三类法庭》里邵美琪就用她的彻底堕落,狠狠打了爱情的脸,并贡献了一个彻底黑化的疯批美女。

第三类法庭 (1994)

年轻时的邵美琪也有着一股“沈墨”般的倔强冷清感,她是远离于人群的疯女人,疏离又脆弱,让人想要豁出性命去保护。但不同的是,当她白切黑时,又有不可方物的美艳与攻击性。

还有《火玫瑰》里的温碧霞,虽然有像长腿叔叔那样救赎般的角色存在,但她的复仇之心坚如磐石,面对Uncle Rain爱情的感化,也绝不放弃。

情爱只是复仇的工具,她们的心永远自由,不属于任何人。

火玫瑰 (1994)

三十年前的编剧就知道,让爱情让渡于复仇,本身就是男性的一厢情愿。复仇者的道路终将是孤独,从她们选择复仇的时候就已然注定与全世界为敌。

也许三观不正,但这才是我心目中沈墨该有的恶女模样。

而到了2023年,沈墨面对前半生漫长的迫害和短暂爱情火花的夹击下,却只能选择自己去死,且死得毫无价值。她早该在那个漫长的秋天就大杀特杀,而不是等待18年后才后知后觉。

单就论这一点女性的塑造上,就是真正的大倒退。

而我为什么更乐意沈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恶女”?

因为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罗美素、李巧云、黄丽茹和殷红。她们奉献牺牲,吃苦忍耐,生如蝼蚁,死如尘埃。不敢正视自己内心的欲望,被与生俱来的圈牢牢困住。

而“恶女”让长期处于弱势的女性变成了一位冲破世俗定义与束缚的强者,是女性对自我的完全忠诚与彻底坚定,是面对命运的不公时,是掌握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绝对主宰权。

而这,便是“恶女”的魅力。

可惜的是,过去三十年了,我们离国产剧“恶女的诞生”就只差一点点。

 6 ) 慢慢把遥远的事物震碎

姜育恒沧桑的声音响起,《漫长的季节》终以一曲《再回首》结束了它忧伤而遥远的故事。

在前面11集诸多现代前卫的插曲和片尾曲播放时,我曾想过,为何没有一首九零年代的歌带我们直接进入那个年代。像贾樟柯在电影中插入叶倩文的《珍重》,自然摇动人们怀旧的细胞,通过那温情的旋律反复确认,是的,这是浪漫的九零年代。

然而《漫长的季节》似乎要说一个截然不同的九零年代的故事。它选择慢慢讲述巨变,选择温暖而明亮的季节描绘人们心中萧索寒冷的北方,选择用近乎与现实动作同步的拍摄节奏,呈现一个已被浓厚滤镜罩住的时代。当范伟骑着他的大杠自行车从小坡上忧愁地滑行下来,当老太太拖着垃圾车一点一点吃力地跨上台阶,当孩子在铁轨上朗诵一首还未写完的诗……没有什么是迅速的,一切都像是实际能够感知的节奏。但对现在的观众来说,已经太慢,太慢,包子还在秋天的夜晚慢慢冒着热气,嗖忽之间,年轻的人老去,存在的事物消失。

对时间分量的感受成了我初看这部剧时最为迷惑的部分。像一座巨大的迷宫,忽而我可以慢慢欣赏周边的风景,忽而我不知道进了什么胡同,怎么也走不通。走了大半程回过头来,才发现迷宫的地图原来是这样:《漫长的季节》有三个时间段的故事,交叉跳跃进行。它们各自的悲喜轻重掂量着那时间段里人们生命的重量。最终,不同人的命运汇入同一条河流,那条河流看似平静,却已走过千山万水。

从1997年至2017年,跨越20年的故事,野心勃勃地描绘了一幅时代图景。在我们熟悉的语境里,那个时代从来都与昂扬激荡、乐观奋进相关,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迎来千禧年、迎来新世纪。但是,《漫长的季节》何其残忍。“王响,响亮的响”,“王阳,太阳的阳”,人如其名,却纷纷迎来截然相反的命运。于是一组曾经在记忆中宏伟而温馨的时代景象,终于被这些故事的拼图“肢解”——它们呈现出真实的样子,令人沮丧、失望的样子。无数失落的细节拼出另一种图案,使我们终于记起来,那时不是所有人都有美好的前程走向了光明的未来。

三个落魄的中老年人是这个故事的核心。范伟饰演的王响,秦昊饰演的龚彪,陈明昊饰演的马德胜,他们在2016年重聚,由一起套牌车事故共同调查十八年前未完结的杀人案件。明面上,龚彪不过是为了自己满心喜悦买到的新车早早找到冒牌车主再重新拿回新车,结果他的姐夫王响偶然发现,被冒牌车撞的人背影与十八年前儿子死前他在铁轨上看到的背影几乎一模一样,他凭着疯狂的直觉拉上辞职已久的前警察马德胜,再次苦寻事情的真相。

回忆与现实并行,缓缓拉开时间的巨幕。有两个王响带着时间线走,一个是中年时骄傲的他,一个是老年后卑微的他。

在王响尚有贴心的老婆、俊朗的儿子、体面的工作时,他是那个时代的骄子。尽管过着平凡的小日子,背后总归有一棵大树——桦林钢铁厂,作为他命运尊严的最大背书。他的名字也包含了满满的期冀,“响亮的响”,与再往前一个奋进的时代关联:父亲挖下的第一锹土,他以劳模继承着开创者的荣光,集体命运与他个人紧密相关,不论何时他都不会舍弃自己的骄傲,也不会背叛这个给他带来骄傲感的集体。

随着桦钢厂解散的传言风云四起,人们慢慢发现,坚不可摧的钢铁厂也将要破碎崩塌。所有在那个安全的圈圈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们,既惴惴不安地害怕罩着他们的“大树”倒下,又似乎总会乐观地相信,它不可能真的倒下来或者倒在自己身上。这种习惯安全和对不安的恐惧不断冲击着火车司机王响,直到他发现,他也不可避免地被写进了下岗人员名单——真正的崩塌马上就要降临到他头上,给他整个家庭带来沉痛一击。

王响奋力地想去挽救什么,像一个溺水的人拼命要抓住浮板。他抓住刚进单位的大学生龚彪——因为龚彪的厂办工作离“一把手”最近,可以带来前线消息;他也抓住办案警察马德胜——因为马队在办桦钢厂的命案,兴许参与这个大事件可以为他另辟蹊径,用为集体作贡献来避免被下岗。

然而这两块浮板,龚彪和马德胜,看似坚固,也在湍急的大河中各自漂荡。他们那时还没有像王响一样感到即将坠落的危险,龚彪悠哉游哉地追着美丽护士丽茹,马德胜也不可一世地相信自己的办案能力。他们是另一种面貌的乐观,也同样天真地相信,只要努力只要有才华,美好的未来总会属于他们。

当这三人在2016年的街头重聚,不用娓娓道来什么曲折的故事,人生的残酷已经写在他们脸上。那个意气风发的清秀大学生,变成了一个满脸痘坑、有酒糟鼻也有油肚的糙汉;那个目光犀利的警察队长,秃了头扎起辫子,为老年大学的拉丁舞比赛名额争个面红耳赤。

似乎只有王响活在了一种平和中,但实际上,他平和之下的疯魔也是强力黏合剂,将落魄三人黏合到一起。一个家破人亡,一个婚姻即将破裂,一个单身与狗为伴——三个身心面貌备受摧残的浪荡汉都没有什么好失去的,只有固执地追索那个背影是谁,才仿佛能为平庸活着的当下增添一点意义。

“响”、“彪”、“胜”三人,一条明面上的故事线,呈现人们能“看到”的命运巨变;《漫长的季节》中还有一条暗线,从来不曾出现在光明的白天,出现在温暖的地方,主角只在黑暗中苟活。那是三个被遗忘的孩子,沈墨、傅卫军、隋东。

直到碎尸案开始侦察后,沈墨这个名字才在人们的讨论中出现——但只是一个名字,而不是桦钢厂区范围内有具体社会活动的人。这个人物的出现就与死亡、不详相关,从疑似她的死亡展开,唯一与她深交的人物王阳,王响的儿子,牵起了明暗两边。

以沉默形象示人的女孩沈墨,直到故事中途她的养父母出场,我们才大概明白这个女孩的过去——不用回忆什么,只需一个养父和她单独在招待所房间里的场景,所有观众都能感到黑暗已经笼罩了这个女孩的一生。从那懦弱的大娘的目光、恐怖的大爷的目光看去,这个女孩没有一点反击的可能。当她从电影院出来时,大爷长长的影子跨越遥远的距离达到她身体,成为一个可怕的隐喻,预示这个人物不可能幸福的未来。

哑巴傅卫军和结巴隋东,看似坚韧地活着,充满狠劲,实则用最底层弱肉强食的思路,搏取唯一一点生存空间。他们每得到一点喘息的机会,都是不惜生死拼尽全力得来的,在一个侧写(马德胜的描述)中我们得知,他们无父无母,是社会边缘可怜的孩子。

这三个小孩,在黑暗的烛光中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联盟。一起期许可能光明的未来,也一起反抗现实可悲的命运。在他们终于搏来一个录像厅后,可能短暂地相信过,动荡不安终于结束,凭借“一亩三分地”做上小老板,他们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过上安稳的好日子。

然而关于命运玄妙的事正如那句俗语,“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只找苦命人”,沈墨短暂地牵起王阳温暖的手之后,养父母的恐怖控制就再次降临,她反击,他们就做得更凶狠。被迫拍下的裸照影响了她的学业,被夜总会同事下药把她送上了肉身的交易台。哑巴和结巴也被霸凌到没有还击之力,好好活着对他们来说根本是奢侈。

被逼到墙角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唯有以暴制暴的复仇才能将他们同时拉出厄运的牢笼。抱着这样坚定的信念,沈墨在有意也偶然的情况下杀害了侵害她的港商和背叛她的殷红。那八十万汇票被三个孩子劫走——本属于桦钢厂工人的安置款不翼而飞,瞬间使隐藏已久的财务危机暴露,钢铁厂呼啦啦如大厦倾,人们如鸟兽散……

1998年工人下岗潮,代表明面上的宏观事件;1998年秋天发生在厂区的杀人案件,代表了暗地里的微观事件,两者交织在一起,把时代的汹涌浪涛推到众人面前。无论有着光明前程还是黑暗过去的人们都不可避免地被“海啸”无声淹没,他们还来不及反应,所有曾经拥有的美好事物统统瞬间消失。

我们在创作者布下的悬疑迷宫中走了很久,才慢慢发现这场海啸发生的轨迹早有来头。比如王响老婆三年没报销的医药费,比如某个午后不合时宜被工人偷偷运走贩卖的设备,比如李巧云悄悄在夜总会打电话告诉家里她还在工厂上班,比如孩子们在慢慢变坏,从偷一个轮胎开始,直至用最凶残的方式对待他们的同龄人……

最小的恶慢慢汇聚成大面积的恶。邢建春、宋玉坤之流,熟谙权力和利益交换的法则,在灰色地带游走。他们冠冕堂皇地使用正义和道德的词语,做的却是最龌龊的事。人性中最幽暗阴冷的部分,总能伴随危机一同到来,你无法分辨到底哪个是因哪个是果,最终无论善恶,大家都一起陷入泥潭。

在这丰富的失落群像中,我最受触动的一个人物细节,是邢建春身上的那个尿袋子。当他多年后被当作黑中介抓住现形时,曾经保护他耀武扬威的黑色大衣也不能牢牢包裹住那泄露命运底牌的尿袋子。病痛、卑贱、无能为力与这个道具一同在光天化日下展示,经历过困苦的人们都懂得,邢建春的嚎啕大哭意味着低到什么程度的辛酸。

不过,这众人当中最为奇葩的,可能还要属秦昊饰演的龚彪。他是迷宫中一个独自漂荡的人,看似没有和任何坚固的事情联结起来,也没有什么能动摇他的乐观。他如此无所事事地纵容自己的失败,也能在失败中迅速找到慰藉,我们不知道他为何坚韧地漂荡,直到他爱的丽茹和他真正宣布分手。

原来,在龚彪心中,丽茹就是他最坚固的事。不管她曾经欺骗他、利用他进入婚姻,也不管她不能生育、婚后总是嫌弃他,他从来都没有把这些挫败当成真的挫败,直至丽茹决定和他的人生分道扬镳,那个曾经大谈弗洛伊德也抱有美好理想的大学生才真的崩溃了。单纯对爱情的理想支撑他变成一个一事无成的糙汉,但当这心底最在意的事情失去时,他才有了告别一切的勇气,和残酷的世界说拜拜。

龚彪的新车在被短暂拿回来后就载他共赴黄泉。奇妙的是,车飞起的那一刻,他却久违地感到快乐,因为终于有一次,命运捉弄他却把他放到了好运这边——他终于中了彩票。对命运的不公,在这次飞升中扯平。不管他接下来的一个瞬间要去哪里,去天堂还是去地狱,起码人生在那一刻,所有厄运都得到了偿还。

这戏谑的黑色幽默,没有给我们带来持续的欢笑,相反,随着时间巨幕的拉开,我们越来越没法轻松笑出来——悲楚才是人生的底色。

世间小人物的命运,在《漫长的季节》中浮浮沉沉。他们没有什么人生大事要实现,也不是要做什么成功之路的主角,只不过在悲哀的磅秤上大家拥有同样的分量。唯一公平的是,不管失去至亲还是被霸凌、被侵害,当秋日爽朗的天空有一片明媚的阳光出现,它会照耀所有人,为他们带来片刻抚慰,仿佛某一刻美好会凝固为永恒。

骑着大杠单车的王响,就被这样的阳光照耀着,缓缓骑出厂区。某一天他忽然发现,儿子没了,老婆没了,工作也没了,他无依无靠。拼尽全力死死保住的是一场空,阳光还是照耀着他,他准备在心爱的铁轨上孤独死去。

如果没有那一声啼哭——王响的一生就结束了。在1998年轰然袭来的秋天,他和沈墨一样,被命运的铡刀截成两段。一段永远停留在1998年秋天以前,巨变和执守、冷酷和温情同时激荡着他们,让他们恐惧不安,也奋力地保卫着什么;一段在1998年秋天以后,季节漫长得过于冰冷,仿佛和死去的人一起死去了,活着对死去的人是一种愧疚和罪恶。

代表温暖和善良的王阳,终于还是牵动了两个人的命运。王响像救起铁轨边被遗弃的婴儿一样,再次救起了被人世遗弃的沈墨。他们明白这一次“生”意味着什么——“王阳,太阳的阳”,曾经是他们心中最暖的支撑,在各自苟活十八年后,依然像秋日阳光照耀了他们,融解了共同的悔恨和愧疚,也重新帮他们获得了慰藉与希望。

我想没有人会忽视那首王阳写下的诗,

“你想成为什么?”

“我想成为诗人。”

诗人并不是一种职业,也不是世俗的成功,只是一份活着的态度。他单纯而坚定地,从破碎的时光深处传来天真:

“打个响指吧”,我们好好地,继续活下去。

 7 ) 《漫长的季节》导演辛爽对谈分享:以老人的视角去讲一代人和他们的一生

最近在腾讯视频热播的生活悬疑剧《漫长的季节》,豆友们有在追吗?目前仅播出五集,就已取得豆瓣9.0的开分,足以证明其品质和口碑。

本剧的导演辛爽,曾凭借其执导的《隐秘的角落》而被大家所熟知。精致的配乐、电影质感的镜头语言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时隔3年,辛爽带着新悬疑剧《漫长的季节》来了。

《漫长的季节》以舒缓悠哉的生活流气质与紧张悬疑的叙事节奏,放眼讲述了一座横跨近20年历史的北方小城“桦林”里,几个家庭发生的一系列意外故事。

上周二(4月18日),我们组织了一场《漫长的季节》超前观剧活动,有幸邀请到辛爽导演出席映后对谈。虽然只看了第一集,但真实且细腻的时代还原、演员自然生活化的表演、扣人心弦的悬念制造,以及剪辑、配乐上的巧思,已赢得现场观众的掌声一片。

因为这次对谈,导演分享了不少创作上的干货,我们特地成文字分享给各位正在追剧,以及准备追剧的小伙伴们。希望对大家理解导演创作意图有帮助。

【以下内容整理自我与导演辛爽的映后对谈】

Q:阿德 A:辛爽

01·以老人的视角去讲一代人和他们的一生

Q:能否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您这次创作《漫长的季节》的初衷?

A:刚看到这个剧本时,我就被吸引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老年出租车司机,他想解决自己人生的问题。当时拍《隐秘的角落》,是从三个小朋友的视角说故事。这次能在一个新的故事里找到一个新视角,还挺有意思的。

《隐秘的角落》的故事我其实讲得没太过瘾。故事发生的时间段只有一个月,小巧的故事只能讲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或者人和家庭的关系,毕竟它跨度没那么大。但这次让我兴奋的是,我以老人的视角去讲一代人和他们的一生。跨度变大了,可讲的东西就更多了,如人和世界的关系、人和命运的关系。所以这个主题对我来说特别有挑战。

Q:看第一集不难发现,浓浓的生活质感扑面而来。本剧此次主打的也是生活悬疑。那么在类型创作上,您遇到了哪些不一样的挑战?又做了哪些尝试?

A:乍一看生活悬疑这个概念,极易理解成生活、悬疑两种类型的组合,但这并非我们的创作逻辑。我们的逻辑就跟之前开的一句玩笑话一样:“如果让拉斯·冯·提尔去拍《马大帅》,会是怎样的效果?”我们想用一种生活化的视听语言,去处理故事中的犯罪材料,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感受。

Q:除了生活质感外,厚重的人文关怀、时代的特征也不可忽略。您又是如何在一个悬疑推理故事中融入这些时代表述、人文关怀的呢?

A:所有故事中,人永远是最重要的。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即使发生在任何地方,故事的本质都是在讲人是如何与一些力量相抗衡,而抗争的对象可以是内在的自己,也可以是外在的他者,抑或是更抽象的命运。

02·东北是有一年四季的

Q:《隐秘的角落》故事背景放置在广东湛江,《漫长的季节》的故事发生在东北。地域的选择在创作上有何考量?

A:我是东北人,处理起与东北相关的故事,相对会得心应手些,比如对台词的把握、氛围的营造等。之前我们在影视作品里看到的东北,通常是下着雪,肃杀极寒的样子。

可我很想证明的是,东北也是有四季的。(笑)其实,我并没有想复原刻板印象里的老东北,而是想呈现出我脑子里东北的样子,那里也可以五光十色,天也可以很晴朗,大家都积极地生活着。

Q:范伟老师、秦昊先生都是辽宁沈阳人,剧中的他们没少用东北话来丰富角色。在您看来,不管是王响还是龚彪,您觉得他俩体现了东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A:王响和龚彪是典型的东北人性格,而东北人性格里有一个很好玩儿的点,那就是乐观。很多特别沉重的话题,经他们的言语一加工,便会被一种很乐呵的方式消解掉。这一特点和《漫长的季节》中角色身上的特征相接近。

我想让大家看到一群特别乐观积极的、面对自己生活的人。虽然生活可能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了,但我们还是可以乐乐呵地去笑面苦难。

03·物理特效化妆,必须得做!

Q:第一次看剧时,秦昊老师出场那段我都没敢认!他是为这个剧增肥了吗?还是采用了一些特殊的化妆技术?

A:此次我们采用的是物理特效化妆技术,并没有增肥,他真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帅,请大家放心。(笑)做完造型,反正他自己用面部识别功能解锁手机时失败了。

关于物理特效化妆这块,大家其实也并不陌生,《鲸》《至暗时刻》等电影作品都使用过特效化妆来塑造人物,但在剧集里这么大范围、大规模地去应用特效化妆,实属罕见,毕竟难度挺大。但为什么我们还要做这种尝试?

很多观众会很熟悉范伟老师、昊哥(秦昊),所以我们这次想要卸掉观众对他们之前塑造过的角色的印象,所以就采用了物理特效化妆。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我们不能把物理特效化妆理解成通过这项技术将角色“做老”。“老”不是我们想要的概念,故事想要传达的是变化,是时间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

04·章回体叙事暗藏玄机

Q:第一集采取了一种章回体的叙事方式,片名也出现在结尾,感觉蛮有新意。这种叙事方式还会出现在后面的剧情中吗?

A:章回体其实是在文学作品里会比较常用。第一集像是小说的序章。我在第一集用了这个手段,目的是想让观众形成一种看小说的感受。

第一集中,有三个不同时空、不同故事线索,这三个故事都各有各的主题。后续故事中,三个故事特别像三条多米诺骨牌,第一集就像一张推动三条故事的骨牌,最后它们会在一个点上相遇。再往后还有两个部分,我会在结构上面做一个反转。

Q:《隐秘的角落》时,丁可老师的音乐就让人印象深刻。此次《漫长的季节》配乐又是丁可老师,此次丁可老师以及您在配乐上做了哪些新的尝试?

A:因为观众对《隐秘的角落》里配乐的喜好,所以丁可这回压力非常大。这次在音乐创作上,我们找了一个支点。因为桦林很像西部片里的小镇,所以我们在音乐上用了很多特别传统的材料,比如说布鲁斯、Spin、放克等,并在这些传统材料上做了一些变形,试图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Q:我们也看到班宇老师也参与了剧本创作的工作,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他在这部剧的剧本创作阶段主要负责哪些部分的内容?

A:我刚开始想要调整剧本的时候,班老师就过来跟我开会了。调整剧本方向时,我觉得人物的部分还需要再放大。之前看过班宇小说的观众应该知道,班老师其实特别擅长刻画人物。当时我希望他过来帮我做人物方面的拓展。后来他帮我出了第一稿大纲,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故事就是用班老师的第一稿大纲为雏形形成的。

05·关于结尾:过去,现在,和未来

Q:海报里范伟老师饰演的王响是闭着眼的,这里面是暗藏什么玄机吗?

A:我很想说,但我不能说。(笑)大家看到第12集,就自然会明白了。

Q:第一集结尾吃饭那场戏,印象特别深,把三个时空以蒙太奇的方式代入进来,最后也留下一个悬念。这是非常电影化的处理。这块为什么会这么处理?

A:大家从海报上其实也可以看出,我们是想把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时空圆融在一起的。创作的时候,头脑里这三个故事同时发生,但没办法,因为剧是线性的,我只能一点一点展现给大家。但我们能通过一些概念,让观众感受到这三个时空时不时就会重叠在一起。

(整理 by 思路)

 8 ) 一个大胆的推理——全网唯一的观点——不服来辩

我的观点:马队长早就知道了案件的大概,早就知道沈默没死,他为了保护沈默,选择了脱掉警服。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推测,我的灵感来源于全剧的结尾部分,马队长脑血栓,记忆只剩下当年破案那会的记忆。而他却推理出了案件的经过,看似戏剧性的一幕,实则并不是巧合。很有可能是马队当时已经知道了,一直埋在心里,但他没有说出来,小李那句马队还是你厉害,或许是编剧给大家的暗示,其实马队早就知道了一切,而他却没有说出来。为什么没有说出来呢?接下来剖析。

我又专门刷了马队的剧情,马队不是个简单的人。

细节1:王响跟马队说破案之后他想要个名,这段剧情,可以看出马队是个善良的人,当他知道王响是因为不想下岗,可以看出马队动了恻隐之心。后来,马队跟朱局要人那段,充分体现出了马队的情商,他没有直接去要人,而是旁敲侧击,让朱局自己说出来,也能看出马队跟朱局的关系不一般。而且他也明确说了需要人手去摸排桦钢,尽管尸块是从不同的地方发现的,但他很明确线索在桦钢,说明他早就推测到,尸块都是从桦钢出来的。此时,我又联想到马队请王响吃包子的那段剧情,王响说出来他的推理,马队其实早就想到了,马队顺水推舟,夸王响是福尔摩斯,再一次表现出马队的情商之高。

细节2:马队查到王阳是沈默的女朋友时,曾经审问过王阳。不说马队,王阳的害怕的精神状态,咱们都能看出来,难道马队审他的时候看不出来?马队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王阳肯定玩不过他。我猜,马队肯定知道了一些线索,问出了一些事情。后来王响接走王阳之后,王阳说该说的都说了!我认为该说的有以下几点:1.沈栋梁是沈默的大爷(后来沈栋梁认尸那段,崔说看着不像沈默的父亲,马队说是她大爷,马队怎么知道的呢?我推测是王阳交代的)。2.沈默弹琴的事肯定会说。3. 港商、殷红玷污沈默的事可能会说出来。4. 付卫军的故事和他挨打的事。我猜测除了杀人相关的事,其他的都交代了。这些线索足够马队做出推理了。王阳审完之后,王响去找马队,注意马队的状态,他让王响老老实实开火车,别再管这个案子,看看马队此时的眼神,很明显心里藏着事呢。他应该已经猜出了大概。而且王阳后来去劝沈默自首,我猜马队肯定跟他说了什么,要不王阳哪来的觉悟去自首。

细节3:烤肉店那段剧情。老年的王响和马队在烤肉店吵起来了。马队问王响到底要查什么?王响认为他儿子不是自杀,是被别人杀的,从马队的话中可以看出,马队也认为傅卫军是凶手。但是仔细想想不合逻辑,傅卫军杀人的动机是什么?难道马队就一点不好奇?此外,王响也说马队不信。这说明再他儿子死后,王响肯定把血防护衣和录像厅里的装尸块同款编织袋的事告诉了马队,以马队的推理能力,他能不怀疑?只有一种解释就是马队知道了一切,他觉得现在这个结局是最好的,他也劝王响放下这件事,谁家不死个人。

细节4:第九集8:20秒,肇事逃逸这个案子,马队说了一句真狡猾,崔问咋地?马队说了一句你不懂。后来马队知道是沈辉撞了人,他立马就明白了。后来他请李群吃烤肉,为了看卷宗。我一开始也不懂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后来我想明白了,他意识到沈栋梁要害沈默。马队很聪明,他想利用李群,马队知道他没能力去查这个案子,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跟李群要案宗,实际上是暗示李群,这案子有问题,李群肯定也知道这里面结案的时候就有疑点,李群心里也膈应。吃完饭,李群就立马去查这个案子了。(从这里我又想到剧尾,李群最后说的那句还是你马队长厉害,说明李群最后也看破马队做的这一切,发自肺腑的称赞他)。

还有其他细节大家可以补充,总而言之马队真的厉害。

 短评

玛德,傅卫军摘助听器跟特么单手解皮带一样性感……

7分钟前
  • 京都的红叶
  • 力荐

好看的不是命案,是命运。大厂的命,东北的运

12分钟前
  • kissfire
  • 力荐

很不错,有人说节奏慢,哥们儿,咱别看电视剧了,去看抖音解说吧四月30日补充:节奏我本人相当喜欢,把生活气息拉满,平凡琐事体现。喜剧部分融合非常好,替王阳沈默意难平。好人不一定有好报,那些坏的东西不一定让我铿锵他们不信命,牵挂的人在,人亦有归途,可这命把所有希望破灭。她信命却别无选择……

16分钟前
  • K—Crenm
  • 力荐

这音乐是真的用心了,每集的片尾都不一样,特别贴合剧集的氛围,感觉导演真的像西西弗斯,愿意去做一些在别人眼里没必要又很难的事情,这点太珍贵

21分钟前
  • 咿呀咿呀
  • 推荐

如果这部剧因为节奏慢被骂,那么错的不是剧,是我们被短视频侵蚀的人格

22分钟前
  • 江户川乱跑
  • 力荐

秦昊这造型真牛逼!

26分钟前
  • SailorJ
  • 力荐

很不“隐秘”,但很辛爽

28分钟前
  • 一鹿穿林过
  • 推荐

看到这段墓志铭的你们,我们此时依然尚不知情这是几代人碾压过后的低吟火车呼啸着在莫比乌斯环中上升,下沉那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打个响指吧如果没有回音这个季节将会继续漫长但务必先回头再往前走

32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东北逐渐取代重庆成为悬疑类艺术的拍摄地,无论是白日焰火还是平原上的摩西,都只是把时代作为了大背景,辛爽不是,他想讲一个很大的故事,衰弱的东北,悲情的人物,年轻的爱情...而且他确实讲好了。“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它写下岗,不写泼妇骂街,而写曾经的模范女工在风月场为儿子唱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它写爱情,不写朝朝暮暮,写聋哑男孩一见钟情爱而不得,就连呐喊也是无声“——”;它写黄昏恋,不写追求挽留,写出租车上的告白和别离,“爱是想触碰但又收回手”;它写骚扰,不写房思琪式的隐忍,写手起刀落的反抗与逃亡,“向前看,别回头”。我赞美剧情,赞美演员 赞美音乐,像一首绝望的漫长的诗,在每一个观影者心上一刀一刀剜,每个动机都有迹可循,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一起唱响时代的挽歌。

37分钟前
  • 山丘
  • 力荐

秦昊是不是有什么把柄在辛导手上?这次是在油腻和秃头中选择了发福😂

42分钟前
  • 超酷的小七
  • 推荐

论演技还得是辽北地区第一狠人,水库浪子,开原市几场著名恶仗的主打人,桂英风味饭店行政总厨,维多利亚国际娱乐广场总经理保镖兼保安部经理,德彪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开原市液化石油气总公司高级送气员,彪记靓汤总经理,大帅打工子弟学校常务副校长,小翠美容院副总经理,开原中医院首席导诊,彪哥解梦馆馆长(暨辽北精神分析研究所所长)弗洛伊德·康斯坦丁·诺维奇·德彪斯基

43分钟前
  • 再吃一颗苹果
  • 力荐

漫长的季节是什么?是儿子离开的那个秋天。从此王响被困在这个漫长的季节里,不问春冬。

44分钟前
  • jdxjufhfjej
  • 力荐

国内男导演是真的有上限天花板,感觉没几个能突破性别的局限性。

45分钟前
  • 不是muggle
  • 还行

狠狠被范伟的演技折服,辛爽比娄烨还会嚯嚯秦昊,前有秃头虚男张东升,后有一脸褶子的彪胖子。质感很好,三线穿插叙事,构图灯光色彩讲究,转场设计巧妙,喜剧效果的加入使得有悬疑感的同时又不那么沉重。虽在南方取景拍摄但对东北下岗潮的那个时代的还原很准确,对人的生活习惯把握得也很精准。在剧情方面心思缜密,在某些不起眼的细节处的把控让人咋舌,比如小露的剧尾提及、家里没老伴的遗像、马队的狗叫小李、玉米地撒尿对应开头、倒地幻想等。最变态的是,弹幕配合剧情变绿、着火、倒流…王响用二十年才走出这个漫长的秋天,被这喜剧三爷们感动得泪流满面。比悬疑更深的是时代在人身上的烙印,是血淋淋的生活。王响说“往前看,别回头”,是啊,人生十之八九都在经历着失败,回头也是懊悔,应该像彪子一样乐呵的,放下执念整剧如梦,醒。

49分钟前
  • 小葵花🍀
  • 力荐

都来学一学中国人自己的电视剧该怎么拍!我们中国人怎么说话,怎么社交,怎么生活。

52分钟前
  • 自由人
  • 力荐

王响否定王阳写的诗,觉得王阳的工作很丢脸,王阳约好了和沈墨一起看电影,他命令王阳必须回家……他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他对王阳没有理解和沟通,只有服从。王响不理解王阳,所以王阳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跟他说,所以他只能去和沈墨、傅卫军做朋友,才会发生后来的事。大爷是在肉体上伤害沈墨,王响何尝不是在精神上伤害王阳,他的行为并没有比大爷好到哪儿去,恰恰相反,他还觉得他是“为你好”。王阳决定跳河的时候,谁知道他是不小心淹死的,还是想和沈墨一起死?也许他想死想过一万次了。王阳死后,王响哭着说:爸再也不说你了,你愿意干啥你就干啥。我就想问:你早干嘛去了?大爷们有很多,王响们也有很多,大爷们都被抓了,但王响们是合法的,他们口口声声说为你好,用合法的方式把你伤得最深,最后还感动了自己,觉得为你付出了一切。

53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原来王阳的结局早在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就暗示了

54分钟前
  • 呱呱
  • 力荐

东北真是一块文学的热土。

55分钟前
  • Bei
  • 力荐

看到开篇字幕还没有出完,就有人在弹幕说节奏慢,就想问问你们急着去哪呢?刷抖音去吧!

56分钟前
  • JamboGo
  • 力荐

有些人真的双标,国产剧:节奏慢 国外剧:细水长流,好喜欢,比国内的狗血剧好看多了。是不是有病

1小时前
  • 梧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